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黄鹤楼》的赏析和写作背景,急!! 黄鹤楼崔颢赏析

作者&投稿:富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鹤楼》赏析: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

写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扩展资料:

《黄鹤楼》原文及译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译文: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译文: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1、感知《黄鹤楼》黄鹤楼 阎伯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并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2、背景资料此文载于《文苑英华》中。《文苑英华》,总集名,宋太宗时李昉、扈豪、徐铉、宋白、苏易简奉敕编,一千卷,“宋四大书”之一,辑集南北朝梁末至唐代诗文。此文因此才流传下来。作者阎伯理,一作阎伯珵,生平不详。清代编刻《黄鹤楼集》时,将此文作者定为阎伯理。1981年,重建黄鹤楼,将此文刻碑。3、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人们将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藤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藤王阁因有王勃的《藤王阁序》而名益显,岳阳楼也因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诲主要归之于唐代诗人崔颖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不因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4、字词和翻译州:指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隅:角落。《图经》:附有地图的书籍。费祎(?—253):字文伟,三国江夏鄳县(今河南信阳东北)人,曾任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登仙:成仙。驾:乘,骑。憩:休息。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之,指代黄鹤。名,动词,命名。《神仙》之传: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广来群籍,记载了当时所传的神仙故事。《述异》:即《述界记》,南朝梁任昉著,内容冗杂,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中志怪故事而成。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巃嵸:高耸的样子。倚:靠着。河汉:银河。重檐:两层屋檐。翼:古代建筑的飞檐。闼:门。霞敞:高敞。井邑:城乡。荆吴:楚国和吴国,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形胜:山川胜迹。最:最好的事物。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最美的地方。5、课文分析《黄鹤楼》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文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江,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搂,名黄鹤楼。”最初修建是作为防守戍边的军事瞭望楼。黄鹤楼虽然是一座军事哨所。名称却十分典雅,富于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会给它另外一些说法。本文作者基于此,转引《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代任昉的《述异记》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的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前六句写楼的外貌。“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耸”和“高”“巍峨”和“巃嵸”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上倚河汉”,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临江流”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至此,作者对楼的外貌刻画,气势雄伟,读后令人胸襟为之一爽。“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下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一个“坐”字,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围景物尽收眼底;“俯拍”二字,构思别致,有形象感觉,而“云烟”既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这两句虽未直言楼高,而一座直凌霄汉的高楼已历历如绘。登黄鹤楼如临仙境,难怪作者发了“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感叹。“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以上几句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6、主题和特点 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本文结构严谨,前呼后应。这篇短文介绍黄鹤楼是因仙而命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黄鹤楼因“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四闼霞敞”,所以可以“坐窥井邑,俯拍云烟”。正因为内容环环相扣,所以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 本文篇幅短小,内涵丰富。节选部分不到100字,但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其中有掌故,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用这么短的篇幅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不失为一篇情辞并茂的好文章。本文的语言特色是句式多变,多用对偶。这篇短文,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文中多用四字句,杂以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和八字句,并不时地加上一些虚词,使语意疏密有致,流转自如,感情充沛,节奏鲜明。如文中一连用了八个四字句,对黄鹤楼的形态,刻画尽致,气势流畅,接着用了一个八字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赞叹的语气,并用虚词“亦……也”来表示判断和陈述的语气,使文气得到了舒缓。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耐人回味。全文用对偶句或对偶短语有八组之多,有铺陈,有夸张,有比喻,对黄鹤楼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如用“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一组对偶句,强调了黄鹤楼名称由来之证据充足。又如用“耸构巍峨,高标巃嵸”—组对偶,极力铺陈黄鹤楼高大雄伟之能事。又如,“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之情态。总之,这篇短文,极具文采,使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一样,因文而更有名,因文而更使之流传千古。

我也不知道

有关崔颢的《黄鹤楼》古诗写作背景介绍,和诗人简介。(100字)~

1、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
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2、诗人简介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开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
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1、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
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2、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
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
3、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二)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武昌古时叫鄂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也有传说记载,三国时·1297·《唐诗鉴赏大典》

  一个名叫费文祎的人登仙,曾乘黄鹤在此楼休息,因此得名黄鹤楼。这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闻名天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漫游到了这里,乘兴登临,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但感情放纵恣肆,借助于楼名的传说,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从这点说,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引人入胜,寓奇崛于平易之中。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昔人”与“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诗人登上了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前对后不对,但读起来音节浏亮,一气贯注,显得自然流动,并不着力。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那里,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弥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形象优美的图画:

  红艳的阳光,白亮的浪花,浓绿的树木,但是景色虽好,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

  于是,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为许多诗人喜用。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还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更添异地飘泊之感。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思乡是古人抒情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游子的登临诗作中更为习见。这样的诗歌,抒发的虽不是忧国忧民的感情,却可以从诗人那飘泊动荡的生活感受中,反映出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困苦情状。《黄鹤楼》这首诗景色绚烂,境界开阔,在感情基调上并不颓唐,不失为这类主题中的“千古擅名之作”。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乡愁。诗的前四句主要写诗人登黄鹤楼的凭吊之感。而这种览胜吊古的情思又自然地与有关黄鹤楼命名之由来的美丽传说紧密相联。驾鹤成仙美丽而虚幻,但诗人却浪漫地认无为有,肯定他们“已乘黄鹤去”,现在黄鹄矶上只剩下空楼一座,徒有其名而已!于是,诗人吊古伤今之意,借鹤去楼空点出,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空寂寥落感。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二句,又深寓了古人不可见之憾,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这种人事变迁、今非昔比的感慨,在古人心目中是典型的,也是共通的,它是很容易触动政治失意者的共鸣。诗的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景色和因凭吊而生的乡情。诗人登楼远眺,汉阳府东晴川阁附近平坦的陆地上草木繁茂,历历在目;而江中的鹦鹉洲上则“芳草萋萋”,生意盎然。看到亭亭绿树,萋萋芳草,此时,诗人心中蓦地想起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名句,触发了思乡之情,于是,诗人的目光便落在“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想透过眼前迷茫的景色去寻觅自己的“乡关”,然而,故乡遥迢千里,诗人在黄鹤楼上怎么能够看得到呢?从而由“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透露出浓重的乡愁。这种情思渺渺、悠悠不尽的心灵感受,对客游异乡的人来说,是不难理解的。

  在律诗中,这是一首破格之作。诗的前四句一气贯注,跌岩转折,连用三个“黄鹤”、两个“空”字,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三平调煞尾,完全摆脱格式和平仄的拘束,自然流泄,意到笔随,情跃纸上。对于这一七律中的离格奇绝之笔,沈德潜曾称赞它是“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作为律诗,前四句既然破格,后四句就要力求整饬归正。否则,就把七律写成七古了。由于该诗后四句回到格律时文笔也很自然,因此它在整体上仍然给人以大气磅礴、一气呵成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此诗实在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所以,人们不仅不以“离格”责之,反而弥觉新颖。


  (三)

  中国有很多名山大川,都有极其美丽的明间传说,但不一定有黄鹤楼那样有名,黄鹤楼可以说和中国的长城、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一样蜚声海内外。这是为什么呢?除卖酒遇仙这个美丽的传说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代诗人对它的赞美和歌颂。黄鹤楼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正是他们的诗,使黄鹤楼名传四方。在众多的著名诗人中,最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崔颢和李白的诗篇。

  相传有一年,诗人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游览后即兴赋了一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可是由于唐代著名诗人很多,崔颢名气不大,因此,诗虽好,但无人赏识。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当地老百姓见诗仙来此,十分高兴,纷纷要求李白为黄鹤楼写一首诗,为黄鹤楼传名。李白游览后认为:黄鹤楼故事奇特,风景优美,于是诗兴大发,答应写诗。当人们准备好笔墨纸砚,李白饱蘸浓墨,凝神屏气,提笔欲写,可就在这时,他一抬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愣住,摇摇头,搁笔不写。围观的人们不知何故,纷纷询问为什么?只见李白叹了口气,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吟完,搁笔而去。由于李白得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也随着崔颢的诗名传四方。李白面对如此美景,没有写出好诗,十分惆怅,他决心寻找灵感,再比高低。于是,他租了一条小船,顺江东去,这一日,来到古城金陵,他慕名游览了金陵最有名的名胜——凤凰台。他按崔颢写黄鹤楼的诗的体裁写了一首吟诵金陵凤凰台的诗和崔颢二比高低,诗是这样写的: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境,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怀古抒情,同崔诗一样,意境美妙,李白十分高兴,认为可以和崔诗一比高低。但是诗评家认为,这首诗虽好,但模仿崔诗的痕迹太重,甚至最后一句的三个字都一样,都用了“使人愁”三字。因而没有超过崔诗。李白听后,心悦城服。于是他将这件事埋在心底,决心再找机会,三比高低。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去广陵(今扬州),来到黄鹤楼,面对好友即将分别,他依依不舍,满怀激情的为即将远行的朋友写下了一首感情真挚的送别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将黄鹤楼雄伟壮丽、登高望远的意境描写的非常美妙,它一鸣惊人,成为千古绝唱。诗评家评论,在描写黄鹤楼的上千首诗中,崔颢的七律——登黄鹤楼,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称得上是并列第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引来李白三次同崔颢斗诗,最终赢得并列第一,使黄鹤楼名传千古的一段文坛佳话。

  正是由于黄鹤楼的美丽传说,使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它名声大噪,名传四方;正是由于众多诗人的美丽诗篇使黄鹤楼平添了许多文化内涵,使它走向千家万户,千古名传。


  一共三篇,你自己看着那篇好,自己选吧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