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里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汶川地震中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有哪些?

作者&投稿:左丘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5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回答者:超级高级魔法师 - 助理 二级 5-24 16:08

大爱无疆,四川地震感人事迹动人瞬间:让人性的光辉尽情闪耀!

---没有时间伤心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金涛 丛峰 刘书云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但是,眼前的这位高大汉子,谈到自己痛失儿子等15位亲人时,却没有落下一滴眼泪。他到底是无情、麻木还是坚强?

劫后余生的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的回答很简单:“救灾,让所有活下来的人没有时间伤心。”

没有哭泣,没有失魂落魄,只有救人、救人、再救人……在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幸存的党员干部展现了人性中最坚强的一面。

大地震10多分钟后,他开始救人

一切突如其来。大地震发生时,王洪发正走在从县政府去民政局的路上。这时,地面轻晃了两下。他没有在意,继续朝前走,因为这两年小震时有发生,大家习以为常。

然而,他很快就走不动了,大地突然疯狂摇晃,巨响隆隆,他瞬间被摔在了地上。天地一片黑暗,周围烟尘弥漫,他趴在地上足足有两三分钟,不知是死是活。

“那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害怕和紧张,好像失去了意识。”王洪发说。他定了定神,想站起来,却发现腿是软的。

在他附近,还有十几个被震倒在地的人,大家互相搀扶着站起来。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彼此只看得到眼睛眨动。环顾四周,许多建筑瞬间变成了一堆堆废墟,北川县中心医院大楼全部垮塌,地税局大楼被平推20米远后倾覆,路口也被巨石砸断。

王洪发的第一反应是“糟了”,很想到民政局看一看,但前面的道路已被堵死。他顺原路退回县政府大楼,发现这座大楼也已倒塌。

地震时正在开会的经大忠县长这时也从废墟里爬出来,灰头土脸地开始布置救援工作。王洪发被分工负责医疗救援。

“接到任务,距地震发生大概也就10分钟吧。”王洪发说,“这时我的脑子好像才重新转起来,知道该马上去医院。”

可是,县中心医院已经不存在了。他的任务变成了从废墟里救人。北川县城地处两山之间,大地震引发山体大面积滑坡,许多人被巨石砸中身亡。县城一片废墟,哀号一片,惨不忍睹。

到处都在喊“救命”。王洪发机械性地奔跑着,见人就救,用手从废墟里刨出10条生命。

大约16时,王洪发听说北川小学垮了,压了很多学生,赶紧往那边跑。路过电力公司宿舍楼时,他突然心里一阵悲怆:遭!16岁的儿子不就因病休学住在这里么。可摆在他眼前的,是被夷为平地的一片废墟。

“那时候,顾不上是不是自己的娃,离谁近就救谁。”王洪发说。在北川小学,王洪发又救出了两个孩子。

余震、大雨、黑暗……民政局长成了“主心骨”

12日17时左右,北川县政府开始安排受灾群众向平坦开阔地带转移,大部分群众被疏散到北川中学一带,小部分群众被疏散到县政府大院。

此前,王洪发曾越过像山一样的废墟,寻找民政局。然而,民政局大楼已葬身于滚石之下,大楼上的土石厚度高达10多米。事后他知道,局里的3个副局长全部遇难。

天快黑了,他抓紧时间奔跑呼号,招呼灾民向北川中学转移。在奔跑中,他的左腿不知被什么剐伤了,至今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

震后第一夜伴着凄风冷雨降临了。北川中学门口的街上聚集了三四千名受灾群众,因为棉被棉衣被压在了废墟下,他们只能蜷缩在露天里或屋檐下,任雨水打落在身上。没有水,没有电,只有寒冷和饥饿,而较强的余震大概10多分钟就有一次。县政府千方百计找来两台汽油发电机,几个灯泡开始闪动微弱的光芒。

因为王洪发是民政局长,一些重灾户找到他,问:“能不能找点吃的和被子?”

王洪发发愁了。房倒屋塌,黑灯瞎火,余震不断,怎么办?他操起大嗓门开始喊:“没倒房的,能不能给遭灾大的拿点棉衣棉被?”

一些居民开始响应,冒险回家中拿出棉衣棉被和食品。一时间,寒夜中多了一丝温暖。再有什么事儿,大家就四处喊“王局长”“民政局的人”。

这样一直忙到13日凌晨三四点,王洪发终于找个空闲,一屁股坐在泥水里。他只穿了一件浅蓝色的T恤衫,全身冷得颤抖。他想起了儿子,想起了埋葬儿子的那堆废墟。他感到一阵心痛,那可是他唯一的儿子!

回忆到这里,王洪发眼圈发红,不愿再说。“不仅是我,失去孩子的人也很多啊!”他说。

漆黑的雨夜,王洪发和他的同事聚到了一起。民政局共有21名干部,仅10人幸存。这一刻,在这个互相依靠的集体中,王洪发成了主心骨。

“我想伤心,能给我时间吗?”

大地震后的5天间,王洪发总共只睡了7个小时。记者每次见他,他的眼圈都是红的。“我不‘先进’,县上的每个干部都一样。”王洪发说。

在救灾现场寻找王洪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记者通过各种努力终于找到他,百般劝说,他才于勉强同意接受采访。记者连续两天采访王洪发,从来没有一次完整的过程。他总是说着说着,又忙别的事去了。

17日上午,记者采访王洪发。期间,四川宜宾县民政局一位领导带着50万元的救灾物资前来捐赠,采访被打断。他立即带领来人和前线救灾指挥部接洽,记者跟随他时,却一不留神跟丢了。找寻好久,到处打听,终于发现他在北川县救灾指挥部的帐篷里开会。县委书记要求他马上制订方案,给受灾乡村运送粮食和食品,较近的乡村由王洪发组织志愿者车队运送,偏远乡村由解放军负责运送。

王洪发走出帐篷,对记者说:“别跟着我了,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

下午,记者又一次遇到了王洪发,他正在和工作人员商量救灾物品发放事宜。他问:“记者同志,你能不能写一写我们的民政干部何征雄?他胳膊骨折了,还坚持发放赈灾物资,最后伤口红肿化脓。还有邓伟和母志艳,两人都腿部受伤,却不肯请假。”

王洪发真的很忙,事情很杂,现在要调度今天和明天的粮食供给,并且每天要统计救灾物资物品和食品发放情况,并及时上报缺少什么。对捐赠单位的衔接工作,也由他牵头负责。他说:“晚上没事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局里的那些老哥,他们要是还活着,怎么也能替我顶一顶啊。”

噩耗相继传来。至5月17日,王洪发在地震中已失去儿子、二姐、侄儿、岳父等15位亲人。

“你失去了这么多亲人,现在伤心吗?”记者冒昧地问了一句。

“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总有一天我要大哭一场!”王洪发回答

一)妻子被埋,有空去看一眼

16日下午,都江堰二王庙。

一辆警摩停放在路边,一些大树仍摇摇欲坠,险情不断。路边,站着一名警察。他叫张健,47岁,都江堰市公安局民警。“请行走在道路中间。”张健对经过身边的每个人都要送上一句叮嘱。这句话,他在几个小时内已说了上百次。

他与群众交流时,总是神色镇定,而自己的内心痛苦又有谁知道,因为他的妻子在此次地震中遇难。张健告诉记者,“12日下午发生地震时,我正在二王庙一带值勤。灾难暴发,受伤游客不计其数。有人躺在地上呻吟,有人奄奄一息……场面完全可用‘恐怖’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张健立刻拦截路上一些车辆,有私家车,有客车,陆续将伤者抱上车。警服上、手上、脸上都是鲜血,他用自己的一双手救援了100多名受伤群众。

天黑,山静。这时,张健获知噩耗,他的妻子死了。“我当时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敢去想。”他轻声地说。张健的妻子肖素莲在中国银行营业部上班,位于都江堰蒲阳路。地震发生之后,银行大楼顷刻间全部塌陷下去。与肖素莲上班的多名同事同时遇难。

当晚9时,都江堰城区在灾后一片漆黑,无声无息,惟有悲伤。张健站在塌陷的大楼前,显得格外孤独。他一个人,不说话。“那一时刻,妻子的面容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想哭也哭不出来。”他说。张健擦干眼泪,点燃一支香烟。看着手中的打火机,再次勾勒起他对妻子的思念。打火机是在几年前,张健过生日时,妻子赠送给的生日礼物。如今,它成为永久纪念的东西。

14日中午12时,张健几口吃完一盒方便面,来到蒲阳路。利用短暂的间隙时间,看看被埋废墟中的妻子。他站了几分钟之后,又返回二王庙值勤。

14日下午,张健第二次来到蒲阳路看看妻子。因张健妻子被砸的面目全非,尸体被挖出来之后,根本无法辨认。15日,尸体被火化。

“妻子被埋时间太长了,我有时间就来陪陪她,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张健话音未落,他腰间的对讲机响了,得知前方又出现险情,要求张健马上支援。“对不起,我得走了。”他驾驶着摩托车消失在大山腰,背影越来越远模糊。

(二)菜刀劈路,挽救60条生命

5月12日下午。地震之后,与汶川直线距离仅10公里的龙门山镇顿成一片废墟,难以计数的居民在残垣败瓦之下呻吟挣扎。白水河派出所的10名民警紧急动员,与治保巡逻队一起抢救出70多人,其中大部分身负重伤、血流不止。

山上药品匮乏,但上下山的道路此时早已被巨石和大树阻断。如不迅速开辟一条通道运送伤员下山,镇医院里的60多名伤员会如何?两难之际,徐锐在街边一家倒掉的卤菜铺子边捡起一把菜刀,大踏步往山下跑去。

那时已是当晚7点。地震之后的龙门山镇上空黑云密布,阴冷的山风扬起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隐隐生疼。在白水河大桥前2公里处,徐锐和4名民警挥动菜刀,斩劈横梗在泥路中间的大树。在山上生长了数十年的树木粗大坚韧,徐锐第一刀劈下去用力太猛,菜刀竟然深深陷进树身、拔不出来;他用力猛抽,菜刀弹起,重重地砸在胸口,痛得险些闭气。

于是第二刀用力稍轻,然后是第三刀、第四刀……当粗大的树干从中断开时,漆黑的雨夜中突然传来闷雷似的巨响,路边的山体再次崩塌,沙石树木竟然直冲到徐锐的脚边!几个急性子的民警手中动作丝毫不停。渐渐地泥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在镇上维持秩序的民警又被抽调了3人来此,帮忙抬树、抬石头;在地震中轻微擦伤的一位居民也从家中操起了菜刀,一阵狂舞乱劈。

漆黑中不知劈斩搬抬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原本被阻断了半里多的道路一无障碍,与通往山下的道路连接在一起。13日上午,镇上的所有重伤员都沿着这条“菜刀路”被送下了山。望着伤员撤走的背影,徐锐才意识到红肿的双手锥心的疼痛!

徐锐说,他知道有两位战友已经永别了,但在全所民警绝口不提“死”字的情况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仍然坚称“我们所上有12名民警”。

(三)一位失去爱子仍坚守岗位的公安战士—杨占彪

地震发生后,绵竹市区内人车混杂,街道拥堵不堪,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占彪按上级指示立即与同志们来到市中心疏通道路。他心中那块石头总也放不下,不知道18岁的儿子就读的汉旺中学情况怎么样了?当接到大队长要他立刻赶赴汉旺组织灾后救援的命令时,心中一惊:“难道汉旺的灾情比城内还严重?”他立刻组织民警向汉旺出发。

一进汉旺镇,他呆住了,昔日山清水秀的山城,已变得面目全非,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有毒气体,楼房整栋倒塌,到处是瓦砾,废墟中的呼救声不绝于耳。不祥的感觉顿时笼罩全身,多么想到儿子所在的中学去看看啊!但看到混乱的道路,想到承担的负责维护现场交通秩序的指挥任务,他忍住心中那份强烈的牵挂和担忧,稳定情绪,迅速向队员们下达任务,立即投入战斗。

“中学教学楼全部倒了,学生被埋了”,可怕的消息使他突然掉进了冰窖之中。但一丝侥幸还在脑海中,儿子也许不在其中。于是,他努力排除情绪影响,专心指挥车辆。但稍有闲暇,他就向汉旺中学方向眺望,多么希望那个熟悉的身影能由远及近,来到自己跟前,亲热的叫他一声“老爸”。

5月13日下午,灾难过去了一天,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的情况被证实了,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的杨占彪听到消息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泪水从这位40多岁的汉字眼中不断涌出。他把工作交给其他同志,赶到汉旺中学,协助武警战士们开展救援工作,希望尽快找到儿子。每当救出一名生还者,他的希望就增加一分,但儿子始终不见踪影。

5月14日下午,又一位遇难者被发现,当武警战士抬着遗体从杨占彪身边经过时,他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发现了极不情愿看到的一幕,那是一个十分熟悉又血肉模糊的身影。他屏住呼吸,仔细端详那张年轻的脸,虽然肿胀变形,但仍然分辨得出,这就是平日里那张对他总是充满朝气又撒满阳光的脸,还有那身他亲自购买衣服好鞋袜……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一切就是残酷的现实!他把儿子冰冷的身躯紧紧抱在怀里,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儿子啊,爸爸对不起你,爸爸应该早一点来救你,爸爸有罪,让你这么年轻就失去了生命,爸爸没有保护好你……”,在场的同事和武警官兵都潸然泪下。

第二天,交警大队的同志们看到,他们的副大队长杨占彪回到了工作岗位,他还是那样镇静地指挥着车辆,疏通着灾区繁忙道路……

1.四川地震 作文 感想 2008年05月14日 星期三
19:5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记住我爱你:
有一位母亲,在废墟中是被一块大石板压住了,但她是双膝跪在地上,胳膊直着撑着地,样子十分独特。救援人员一摸,她已经没有呼吸了。突然,一位救援人员大声说:“瞧啊!她身子底下还有一个婴儿!”当人们把婴儿救出来时,他还安静的睡着,看上去有三个月大。再检查婴儿时,发现里面有一部手机,工作人员下意识的按了一下手机,这使在场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眼泪,手机上写着: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记住我爱你!”

大爱无疆,四川地震感人事迹动人瞬间:让人性的光辉尽情闪耀!

---没有时间伤心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金涛 丛峰 刘书云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但是,眼前的这位高大汉子,谈到自己痛失儿子等15位亲人时,却没有落下一滴眼泪。他到底是无情、麻木还是坚强?

劫后余生的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的回答很简单:“救灾,让所有活下来的人没有时间伤心。”

没有哭泣,没有失魂落魄,只有救人、救人、再救人……在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幸存的党员干部展现了人性中最坚强的一面。

大地震10多分钟后,他开始救人

一切突如其来。大地震发生时,王洪发正走在从县政府去民政局的路上。这时,地面轻晃了两下。他没有在意,继续朝前走,因为这两年小震时有发生,大家习以为常。

然而,他很快就走不动了,大地突然疯狂摇晃,巨响隆隆,他瞬间被摔在了地上。天地一片黑暗,周围烟尘弥漫,他趴在地上足足有两三分钟,不知是死是活。

“那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害怕和紧张,好像失去了意识。”王洪发说。他定了定神,想站起来,却发现腿是软的。

在他附近,还有十几个被震倒在地的人,大家互相搀扶着站起来。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彼此只看得到眼睛眨动。环顾四周,许多建筑瞬间变成了一堆堆废墟,北川县中心医院大楼全部垮塌,地税局大楼被平推20米远后倾覆,路口也被巨石砸断。

王洪发的第一反应是“糟了”,很想到民政局看一看,但前面的道路已被堵死。他顺原路退回县政府大楼,发现这座大楼也已倒塌。

地震时正在开会的经大忠县长这时也从废墟里爬出来,灰头土脸地开始布置救援工作。王洪发被分工负责医疗救援。

“接到任务,距地震发生大概也就10分钟吧。”王洪发说,“这时我的脑子好像才重新转起来,知道该马上去医院。”

可是,县中心医院已经不存在了。他的任务变成了从废墟里救人。北川县城地处两山之间,大地震引发山体大面积滑坡,许多人被巨石砸中身亡。县城一片废墟,哀号一片,惨不忍睹。

到处都在喊“救命”。王洪发机械性地奔跑着,见人就救,用手从废墟里刨出10条生命。

大约16时,王洪发听说北川小学垮了,压了很多学生,赶紧往那边跑。路过电力公司宿舍楼时,他突然心里一阵悲怆:遭!16岁的儿子不就因病休学住在这里么。可摆在他眼前的,是被夷为平地的一片废墟。

“那时候,顾不上是不是自己的娃,离谁近就救谁。”王洪发说。在北川小学,王洪发又救出了两个孩子。

余震、大雨、黑暗……民政局长成了“主心骨”

12日17时左右,北川县政府开始安排受灾群众向平坦开阔地带转移,大部分群众被疏散到北川中学一带,小部分群众被疏散到县政府大院。

此前,王洪发曾越过像山一样的废墟,寻找民政局。然而,民政局大楼已葬身于滚石之下,大楼上的土石厚度高达10多米。事后他知道,局里的3个副局长全部遇难。

天快黑了,他抓紧时间奔跑呼号,招呼灾民向北川中学转移。在奔跑中,他的左腿不知被什么剐伤了,至今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

震后第一夜伴着凄风冷雨降临了。北川中学门口的街上聚集了三四千名受灾群众,因为棉被棉衣被压在了废墟下,他们只能蜷缩在露天里或屋檐下,任雨水打落在身上。没有水,没有电,只有寒冷和饥饿,而较强的余震大概10多分钟就有一次。县政府千方百计找来两台汽油发电机,几个灯泡开始闪动微弱的光芒。

因为王洪发是民政局长,一些重灾户找到他,问:“能不能找点吃的和被子?”

王洪发发愁了。房倒屋塌,黑灯瞎火,余震不断,怎么办?他操起大嗓门开始喊:“没倒房的,能不能给遭灾大的拿点棉衣棉被?”

一些居民开始响应,冒险回家中拿出棉衣棉被和食品。一时间,寒夜中多了一丝温暖。再有什么事儿,大家就四处喊“王局长”“民政局的人”。

这样一直忙到13日凌晨三四点,王洪发终于找个空闲,一屁股坐在泥水里。他只穿了一件浅蓝色的T恤衫,全身冷得颤抖。他想起了儿子,想起了埋葬儿子的那堆废墟。他感到一阵心痛,那可是他唯一的儿子!

回忆到这里,王洪发眼圈发红,不愿再说。“不仅是我,失去孩子的人也很多啊!”他说。

漆黑的雨夜,王洪发和他的同事聚到了一起。民政局共有21名干部,仅10人幸存。这一刻,在这个互相依靠的集体中,王洪发成了主心骨。

“我想伤心,能给我时间吗?”

大地震后的5天间,王洪发总共只睡了7个小时。记者每次见他,他的眼圈都是红的。“我不‘先进’,县上的每个干部都一样。”王洪发说。

在救灾现场寻找王洪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记者通过各种努力终于找到他,百般劝说,他才于勉强同意接受采访。记者连续两天采访王洪发,从来没有一次完整的过程。他总是说着说着,又忙别的事去了。

17日上午,记者采访王洪发。期间,四川宜宾县民政局一位领导带着50万元的救灾物资前来捐赠,采访被打断。他立即带领来人和前线救灾指挥部接洽,记者跟随他时,却一不留神跟丢了。找寻好久,到处打听,终于发现他在北川县救灾指挥部的帐篷里开会。县委书记要求他马上制订方案,给受灾乡村运送粮食和食品,较近的乡村由王洪发组织志愿者车队运送,偏远乡村由解放军负责运送。

王洪发走出帐篷,对记者说:“别跟着我了,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

下午,记者又一次遇到了王洪发,他正在和工作人员商量救灾物品发放事宜。他问:“记者同志,你能不能写一写我们的民政干部何征雄?他胳膊骨折了,还坚持发放赈灾物资,最后伤口红肿化脓。还有邓伟和母志艳,两人都腿部受伤,却不肯请假。”

王洪发真的很忙,事情很杂,现在要调度今天和明天的粮食供给,并且每天要统计救灾物资物品和食品发放情况,并及时上报缺少什么。对捐赠单位的衔接工作,也由他牵头负责。他说:“晚上没事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局里的那些老哥,他们要是还活着,怎么也能替我顶一顶啊。”

噩耗相继传来。至5月17日,王洪发在地震中已失去儿子、二姐、侄儿、岳父等15位亲人。

“你失去了这么多亲人,现在伤心吗?”记者冒昧地问了一句。

“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总有一天我要大哭一场!”王洪发回答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记住我爱你:
有一位母亲,在废墟中是被一块大石板压住了,但她是双膝跪在地上,胳膊直着撑着地,样子十分独特。救援人员一摸,她已经没有呼吸了。突然,一位救援人员大声说:“瞧啊!她身子底下还有一个婴儿!”当人们把婴儿救出来时,他还安静的睡着,看上去有三个月大。再检查婴儿时,发现里面有一部手机,工作人员下意识的按了一下手机,这使在场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眼泪,手机上写着: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记住我爱你!”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我知道:
  1、有一个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2、女孩痛失亲人猛咬空降兵 士官纹丝不动血染胳膊
  昨日下午,当里圈负责掩埋的战士们准备将一具遗体下葬时,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从人群中哭着冲了出来,一头撞在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钻入掩埋现场。李武和战友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拦她进入,一面好言好语安抚她。眼见无望冲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只胳膊,猛地咬了上去。面对情绪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强忍身上的剧痛和心中的悲伤,纹丝不动。小姑娘见李武没有反应,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针,对着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霎时间,涌出的鲜血迅速染红了他整条胳膊,顺着肘部滴淌下来。但李武就像没有感觉一样,继续安慰着小姑娘,脚下还是一步不退。在场的所有老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有的当场就哭出声来。一位老大爷走出人群,轻轻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着啊,我们回家吧。”小姑娘凝视着李武汗流满颊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随着老大爷向后退去……后来战士们掩埋遗体时,就再也没有过群众冲撞警戒的情况。李武后来告诉笔者,“当时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里,小小年纪一下子失去了亲人,能不伤痛吗,只要我的伤痛能减轻她的一点伤痛,那就让她咬吧!”
  3、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始终守护在垮塌的教学楼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武警官兵用手扒开废墟。直到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聂晓燕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旁边一位武警战士用安全帽使劲地敲着自己的脑袋,让疼痛阻止泪水倾泻。
  4、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抗震救灾中,遍地是英雄: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老师吴忠洪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在大震之时机智地保护了59名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宝贝女儿;都江堰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为救学生和老师,自己87岁的老母被压在废墟下无睱顾及;武警某部政治部副主任严胜华、质安科长涂云、参谋刘新岭等人在抢救中因体力严重透支而晕倒,醒来后立即冲向第一线;巨震突袭之时,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正在进行手术的5名医务人员,俯身扑上手术台,用身体护卫患者;成都千名出租车司机自动赶往灾区抢运伤员;绵竹市天池乡农民张吉福徒步求援后又冒死赶回灾区抢险;成千上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战士放弃使用机械,“像绣花一样”小心翼翼用手刨、用肩扛,为废墟下的幸存者打开生命之门;成都一些血站前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队……
  “板荡识英雄”,大灾大难方显大仁大义。
  父亲废墟中鼓励儿子 父亲倒下儿子获救
  父俩同时被困废墟,彼此能听见声音。漆黑的长夜,漫长的等待,绝望中,儿子欲拿随手拾起的玻璃碎片割腕了却痛苦。 一墙相隔的老父不停的和儿子说话,鼓(公文有约)励他活下去。电影《世贸大厦》的现实版在什邡红白镇上演着。地震过去40多个小时,解放军空降兵救出儿子时,父亲去世了。这感人一幕直到昨天仍激励着救人的官兵们。楼房垮塌 父子被困废墟 12日下午,地震一瞬间摧垮红白镇金河鳞矿厂四层宿舍楼。当时,住在四楼的汤明(音)正在卧室睡觉,老父和狗正在卧室旁的厕所。巨大的震动让4层“消失”,父子俩落在了三层废墟中。27岁的汤明侧躺着被困在两块水泥板的夹缝里,他几乎没有受伤,缝隙有细微空间,他的左手能来回活动。“有人吗?”震动停止后,汤明使劲敲击楼板,期待有人能听到他的呼救声。“是小明吗,我在你隔壁。”几十秒后,汤明仔细辨听,是父亲的声音。接着,他听到几声狗叫,知道70多岁父亲和狗在一起,被困在他的隔壁废墟里。儿子绝望 欲割腕自杀 。地震发生后,幸存在外的汤明母亲(公文有约gw9080.com)听到狗叫声,大声喊话后,父子都回答了。老母知道了丈夫和儿子的位置,但没有工具,无人敢靠近垮塌楼房,只能等待救援。红白镇属于地震中心带,地震发生后,水电气、通讯完全中断。惟一通向外面的一条公路由于公路桥垮塌和泥石流,交通完全中断,救援人员无法立马到达。第二个夜晚来临,四周一片漆黑,饥渴交加的汤明内心恐惧万分。他从满怀希望一步步到达绝望。“爸,我太饿了,没人会来救我们,我坚持不了。”绝望中,汤明用可以活动的左手摸到一块玻璃碎片,想割腕结束痛苦。儿子获救 父亲倒在废墟中
  “小明,你妈知道我们的位置,很快就有人来了。我这把老骨头都还行,你要挺住。”黑暗中,父亲急切回话,并不时和儿子说话,聊天。讲汤明的成长故事,鼓励儿子坚强些。40多个小时后,解放军救出了儿子,但是这位坚强的父亲却永远地倒在了废墟中间。


纹川大地震有哪些同学舍己为人
答:磁峰中学“第一批救援队员”。在7名同学脱险之后,他迅速“隐身”志愿者的队列,并四处奔波找到班上所有老师和同学……这个15岁的少年以罕有的冷静和机敏,展现了危难之中的人性之美。康洁 映秀镇的小女孩康洁在地震发生时毅然的拉起几个同学,从四楼的教室跳下,当她获救后不顾自己的右脚严重受伤,...

抗震救灾 有感
答:地震的那一刻,发生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特别感动的是我的同行——老师。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造师魂,大爱无声。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在众多教学楼倒塌的一瞬间,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些许的闪念,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作文
答:在5•12川北大地震中,川北一个镇中心学校被地震全毁了,无数老师为了保护学生而牺牲自己。除了校长带出去比赛的鼓号队,剩余的几百个学生只有少数人跑了出来,其他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但是路不通,救援队伍进不来,自救的群众只能用手刨,直到双手鲜血淋漓也没有什么好的效果。 余震不断,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大的痛苦...

地震中的一个故事 帮我找下
答:“病人在,医生在。这是我们的职责。”邹建文说。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各家医院都在最短时间迅速转移出病人。12日15时20分,地震后仅32分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院坝上的“临时医疗点”,无一病人在地震中受伤。在川大华西医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以地震无情人有情,生命无价,请珍惜生命为话题写一...
答:我们没有太多华丽语言的修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感人肺腑的宣扬,却感动了每一个人的灵 魂,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有多少,无亲无故的又有多少,但我只知道,每一个生命曙光 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

求汶川地震志愿者的精神的文章
答: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众多的灾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实举,书写一部展现中华民族人性光芒、与灾害斗争的抗争史。“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六百字川大地震的开头怎么写
答:地震无情,人有情.发生大地震时,老师们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活下去,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同学们,而他们却离开了我们;父母们为了能让孩子生存下来,给孩子举起一片广阔的天空,自己死了,孩子活了.当消防官兵找到这个孩子时,孩子不是向他们叙述自己的痛苦,而是说:“救救我的父母吧!”;快要发生第二次震动时,...

关于四川地震的作文 散文高手来
答:我估计今年我们中考作文可能会和这次四川大地震有关如果要写关于这次地震的作文那怎么写?老师说要找一个载体来写我擅长写散文.如何找到这个载体?发挥我的优势呢?从什么角度都行只要和... 我估计今年我们中考作文可能会和这次四川大地震有关 如果要写关于这次地震的作文 那怎么写?老师说要找一个载体来写我擅长写...

地震作文
答:强震突袭,灾区人民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倾倒呢?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众多的灾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

写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作文350字以上
答:我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生活在希望中,生活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中...2、地震来时,一下搀扶,一声问候,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句叮咛,都是那么的温暖。3、一个万众一心、军民团结、众志成城,共同迎战地震灾害的壮阔画卷,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 从灾难到来的那刻起,时时刻刻,都有让人感动的故事在上演。在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