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中 初沉池二沉池中沉淀方式

作者&投稿:韶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沉池二沉池中沉淀方式均为化学沉淀。

将水中杂质转化为沉淀物而析出的各种方法,统称为沉淀处理。沉淀处理可分三种形式:自然沉降沉淀水中固体颗粒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改变大小、形状和密度,如对于泥沙含量高的水进行预沉,就胰干包然沉降沉淀。混凝沉淀水中阇体颗粒由凝聚而改变其大小、形状和密度的沉淀过程称为混凝沉淀。 化学沉淀水屮投加一种药剂,使溶解于水中的杂质产生结晶或沉积的过程称为化学沉淀。

沉淀处现的效果主要决定于沉淀物的溶解度,而影响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索是很多的。同离子效应的影响水中加入含有共阀离子的电解珠时,可以使沉淀物的溶解度显著降低.这就是沉淀反应的同离子效应。在水的沉淀处遍4^利用同离子效应,适当加大沉淀剂的用量,加快沉淀处理,使沉淀完全,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盐效应的影响当水中难溶盐存在时:加人理电解质,使得饱和的难溶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反而使沉淀物的溶解度增加,这个现象称为盆效5,因此.在沉淀处理时,要注意避免强电解质的盐类加入,影响沉淀的效果酸效应的影响水的酸度对沉淀物溶解度有一定彩这就是沉淀反应的酸效应. 但这个影响对不同的沉淀物有所不同,如对强敷盐沉淀影响就不大,而在沉淀弱酸盐时,酸度的影响明显。因此,耍使弱酸盐类沉淀,一般尽可笼在较低的酸度,进行络合效应的雕响在沉淀处瑰中.要尽量遵免在水中加入络合剂,因为络合剂往往能与水中被沉淀的脔子生成络合物,而坳加了沉淀物的溶解度.影响沉淀效果。

水温的影响大多数沉^物质的溶解反应是吸热反巧,溶解度是随着湿度的升离而增大,因此,沉淀处理过程要注意水温的变化,此外,在沉淀处理时,要尽厦避免产生胶体溶液.因为胶体溶液会增大溶解度,所以要加一些破胶物质促进胶凝作用。沉淀在初生成时是"亚稳态",经一定时间后逐渐转变为"稳定态"。它们的晶体结构不一样,前者的溶解度比后者大,因此,沉淀处理时,要尽力使其转化为"稳定态",沉淀效果就好.

初沉池主要是通过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形成较大矾花,然后通过重力沉降的作用,污泥沉降,上清液溢流出去,进入下一系统。 二沉池主要是通过重力沉降,活性污泥沉降,上清液作为出水外排。

物理沉降,靠沉淀物本身的重力落到液体的下端。

初沉池与二沉池的区别~

1、处理对象不同:初沉池处理对象主要是悬浮物,部分有机物。二沉池处理对象是活性污泥混合液,它具有浓度高、有絮凝性、质轻、沉速较慢等特点。
2、处理作用不同:初沉池的作用是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使细小的固体絮凝成较大的颗粒,强化了固液分离效果;对胶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去除作用。
而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澄清(固液分离),保证出水水质;污泥浓缩,使回流污泥的含水率降低,保证回流污泥的。
3、处理原理不同:初沉池原理是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互不干扰,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也不改变。而二沉池原理是沉降利用成层沉降与压缩沉淀原理沉淀过程中絮凝的悬浮物形成层状物,呈整体沉淀状,形成较明显的固液界面。

扩展资料:
初沉池可除去废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废水经初沉后,约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单位质量BOD或固体物计算。初沉池是经济上最为节省的净化步骤,对于生活污水和悬浮物较高的工业污水均易采用初沉池预处理。
二沉池用以澄清混合液并回收、浓缩活性污泥,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因为沉淀和浓缩效果不好。
出水中就会增加活性得泥悬浮物,从而增加出水的BOD 质量浓度;同时,回流污泥浓度也会降低,从而降低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影响净化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沉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沉池

对于结构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设计数据选择上不同

初沉池 沉淀时间1.0~2.5h,表面负荷1.2~2.0(m3/m2.h),污泥含水率95~97%,堰口负荷小于等于2.9L/(s.m);
二沉池(活性污泥法后) 沉淀时间2.0~5.0h,表面负荷0.6~1.0(m3/m2.h),污泥含水率99.2~99.6%,堰口负荷小于等于1.7L/(s.m);
二沉池(生物膜法后) 沉淀时间1.5~4.0h,表面负荷1.0~1.5(m3/m2.h),污泥含水率96~98%,堰口负荷小于等于1.7L/(s.m);

数据来源于《给水排水设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