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的四根弦要怎么系啊? 琵琶四根弦是什么?

作者&投稿:和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琵琶共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 老弦、中弦、子弦。头部有四个弦轸分别列在琵琶两侧, 每侧两个,由上至下分别称为缠弦轸、老弦轸、中弦轸、 子弦轸。系弦时,某一条弦必须匝系在规定的一只轸子上,即缠弦系在缠弦轸上、老弦系在老弦轸上、 中弦系在中弦轸上、子弦系在子弦轸上,不可随意匝系。   弦的上端匝系在轸子上,下端穿系在覆手上。 覆手上有四个弦孔。系弦时,先将弦下端系在覆手上。 穿系在覆手上的方法可分为四个动作:  第一、先将弦穿在覆手的弦孔内, 末端余出二市寸许;  第二、将弦的末端在弦身后兜转来;  第三、再把弦的末端在弦孔处弦身下兜转来;  第四、最后把弦的末端拉紧成结,嵌在弦孔内, 并把弦身向上拉紧。   上面介绍的是丝弦的系法。现在一般用的是金属弦。金属弦的系法是利用 弦下端的小圆圈, 当弦身穿在覆手小孔内后,将上端穿在下端小圆圈内, 然后将弦的上端向上拉紧并匝系在轸子上。 这种利用下端小圆圈的系弦法,有三种系法:  第一种是将下端小圆圈放在覆手的外面。 此方法适用于弦身与品位(尤其是第二十五品等)之间距离较大而成“浪弦”的琵琶上;  第二种是将下端小圆圈放在覆手的里面。 这种方法适宜用在弦身与品位之间距离较小的琵琶上。  第三种是将弦的下端兜压在覆手里面的弦身内。 这种系法,可使覆手上口处的弦身不易折伤, 可延长弦的使用期。用这种系法对下面部分品位的音准方面, 与第二种的系弦法相同。   注意:在同一个琵琶上, 当用了第一种系弦法后,不要随意改用第二种系弦法反之亦然。 因为如果任意改用,在下面的部分品位上,音准易于产生些微差错。 

弹拨乐器装弦方法基本相同,至少琵琶和吉他的装弦方式大同小异~
琴弦由粗到细分别成为:四弦,三弦,二弦,一弦。
新线装弦:将新弦有针孔的部分有指甲稍稍捏弯,从里到外穿入琵琶下面的装弦的小孔里(这里一弦是最不好穿的,建议将针孔部位捏得的细长);
然后将另一头像穿针一样穿出针孔部分,注意过程不要让弦拧劲或是弯折,然后拉紧固定;
尾部固定好后,将琵琶竖起,琴尾放在脚上(防止尾部木头磨损),琴头距离胸前10~15CM处(避免琴弦断裂崩到面部造成伤害),将琴弦头部伸直,寻找要安装的琴轴,将里面的小孔正对自己,将琴弦穿入另一端,穿入后留出3~5厘米的线头(避免琴弦掉出),将琴轴向外拧至琴弦紧致,过程中最好保证能用琴弦在轴上的圈将露出的3~5里面线头部分裹住。
我们一般琵琶常用定调为D调,从粗到细是:5(低音)125。
注意事项:由于琴弦很长,一弦又很细,生手很容易在装弦的过程中将琴弦弄弯折,这是建议你就不要使用这根琴弦了,因为这样琴弦寿命短而且易坏,如果装弦是用力不当甚至会直接崩射,容易使面部受伤;
另外在琴弦的选择上,不建议大家尤其是新手使用敦煌琴弦(那种在每根琴弦上都缠有类似钢圈是的问路的,以敦煌琴弦为例),那种琴弦会减少左手在按弦时的疼痛度,对于新手不利于手指保护层的形成,而且音色不如其他琴弦清脆。
此外,加入你的琴弦在弹奏中断了,如果断的是琴轴部位的,而且剩余的琴弦还很长,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续弦的

琵琶共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 老弦、中弦、子弦。头部有四个弦轸分别列在琵琶两侧, 每侧两个,由上至下分别称为缠弦轸、老弦轸、中弦轸、 子弦轸。系弦时,某一条弦必须匝系在规定的一只轸子上,即缠弦系在缠弦轸上、老弦系在老弦轸上、 中弦系在中弦轸上、子弦系在子弦轸上,不可随意匝系。琵琶有四根弦,第一根最细的称为子弦,较粗的是中弦,更粗的是老弦,最粗的称缠弦;腹部下方结弦索的板子,称为腹手。琵琶通常依照腹部大小,可分为大抱琵琶与小抱琵琶两种。先将弦穿在覆手的弦孔内, 末端余出二市寸许;将弦的末端在弦身后兜转来;再把弦的末端在弦孔处弦身下兜转来;最后把弦的末端拉紧成结,嵌在弦孔内, 并把弦身向上拉紧。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就是那些学过琵琶这个乐器的同学才知道的事情了。反正就是术业有专攻,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去找这个专业的人,或者学过的来学学。琵琶共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老弦、中弦、子弦。头部有四个弦轸分别列在琵琶两侧, 每侧两个,由上至下分别称为缠弦轸、老弦轸、中弦轸、子弦轸。系弦时,某一条弦必须匝系在规定的一只轸子上,即缠弦系在缠弦轸上、老弦系在老弦轸上、 中弦系在中弦轸上、子弦系在子弦轸上,不可随意匝系。
弦的上端匝系在轸子上,下端穿系在覆手上。 覆手上有四个弦孔。系弦时,先将弦下端系在覆手上。 穿系在覆手上的方法可分为四个动作:
第一、先将弦穿在覆手的弦孔内, 末端余出二市寸许;
第二、将弦的末端在弦身后兜转来;
第三、再把弦的末端在弦孔处弦身下兜转来;
第四、最后把弦的末端拉紧成结,嵌在弦孔内, 并把弦身向上拉紧。
上面介绍的是丝弦的系法。现在一般用的是金属弦。金属弦的系法是利用弦下端的小圆圈, 当弦身穿在覆手小孔内后,将上端穿在下端小圆圈内,然后将弦的上端向上拉紧并匝系在轸子上。 这种利用下端小圆圈的系弦法,有三种系法:
第一种是将下端小圆圈放在覆手的外面。 此方法适用于弦身与品位之间距离较大而成“浪弦”的琵琶上;
第二种是将下端小圆圈放在覆手的里面。 这种方法适宜用在弦身与品位之间距离较小的琵琶上。
第三种是将弦的下端兜压在覆手里面的弦身内。 这种系法,可使覆手上口处的弦身不易折伤, 可延长弦的使用期。用这种系法对下面部分品位的音准方面,与第二种的系弦法相同。
注意:在同一个琵琶上, 当用了第一种系弦法后,不要随意改用第二种系弦法反之亦然。 因为如果任意改用,在下面的部分品位上,音准易于产生些微差错。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所以,这个就是琵琶的一些的知识。

琵琶定弦,在传统乐曲中变化较多, 四条空弦之音的音程关系并不固定。但比较常用的定弦法, 是把四条弦由缠弦至子弦固定为A、d、e、a四个音。即D调。 初学者宜先学D调, 定弦是以D调为标准进行定弦。
校定弦音的方法:初学琵琶时, 如对音准观念还未培养与建立,就不会校定弦音。 此时更宜养成定准弦音的习惯。若弦音未定准,就不练习。
在定A、d、e、a的弦音时,可根据笛、箫、口琴、钢琴、音叉等的a音音高,先定好空子弦;然后在第一品位上按子弦弹出e'(比e音高八度)来,作为定空中弦e音的依据;再在第四品上按中弦弹出d'(比d音高八度)来, 作为校定空老弦d音的依据;最后在第一品位上按老弦弹出a 音来(或弹空子弦的a音),作为校定空缠弦A 音的依据。在初步定好四条弦音之后,应再作校验。 常用的校验方法有下列几种:
(甲)双音校验法:按第一品位子弦与空中弦作“双弹”;按第四品中弦与空老弦作双弹; 按第一品老弦与空缠弦作双弹;或“分”空子弦与空缠弦。 如在双弹或分时,发现两条弦音之间有不谐和时, 就需细心去辨别每一条弦的音高,是哪一条弦低了或高了, 将定得不准的弦再作校定。
(乙)泛音校验法:如已学会演奏泛音时, 可用此法
(丙)按音与泛音校验法
(丁)散音与泛音校验法
其中,初学者一般用双音校验法, 但在学到一定程度时,即掌握泛音演奏时,可用泛音校验法, 这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好方法。即在排品时, 也宜用泛音来校验,以使品位排粘在准确的位置上。
(B)“变调”定弦的种类
根据演奏乐曲的需要,也可以改动定弦的关系。 在琵琶传统乐曲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某一乐风的特有效果,使其尽量利用空弦,来得到其需要的和弦效果时, 常用改变定弦的方法。如在小工调(即1=D)上作改变定弦时,曾称作“小工变调一”或“小变调二”等。当然,这里所谓的“变调”是指改变了四条空弦之间的音程关系,并不是指改变了乐曲的调式。 现附录在传统乐曲中曾经用过的几种“变调”定弦方法如下:
(A)A、B、e、a:《海青》、《霸王卸甲》等曲用之。
(B)A、B、e、e:浦乐派的《将军令》用之。
(C)E、B、e、e:平湖派的《汉将军令》、《满将军令》用之。
(D)A、e、a、a:无锡派的《将军令》用之。
(E)G、d、e、a:《小普庵咒》用之。
(F)B、d、e、a:《隔雾闻钟》用之。
(G)#F、B、e、a:《舞名马》用之。
(H

琵琶四条弦如何定音~

乐器行有卖音准器的,但如果琵琶学久了,自己有一定的音准,可以自己调音。琵琶的琴头有四个可以转的弦轴,转动可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达到调音的目的。

琵琶有四根弦,空弦定音为ADEa,和小提琴不同,小提琴为GdAE,每弦之间都是五度音程,琵琶1,2弦之间和3,4弦之间为四度音程,2,3弦之间为二度音程,所以琵琶的和声非常有中国的特色。

根据古书的记载,琵琶是汉武帝时从西域传入中国的,原是胡人使用的乐器,流传至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改良,以成为中国传统的重要乐器之一。

琵琶高约三尺,上狭下广,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头部向后斜曲,但也有向前弯曲的。两旁有四根木柱,用来绞动弦线,称为「轸子」。颈部嵌有六根半圆形的木条,称为「六相」;腹部有十八根锐角的细横木条,称为「十八品」。

弹奏「六相」的部位的弦时,声音较低沉、温厚;「十八品」部位的弦,则较高亢、清脆。

琵琶有四根弦,第一根最细的称为子弦,较粗的是中弦,更粗的是老弦,最粗的称缠弦;腹部下方结弦索的板子,称为腹手。琵琶通常依照腹部大小,可分为「大抱琵琶」与「小抱琵琶」两种。(不知道社团里的是大抱或小抱耶~)

在中国的弹拨乐器中,最为复杂的莫过为琵琶了。它的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很美吧!!

琵琶定弦法
答:乐曲定调为降a、降G、 降D可在标准定弦的基础上将四根空弦均下调半音,即可将以上各调转为降调。按标准定弦法A、d、e、a 定弦 C调:6、2、3、6 D调:5、1、2、5 F调:3、6、7、3 G调:2、5、6、2 A调:1、4、5、1

关于琵琶入门
答:5、滚奏:即快速弹挑,首先手腕不能扁平,要稍稍立起来,转动动作不宜过大;其次手指需要“站立”起来进行弹奏,指甲触弦面积不宜过大,并使指甲尖触弦。速度和力度在于手指而不是手腕,所以手腕需要放松,手指有摩擦的感觉,弹奏出的声音才既有力度又有速度。琵琶的系弦方法 琵琶共有四根弦,由粗到...

琵琶几根弦?
答:琵琶有四根弦的,也有五根弦的。1、四弦琵琶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

有关琵琶的资料
答:近年来在琵琶改革方面出现了在四弦琵琶上缩小弦距,增加一条低音弦为五弦琵琶的探索。为保持琵琶的传统造型,新增的低音D(或E)弦、系于琴头处(弦槽上方中央)的琴轸上。这种五弦琵琶,扩展了低音区,使音色更加丰富,并提高了演奏技巧,也为琵琶乐曲创作和演奏开拓新的前景。 南音琵琶: 琵琶经过历代的流传,在外形式...

琶音是什么?
答:(1)顺扫:食指指甲从低音弦扫向高音弦,或将拇指除外的四个指头并拢,用指甲同时从低音扫向高音弦,速度较快,声音要有一定的力度感。 (2)拇指指甲从高音弦扫向低音弦。 什么叫琶音? 琶音,就是将同时发出的和弦各音,按照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而不是同时)奏出,就是琶音,也叫分解和弦。琶音在钢...

琵琶是不是都是五根弦?琵琶的种类有哪些?
答:一般来说,主流的琵琶有四根琴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老弦、中弦、子弦;除了四弦琵琶之外以外,历史上还有过五弦琵琶,五弦琵琶的五根弦由细到粗分别被叫做一弦、二弦、三弦、四弦和五弦,五根弦也都分别对应着它的五只弦轴,五弦琵琶在宋代时逐渐消亡。琵琶分为五弦琵琶,南音琵琶,响琶、月琶...

关于扫琶(急奏和弦)的练习方法
答:根音在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用P指靠弦弹法拨弦。F和弦要大横按(以后在说),第六弦现在没用就用第一指同时压1、2弦就可以了。左手各指完成各和弦最后一个音时要注意时值的完整,再换下个和弦。练熟了以后可以加快速度。第二条:方法同上,注意三连音的时值(三个音的音长累加为一个4分音符)...

“琵琶”的由来?
答: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

琵琶几根琴弦?
答:现代的琵琶通常有四根琴弦,它们被固定在琵琶的顶部和底部,并通过琵琶的颈部进行调音。每根琴弦都具有不同的音高,从细到粗分别发出高音到低音的不同音调。演奏者通过弹拨这些琴弦,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和声和旋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四弦琵琶是现代最常见的形式,但在历史长河中,琵琶的琴弦数量并非一...

弹拨乐器是什么
答: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 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 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