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是哪四书?四书的前后顺序有理由吗? 《四书五经》中<四书>学习的先后顺序?

作者&投稿:寸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四库全书提要>,朱熹原本顺序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后人因《大学》、《中庸》篇幅较短,将《中庸》附于《大学》之后,成为今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顺序.明代科举试题根据作者年代顺序改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通行本中以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四书章句集注》较好.

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充栋,关于儒学的见解更是说不尽,道不完。即便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认识也会大 不相同。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的影响。儒家传统 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 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 时代需要的东西。

下面,就本栏目的有关情况略作说明。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 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 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 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 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 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 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 《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 《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 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 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 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 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 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 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 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本栏目的内容由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四个部分组成。原文方面,主要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 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为蓝木,同时也参酌“诸子集成”本和《十三 经注疏》本等书。注释方面,本书一律不作考释,基本不引旧汪, 而只是扼要地直接用白话解释原字原词的意思。注释的范围,主 要包括难字难词的注音释义和人物、典章制度的简介两个方面。译 文在忠实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流畅,不为了一字一词的 “信”而弄得译文佶屈聱牙。读解则如上文所说,写出来是为了 帮助一般读者理解原文。

南宋朱熹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 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是曾子作,传乃曾子弟子作 中庸:相传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共三十三章,孔门传授之心法。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作,孔子学说的代表文献。 孟子:为孟子弟子笔记,孟子润饰而成

没啥顺序吧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没有顺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没有顺序

四书五经的正确阅读顺序~

1、先读《四书》,再读《五经》。
宋朝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曾说过:”或问穷《经》旨,当何所先?于《语》《孟》二书,知其要约所在,则可以观《五经》矣。“
他们认为要先读《论语》和《孟子》,掌握了《论语》和《孟子》的要领,就可以进一步读《五经》了,而《论语》和《孟子》正是《四书》中的两本。
朱熹也说过:“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言,然后及乎《六经》。盖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乱也。”
朱熹把《四书》比喻成《五经》的阶梯,要先上阶梯,才能升堂入室,窥探儒学的奥秘。
2、《四书》的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是初学儒学的人的一个“入德”的门。读《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
朱熹表彰《大学》,就是认为《大学》是整个儒家体系的一个纲,非常简洁的一个大纲,是“治学为学”的一个纲目,“修身治人”的一个规模,“内圣外王”的一个大道。
所以,他说,要先从《大学》来立定这个纲领。如果人没有一个纲领,没有一个目的去读经,那就是白费力气。
3、《五经》的顺序是《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
这是按照书成就的历史的早晚排序的,《易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书,号称是从伏 羲八卦开始的。
《尚书》的第一篇叫做“尧典”,从尧舜开始。
《诗经》,诗经最古老的是所谓的“商颂”,商就是商朝,那么又比尚书再晚了。
《春秋》是春秋时代孔子的作品, 孔子去读历史,他有做一些笔记,他的历史笔记,从鲁隐公元年,大体上是从周平王东迁,就是从东周初期开始写的,一直写到他这一代。
4、推荐购买中华书局或者上海古籍的版本。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四书五经是什么家思想
答:四书五经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的词语,那么你知道四书五经究竟是哪几本书吗?今天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四书五经指的什么书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代表了儒家思想。四书五经最早出现于南宋,是南宋...

四书五经的内容
答:三、《孟子》。是由孟子本人以及他的弟子一起整理而成的,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这部书主要体现的是孟子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他的政治行动,也属于儒家重要经典。四、《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自宋...

5.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和A《礼记》B《中庸》C《周易>...
答:这样的四个部分合在一起,便代表着从孔子开始,经曾参、子思传到孟子这样的儒家思想发展脉络。因此,大概可以将四书概括为“思孟学派著作集”。与五经不同,四书的内容相对简洁,用语相对通俗,义理的阐释更加易懂。五经中以讲理为主而不重视解释,但懂理不只是读懂文章本身就够了,还必须能将其与生活...

国学五经的提出有什么理据和意义
答: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

朱熹注释的“四书”曾经成为国家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这样有何利弊?
答: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著名...

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先看哪些书?
答: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很多,简单介绍一部分。1.“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的总称。这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的哪四本书,合称为“四书”,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答:《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朱熹的“四书”是有什么构成的?
答: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周敦颐及程颢、程颐兄弟,而南宋的朱熹则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看作是理学的经典,合称“四书”,并为各书章句集注。他的《四书集注》在后世影响极大,元明清三代皆以此作为科考的标准答案。

《四库全书》包括哪四部?
答: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主要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

有什么注解《大学》《中庸》的书
答:《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儒家最著名的经典,是中国古代文人必修之书,影响非常之大。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吸取借鉴并利用前贤的研究成果,在辑录前贤注解之同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来抒发理学的精义,从而形成《四书章向集注》(又称《四书集注》)。《四书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