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一个人 喝酒厉害 形容一个人喝酒的成语

作者&投稿:董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 装作无动于衷,随着酒意的麻痹,让自己看起来像是麻木了一样。

  • 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 酒伴的是孤独,是寂寞。醉后才发现,只是少了身边的那个人。

  • 酒,让我想起了你,而你却忘记了我。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形容一个人特别能喝酒,喝酒厉害,一般用海量,雅量!

《典论酒诲》中提到,东汉末期的酒杯“爵”总共有三种大小,根据容量可依次分为伯、仲、季三个规格,分别能盛七升、六升、五升水酒。时至今日,人们仍会以“雅量”称呼那些酒量不错的人,顾名思义就是此人至少能喝下一季雅的酒,是为五升。

能喝酒,基本上就是酒精代谢能力比较强。但毕竟喝多伤身,再能喝也要控制好一个度。





千杯不醉,有点夸张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半斤刚开始,一斤还要喝,一斤二两劝不住,一斤七两难回家。-----------适量饮酒益健康,醉酒伤身无安全。

一个人和一桌的人喝~~一桌的人全喝倒~~他还只有点醉意~这才是高手~

什么成语形容人很有酒量一个人特别能喝酒能用什么成语~

1、千杯不醉

是指人酒量很大。
2、饮啖兼人
饮啖兼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ǐn dàn jiān rén,意思是形容人酒量、饭量很大。啖:吃。喝酒、吃饭比常人多两倍或几倍以上。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好酒食,饮啖兼人。
举例:只为他年已九十有馀,兀自精神健旺,饮啖兼人,步履如飞,不匡一夕五更睡去,就不醒了。
3、斗酒学士
成语,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出处:《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
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侍诏门下省的差使,每天还乐呵呵的。他弟弟不理解,王绩就说,别看我当这个破官没挣两个钱,又寂寞无聊,可是每天发三升好酒,我图的就是这个。人事部专门管俸禄的陈叔达是王绩的老朋友,听到此事,说:“三升酒哪能留得住王绩这样的人才啊!”就作主每天配给他好酒一斗,于是王绩就得了个绰号”斗酒学士”。
4、酒龙诗虎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出处】: 宋·葛长庚《贺新郎·别鹤林》词:“来此人间不知岁,仍是酒龙诗虎。”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举例造句】: 莫管存亡家国事,酒龙诗虎尽多才。
5、众醉独醒

众醉独醒,读音zhòng zuì dú xǐng,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语出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语法用法:作定语、宾语。

酩酊大醉、烂醉如泥、酒醉饭饱、酒酣耳热、酒有别肠
一、酩酊大醉
【解释】:酩酊:沉醉的样子。形容醉得很厉害。
【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译文】:“日暮倒载回家,酩酊无所知。”
二、烂醉如泥
【解释】: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出自】:《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译文】:“一年三百六十天,三百五十九天斋”
三、酒醉饭饱
【解释】:比喻饮食得到了满足。
【出自】:元·杨显之《酷寒亭》:“我如今且不打你,等我吃得酒醉饭饱了,慢慢的打你。”
【译文】:“我现在且不打你,等我吃得喝醉了酒饭饱了,慢慢的打你。”
四、酒酣耳热
【解释】: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出自】:汉·杨恽《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译文】:“酒后耳热,仰天拍击,而呼叫呜呜。”
五、酒有别肠
【解释】: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出自】:清·吴任臣《十国春秋·闽·景宗纪》:“帝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译文】:“上帝说:‘周维岳身材很小,为什么喝酒的多?’左右说:‘酒有别肠,不必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