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 问鼎中原"的含意 中原逐鹿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缑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群雄逐鹿、问鼎中原"都有争夺天下的意思。

群雄逐鹿,汉语成语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最高统治地位。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问鼎中原,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企图夺取天下。出自《左传》。

问鼎中原的成语典故: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周武王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

到前606年,楚庄王流露出觊觎天下的野心,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

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楚子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楚君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

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子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群雄逐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问鼎中原



逐鹿中原的典故出自《史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因此逐鹿中原有争夺天下的意思; 问鼎中原的典故出自《左传》,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由此看来,逐鹿中原和问鼎中原中的“中原”大同小异,同,是指两者都有天下的意思;异,在于楚庄王当时居于荆楚之地,相对于春秋的晋、鲁、卫等国较为靠南,因此中原又有“居于中心之地的国家”的含义,只是后来引申为广义的天下而已。到了秦统一六国,中原的含义应该与春秋时的不同,更多的指代为天下。

四方问鼎,中原逐鹿,是什么意思?~

群雄逐鹿,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中原指的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辖地。
上古时期,神州大地分为九州,河南属豫州,居九州之中,被周公称为“天下之中”,因而河南又有“中州”之称。
传说,黄帝曾在郑州附近的新郑古城建都,并在那里立于一支石柱,柱顶部刻有“天心石”三字,代表这里是天地之中心。自黄帝以后,从五帝到三代,中国的文化便在这里演绎。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这里摆下了战场;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在这里展开决战;春秋战国,群雄逐鹿,问鼎中原。千百年间,中原大地之上,上演了一幕幕战争灾祸、文明兴衰的历史话剧。
也正是这块历史积淀深厚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滔滔黄河之水正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郑州黄河游览区中“哺育”塑像寓意深刻,耐人中州大地,孕育了河图、洛书、周易、八卦、太极、少林的神秘文化,塑造了“儒骨道风”、忠义为本、厚道古朴的中原人格。
河南对中国文化后来几千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的发展,可以在河南探寻到文化的根源。
河南是中国古代建都最多的省份,从夏、商、周开始,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使河南拥有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有中岳嵩山、洛阳龙门等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知名景点。
河南圣人荟萃,武圣关羽、科圣张衡、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诗圣杜甫,著名文学家白居易、韩愈、欧阳修、武将岳飞等人故里都在河南。这里又是众姓祖根之地,当今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因而,当你一踏上这块土地,不管你相信与否,都会发现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似乎和你都有着某种渊源关系,于是引起了你探寻根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