青岛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治疗规定

作者&投稿:红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条 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安全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肇事精神病人,系指实施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被认定为造成了危害结果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但依法不受行政处罚的精神病人。
  本规定所称肇祸精神病人,系指实施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认定为造成了与犯罪具有相同的危害结果的行为,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管辖区域。第四条 市公安局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第五条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应切实履行监护职责,预防其肇事肇祸,并对其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不作精神病人监护人的其他亲属、精神病人所在单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应协助加强看管。第六条 市精神病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第七条 公安部门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权予以收容。对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对本人及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公安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约束。第八条 被收容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本市有常住户口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交民政部门的收容遣送站送精神病医院治疗。
  被收容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系外地流入、已查清地址的,交民政部门的收容遣送站负责遣送回原居住地。
  除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外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公安部门有权决定将其送精神病医院治疗。第九条 监护人要求自行看管和治疗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是否准许,由施行收容的公安部门决定。第十条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疗等费用:
  (一)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按劳保医疗、公费医疗等有关规定承担。
  (二)无工作单位的,由监护人、亲属承担;其中,属本市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的,由职工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报销部分医疗费。
  (三)在本市有常住户口、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五区内的,须在民政部门的精神病医院治疗)的,由民政部门承担。第十一条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经过治疗,病情缓解、稳定或痊愈,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由精神病医院出具出院证明,通知其监护人、亲属或所在单位、居(村)民委员会领回,同时报其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备案。第十二条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死亡的,由精神病医院出具死亡证明。监护人、亲属或所在单位有异议的,应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并在三日内通知监护人、亲属或所在单位处理善后事宜。第十三条 侮辱、体罚和虐待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予处罚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四条 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按本规定应予收容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不予收容,或有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行为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五条 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措施~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措施有以下几点:1、定期摸底排查,掌握底数。派出所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要对辖区内的精神病人、性格偏执人群,按照“街不漏巷、乡不漏村、村不漏户”的要求,根据精神病发病的规律特点,定期组织开展摸排工作,对摸排出来的有肇事肇祸行为(或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疑似精神病人,逐一采集信息、建档立卡;2、严格分类管控,落实责任。对经鉴定确认发生过肇事肇祸行为或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特别是对有过打人毁物、可能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精神病人,要逐人成立管控工作小组,制定管控工作措施;3、调动多方帮扶,形成合力。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管控难度大,整个社会要群策群力,共同帮控;4、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长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 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一)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二)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第三十二条 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再次诊断的,应当自收到诊断结论之日起三日内向原医疗机构或者其他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提出。承担再次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再次诊断要求后指派二名初次诊断医师以外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再次诊断,并及时出具再次诊断结论。承担再次诊断的执业医师应当到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面见、询问患者,该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对再次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医疗机构应当公示经公告的鉴定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接受委托的鉴定机构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二名以上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并及时出具鉴定报告。

法律分析:1、曾经确认为重性精神病人,目前又肇事肇祸的。对于这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处置、收治相对简单容易。这些对象只要有再次肇事肇祸行为的,即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置,并按规定由监护人送或公安机关强制送精神卫生机构治疗2、曾被确认为重性精神病人,目前有复发迹象,但尚未肇事肇祸的。对这类人员的收治相对较为复杂,根据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第三十条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因此此类人员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自己提起或其监护人送精神卫生机构治疗3、对疑似精神病人,且已有肇事肇祸行为的人员处置和收治则比较复杂。目前的刑事、民事责任能力司法鉴定程序复杂、周期长。因此对于行为人肇事肇祸行为可能追究刑事责任尚能够先期予以羁押,待鉴定结论出来后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置;对于行为人肇事肇祸行为不够追究刑事责任、但又有可能再次肇事肇祸的,在鉴定结论出来之前则难以处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公安机关对精神病人管控规范
答:法律分析:公安部门要认真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从社会治安防范等方面进行管理,必要时实施强制治疗。法律依据:《〈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 公安部门要认真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从社会治安防范等方面进行管理,会同卫生等部门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

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强制医疗要多少人批准几个环节批准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为人民法院,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具体而言,人民法院负责强制医疗决定书的作出,公安机关负责强制执行。检察院对强制医疗...

2019年关于强制医疗所条例送审稿的说明
答:对于应当由政府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刑法》执行效果。《刑事诉讼法》未修改前,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工作,由公安机关管理的安康医院承担(2013年,安康医院名称改为“强制医疗所”)...

社区民警对精神病人管控措施
答:一、强化摸排,保平安。盐井派出所分组、分社区深入辖区走访,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轻微滋事精神病人以及有潜在暴力倾向精神病人进行“拉网式”排查,更新完善档案,全部纳入管控范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联合管控,齐努力。采取监护人、居民委员会、社区民警“三包一”联合管控模式,共同对肇事肇祸精神...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定义
答:法律分析: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精神障碍的一种,是病。是否属于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是要看患者在发病期间是否有关于危害到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是由公安机关界定的。换句话说就是精神病人犯法后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是精神病人需要对其发生事件当时的情况进行司法鉴定确定其当时是否属于疾病期,从而界定患者...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出院程序
答:由家属办理出院手续。通过查询办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住院治疗程序得知,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出院的程序是,病人病情缓解或稳定后,由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家属拒不办理出院手续的,由其住所地公安机关协助送回住所地。精神病人,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的人,具体表现为感知觉、...

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是指
答:法律客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社区民警对精神病人管控措施
答:强责任,落管控。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民警、村组干部及学校对精神病人的防控职责,要求民警定期走访、定期评估、牢牢掌握精神病人尤其是易肇事肇祸类精神病人的动态,认真落实好精神病的日常管控工作;同时会同学区不定期的对校园内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进行逐一检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管理制度,安排警力加强...

社区民警对精神病人管控措施
答:社区民警对精神病人管控措施:1、要求民警定期走访、定期评估、牢牢掌握精神病人尤其是易肇事肇祸类精神病人的动态,认真落实好精神病的日常管控工作;2、同时会同学区不定期的对校园内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进行逐一检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管理制度,安排警力加强重点时段的巡防工作。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

肇事肇祸什么意思?
答:肇事肇祸,一般指精神病患者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肇事)或触犯刑法(肇祸)的行为。 公安机关对正在进行的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怎样处置 罚监护人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是归治安部门管理吗 精神病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归治安管理。应由监护人送医院治疗,负责赔偿受害人损失。满意别忘采纳。 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负不负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