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制碱,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是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

作者&投稿:章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侯氏制碱法
  (联合制碱法)
  反应分三步进行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反应生成的CO2可以回收再用.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
  注意:要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氯化钠要很浓.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
  根据: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此法优点:侯氏制碱法与索维尔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
  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
  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联合制碱法:
1 向已经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
2 加热碳酸氢钠,得到碳酸钠
2NaHCO3=Na2CO3+H2O+CO2
3 利用碳酸钠通入石灰水,制得氢氧化钠
Na2CO3+Ca(OH)2=2NaOH+CaCO3
4 培烧碳酸钙,得到二氧化碳循环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谢谢采纳!!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H4HCO3(碳酸氢铵),然后加入食盐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很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总反应方程式:

NaCl+ CO2 + H2O + NH3= NaHCO3 ↓+ 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C O2循环使用)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

(联合制碱法)
(1)NH3+H2O+CO2=NH4HCO3
(2) 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较小。
根据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 ,革除了 CaCO3 制 CO2 这一工序。
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
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针对索尔维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联合制碱法很快为世界所采用。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他要制纯碱(Na2CO3),就利用NaHCO3在溶液中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先制得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

①浓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故答案为:NH 3 ?H 2 O+CO 2 =NH 4 HCO 3 ,②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很小,表现为沉淀,所以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故答案为:NH 4 HCO 3 +NaCl=NH 4 Cl+NaHCO 3 ↓,③碳酸氢钠在受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2NaHCO 3 △ . Na 2 CO 3 +H 2 O+CO 2 ↑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其中一个步骤是往碳酸氢氨溶液中...
答: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② 分析:在反应中NaHCO3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其实①反应中,实际为: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生产中,因为要让不断消耗的NaCl不停的达到饱和溶液,所以加入的食盐颗粒必须很细小,才能更快...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
答:可以使用PH试纸测定.(4)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氯化钠通常采取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5)碳酸氢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例如: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治疗胃酸过或生产汽水饮料等.故答为(1)小于;(2)降温结晶;(3)PH试纸;(4)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5)焙制...

发明联合制碱法的是谁
答:发明联合制碱法的是侯德榜。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1938年即对联碱开展了研究,1942年提出了完整的工业方法。1961年在大连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联碱车间,后来经过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制碱工业的主要技术支柱和方法。联碱法与氨碱法比较有较多优点。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 ...

候德榜创候氏碱法是?
答:一些忧国忧民的爱国人士决心趁欧战期间帝国主义者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时,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我国化学家、企业家范旭东(1883-1945)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成功后,于1918年集资在天津成立永利制碱公司,在塘沽设制碱厂,采用苏尔维法制碱,1920年破土动工,建设厂房,1921年聘请侯德榜(1890-1974)为...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 ...
答:所以需要加一个洗气装置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A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4)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理论得到碳酸氢钠质量为8.4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
答:(1)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2)①P点的含义是:20℃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都是36g;②因为将碳酸氢钠稍加热即分解得到纯碱,因此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在大于60℃就“消失”了;③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质量关系可以知道:NaCl、NH4HCO3恰好完...

简单介绍侯德榜制碱法
答: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其余的食盐都随着氯化钙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二、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它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1890~1974)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

联合制碱法是谁发明的
答:发明联合制碱法的是侯德榜。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1938年即对联碱开展了研究,1942年提出了完整的工业方法。1961年在大连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联碱车间,后来经过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制碱工业的主要技术支柱和方法。侯氏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技术谱写了新的篇章,在世界反响很大。1943年10月22日,英国...

侯德榜制碱法是什么?
答:1. 侯德榜制碱法是一种创新的碱制造技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2. 该法通过向饱和食盐水中同时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可以得到碳酸氢钠(NaHCO3)固体。3. 碳酸氢钠经过加热分解后,可以得到纯碱(Na2CO3)。4.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 + H2O + CO2 + NH3 → NaHCO3↓ + NH4Cl,以及 ...

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答:从Na 2 CO 3 的结构看,它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的浓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盐 Na 2 CO 3 +Ca(OH) 2 ═CaCO 3 ↓+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