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十四当众顶撞父皇,为何康熙还让他主管兵部呢?

作者&投稿:后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十四胤禵是《雍正王朝》中城府颇深的“心机婊”。在热河,他伪造太子手谕,擅自调凌普率兵入驻行宫,迫使康熙不得不移驾戒得居,也给太子加上了意图谋逆的罪名。在乾清宫外,他犯颜直谏,指责康熙出耳反耳,故意加罪老八,害得老爷子当场晕厥。那么既然老十四当众顶撞了康熙,却为何还要让他去主管兵部并封他为大将军王呢?

敢做敢当,不愧为一条好汉

老十四虽然替老八、老九、老十出面打抱不平,当众顶撞了康熙,可事后却自缚其身,跑到康熙面前请罪并得到了老爷子的谅解。胤禵表面上看起来粗枝大叶,像个鲁莽武夫,实际上他心机深沉,城府颇深,早已掌握了康熙的一贯性情。康熙一生精明要强,他最看不上奴颜卑膝、俯首贴耳的窝囊废;最喜欢的是敢说敢当、敢做敢为的大丈夫。正因如此,胤禵才敢当众顶撞康熙,却又在事后低头认罪,并表示愿以死赎罪。俗话说“父子没有隔夜仇”,况且他又是替兄弟打抱不平,足见其顾念手足的骨肉至情。康熙事后回想,举荐新太子之事本就是故布疑阵而设下的圈套,难免会引起一些误会。胤禵主动缚身请罪,给了康熙一个很好的台阶,因此也就顺水推舟的原谅了他。

分化八爷党的势力

老十四借助八爷党的势力崭露头角,但他并不是甘附骥尾之人。康熙让老十四主管兵部,是待其羽翼渐丰后,萌生另起炉灶之心,从而分化八爷党的势力。老十四胤禵是“九子夺嫡”中年纪最小的皇子阿哥,但在康熙驾崩前的声望之隆却仅次于老八胤禩,由此可见他确有过人之处。在西北大营,老十四用一封伪造书信收服了老八派去监视他的鄂伦岱,从而真正开始与八爷党分庭抗礼。随着“死鹰事件”的爆发,老十四与八爷党彻底撕破脸皮,再也不是一条战线上的死党,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敌,八爷党的势力得到有效遏制与分化。

军事才能卓著

康熙膝下诸皇子中,只有老十三和老十四熟读兵法,精通韬略。老十三受废太子牵连而被康熙圈禁,只剩下老十四一人以知兵著称。在这种情况下,康熙让老十四去主管兵部是取其所长,知人善任。老十四也把这次历练当成出头露脸的好机会,把兵部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样样妥帖。西北战败,六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京城,老十四又成为代父出征的唯一人选。邬思道一针见血的指出:“只有让十四爷带兵出征,才不至于后援受制,重蹈覆辙。”因为八爷党不会把盖世功勋让给其他人,只有他们认为的自己人才能获得这份无上殊荣。

保护老四胤禛

康熙加封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派他代父出征,让全天下人都以为老十四就是康熙心中默定的继位之人,从而让八爷党把所有矛头指向胤禵,从而保护了真正的继位人选胤禛。原本这个大将军王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既不是亲王,也不是郡王,可依仗等级却高出众皇子一等,御赐尚方宝剑,统辖十万大军。果不其然,胤禵从西北托人带回京城恭贺康熙六十大寿的贺礼被老八调换成一只死鹰,把好端端地一场寿宴给搅黄了。如果不是有胤禵在前面做挡箭牌,八爷党的矛头将直指胤禛,纵使康熙有心维护,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胤禛很有可能会被牵连进去,迫使康熙不得不加以惩处。

康熙临终前对老十四的评价极为中肯:“他胆子过大而胸襟狭小,用于治兵尚需谨慎得当,用于治国则必然坏事。”一句“治兵尚可,治国坏事”的八字评语已经注定了老十四皇帝美梦的破灭。



~

《雍正王朝》中,雍正让老十四去守皇陵是不是在保护亲兄弟?
答:相反,正是因为准备要处理他们,才需要以守陵为借口将他们与原来的圈子、原来的势力隔离开来,以便来日好下手。看看后来允祉、允禵的遭遇,一切也就都明白了。二人最终都被清世宗革爵幽禁终生,允祉死在了幽禁之中,允禵长寿、熬到了侄子清高宗(乾隆帝)即位,这才被释放了出来,最终还成为了恂郡王。

雍正王朝:为什么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想让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将军?_百度...
答:上位之后,雍正皇帝更是瓦解了实施十四王爷的兵权。那么为什么在年羹尧被赐死以后,雍正皇帝却想让他重新出任大将军?很多观众表示不理解,这处的剧情是不是存在着不严谨的地方。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聊一聊雍正为什么要让老十四重新出任大将军。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回到剧情中去。在雍正皇帝登基以后...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是一个娘生的,为什么老十四不支持雍正而支持老八...
答:这其中老八也推荐了他!在出征前,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几个人会面也挑明了话题!老十四志得意满开赴了前线!原本,老十四是想通过这次的战功,回到朝中更有威望和实力继承或者是夺取皇位的!老十四断然没有想到,这一去战功是有了,可是跟父皇康熙却是永别了!而且,老十四战后回到皇宫,昔日的...

《雍正王朝》是经典,但我们还要了解真正的“九子夺嫡”是怎么回事?_百 ...
答: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是从头到尾的反派,阴险狡诈藏奸,似乎如果他即位了就会葬送大清朝江山一样。王绘春...顶撞之下他被康熙打了两个耳光,老十四则差点被康熙拿刀砍了,当时拦住康熙的并不是老四和老十三,而是

在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输给老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答:在《雍正王朝》中,使得九子夺嫡进入白炽化的标志性事件,便是西北传尔丹六万大军全军覆没。 正是由于传尔丹全军覆没,迫使康熙帝要从众位皇子中选拔一位大将军王,由此拉开了九子夺嫡的又一小高潮。最终的结果是老十四胤禵如愿以偿,荣升大将军王,并且旗开得胜,取得西北大捷。 我们的目光往往聚焦在众位皇子争夺大将...

《雍正王朝》康熙封老十四为“大将军王”,但为何却没给他真正的王号...
答:如果选不好这个大将军王的人选,可能会对皇太子之位的继承有所影响。所以康熙对这个“大将军王”的人选是经过多方考量,这才决定让老十四去领兵的。当时最能担此大任的人只能在老十三和老十四中选,所以康熙决定让老十四去,把老十三留在帝都为新帝登机护航。更何况,第一次西北战局的失利完全是因为...

雍正王朝:雍亲王推荐老十四,担任大将军王,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好处?_百度...
答:雍正推荐老十四,担任大将军王的桥段,属于是邬思道导演的,夺嫡系列剧中的一集。中心思想是进一步树立,雍正一心为天下,而不是狭隘的谋私。太子二度被废 康熙将对爱妻的爱,全给了太子胤礽,将其接照接班人来培养,有些放纵,以致于任意妄为。哪怕是“张五哥顶包”一案,引发了大清建国...

雍正王朝雍正吃饭见老十四是几集?
答:《雍正王朝》第17集的剧情讲述了:十四因为西北大将军王之事拜访雍正,雍正正在吃饭,米粒掉在桌子上都夹起来吃了,又召了四阿哥胤禛及十四阿哥胤密议对策,准备从中选一人当大将军王,领兵到西北讨伐。众人皆料这名大将军王定必就是未来的皇帝,钜料胤禛竟放弃争夺。因此雍正王朝雍正吃饭见老十四是第17...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手握重兵为什么没反,甘心交出了兵权?_百度知 ...
答:因此,康熙六十一年时,胤禵自家的家眷以及主要将领的家眷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雍正手中的人质。即便胤禵为了皇位不顾家眷死活、孤注一掷,其麾下的将领也愿意牺牲全家老小赌这一把?正所谓投鼠忌器,胤禵和麾下的将领们不得不掂量掂量。在权衡利弊之后,胤禵选择了认输,起码是短期内认输,以等待时机。话说回来...

雍正王朝,康熙想选皇子出征西藏,邬思道为何让四爷推荐老十四?
答:不过,如果由老十四出面举荐,那就不一样了。两人关系一般,老十四举荐他算是公事公办,而这正是康熙最想看到的,那么这事就成了。老十四为了回报老四的举荐之恩,果然向康熙推荐了年羹尧。然而,他只知道老四的其一,却不知道自己已然成了老四手中的风筝。老十四身居青海,一切粮草供给全得仰仗年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