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的正确阅读顺序 四书五经的学习顺序

作者&投稿:刀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先读《四书》,再读《五经》。

宋朝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曾说过:”或问穷《经》旨,当何所先?于《语》《孟》二书,知其要约所在,则可以观《五经》矣。“

他们认为要先读《论语》和《孟子》,掌握了《论语》和《孟子》的要领,就可以进一步读《五经》了,而《论语》和《孟子》正是《四书》中的两本。

朱熹也说过:“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言,然后及乎《六经》。盖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乱也。”

朱熹把《四书》比喻成《五经》的阶梯,要先上阶梯,才能升堂入室,窥探儒学的奥秘。

2、《四书》的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是初学儒学的人的一个“入德”的门。读《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

朱熹表彰《大学》,就是认为《大学》是整个儒家体系的一个纲,非常简洁的一个大纲,是“治学为学”的一个纲目,“修身治人”的一个规模,“内圣外王”的一个大道。

所以,他说,要先从《大学》来立定这个纲领。如果人没有一个纲领,没有一个目的去读经,那就是白费力气。

3、《五经》的顺序是《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

这是按照书成就的历史的早晚排序的,《易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书,号称是从伏 羲八卦开始的。

《尚书》的第一篇叫做“尧典”,从尧舜开始。

《诗经》,诗经最古老的是所谓的“商颂”,商就是商朝,那么又比尚书再晚了。

《春秋》是春秋时代孔子的作品, 孔子去读历史,他有做一些笔记,他的历史笔记,从鲁隐公元年,大体上是从周平王东迁,就是从东周初期开始写的,一直写到他这一代。

4、推荐购买中华书局或者上海古籍的版本。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先读《四书》,再读《五经》。

一方面可以这样说,四书好读,文章容易,因为四书是孔子以后,五经是孔子以前,孔子以前的文章,比较高古难读,孔子以后的文章比较简明好读,所以从四书读起。

第二方面呢,从这里读起虽然文意浅显,但是它的义理不见得就浅显。我们初学者从四书开始读是容易的,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建议从《论语》开始。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再读《大学》,最后读《中庸》,这是一个读书的顺序。

宋朝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曾说过:”或问穷《经》旨,当何所先?于《语》《孟》二书,知其要约所在,则可以观《五经》矣。“

他们认为要先读《论语》和《孟子》,掌握了《论语》和《孟子》的要领,就可以进一步读《五经》了,而《论语》和《孟子》正是《四书》中的两本。

朱熹也说过:“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言,然后及乎《六经》。盖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乱也。”

朱熹把《四书》比喻成《五经》的阶梯,要先上阶梯,才能升堂入室,窥探儒学的奥秘。

具体顺序

1、《四书》的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是初学儒学的人的一个“入德”的门。读《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

2、《五经》的顺序是《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这是按照书成就的历史的早晚排序的。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详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是,以四书作为开头,所以四书还在五经之前。
一方面可以这样说,四书好读,文章容易,因为四书是孔子以后,五经是孔子以前,孔子以前的文章,比较高古难读,孔子以后的文章比较简明好读,所以从四书读起。
第二方面呢,从这里读起虽然文意浅显,但是它的义理不见得就浅显。我们初学者从四书开始读是容易的,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建议从《论语》开始。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再读《大学》,最后读《中庸》,这是一个读书的顺序。
当然儿童读经就不一定照这个顺序了,不过也建议儿童读经,先读论语,虽然不是为了了解文义,不过为了怕一个孩子他只读几个月,只读半年一年,他读不到论语就很可惜,所以先让他读论语。论语这部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我们要读书,先从论语读起,不管是小孩、大人,甚至老年人,开始想要读书了,开始想要了解中国人的智慧了,开始想要体验圣人的境界了,开始想要对自己的修身养性,能够有一番的长进了,那你应该从经典开始,而经典就应该从论语开始。
别人的建议啦!!!个人觉得从熟悉的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毕竟理论性的书籍要反复读才能体会精髓。

说一下本人的意见吧。目前四书没读,五经已经读完了三本,目前在读春秋。我读书没有参照人家给的先后顺序,第一本是诗经,花了138天,第二本是礼记,花了241天,尚书一共读了14天。目前在读春秋,本来想读易经的,但是发现资质太浅,属于完全摸不这头脑的级别,因为设计到五行八卦春夏秋冬阴阳等等太过于系统复杂包罗万象所以只能有空的时候去悟一悟吧。但目前可以给出读五经的参考意见。礼记非常晦涩难懂,而且与现实脱节过于厉害,很多都是夏商周丧葬祭祀礼节类的,时间太久远现在基本用不上了。除了大学,中庸,曲礼上下以外不推荐阅读。诗经的话其实在礼记中孔子有很多提及到,礼记相当于部分诗经的一个补充本,主要也是孔子的一些语录吧。诗经的话在五经类属于地狱级别的,文言文里,字越少,越朗朗上口,反而越难理解。可以选择朗诵型阅读,不求深解。尚书的话,说的接近于三皇五帝时期的东西,相当于一种记事,可以选择不阅读,因为个人感觉意义不大,目前在读春秋,读了两篇,是以春夏秋冬记事的,告诉你什么季节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做了会有什么好处什么坏处,有一部分礼记的影子。但是每篇后半段的春秋笔法写的非常精妙,教你如何辨证的去看待很多问题,个人推荐阅读。所以我推荐的顺序是:春秋,礼记,诗经(尚书和易经不推荐)。

说一下本人的意见吧。目前四书没读,五经已经读完了三本,目前在读春秋。我读书没有参照人家给的先后顺序,第一本是诗经,花了138天,第二本是礼记,花了241天,尚书一共读了14天。目前在读春秋,本来想读易经的,但是发现资质太浅,属于完全摸不这头脑的级别,因为设计到五行八卦春夏秋冬阴阳等等太过于系统复杂包罗万象所以只能有空的时候去悟一悟吧。但目前可以给出读五经的参考意见。礼记非常晦涩难懂,而且与现实脱节过于厉害,很多都是夏商周丧葬祭祀礼节类的,时间太久远现在基本用不上了。除了大学,中庸,曲礼上下以外不推荐阅读。诗经的话其实在礼记中孔子有很多提及到,礼记相当于部分诗经的一个补充本,主要也是孔子的一些语录吧。诗经的话在五经类属于地狱级别的,文言文里,字越少,越朗朗上口,反而越难理解。可以选择朗诵型阅读,不求深解。尚书的话,说的接近于三皇五帝时期的东西,相当于一种记事,可以选择不阅读,因为个人感觉意义不大,目前在读春秋,读了两篇,是以春夏秋冬记事的,告诉你什么季节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做了会有什么好处什么坏处,有一部分礼记的影子。但是每篇后半段的春秋笔法写的非常精妙,教你如何辨证的去看待很多问题,个人推荐阅读。所以我推荐的顺序是:春秋,礼记,诗经(尚书和易经不推荐)。

四书五经的阅读顺序~

先读《四书》,再读《五经》。
一方面可以这样说,四书好读,文章容易,因为四书是孔子以后,五经是孔子以前,孔子以前的文章,比较高古难读,孔子以后的文章比较简明好读,所以从四书读起。
第二方面呢,从这里读起虽然文意浅显,但是它的义理不见得就浅显。我们初学者从四书开始读是容易的,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建议从《论语》开始。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再读《大学》,最后读《中庸》,这是一个读书的顺序。
宋朝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曾说过:”或问穷《经》旨,当何所先?于《语》《孟》二书,知其要约所在,则可以观《五经》矣。“
他们认为要先读《论语》和《孟子》,掌握了《论语》和《孟子》的要领,就可以进一步读《五经》了,而《论语》和《孟子》正是《四书》中的两本。
朱熹也说过:“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言,然后及乎《六经》。盖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乱也。”
朱熹把《四书》比喻成《五经》的阶梯,要先上阶梯,才能升堂入室,窥探儒学的奥秘。
具体顺序
1、《四书》的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是初学儒学的人的一个“入德”的门。读《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
2、《五经》的顺序是《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这是按照书成就的历史的早晚排序的。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详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先学四书。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个相当于基础课。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五经是专业课,先学哪个都可以,一般选出其中一个作为主修,其余辅修。明清科举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取士,主修不同的经,专业课考试是不一样的,每经第一名称经魁。

南怀瑾的不行,他说的不是本义,会带歪的。

我喜欢看四书五经,应该先看他们的其中的那一本呢?怎么个先后顺序?了 ...
答:五经应该先从《礼仪》开始,再到《尚书》、《春秋》,再到《诗经》,然后《周易》。

四书五经,该从哪里开始学习?
答:四书五经的学习顺序如下所示: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

我想学四书五经,应从哪本入门,按难易程度排序
答:5. 随后,您应当开始阅读《五经》,顺序为《诗经》、《尚书》、《仪礼》、《周易》和《春秋》。6. 自宋代起,传统的《礼经》部分被《礼记》所替代,这一点在阅读时需要注意。7. 和学习《四书》一样,在阅读《五经》的过程中,每一部经典都应力求背诵,如果无法背诵,至少要读熟。

有谁能告诉我学习四书五经的顺序啊?小弟最近开始要学习儒家文化,请高 ...
答:你可以先读读三字经:三字经告诉我们古人习文的顺序为 小学(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四书——孝经——六经(乐经失)——五子——诸史;关于四书我建议先读孟子,孟子单个篇章长,故事性强,论证有力,比论语更易入门。接着是论语、大学、中庸,后两个篇幅虽短,儒家精华所在,宜细读。五经中...

想读读祖宗的四书五经,但不知先从哪一本读起,给个建议,先读哪本,最...
答:儒家是我国最传统文化,四书五经其实就是儒家经典,而孔子是创始人,可以先读《论语》了解儒家最初也是最根本的思想,然后再度《孟子》了解儒家的发展,了解从“仁”到“仁政”的发展,再度《中庸》可以知道许多做人的道理,至于后几本顺序不太重要,不过《易》和《春秋》都很难可以最后读,读春秋不如先...

四书五经的阅读顺序
答:在编排次序上,首列《大学》,次列《论语》和《孟子》,最后列《中庸》。他的意图是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大学》被朱熹视为修身治人的规模和为学的纲目。他说:“先读《大学》,立其纲领,...

中国四书五经的意思和读书的顺序怎么读?
答:《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四书五经》是先看四书呢还是先看五经好呢?
答: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所以应该先看四书,后看五经。而四书中,“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四书五经中先读什么好,孟子还是礼记?为什么?
答: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现存七篇14卷,总字数3万5千余字、286章,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来源:中华儿女 ...

求读四书五经的顺序,我记得有一段话专门讲这个顺序的,那段话里好像还夹...
答: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中庸》一书难读,初学者未当理会。需要在其他三书都读完了,于其中道理都有所了悟之后再来读。朱子在《中庸章句》中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因此,《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四书》的阅读次序,不仅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