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称为济南二安的是哪两个人? 李清照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中的安是指什么

作者&投稿:权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济南二安分别是号易安居士的李清照,以及字幼安的辛弃疾,此称号是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对二人的评价,是以: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之所以称为“济南二安”,是因为两人同是济南人,李清照是济南章丘人,辛弃疾是历城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且两人字号中都有一个“安”字。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扩展资料: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济南二安,百度百科_李清照



济南二安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

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李易安与辛幼安为“济南二安”,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花草蒙拾》)”济南二安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

为宋代词坛“婉约派”与“豪放派”代表人物。同为济南(李清照章丘人,辛弃疾历城人)人。

扩展资料: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参考资料:济南二安百度百科





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与辛弃疾(字幼安)为“济南二安”,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花草蒙拾》)”李清照与辛弃疾为宋代词坛“婉约派”与“豪放派”代表人物。同为济南(李清照章丘人,辛弃疾历城人)人。

一、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金兵入据中原后,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李清照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作为婉约派的词人,李清照最为人熟悉的是她的“三瘦”,包括:

1.《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二、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轶事典故:

1.义斩义端

金帝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汉人忍无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为了响应义军的反金义举,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当初和辛弃疾一块儿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位叫义端的和尚。义端本身就是个守不了清规戒律的花和尚,因为受不了在义军里当差的苦头,竟偷偷的盗走了经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义端本身也是一小股义军的首领,是被辛弃疾说服一起投奔耿京帐下的,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弃疾问罪。辛弃疾理屈词穷,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难当,当场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追回帅印。当晚,辛弃疾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时候,义端真的骑马来到,辛弃疾不由分说,一刀将义端砍下马来。义端见是辛弃疾,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跪地求饶说:“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头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您饶了我的小命吧!”面对这样贪生怕死的变节份子,嫉恶如仇的辛弃疾哪里肯听,不由分说,手起刀落,义端身首异处。

2.名士相会

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斩马亭还在,虽经历风雨,仍有不少刻有“斩马亭”字样的釉瓦覆盖其上,为铅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3.哭祭朱熹

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已被宣布为“伪学”。在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压力下,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不敢前往吊唁,而被朱熹“断过财路”的辛弃疾,却不畏禁令,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留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李清照 (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汉族,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两人都是济南人,史称二安

古代哪两个人并称“二安”?~

李清照 (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汉族,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中的安指的是两人的号(易安居士)和字(幼安)之中的“安”字。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1]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扩展资料: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弃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弃疾

济南二安是哪两个人?
答:在清代学者王士禛看来,李清照是婉约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当时宋代词坛的领军人物,而且两人又同为济南人,所以将他们并称为“济南二安”。简介 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济南二安是哪两个人
答:济南二安是李清照和辛弃疾,因为两人都是济南人,且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因而才有了将两人合称为济南二安的说法,李清照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女性词人,辛弃疾则是北宋时期的豪放派词人,也是当时著名将领。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

辛弃疾南宋著名诗人字幼安号什么与什么并称为济南二安
答: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因为李清照号易安居识。所以他们并称济南二安。

“济南二安”指的是?
答: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李易安与辛幼安为“济南二安”,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花草蒙拾》)” 济南二安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为宋代词坛“婉约派”与“豪放派”代表人物。同为济南(历下)人。

...什么人称什么与谁合称?苏辛与谁并称济南二安?
答: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苏轼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李清照和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宋代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二人均为济南人,他们的号或字中都有个安字,故称济南二安。李清照是婉约派词的...

济南二安是哪两个人?
答:李清照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女性词人,辛弃疾则是北宋时期的豪放派词人,也是当时著名将领。刚好两位都是济南人,名字中又都带有一个“安”字(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所以也被称作“济南二安”。诗词风格 易安词作为婉约词的代表,著以言语清丽自然、意境优美淡雅,靖康之难后是其词风最为深邃...

济南二安指的是
答:李清照和辛弃疾。济南二安指的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分别代表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不同的词风。李清照出生于章丘,而辛弃疾则来自历城。在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呼为"济南二安"并赞誉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

济南二安是哪两个人?
答:“济南二安”指的是号称易安居士的李清照和字幼安的辛弃疾,这两位一位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一位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一男一女,一婉约一豪放,相得益彰。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是温婉,闲适的风格,整篇诗词开朗,温馨,以欢乐为基调,前期代表作为《点绛唇》、《怨王孙...

辛弃疾与谁并称“济南二安”
答:济南二安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

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
答: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