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

作者&投稿:门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人为的控制下,水产品进行繁殖的生产行为,其整个过程都是以人工饲养为主。
所谓的陆基养殖指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而是采用封闭式的循环水养殖技术。
主要装置是采用环保型的信息技术,进行集约型水产养殖。
陆基养殖相对于传统的淡水养殖有多不同之处,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路基养殖数量是传统养殖的三倍。陆基水产养殖技术在国际水产养殖当中都是比较先进的养殖技术,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养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传统水质环境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水质环境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减少养殖的占地面积。由此可见,陆基养殖占地面积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少,适合于很多城市的运用。

  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只有实现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有关水产养殖技术【1】

  摘要: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预防和治疗水产品病虫害,并改善水产品养殖水体的质量,常常会向水体中投放一些渔药,不但可以起到杀虫杀菌之目的,而且还能提高养殖的产量。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水产品养殖数量和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文章对水产养殖中的问题及养殖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品;养殖;技术;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只有实现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和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渔民的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乱用、滥用渔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关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渔民的安全用药意识薄弱,因此各种不规范行为层出不穷。

  从实践来看,由于渔民对药品的用途和药性不太了解,进行不合理的相互搭配,因此过于依赖消毒或抗菌性药物。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渔民对药物剂量的大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以及用药种类等方面模糊不清,加之平时预防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鱼病问题,很难控制其局面。

  1.2技术水平有限

  从实践来看,我国渔药发展的时间不长,并且专门从事药物研究的工作人员较匮乏。

  从当前我国药物的生产种类来说,仍然以人用药物和兽用药为主,而鱼药多是顺带着生产。

  对于这些鱼药而言,不但缺乏对其基础的理论研究,而且很少对水产养殖中的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很多药物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毒副作用大、疗效不明显以及剂量使用不准和药物残留明显超标等。

  2水产养殖技术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要提高水产养殖水平,最重要的是水产养殖技术。

  2.1养殖池设计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利用质量平衡原理进行设计。

  该原理是:“在某个单元中,某一物质的累积量,等于该物质的进流量减去出流量,再加上增生量。

  ”利用该原理,可以准确地分析出被养殖水产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比如氨氮、溶氧、亚硝酸氮、弧菌数、生菌数以及BOD等)下,可以放养的水产品数量,并以容许放养的最低量作为实际设计放养量,从而保证设计放养量有效地满足水质标准的要求。

  2.2固体物沉降设计

  将被养殖的水产品放养到养殖池并投入饲料以后,养殖池中的溶氧等微生物就会不断地消耗,而且水产品的排泄废物也会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养殖水体环境渐渐地不适宜水产品的存活。

  一般而言,这些废物可分为可溶解性和固体废物两种,其中的固体废物要尽快地通过清理养殖池而排除,尽可能地不要使其在养殖池中因长期留置而分解。

  实践中,沉淀是最有效且最常用的固体物沉降法,它具有有效、节能等优点,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当含有固体废物的池水流过沉淀设备时,固体废物就会在流出沉淀设备之前沉积在沉淀池中,从而实现固体物与养殖水体的有效分离。

  固体废物在水体中的沉降速率,如果大于沉淀池操作溢流率,那么该固体废物就可以完全被去除。

  由此可见,可对养殖水产品的排泄物进行测定,主要是其在养殖水体中的沉降速率,进而用以设计沉淀池溢流率以及沉淀池的尺寸。

  2.3解性质去除设计

  一般而言,养殖池中的多数溶解性物质都可以经微生物转换而被再次吸收利用,需要处理的主要成分是那些水产品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氮以及可能会造成水体富养化性的营养盐,同时还包括氮、磷以及微生物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氧气的各种碳水化合物。

  其中,氨氮物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3种途径:①在充分的光照条件下,养殖池中的藻类生物可以吸收大量的氨类物质,并合成藻细胞蛋白质供水产品食用;②在氧和低碳水化合物同时具备的条件下,硝化菌可将氨转换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③在氧和适当碳/氮比例具备的条件下,异养性生物菌可以吸收氨,并合成细菌细胞蛋白质供水产品食用。

  从形式上看,虽然养殖池中的一些藻类可以吸收一定数量的氨、氮,但却无法解决高密度养殖池中所产生的大量氨、氮。

  微细藻等浮游植物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藻类自身对养殖池水体的净化作用也会随之丧失,甚至藻细胞也会死亡,并释放出细胞质,导致水质恶化。

  目前来看,利用生物滤床来着生硝化菌以去除氨氮技术已相当成熟,在实践中也常常被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在利用生物滤床来处理氨氮时,由于滤床所需要的滤材体积较庞大,因此初设滤床的成本较高。

  虽然该种塑料滤材的实际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0年以上,但其初设费用仍令多数养殖者望而却步。

  实践证明,如果利用异养性生物菌来吸收氨氮,笔者建议可采用类似于活性污泥法来培养大量的异养菌来吸收氨,但需注意的是一般养殖池水体中的碳氮含量比相对太低,因此无法真正实现异养菌的利用。

  3结束语

  总之,水产养殖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理论指导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秦战营.有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讨论[J].河南水产,2011(03).

  有关水稻育秧技术问题【2】

  【摘 要】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但在育秧技术环节上,部分地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秧苗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全县水稻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本文真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稻;育秧;问题;探讨

  水稻是我县主栽农作物。

  近几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占粮豆薯总播种面积342万亩的20%左右,水稻年总产近4亿公斤,点粮食总产15亿公斤的30%左右,年出口量在3亿公斤以上,占粮食出口量的35%左右。

  可见水稻生产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下面针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十个方面的探讨。

  1.关于壮秧

  (1)壮苗的条件是:培育大中苗,秧苗坚挺、叶片直立,茎秆粗壮,干物质积累多,移栽后新根不枯萎,新根发生多,很快直立进入正常生育状态,亦即干物重大而充实的秧苗,在本田消耗少,返青快,能很快确立根系的生长优势。

  (2)中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0-35天,叶令3.1-3.5,株高12-13cm,茎基宽>0.2cm,根数10-15条,百株干重3.0-3.5g,带蘖率50%。

  (3)大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5-40天,叶令4.1-4.5,株高16-18cm,茎基粗>0.3cm,根数15-20条,百株干重4-6g,带蘖率100%,双蘖率20-30%。

  (4)钵育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0-35天,叶令3.1-3.5,株高12-13cm,茎基粗>0.2cm,根数10-15条,百株干重3.0-3.Sg,带蘖率50%。

  2.关于播种量、秧田面积、播期以及插植规格

  (1)采用中苗:用种量为人工手插25kg/hm2,机插40kg/hm2。

  秧田播量为手插苗播芽种200-250g/m2,机插秧80-100g/盘,秧田面积100m2。

  于4月10日开始播种,5月15-25日插秧。

  本田插植规格为手插30×15cm,30x20cm,(40+20)x20cm,每穴2苗,机插30×16.7cm,每穴3-5苗。

  (2)采用大苗:用种量为15-20kg/hm2,手插苗播量150-200g/m2,秧田面积100-110m2,钵育苗每钵2-3粒。

  于4月5日播种,5月25日插秧(或摆栽)。

  本田插植(摆栽)规格(40+20)×20cm,(40+26.7)×23. 3cm,手插秧每穴2苗。

  3.关于选择秧田地

  育苗一定要选择在地势高,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庭院或旱田地进行。

  若地势低洼,返浆严重,育苗期积水易产生药害和病害。

  因此,要垫高床土,做高床,并挖排水沟。

  4.关于整地做床

  大、中棚育苗要在三月末、四月初开始,利用棚温化解土壤,当士壤解冻10-15cm时,清除地上杂物,翻耙l0cm,拉线做床。

  做床宽度一般要比纯绿色面积两侧多出15-l0cm,以防低温秧苗生长不整齐。

  步道沟宽50cm。

  取步道沟的土垫高床面。

  5.关于配制床土

  手插秧育苗地,当年床土配制,按绿色面积施腐熟有机肥或草炭15kg/m2,壮秧营养剂20m2一袋,混拌于5-10cm土层中。

  盘育和钵体育苗,盘土配制按过筛旱田土、有机肥3比1的比例配制,按用土量拌入壮秧剂3-4袋/hm2,充分混拌后用薄膜布覆盖1-2天装盘。

  6.关于种子处理

  稀植栽培因用种量少,必须将发芽势强的种子选出,以达到出苗整齐茁壮,为此进行盐水选时一定遵照公顷用种越少、比重越大的原则,尽可能地将发芽势强的种子选用。

  然后进行施保克、使百克或901浸种,水温20℃浸泡3-4天,捞出后用清水把种子冲洗干净,再在30℃条件下催芽至破腹露白,然后播种。

  7.关于秧田管理

  目前育苗过程中,多存在“湿度大、温度高”的现象,培育壮秧一定要遵照“宁冷勿热,宁干勿湿”的原则,按不同叶龄时期进行科学管理。

  1.1叶期进行大通风,通风时间为上午8-9点开棚,下午3-4点闭棚,保持夜间高温。

  2.5叶前床面不缺水,一定不给水,防止高温徒长。

  2.5叶后浇足水一次。

  若秧苗叶色发黄,在浇水前增施壮秧剂每平方米50g,并加大通风量,控制地上部,促进根系发育。

  3.5叶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插秧前3-4天昼夜炼苗。

  8.关于稻田整地

  稻田整地的一般是旱整地和水整地相结合,在秋季翻耕的基础上,春季进行旱耙或复耕,再进行旱平地、旱打埂等一系列旱作业后,再泡田和水耙地,即以旱耕为主,水整为辅且因地制宜达到整地要求。

  秋耕是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达到疏松土壤耕层,冻晒耕垡,风干耕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释放。

  秋耕的时间为当地下水位降到70厘米以下,土壤耕层含水量下降到23%左右为宜,耕垡不起泥条时即可秋耕。

  春耕效果一般不如秋耕效果好,春耕分两个时期,一是早春抢冻顶浆春耕,二是返浆过后春耕,前者宜掌握耕翻深度,效果较好。

  9.关于插秧时期

  水稻旱育稀植,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可移栽。

  我县插秧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15-31日,西部稻区偏早,东部稻区偏晚,同一地区,育小苗宜早插,育大苗则晚插。

  我县多年来一直提倡不插6月秧,近几年又提出不插5月26日秧,今年专家提出不插小满秧,原因是我县水稻营养生长时间有限,推迟一天少一天,对产量有影响。

  因此抢 农时、争主动、力争将插秧安排在最佳时间。

  10.关于插秧规格

  插植规格是栽培密度的内容之一。

  栽培密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下种量,即1hm2计划用多少种子; 二是秧田播种密度;三是田间插植规格。

  这三者相互制约。

  假定已设计下种量50kg/hm2,就不能选择30×20cm规格,必须选择30×10cm-26.7×10cm的规格,因此确定插秧规格应从栽培密度入手。

  (1)密型:下种量50-60kg/hm2,精选后37.5-45kg/hm2,100m2秧田播量375-450g/m2,按95%的发芽率,95%的成苗率,则100m2共育成125-150万苗,向田间移植时,基本苗125-150株/m2,可插30×20cm,每穴4-5苗,或26.7×l0cm,每穴3-4苗。



~

山羊养殖技术:
答:(1) 羔羊落地后,立即掏尽和擦干口鼻腔内粘液,不仅利于呼吸,还避免误咽羊水而造成异物性肺炎;同 时擦干头、四肢、腹下粘液,身躯上让母羊自行舔食干,以利母子亲和;及时断脐和消毒,将脐带距腹部 3~4cm处用5%碘酒溶液消毒后剪断。(2) 初产羔要吃好初乳,用温消毒药水清洗母羊乳房并擦干,...

蛋鸡养殖技术
答:③保证饮水:开产时,鸡体代谢旺盛,需水量大,要保证充足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并会出现较多的脱肛。 蛋鸡生产期养殖技术 1、对蛋鸡进行阶段饲养 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三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 ①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40周龄),产蛋率大于80%以上,(如育成期...

养殖技术对养殖很重要,罗非鱼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一、罗非鱼的养殖技术 放种时间:水温为24℃左右就可投放鱼种。水温低于20℃容易冻伤鱼体。因此,在气温稳定的20℃以后放种,有利于鱼早开食。放养密度:尾重40克左右的罗非鱼,每平方米网箱内放种330~550尾。投喂方法:刚进箱的鱼要投喂少量的适口性好的饵料驯食,几天以后稳定喂食,日投4次。...

鲫鱼的养殖技术
答: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最好的防控措施是采用应激防控体系来预防和缓和病情,它是由应激防控技术、生态位防控技术、免疫防控技术和药物防控技术等四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此防控体系必须贯穿于整个养殖期。鳃出血病情况严重的池塘应急方案;半夜每天要开增氧机;同时,第一天添加抗病毒中药5公斤/吨于饲料中,连用三天,药饵一天一...

养殖肉牛需要什么技术,设备?
答:肉牛养殖技术一、舍饲肉牛一般每天饲喂两次,应饮25℃的温水,听听养殖业什么最赚钱。为肉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冷天不能给牛饮冷水,所以在冬、夏季节要注意保暖和降温,相比看养牛场。牛的采食量下降,对比一下肉牛养殖管理措施的方法。环境温度高于27℃,要消耗较多的饲料,维持需要增加,养殖业什么最赚钱。牛体产热量增...

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内容
答: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内容如下:一、畜禽养殖基础知识 1、饲料配方: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降低饲料成本。饲料配方要根据畜禽种类、生长阶段和生产要求来确定。2、疫病防治:畜禽养殖过程中,疾病是常见的问题。科学防治疾病需要掌握疫病的预防措施、症状和治疗方法。3、环境管理:畜禽...

肉牛养殖技术
答: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大多数养牛户采用了科学养殖肉牛的方法,在饲养上做到了使用氨化饲料,但在肉牛平时的饲养过程中,一般都是白天添草加料饲喂,不注意在夜间喂牛。实践表明,除了白天饲喂外,在夜间还要喂草加料,让牛吃顿夜餐。 夜间加喂一次的好处:一是肉牛肠胃中有了食物,体内增加了能量。二是夜间安静,...

丰产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答:面向南方通风良好、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地方。一般采用砖木结构建平房,高3米左右,室内地面为水泥,以利于清洁。鸡舍周围应挖好排水沟,防止水灾。鸡舍大小根据饲料多少而决定,每平方米普遍养15~20只,每只鸡舍容纳400~500只。可建简易鸡舍,普通鸡舍,塑料大棚,也可利用旧农舍等重建鸡舍。育雏室面积...

循环水养殖技术
答:其中养殖水体的处理技术,作为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获得较快发展,形成了机械、化学、生物和综合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循环水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循环水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固液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化碳等)、...

蛋鸡养殖技术
答:要想使蛋鸡的高产性能充分发挥,以获取最佳的饲养效益,除品种因素外关键在于熟悉并掌握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阶段划分产蛋鸡总体上可分为育雏、育成和产蛋三大阶段1.育雏阶段现代蛋鸡饲养多倾向将0~8周龄视为育雏阶段。有试验表明8周育雏比6周育雏更有利于后备蛋鸡的培育和产蛋潜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