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防震缝,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防震缝如何设置

作者&投稿:播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

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为此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条规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本规范第3.4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砌体建筑,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是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建筑宜设防震缝:

1.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

3.建筑各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此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50-100mm。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刚度。防震缝要沿着建筑全高设置,缝两侧应布置双墙或者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结构都有较好的刚度。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设防震缝时,基础可以不分开。

扩展资料:

伸缩缝

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沉降缝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

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伸缩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降缝



  什么是防震缝
  防震缝是指在地震比较频发的地区,设计修建房屋的时候,为了防止地震发生从而导致房屋受到破坏,使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了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都十分均匀的独立部分。为了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位因为地震而引起的碰撞,事先预留设置的间隙。在地震比较频发的地区的建筑,都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地震对房屋所造成的影响,所以我国也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防震缝的作用
  设置防震缝,可以将复杂的结构分割成为比较规则的结构单元,有利于减少房屋的扭转,并且还可以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但是地震的危害特别的大,如果按照规范要求确定的防震缝宽度,在强烈的地震下,还是会有可能会发生碰撞。而宽度过大的防震缝又会给建筑立面设计带来困难,所以,设置防震缝对结构设计来说,其实是一个比较两难的选择。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高层刚健混凝土房屋应该避免采用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置防震缝,如果需要设置防震缝的话,就应该符合以下的几个规定。
  1、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应该符合当高度不能超过十五米时,不应该小于100毫米。如果超过了15米,那么6度、7度、8度、9度就应该相应的每增加高度5米、4米、3米和2米,也应该加宽20毫米。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房屋防震缝宽度不应该小于规定数值的百分之七十,剪力墙结构的房屋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规定数值的百分之五十,并且都不能小于100毫米。
  3、防震缝两侧的结构如果类型不同,那么就需要将较宽的防震缝结构雷和和较低的房屋高度来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4、在砌体建筑的时候,应该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者是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果体系,在设置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地区,如果建筑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建筑有错层并且错层的楼板高差较大,建筑各相邻的部分结构刚度和质量不同,那么建筑物就应该设置防震缝。
  5、防震缝的宽度可以采用50-100mm,防震缝的两侧都应设置墙体,来加强防震缝两侧的房屋刚度。
  6、防震缝要沿着建筑全高来设置,防震缝的两侧应布置双墙或者是双柱,或者一墙一柱,使各个部分的结构都有比较好的刚度。
  7、防震缝应该和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且还要满足防震缝的所有要求,在一般的情况下,设置防震缝的时候,基础是可以不用分开的。

  防震缝的设计,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地震发生时,导致房屋受到破坏,从而也可以看出防震缝对我们的房屋有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所以处于地震频发的地区的建筑物,是可以设置防震缝来保护我们的安全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条规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本规范第3.4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砌体建筑,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是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建筑宜设防震缝:
  1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
  3建筑各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此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50-100mm。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刚度。
  防震缝要沿着建筑全高设置,缝两侧应布置双墙或者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结构都有较好的刚度。
  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设防震缝时,基础可以不分开。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条规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本规范第3.4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砌体建筑,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是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建筑宜设防震缝:1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2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3建筑各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此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50-100mm。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刚度。防震缝要沿着建筑全高设置,缝两侧应布置双墙或者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结构都有较好的刚度。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设防震缝时,基础可以不分开。

  防震缝的设置:  平面形状复杂时,宜用防震缝划分成较规则简单的单元。但对高层结构,宜尽可能不设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其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上述对框架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上述对框架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需要较宽的规定采用,并可按较低房屋高度计算缝宽。  (4)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差较大时,可在缝两侧房屋的尽端沿全高设置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每一侧抗撞墙的数量不应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墙肢长度可不大于一个柱距。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防震缝的断开位置
答:3、防震缝基础不用断开,正常防震缝宽度在50-100毫米之间。缝隙两侧要设置墙体,主要用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刚度。缝两侧需要布置双墙或双柱,可以用一墙一柱,各部分结构达到刚度标准。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不断开防震缝。4、防震缝的设置要求,建筑所在地区为地震设...

防震缝的设置要求?
答:(3)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需要较宽的规定采用,并可按较低房屋高度计算缝宽。(4)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差较大时,可在缝两侧房屋的尽端沿全高设置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每一侧抗撞墙的数量不应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墙肢长度可不大于一个...

下列关于防震缝设置的叙述,哪项正确?( )
答:【答案】:D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8.1.4条规定,钢结构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不小于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4.10条规定,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4 8、9度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沿房屋全高在缝两侧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5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6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区别是什么
答: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设置原则:(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

高层建筑结构设置防震缝的规定?
答:2、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3、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4、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5、...

当建筑平面长度多少时需要设防震缝
答:防震缝是在震级烈度7到9级的地方应设置,房屋高差在6米以上,或房间有错层,且楼板层高差较大,或构造形式不同,或承重结构的材料不同都要设置,在施工的时候防震缝一般都跟沉降缝和伸缩缝一起设置,一般长度60米左右

下列关于防震缝设置的叙述,何项正确?( )
答:③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因此房屋高度相同时,不同类型结构的防震缝宽是不相同的。D项,第7.1.7条第3款规定,砌体结构需设置防震缝时,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100mm。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震缝不...

防震缝的抗震设计规范是什么
答:沉降缝的宽度尚应考虑基础内倾使缝宽减小后仍能满足防震缝的宽度。此外,凡是需做伸缩缝、沉降缝的地方均应做成防震缝,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两侧应布置墙。一般防震缝的基础可不断开,只是兼做沉降缝时才将基础断开。防震缝宽度按房屋高度和设计烈度的不同,一般可取50-100MM。

在地震区设置伸缩缝时必须满足什么的设置要求
答:在地震区设置伸缩缝时,必须满足防震缝的设置要求。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为此我国制定了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