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赏析诗歌《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思想

作者&投稿:乜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昨天就开始期末考试了,近现代诗歌赏析,考到这首诗,我很少上这位老师的课,所以也自是第一次见到这首诗.
当时我忽然很斗胆地认为,攀登雁塔何错之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鄙夷?这似乎是一首很有名的诗歌,作者也是很有名,但是我实在想不明白作者和这首诗歌的拥护者都是什么样的人.是不平凡的?是非庸俗的?是这所谓的英雄吗?
从远方赶来,登上大雁塔,怀揣着美好愿望的游客,观光长安风貌,拍几张照片留念,然后下塔,这很值得嘲笑吗?大部分人不都是普通人吗,但所有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啊.既然雁塔提名是这么令人憧憬的典故,为什么不登上去默许下信念呢.不得意的人,发福的人难道就不是人吗,不能有向往吗?
谁都知道登不登这大雁塔和成不成英雄挂不上勾,那难道就应该所有人都很冷漠地抛弃这段典故让大雁塔失去感情吗?就像过年放鞭炮,元宵吃汤圆等等习俗一样,如果仅仅是觉得鞭炮好玩,汤圆好吃,那也不过是多了一个玩意,多了一种食品,难道英雄们就非要冷酷地拒绝这么温暖的意义吗?
中国的文化本来就很倾向这样的祁愿意识,为什么老外觉得中国神秘,就是因为中国这么渊远的历史积淀下来这么多充满人情味的美丽故事.我知道和作者是第三代诗人,反英雄,反崇高,反意象,反优雅,但是不觉得这样太极端了吗?
我也是个平凡的人,我也在很多年前登过大雁塔,然后下来,走进那条大街,转眼我不见了.不是英雄的普通人,为什么连愿望的空间都不被允许呢...今天,大雁塔依然是历史文化的承载和象征物,依然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有关大雁塔》是一首发人深省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消解了历史和权威,消解了英雄和崇拜,消解了富贵和精英,诗人关注的是当下的日常生活,是平常人的平常生活,是这个没有英雄了的年代的凡人的世俗化生活。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平常直白的语句似乎不用解释,但是,就是这么几句直白的话切中了现实生活的核心,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当然也有“当代英雄”,跳下来,盛开一朵鲜花,然而这只是些沽名钓誉或争鸣逐利之徒罢了。
  而我们呢,“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我是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有关大雁塔这首诗反应了什么思想~

《有关大雁塔》是新生代作家韩东的成名作之一,对于它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拟从内容方面对它进行新的赏析。 关键词: 《有关大雁塔》 内容 赏析 《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成 名作之一,对这首诗歌的解读早 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下 面我想从诗歌的内容方面对它作 一个新的诠释。 首先,诗人的一句问话,嘲 笑了人类的自以为是。我们常常 认为自己能对客观存在的大自 然,一切外在于自身的事物都能 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在这种了 解与把握中,我们掌握了事物的 本质和客观规律,从而我们将把 握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操 纵这个世界,让世界的一切都围 绕着人类而运转——这就是人类 主体的自大狂!韩东在这里对H 常习焉不察的东西进行了发人深 省的提问: “有关大雁塔,我们 又能知道些什么”?在这句诗中, 表明了诗人对上述自信主体的一 种反诘:对于外在于我们的“大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呢?我们对于它的一切理解都是 人类自己强加的,我们只不过在 “大雁塔”这个客体上理解了我 们自己。而真正的“大雁塔” ——这个静静地矗立的庞然大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与“大雁塔”始终是两种不 同的存在,我们彼此永远不能进 入对方。“大雁塔”只是用它的 无言与沉默来表示它的拒绝与排 斥和一种不可解读的轻蔑!不只 是“大雁塔”如此,所有的事物 之间、主体之间、主客之间,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诗人在 这里对人类能力的极限与边界表 现了一种清醒的自觉认识与反 118 但是,“有很多人从远方赶 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 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千里迢迢来 登这个大雁塔。他们心目中的大 雁塔已经不是大雁塔的本身,而 是一种象征,一种无意识的文化 符号,一个每个人心目中潜在欲 望的代替物。他们并不了解大雁 塔,他们了解的大雁塔是书本上 的传奇,是图片上的风景。他们 来到这里,是“为了爬上去,做 一次英雄”。登上大雁塔可以使 他们有一种英雄的幻觉,并且让 这种英雄的欲望得到满足!人类 需要一个个替代物的出现来宣泄 他们潜在的欲望要求,大雁塔成 了他们的自慰道具。诗人在这里 是一种冷笑式的讽刺,不远千里 的奔波只是一次欲望的满足,这 就足够荒谬!但更荒谬、更龌龊 的可能是“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这简直就是欲壑难 填,贪得无厌!更妙的是一个 “做”字,显示出了一种人生的 程式化表演,一种有意识的自我 欺骗,一种装模作样的假扮!而 大雁塔本身成了一个被蹂躏的对 象,一个被猥亵的客体,它的尊 严何在? 诗人嘲笑的是“那些不得意 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可能 还有其他的人们,是否诗人就认 为这样的两种人特别不适合来登 大雁塔呢?这要联系中国的登临 怀古传统来说了。陈子昂的千古 奇作《登幽州台哥铹就是人生失 意之时的感慨: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怆然而涕下f’’可以说自此开辟 了一个诗歌登临怀古的传统。登 高临远,极目远眺,锈迹班驳的 过去、前途未卜的未来、惨淡淋 漓的现实一起奔涌进诗人主体廓 大的胸襟。一种天地之间孤独寂 寞之苦,一种世界、国家、主体 的责任之感自然会使得诗人笔走 龙蛇,一抒壮志豪情。但在韩东 看来,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 些发福的人们”,根本不是来发 思古之幽情,他们不是登临高峰 后自然而然地触景生情,而是先 想做一回“英雄”——不远千 里,跋山涉水,然后登上大雁 塔!诗人在这里不仅嘲笑了陈子 昂以及其后一些诗人的失意,更 嘲笑了这种诗歌传统以及古往 今来的那种酸腐的登临怀古之 “发福”一般是人到中年后的身体横向发展,把这种横向发 展说成“发福”,还暗示着人到 中年之时的事业成功,百事如 意。“那些发福的人们”相对于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在精神气 势上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 尽长安花。从生理上来说,发福 就是肥胖,发福意味着臃肿,意 味着不协调、笨重,是身体机能 已经失去了灵活性的表现。在动 物界中,发福可能就意味着死 亡,意味着在适者生存的竞争中 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说敏捷 的躯干、健壮的体魄是动物的生 存本钱。在文学语言中发福恐怕 不只是这么简单,身体上的脂肪 万方数据 文学援育柏12增多,可能恰恰是精神上的苍白 与废墟。这样的词语在汉语中很 多,例如:脑满肠肥、心宽体胖 ……而因为思虑的增多导致瘦弱 的诗句更是很多,最出名的恐怕 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饮无适度、食无节制, 导致身体发福,这可能恰是暴发 户的行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租界里,曾流传一个笑话, 如何看那些殖民者在自己本国是 否是高贵血统,是否是上层精 英,就看他们来到中国几年后是 否发福,发福者即为暴发户,不 发福者大致就是贵族血统。因为 暴发户由穷到富后,最先满足的 是口腹之欲,以至发福臃肿!李 自成占领北京后,不也是念念不 忘饺子盛宴吗?诗人在对这种暴 发户般的发福者的精神加以讥笑 的同时也给人们描绘了一场闹 剧。

《有关大雁塔》是一首发人深省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消解了历史和权威,消解了英雄和崇拜,消解了富贵和精英,诗人关注的是当下的日常生活,是平常人的平常生活,是这个没有英雄了的年代的凡人的世俗化生活。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平常直白的语句似乎不用解释,但是,就是这么几句直白的话切中了现实生活的核心,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当然也有“当代英雄”,跳下来,盛开一朵鲜花,然而这只是些沽名钓誉或争鸣逐利之徒罢了。
  而我们呢,“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我是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第三代诗歌第三代诗欣赏
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篇 在海子的笔下,他描绘了一个幸福生活的愿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成为了一种心灵的寄托,表达了他对自由与温暖的向往。《有关大雁塔》——韩东的观察 韩东通过大雁塔...

大雁塔有什么来头?
答:在大雁塔中,品读着一首名为《登鹳雀楼》的诗歌,由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直接反映了平民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诗歌虚化的倾向,体现了平民化特征。具体如下:1. 诗歌描绘了登楼的情景,突出了文化和娱乐活动的重要性,反映了平民人群日常作息和娱乐方式的转变。2. 诗歌对自然景色的...

关于大雁塔景色的诗句
答:1.关于大雁塔的诗歌 大雁塔(组诗) 陶瓷了雁塔什字我的身影一直停留在这里 我的身影用来说明 渴望和美丽 用来把方向忘记 左边的树和右边的树有一样的叶子 我和两边的树有一样的心情 在一个汽车停下来的时候 我会走过马路 然后回过头来看看 那个有一个女服务员的饭店的招牌 我想 我是真的迷失了方向 一场小雨...

第三代诗歌的第三代诗欣赏
答: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关大雁塔作者:韩东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

韩东有关大雁塔创作背景
答:创作背景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中国新诗创作界,有一些诗人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采取反崇高、反价值甚至反文化的思想策略,创作了一批具有探索性的诗歌作品,韩东的此诗即是其一。《有关大雁塔》是当代诗人韩东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中国现当代文学鉴赏目录
答:第二编,散文篇章同样精彩。现代散文如巴金的《秋夜》,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夜的静谧和深沉,让人沉醉其中。当代散文作家如贾平凹的《有关大雁塔》则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这些作品,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以文字描绘生活,以情感触动心灵,展现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

关于长安大雁塔诗句
答:8. 怎么赏析诗歌《有关大雁塔》 昨天就开始期末考试了,近现代诗歌赏析,考到这首诗,我很少上这位老师的课,所以也自是第一次见到这首诗. 当时我忽然很斗胆地认为,攀登雁塔何错之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鄙夷?这似乎是一首很有名的诗歌,作者也是很有名,但是我实在想不明白作者和这首诗歌的拥护者都是什么样的人...

写大雁塔的诗词
答:关于大雁塔的诗歌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塔势如涌出, 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 登到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 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 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 俯听闻惊凤。 连山若波涛, 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 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 苍然满关中。 有关大雁塔的诗句 “救人...

赞西安大雁塔的诗句
答: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

关于大雁塔的诗歌
答:大雁塔(组诗)陶瓷了 雁塔什字 我的身影一直停留在这里 我的身影用来说明 渴望和美丽 用来把方向忘记 左边的树和右边的树有一样的叶子 我和两边的树有一样的心情 在一个汽车停下来的时候 我会走过马路 然后回过头来看看 那个有一个女服务员的饭店的招牌 我想 我是真的迷失了方向 一场小雨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