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流水文特征分析 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区别

作者&投稿:顾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黑河干流是流域内最大的河流。干流莺落峡以上为上游区,河道长 303km; 莺落峡—正义峡河段为中游区,河道长 185km;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区,至东、西居延海的河道长度分别为 333km、339km。干流从源头到东、西居延海河道总长度为 821 ~ 827km ( 图 4. 2) 。

4. 2. 1 河川径流特征

4. 2. 1. 1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据黑河莺落峡站 ( 1944~2002 年) 及梨园河梨园堡站 ( 1959~2002 年) 水文系列资料分析,黑河干流出山口年径流量多年呈丰、平、枯周期性变化,存在 4~7 年和 10~14 年及 28~32 年的水文周期,总体上无明显的上升与下降趋势 ( 图 4. 4) 。黑河径流量变化按年代划分,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21 世 纪 初, 平 均 年 径 流 量 呈 平—丰—平—枯—丰—平—枯 水 的 交 替 变 化; 最 大 年 径 流 量23. 07×108m3,最小年径流量为 11. 13×108m3,河源来水量丰水年是枯水年的 2 倍之多 ( 表 4. 3) 。

图 4. 4 黑河、梨园河出山口年径流量变化曲线

据黑河干流莺落峡、正义峡、狼心山水文站水文系列资料分析,各站年径流量的丰、平、枯变化规律一致 ( 图 4. 5) ,莺落峡年径流量多年变化平稳,但正义峡与狼心山年径流量多年呈总体下降趋势,平均年减少的径流量分别为 0. 08×108m3和 0. 22×108m3,其衰减梯度狼心山大于正义峡,反映出各地段耗用水增长速度的差异。

黑河干流莺落峡、正义峡、狼心山水文站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见表 4. 4,各站的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比分别为 2. 07×108m3/ a、3. 41×108m3/ a、5. 63×108m3/ a,反映出黑河干流沿程各站年径流量减少及多年径流量变幅增大的特点; 两站间的年径流量差由枯水年向丰水年呈有规律的变化,莺落峡-正义峡的年径流量差呈总体减少趋势,正义峡-狼心山的年径流量差呈增加趋势,这与中游盆地和下游盆地的来水与耗用水有密切关系。

表 4. 3 黑河莺落峡站各年代径流量统计表

图 4. 5 黑河干流各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曲线

表 4. 4 黑河莺落峡与正义峡站不同频率径流量统计表

正义峡是中游盆地和下游盆地河川径流的分界点,正义峡径流量的多寡将直接影响下游盆地的工农牧业及生态用水。黑河干流在莺落峡流出山口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 89×108m3/ a,流经正义峡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0. 24×108m3/ a,占莺落峡多年平均流量的 64. 44%; 由于正义峡的径流量多年来呈衰减趋势,1999~2001 年 3 年平均径流量仅有 6. 82×108m3/ a,为莺落峡多年平均径流量的 42. 9%。

4. 2. 1. 2 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既受降水、产流条件的影响,又受人类蓄引水工程的控制。黑河干流在山区无大的蓄引水工程,其出山口的河川径流量基本上保持了自然径流过程; 黑河干流在盆地内受蓄引水工程的干扰大,其出盆地的河川径流量呈自然与人为叠加影响下的径流过程( 图 4. 6) 。

图 4. 6 黑河、梨园河多年平均逐月径流量过程线

黑河莺落峡站: 每年的 6~9 月份是集中降水季节,河川径流相应出现全年的丰水期; 10 月份因降雨减少河川径流开始回落,至翌年 2 月份进入一年的枯水期; 3 月份气温开始增高,随冰雪融水的补给河川径流逐渐上涨,至 6 月份又进入下一个降水补给期。河川最大径流出现在 7~8 月份,最丰四个月 ( 6~9 月) 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 68. 22%; 最小径流出现在 1 ~ 2 月份,最枯四个月( 12~3 月) 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 9. 42%; 四个月径流量的丰、枯比为 7. 2 倍。

黑河正义峡站: 由图 4. 6 可见,正义峡站与莺落峡站河川径流特征差异较大。每年的 3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是农灌季节,由于中游盆地灌溉引水使正义峡的河川径流量大幅消减; 4~6 月份因用水量大、来水量小,导致径流锐减甚至出现断流而形成全年的枯水季节; 7~9 月份虽用水量大但来水量也大,尽管径流消减明显但仍能保持一定量的河川径流,为全年的丰水季节; 10~11 月份用水量减小,河川径流消减不很明显,为全年的平水季节; 每年的 11 月下旬至翌年 3 月上旬是非农灌季节,河川径流回归自然,成为全年的第二个丰水季节。冬春季四个月 ( 12~3 月) 水量大,占年径流量的 42. 2% ( 平均月 10. 5%) ; 春夏季三个月 ( 4~6 月) 水量最小,占年径流量的9. 3%; 夏秋季三个月 ( 7 ~ 9 月) 水量最大,占年径流量的 34. 5% ( 平均月 11. 5%) ; 三个月径流量的丰、枯比为 3. 7 倍。

4. 2. 1. 3 径流量的组成

分析黑河出山口多年平均月径流量特征曲线 ( 图 4. 7) ,黑河径流量由降水、地下水和冰川融水组成,其中降水量占河水总量的 52. 4%,地下水占 37. 8%,冰雪融水占 9. 8%。由于河川径流由降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混合组成,三者对河水起到了互相补偿的作用。在降水多的季节,径流也多; 降水少的季节,气温高时,冰雪融水则增多,有调节径流的作用; 地下水具有常年补给河水的特点,对稳定河川径流起重要作用。

图 4. 7 黑河 ( 莺落峡站) 径流分割图

4. 2. 2 中游地区耗用水量变化

黑河干流莺落峡至正义峡区间,除梨园河外基本无区间径流加入。梨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 26×108m3,由梨园河供水的梨园河与沙河灌区 1999 年实灌面积已达 38. 1×104亩,引水量为( 1. 6~2. 0) ×108m3,现状梨园河水量已被基本用完,只有汛期有少部分水量加入黑河干流。因此,莺落峡、正义峡两个控制水文站之间的水量差基本反映了黑河干流中游地区 ( 张临高) 耗用水规模的变化。

4. 2. 2. 1 年耗用水量变化

莺落峡与正义峡两站年径流量差值多年 ( 1950~2002 年) 来呈周期性变化,莺落峡至正义峡的区间耗用水量 20 世纪 50 年代略有增加,六七十年代有所降低,八九十年代大幅增长,1999 年之后开始出现下降 ( 图 4. 8、表 4. 5、图 4. 9) 。

正义峡下泄水量随着莺落峡来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中游地区耗用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莺落峡来水量呈多年周期性波动,正义峡下泄水量呈逐年衰减变化,莺落峡至正义峡的区间耗用水量总体上呈历时增加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所以,正义峡下泄水量与区间耗用水量的变化,大致反映了中游地区农业发展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

4. 2. 2. 2 年内各时段耗用水量变化

由于黑河干流缺乏骨干调节工程,中游地区实际引水过程主要受出山口径流过程及灌溉需水过程的影响。

图 4. 8 黑河干流莺落峡、正义峡年径流耗用水量变化曲线

表 4. 5 黑河干流中游盆地各年代耗用水量表 单位: 108m3/ a

图 4. 9 黑河莺落峡、正义峡径流量及区间耗用水量图

莺落峡站径流量不同年代的年内分配变化不大,但受中游地区灌溉的影响,正义峡站径流量20 世纪 90 年代的年内分配与 80 年代以前相比有较大变化,其中 4 ~ 6 月径流量所占比例由 80 年代的 11. 5%降到 90 年代的 3. 8%; 7~9 月所占比例基本一致,约为 36%左右; 10 月—次年 3 月径流所占比例由 52. 3%提高到 59. 6%,反映出各年代灌区耗用水量的年内变化特点。莺落峡与正义峡断面径流量及中游地区耗用水量年内分配见图 4. 10。

图 4. 10 黑河莺落峡、正义峡 1956~2002 年多年平均月径流量过程线

4. 2. 3 东、西居延海的水文变异

黑河流域天然湖泊较少,仅在额济纳旗境内存有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为黑河干流的尾闾湖泊。据考古和遥感资料,居延海在历史上为淡水湖,其水面曾达 720km2。20 世纪 50 年代东、西居延海面积约为 53. 3km2和 267. 0km2,西居延海在 1960 年尚有水面 213. 0km2,于 1961 年秋全部干涸至今; 东居延海水域面积也逐年萎缩,由 60 年代的 35. 5km2减少至 80 年代的 23. 6km2,进入90 年代后于 1992 年干涸。

东、西居延海的萎缩直至枯竭,与正义峡下泄水量多年来的不断衰减密切关联。下游盆地来水量的减少,不仅导致东、西居延海的消亡,而且还造成大片胡杨林的死亡,伴随而来的草场退化、虫灾泛滥、连年不断发生的突发性沙尘暴等,已给当地和邻近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下游地区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为遏制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突出的水事矛盾,中央政府做出了调黑河水济额济纳绿洲的重大战略决策,2000 年开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实施调水,已先后多次实现了黑河水进入东居延海。2002 年 7 月 8 日 8 时~28 日 17 时的集中调水,采用全县闭口、集中下泄,到 7 月 27 日莺落峡累计来水量 3. 27×108m3,正义峡下泄水量 2. 43×108m3,狼心山断面过水量 1. 93×108m3; 截至 7 月 28 日 17 时 30 分,东居延海入湖水量约 1100×104m3,湖水面面积 18. 5km2,入湖流量约 4m3/ s。调黑河水济额济纳绿洲方案的实施,使东居延海碧波荡漾,调水初战告捷; 但东居延海在有水 11 个月后的 2003 年 6 月 24 号再次干涸,东居延海依然极其荒凉。可见调水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分析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分别从哪些方面~

分析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一般思路
(1)河流的水系特征:水系特征要注意对照流域地形图进行分析;阐述水系特征一般从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方面入手。
①长度:可通过分析河流流经地区的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等判定。
②流向: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因而可通过分析__________来判定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______;河流干流与海岸线的交点多为河口,河口所在的方向也是河流的流向。
③水系形状:河流干支流分布形状有树枝状、格子状、平行状、辐合状、放射状、网状等,前四种水系形状的河流,因为各支流能很快将水汇集到干流,所以易引起__________,是重点治理的对象。
④河网密度:与气候、地形有关。一般地说,地形平坦、降水丰富的地区,河网密度______。 (2)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水文特征要与流域地形分布图、气候类型图结合起来。 ①径流总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______________的水量变化,应主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由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③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________。
④凌汛:一般多发于__________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____纬度流向____纬度的河段。 ⑤含沙量:取决于流经地区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____________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____游,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很重要,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_____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河段水能资源较丰富,峡谷地区适于____。 ⑧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状况。

水文特征;说是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的.
水系特征是指河流是支流还是干流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
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而水源补给,对大多数河流来说主要是雨水补给。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经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冰期,包括凌汛当然也和气候有关。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结构决定,如黄河中游地区,地表结构简单,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的黄土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从而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

水文特征含沙量的分析
答: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6、含沙量(克/米3)(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 (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 分析中国各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

请简述湄公河水系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其价值.谢谢!
答:湄公河主要水文特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流量大、水流平稳;含沙量小。一、湄公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原因:地处山区,河流落差大;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域面积狭小(原因:河流两岸山脉(分水岭)较为靠近。(或地处峡谷,山高谷深)), 二、湄公河下游流域...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答:3、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源关系也较为密切,尤其是外流河水系,其特征多与气候中的降水因素联系紧密。甚至有可能气候影响河流水系特征,进而改变地形。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

如何分析河流水系水文和特点
答: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 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所以高考中 经常以此为载体考察学生运用...

水文特征
答: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产生凌汛现象的河流必须是有结冰期,且由低纬流向高纬,同时水量较大(凌汛是由洪水泛滥引起的自然灾害)。内流河一般不...

如何分析河流水系水文和特点
答: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和理解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是综合开发利用河流资源的基础。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中的关键内容,常在高考中作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载体。那么,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

如何描述和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答: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要全面理解和开发利用河流,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在高考中经常被用来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那么,河流水系...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河流的___、___、___、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答:人们通常将河流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含沙量的大小、结冰期的有无等,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故答案为: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含沙量的大小.

分析修建水库后,大坝上,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1、大坝下游受水库的调节作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修筑前平缓。2、受水库季节性放水的影响,下游河床受到流水侵蚀作用(下切),河床下降。3、水库容易引起泥沙淤积,严重影响水库寿命期;引起水库上游泥沙淤积,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容易引起地震等地质灾害,威胁水库安全;上游污染加重,使水库水质变坏。

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什么流程越短?
答: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一般来说从河流水量大小,水位高低,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等方面分析。河流流域面积越小,流程越短,水量比较小。如果流经地区地势高差大,河流水能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