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读初三,这个学期要中考,我的化学成绩只有42分,怎样才能提高到70多分。 我读初三,快要中考了,可是我的化学基础不好,怎样才能提高我的...

作者&投稿:矣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每个学生,心里都想学习成绩好,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你会突然感到:化学竟然这么难?!我听不懂!其实,不是化学太难,而是你的学习方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只要方法得当,学好化学很简单,使你的化学成绩发生质的飞跃。
方法是要好好研究课本和做题。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是每次试题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会导致成绩下降。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要马上去问老师,认真听老师的分析,纠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发现,甚至顿悟:“原来是这样啊!”那些平时困绕你的许多问题,答案原来就在课本上!你甚至会为此而感到悔恨:“我怎么连课本都没有仔细地看过一遍!”至此,你才明白,原来你并不笨,只是当时没有研究课本而已。但是,一做题,你可能又没有了信心:有不少的题你根本无从下手。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把化学归为理科,原因大概也在于此。看完书“马上做题”是关键。只有通过做题,才能检验你对课本的理解是否正确。由于化学考试以实验出题居多,所以做好每一次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对vcm仿真实验里的演示实验,课前,教师应演练几遍,以便课堂上操作干净利落,效果明显。教学时可采取先让学生猜结果,然后边做边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解开这些谜,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知识是有趣的。争取在课堂上多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说给老师听。教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人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解答。程度差的同学往往还没有听明白,老师就往下讲了。课堂上讲的内容,有很多时候又是环环相扣的,前面的没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导致下面的更加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听课失败,如果课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救,逐渐就会沦为“差生”的行列。 争取回答问题,不要怕回答错误,不要怕出丑,不要计较别人的善意笑声。只要你不是故意捣乱,没有人会责怪你。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哪里不懂?下面该着重讲解哪一部分?是否该“再讲一遍”?这时,老师会进行提问、设问,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或集体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要积极的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出来,让老师听到,尽可能使老师下一步的讲解是针对你的理解而进行的。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上课坚决不能“跑神”!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差生”是上课跑神造成的。特别是打瞌睡,是学习进入恶性循环的开始!只要你跑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影响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只能成为被动的听讲者,无法成为课堂教学中主动的参与者。因此,只有杜绝上课跑神,你才能进步,做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学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两个最重要的睡眠时间。一个是晚上不要敖的时间太长,一个是中午要有一定的午休时间。 经常去找老师,把你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讲给老师听。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会了,但是再做类似的题目的时候,还是不很顺手。这说明你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时,你可以不去找老师,因为经过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出答案,有时只是差那么一点点;但是,我建议你去找老师,把你的理解详细的说出来,老师一听,就会发现你知识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不当之处。老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使你的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记住化学方程式,你会马上感到化学容易多了。化学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试的重中之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经历的所有考试,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造成的。特别是化学的计算题,更是与化学方程式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断言:只会写化学方程式,可能得不到高分,但是不能准确书写方程式,肯定不会及格。马上准备一个“备忘本”,把问到的知识记下来。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优秀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学生做题不懂问老师的时候,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就重蹈了“一错再错”的覆辙。若是当时问过之后,马上把它完整的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马上“打破沙锅问到底”,就不会出现后悔莫及的事情了。除此之外,备忘本上还可以记其他知识,如规律性的知识、你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你认为容易忘的知识、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

其实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到了初三后期,你会觉得做过的题都是重复的,根本没有新意。物理:我建议你把两本教科书拿出来,翻公式,背好。因为考试中,物理大题公式一般有一到二分,就算题一点不会这个分也可以拿到。而其你说可以拿到20-30分,有的基础题你还是可以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错题本,没有的话借一本,然后有选择的把你认为很重要的典型题弄懂弄透,没事就去老师办公室,去烦他,这个时期,只要你有上进心,老师不会不理你,就算脸色不好,也不要管他。找两套中考的中上档难度的卷子做,无论哪道题,必须弄懂,不懂就问,然后把你答得擦掉,重答,这一次必须拿到120分。这样的话,会对你有一定启发。我想你在短时期内及格应该不是问题。化学:其实化学是中考送分的学科,一张卷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会涉及到20个左右的方程式,而初中所有的方程式全是书上的,当然,类比的都要会,比如说,书上给了Fe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那么AI、Zn……与稀硫酸的反应你都要记住,还有各个反应所涉及到的颜色变化要找老师或同学笔记查一下,这个做推断题必考。一个方程式值2分。相比较于物理,化学要提高的快,我建议你以化学为主,物理为辅的的复习方式进行复习,毕竟你是要多拿分,而化学只需要背的好,60分不是问题。你们应该发考试大纲了吧,如果不知道从那下手,就看那个,一条条看,觉得那条不会就翻全解全部看一遍,会的越多越好呗。一张卷子会有难度划分的,你应该能感觉得到,基础题一般要占到6-7的比例,这个比例就是及格分,你现在时间不多,争取保基础。考试的时候不要太紧张,对多那份没好处。愿你的努力会有成果

首先,请把化学兴趣培养好,初中化学只要有兴趣就不难学!并且初三化学一定要多多背,最好分类记忆,复习时多看书,把知识要点过一遍;归纳时自己要列提纲记忆,推荐使用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做题,先做分类的题目,再做中考试卷;也可以去做 天利三十八套 ,这两套书对中考冲刺很管用哦!我是很有经验的,请你务必相信我!对于你的42分,想突破很容易,先给自己 暗示:我一定要到70分,不断复习,不断做题,分数就上来了;70分再到90分就没那么容易了,但也不难!还是老方法!反正化学冲刺一定要给自己下目标,再科学方法性学习,你会有突破的!

So easy!你把所有的化学课本一字不落地读个3-5遍。当然,是边读边思考,不是念经。最好在辅助做些题目。学习没有捷径。回归课本才是最重要的!信不信随你,不用这个方法到时候考不好不要后悔就行。

好好研究课本和做题。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是每次试题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会导致成绩下降。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要马上去问老师,认真听老师的分析,纠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

我读初三下学期,化学考了5分,数学考了30几分,马上要中考了,怎么提高我的成绩~

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想知道怎么学好初中化学,他们学习这们课程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难,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怎么学好初中化学吧!
化学是研究一些特殊物质的成分、结合、以及变化等等的一些基础学科,他对于农业、社会、科学等等都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怎么学好初中化学?

1、理解
在学习这们课程的时候需要了解概念以及理论,这是学习所有课程的必备知识点,也需要有非常好的结实基础才可以,一般这些概念都是使用非常简单的句子表达出来,所以需要抓住关键,然后再去记忆.
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一般需要理解性的记忆比如质量总和、相等等等.....对这些概念不仅仅需要正确的理解,需要要正确的使用,一般说的化学专业用语就是指在进行试验当中表达的一些语句,如元素符号等等这都是要完全掌握的内容,并且要正确的使用出来.
2、结构
在学习这们课程当中需要知道所研究对象的结构,这直接巨鼎的研究物的性质,并且性质会影响这些物质存在状态,和使用方式,所以在学习这些物质的时候需要抓住其结构来进行判断.
比如氧气,需要思考它是由什么构成并且在那些空间当中可以存在,加入那些物质会出现异常的反应,在什么情况之下会对身体有所伤害等等.
3、试验
在学习当中试验是占很大的比例的,需要学生们自己进行,需要知道怎样对研究物质进行分离、提纯、鉴定等等,在分析当中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段得出一定的结论,在仪器的使用当中需要仔细,在进行当中需要做到尽可能的正确,出来的结果要比较明显,在老师进行演示的时候需要耐心的观察,全面的了解它的原理,以便于自己进行试验的时候可以无误的进行.

4、学法
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找到符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这们课程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如果学习方式不当可能会出现分数的下降,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即是关于怎么学好初中化学的内容,希望在学生们学习化学的时候,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到你.

弄懂一下的就行了!!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1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


1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2 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

3 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5 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6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

7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1)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8 除杂质:(所加物质,能去除杂质成分,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也不引进新杂质,最好生成原物质。)
例:NaOH (Ba(OH) 2) Na 2SO4 (Na2CO3)
K2SO4 (CuSO4) KNO3 (CuSO4)

面临中考,我们初三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答: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2.2、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2.3、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 以我的经历来看...

我初三了已经4周了学习一直不在状态怎么办呀,马上就要中考了。
答:初三了学习不在状态,面临中考迫在眉睫,你要尽快调整状态最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了自己的学业,为了自己的中考成绩、为了将来有个好的工作,要学会忍耐,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强制自己进入学习状态。第二、身体状态也很重要,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适当早点睡觉,保证良好的睡眠。第三、适当放松自己...

初三作文《面对中考,我想说》
答:中考,我想对你说(四)时间如流星一般让人欣喜,让人忧伤。我欣喜它的灿烂,忧伤它的短暂。时间又如流水,匆匆而过,如今我已是一名初三毕业生了。面对近在咫尺的中考,我的心中有些担忧,有些胆怯,有些退缩,有些……自从进入初三以来,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伤心,父母担心,老师忧心。我为什么会...

我是初三的学生,我还有 一个月考试,中考,我在班里中上游,但上次我考差...
答:3. 英语和与语文可以利用空隙时间和一些零碎时间来学习的。(我是初三英语老师,有问题可以问的,我一定尽量帮忙的~)4.相信自己!加油!考试的时候,会的确保全拿下。没问题的。5. 希望你不会认为是废话。真的,按你自己的方法或许是最好的。要有自信。预祝中考顺利!加油~ Good luck~...

我读初三下学期,中考剩下最后20天,我平时手机瘾很大,成绩又差,怎么办...
答:有句俗语叫“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充分说明,即使基础薄弱,只要好好复习,也还是有希望的。如今这社会,虽然高中和中专、技校、职高等是一个级别的,但其实高中学历远高于其他。手机瘾大,这不是什么问题。你需要摆正心态。你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冲刺,考个好学校。就目前中国教育现状,高考是唯一相对...

紧急!!!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很快就要中考了,着急啊。 寻求大伙意见。_百 ...
答: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今年复习,因为去年和初二时没有好好学习,一直玩。现在很后悔,初二的知识有许多都不懂,尤其是数学有许多都不回,初九开了学,还有四个月就要中考了,因为是又上一年初三,如果再上高中,那可怎么办,啊, 时间紧迫,急啊!请大伙儿给我制定个学习计划,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谢谢...

我是一名学渣我今年初三了 即将面临三个月后的中考?
答:三个月能名列前茅,那样是不是对那些一直以来努力学习的人也不公平,不过知识就是这样学一点总比一点没看好吧,最起码心里更踏实,我建议学习上你可以找一些辅导资料了解中考常考点、重点,把这些理解透彻,这样子最后考到中等水平还是可以的,期待三个月后你能不留遗憾,要加油哦!

初3了~快中考了~我该怎么办?
答:现在只剩下30几天就市之检了~80几天中考~可我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总分450分我才考了248分~其中语文103~数学101~英语才44分~我也不知道我要怎么赶?我还有救吗?我心里急但我也不知道该怎... 现在只剩下30几天就市之检了~80几天中考~可我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总分450分我才考了248分~其中语文103~数学101...

我今年就要中考了,可是我的成绩很不理想,我总是很迷茫,可是我想学习...
答:2.而少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理科,最好选择刷题。在最后这一个学期见的题越多,经验就越多,自然就会了。最好和其他同学多交流,多讨论多互相讲题多听别人的思路,每道题都一定要完全弄懂,要相信他一定是有价值的。像这种理科在中考时,每一类题对应的题位都是基本固定的可以按照题位来进行刷题,一...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眼看就要中考了我很多科成绩都很好,排在第10名...
答:我是一名初三学生。眼看就要中考了我很多科成绩都很好,排在第10名。可是就是英语不行,只有一点点少得不能再少的基础了,我离总分A等级的就差三分。要是能够学好就能提升几个名次上更...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眼看就要中考了我很多科成绩都很好,排在第10名。可是就是英语不行,只有一点点少得不能再少的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