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钟的故事????? 钟楼的故事

作者&投稿:戊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本钟
大笨钟,或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 (Clock Tower) 的大报时钟的昵称。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9英尺,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
大笨钟的命名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称大本钟的名字来自于本杰明·豪尔爵士。
大钟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塔起码有320英尺高(约合97.5米),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大笨钟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
每年的夏季与冬天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
文化
在英国,大本钟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同样地,在阵亡将士纪念日,大本钟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独立电视新闻的“十时新闻报告”以一连串的大本钟钟声作新闻预告的配乐作开始已很多年。大本钟的钟声今天仍会用于所有独立电视新闻 新闻快报的新闻预告,及威斯敏斯特宫大本钟的钟面图。从1923年12月31日开始,大本钟的钟响亦可在于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的一些新闻布告(6时正、半晚及星期天的晚上10时正)的一小时前及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部听到。钟声是经由长期设置在钟楼内而连接著广播大楼的扩音器传送的。
大本钟可用来说明光速和音速的分别。如果一个人到了伦敦并站在钟楼下,他会听到大本钟的钟声比那钟被敲响时的时间慢约是六分之一秒(假定钟在高55米之处)。可是如果把一个扩音器放在钟附近并用无线电把钟声传至很远的地方(像纽约市或香港般),那地方会比那站在钟楼下的人更早听到钟声。事实上,如果接收者把那钟声发回给在地面的那观察者,无线电传送那钟声会比那观察者听到真正钟声时更快。(例如:纽约市距伦敦5,562公里,而无线电会在0.018552秒内把钟声传至纽约市;来回共需0.037105秒,但原来的钟声却需0.1616秒才能达到地面)
钟楼的图像亦曾被用作伦敦电影的标志。

大本钟的来历~

大本钟的来历:伊丽莎白塔原名大本钟,命名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称大本钟的名字来自于本杰明·豪尔爵士。伊丽莎白塔是由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伊丽莎白塔在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
伊丽莎白塔原先只指钟塔内的铜钟,但后来演变成指整座钟塔。2012年6月2日,为纪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伊丽莎白塔,高96米,是英国议会建筑一部分。伊丽莎白塔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国会大厦的北部的一座大钟其钟楼。伊丽莎白塔的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扩展资料:

大本钟的意义:
在英国,伊丽莎白塔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同样地,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伊丽莎白塔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伊丽莎白塔

  在北京钟楼顶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声浑厚有力,洪亮绵长,方圆数里都能听到,堪称“古钟之王”。

  如此巨大的铜钟是如何铸造的呢?传说钟楼原有一口铁钟,但声音不够洪亮,于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来铸钟。可是3年过去,铜钟仍然没能铸好。皇帝发怒了,斩了监铸的太监,并限令80天内铸好大钟,否则就把全体工匠处斩。
  钟楼下穿越时空记忆


  钟楼,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城市中,无论是古老的城堡还是现代的都市,似乎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作为一座城市的见证,远者有伦敦城的大笨钟,近者有上海外滩的海关钟楼等等,更别说进入高科技时代以来,在东京、汉城等地出现的设计独特的艺术化钟楼,无不吸引着路人们的目光。
  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在泉州,以中山路钟楼为代表的钟楼建筑便开始延伸,目前已有6座风格迥异的钟楼进入人们的眼帘。泉州的钟楼,同样在历史中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

  “现代钟楼”成老标签

  在泉州市区津淮街与田安路交叉路口金帝商厦的楼顶,有一座“金帝钟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

  该钟楼系钢结构,高18米、宽10.5米,呈四方形。钟盘面积为16平方米,且四个方向有四个钟面,钟盘的时键时针均为夜光屏,每天晚上七时,钟表盘周围的灯光就会自动亮起来。

  这座在当时被赋予“现代气息”的钟楼,曾经是泉州新城区夜景的亮点之一。如今看来,它的“泉州第三钟楼”的地位也将不再,因为伴随着时代脚步的不停前进,还是有后来者居上,它成了一个老标签。

  海关钟楼与《东方红》

  印象中,似乎所有城市的海关大楼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可以肯定的是泉州厦门两地就是如此。泉州海关大楼顶上的钟楼对许多“老泉州”来说也相当熟悉。

  海关钟楼约有50多米高,地处分隔新老城区的温陵路南端,在它诞生时的改革开放初期,新城区并不繁荣,周边的建筑几乎没有比它高的,因此海关钟楼显得十分突出,也算得上是上个世纪80年代泉州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

  随着城区东进速度的加快,海关钟楼附近也繁华起来。远太大厦、建福大厦、华联商厦、福华大厦等高楼的兴建,渐渐将它淹没在大家的视线里面,但是历史的使命于它并没有结束。至今,周边居民仍是听着它的“东方红”判断时间。

  东海之滨新地标

  泉州东海滨城地处泉州湾畔,与后渚古港相邻,在中世纪曾有过“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欧洲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太祖忽必烈之命,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远嫁波斯为王后离开中国之港口。2002年2月,马可·波罗纪念钟楼在此地诞生,成为泉州港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这是一座与地球同步、以卫星定时的时钟。该钟楼由底座、罗马柱、钟体、钟面、马可波罗铜像及钟楼花坛组成。钟楼底座高度为1.993米,象征东海滨城于1993年奠基;罗马柱由四个柱身和八个柱斗组成,寓意四平八稳;柱高8米,代表滨城建设至2000年刚好八周年;钟楼高2.1米,象征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钟面直径为1.292米,寓意马可·波罗于1292年离开刺桐港(泉州)经海路返回意大利威尼斯港;马可·波罗纪念钟楼总高15.888米,象征中国经济在“十五”计划中必将大大发展,以表达新世纪泉州钟楼丰富的内涵。

  钟楼因故事而美丽

  “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加上那座家喻户晓的白色钟楼,改革开放之前一度成为泉州城的标志。这座坐落在中山北路的白色钟楼,高仅10余米,形状像亭又像楼,外表用白色石灰粉刷。其结构十分简洁,线条也相当明朗。上部安有四面圆形、用玻璃罩着的时钟和一个风向标。中部像一楼阁,四面开窗。底层是四柱支撑的圆形基台。

  关于这座钟楼的故事,恐怕只有年长一些的人才有所耳闻。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与之有关的一则旧事,据说这钟楼是为纪念一位抗婚自尽的泉州女子而建的。1934年,国民党驻军某部旅长沈发藻欲娶一小姨太,晋江县长张斯吝得知,在泉州卫生院替其物色到一名黄姓的女护士。黄某坚决不从,被逼无奈最后自杀。此事在当时的泉州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公愤,黎明高中师生为维护正义,联合泉州妇女会及培元中学、培英女中等校师生上街游行示威。张斯吝为缓和事态,与学生代表谈判,被迫答应建一座钟楼谢罪,以纪念那场悲剧的女主人公。

  这座钟楼从那时起矗立在中山路上,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后来的城建部门为了让她更好地“工作”,又将它由机械钟换为石英钟,还在夜景灯光方面做了装饰。至此,这座钟楼为泉州人报时已长达半个多世纪。


  负责铸钟的师傅名叫华严,是当时有名的铜匠。为了铸造这口大钟,他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耗尽了心血。这天回到家里,他嘴里仍然念叨着:“什么原因铸不了钟呢?怕是缺什么东西吧!”这时,女儿华仙过来了。提起华仙,那可真是个好姑娘。她不仅自幼聪明伶俐,而且还跟父亲学会了不少铜匠活儿。由于母亲早丧,她14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时她16岁了,出落得如仙女一般,大家都夸老铜匠养了个好闺女。

  为铸钟的事,她也琢磨好多日子了,见父亲发愁,忙上前说:“爹,是不是因为火候不到?”老铜匠一拍大腿:“有道理!不过,如何提高炉温呢?”“我有办法。”华仙胸有成竹地说,“铸钟那天您带我去吧。”

  铸钟这天到了,朝廷命官、大小工匠也都到齐了,可炉温仍然上不去。眼见这最后一炉铜水又要失败,华严急得眼睛都红了。就在这时,一个姑娘突然从人群里飞奔出来,正是美丽的华仙。她穿一身红袄红裤,着一双绣花小红鞋。只见她冲到炉边,纵身跳进炉去。华严一把没抓住,只抓住一只绣花小鞋。刹那间,炉火升腾,铜水翻滚。老铜匠忍痛下令:“铸钟!”工匠们一齐努力,铜钟终于铸成了。

  为了纪念这位为了铸钟而献身的美丽姑娘,人们尊称她为“铸钟娘娘”。每逢风雨之夕,钟声凄凉悲切。这时,昔日北京城的妈妈们就会对孩子说:“睡觉吧,钟楼打钟啦,铸钟娘娘要她那只绣花鞋啦……” (北京青年报)

  你知道西安钟楼的传说吗?-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应该厚赏这位爱国英雄。但打问来,打问去,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敲过钟、鼓,只是人们传说,在那天夜晚,影影绰绰看见一位唐装女子,象长着翅膀似的在钟楼上空和周围飘来飞去,一定是这位飞天仙女敲钟、击鼓示警的!有人说这位仙女是钟楼的守护神;有人说,这 ...
  life.cnwest.com/content/2006-09/13/content_302888.htm - 21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钟楼的传说—长兴县政府网钟楼的传说 ... 后来,有人建议,应该造一座钟楼,把钟供在上面,大家都能看到。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当地的木匠、石匠不请自到,一下 ... 等青光过后,大家睁眼一看,神钟没了,再望望钟楼,那对神钟已高高挂在钟楼顶层了,人们赞叹不已。 ...


  [民间传说]太湖的来历雉城的由来—长兴县政府网钟楼的传说 很古很古以前,天宫玉皇大帝召开仙臣的灵霄宝殿内,有一对青铜神钟。这对神钟长期在一起,彼此很好,就同人间的一对恩爱夫妻一样。由于他们长期呆在灵霄殿内,觉得非常寂寞,很想出门玩玩,可叹灵霄殿内有四大灵官看守,故而不敢妄动。

一年级成语故事有哪些
答:春秋末期,晋国有个叫范吉射的人,家门口挂了一口大钟。在我国古代,钟和铃都是乐器。 一天,有个人到范吉射家里,见到门口的钟,想偷偷地把它背走。但是,钟太笨重了,他根本无法把它背走。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敲碎了,分批拿回去。于是,他找了一个铁锤,用力去敲钟。“当——”...

英国伦敦“大本钟”的名字是来自地名?
答: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

超级温柔的睡前故事6篇
答:超级温柔的睡前故事1 山羊和狼 一天,有一只狼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的陷阱里。他爬了半天也爬不出来,就拼命叫:“救命啊!救命啊!”这时候,有只山羊路过这里,听见了喊声。山羊朝陷阱里面望了望,发现是只狼,就想走开。 狼连忙喊:“喂喂喂,别走啊。可爱的山羊,求求你救救我吧,我家里的孩子还等着我回去照顾呢。

《会走路的小房子》读书笔记
答:白天敲小房子还受得了,晚上敲小房子就受不了了。于是他就跟自己的邻居钟楼谈条件:“你能不能早上敲钟,晚上不敲钟呀!”可钟楼的回答是:“不行呀,到了时间我不得不敲钟呀!”小房子的倔脾气就又上来了,他骂了钟楼“笨钟”就穿着自己的大皮鞋“夸夸夸”的走了。 我觉得小房子刚开始很自私,很不友好,后来开始...

英国伦敦“大本钟”的名字是来自?
答:这个钟铸造好以后,给它取什么名字的问题难倒了英国君臣,有一个大臣悄悄地说“就叫‘大本’算了。”——原来铸钟大臣姓“本”,后来大家都把这口钟叫“大本”了,也就是“大笨”了。“大本钟”于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个多小时。技术人员现在还不明白这座有着147年历史的大钟为何“罢工”...

苯钟什么意思?
答:如果是在作文里看到 我想应该是大本钟吧 伦敦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可以代表伦敦 也可以代表英国

发明家的故事有哪些?
答:他的观点听起来有点象科幻故事,美国联邦调查局确实也看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结果胡佛总统只好下令将特斯拉的科研资料收走并宣布为“绝密”。 第三名:亚历山德罗·伏特(意大利) 最著名的发明:电池 伏特虽然没有发现电,但是他却想出了一个可将电携带的好点子。要知道“伏特电池”可是现代电池的先驱。 伏特一生职业都...

笨孩子故事
答:笨孩子故事1 我们大院里和我女儿同年的孩子总共有6个,我有一个笨孩子。不幸的是,就数我女儿最笨。每回期中、期末考试都是最差的一个,妻子捧着女儿的成绩单总要掉半天眼泪。 我唯有苦笑。我们这里有句话:“聪明的孩子不用教,普通的孩子用言教,笨孩子用棍子教。”即使这句话在理,但女儿也只有一个,虽笨,也...

一年级简单的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答:”于是,他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样钟声再响也听不见了,他想既然我离得这么近也听不见,其他人当然更听不见,就可以安全地将钟偷走了。 其实他非常愚蠢可笑:虽然他捂住了耳朵听不见钟声,但别人的耳朵没有被捂住,当然还会听见钟声。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成“掩耳盗铃”这一成语,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是、自欺欺人...

安徒生童话故事《笨汉汉斯》
答:笨汉汉斯就这样成了一个国王,得到了一个妻子和一顶王冠,高高地坐在王位上面。这个故事是我们直接从秘书长办的报纸上读到的——不过它并不完全可靠! (1855) 这篇童话发表于1855年《故事集》第2版上,情节非常有趣,虽然“它并不完全可靠”。故事中的人物也的确荒唐得很,但读起来又不会有 这种感觉,而会觉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