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认同这句话吗?

作者&投稿:徭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并不认同这一句话,而因为想要教育好一个孩子,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此外如果孩子主动学习的意图弱,自主学习能力差,哪怕在短时间内由于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提升了成绩,那么在失去家长与老师的管教后又会很快下滑,甚至比原来更差。所以说能否把一个孩子教好不能只取决于老师,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一个人的天性和环境也决定着他未来的发展。这句话可以用于老师们的自谦,但是绝对不应该成为家长们道德绑架老师的依据。

教育不是老师单方面付出就能取得效果的。

一个学生能否学好,最为关键的是他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一个人愿意主动去学习,哪怕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也能够提升。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哪怕教师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很难将他教好。成功的教育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环境的良好氛围、家庭的全力支持以及老师的全力教导,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够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期望老师单方面的付出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这句话盲目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其实想要反驳这一句话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假设。假如有一个会教的老师,他能100%把知识成功传授给每一个学生,那么他的学生也一定能够学会“100%教会学生”的这个能力,这样一层又一层递进下去,全世界的人都应该能够掌握这一项技能,但现实很显然不是这样的。因此这句话就是盲目的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简简单单的因为这样一句话就去道德绑架老师。

其实很多家长对于这个道理都心知肚明,但是为了逃避自己教育失败的责任,便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老师不够优秀,试图通过这句话来道德绑架老师,但这样很显然是对教育孩子没有任何帮助的。



引言:小编觉得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当代社会当中是有一些偏颇的,这句话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很多教育界一直在用着,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其实这句话也只是这位老先生用来自勉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却给很多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误导了一大批不懂得教育的家长,对于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知道的是老师的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除了老师教育之外还是需要家庭教育的,同时还包括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教育

当然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被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让这个学生变得更好,也能让这个学生进步,这是正确的,但是教好这件事情也并非是绝对的,要知道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水平都具有极大的差异。如果只是从学生原来基础上让学生有进步的话是属于较好,但是想要把学生变得更加优秀或者获得某些成功其实是非常难的,这也是思想上的一个错误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方向的过程,老师是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但是老师也并非是万能的,不能够观看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所以这句话如果用在当代的话,对于老师来说是会有一定压力的。

避免给老师太多的绑架

其实很多家长都会埋怨老师认为把孩子交给老师之后,但是孩子本身的成绩也没提高,而且也没有成长,其实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会有一定差异的,所以应该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身上某一个缺点被改掉了,那么这个孩子肯定是有进步的,而且也是要肯定老师的付出。

总结

最后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可以作为很多老师激励的信条,但是这不能够要求老师成为一个标准化,也不能够以这句话来苛责老师,这样对于老师来说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我是认同这句话的,因为老师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如果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一定是教育方式有问题。

我不认同,大部分同学可能学习能力都比较强,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先天有缺陷的孩子。

我非常的认同这句话,因为我觉得学生都是很有潜力的,主要就是有很多老师都会放弃学生以及找不到对应的教育法则。

~

有位老师曾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认同吗?
答:在一定程度上,我认同这句话。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点:1.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和优势,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差异,以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怎么看?
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同意这个观点。 孔子曰:困材施教,有教无类,就是对以上观点最好的诠释,作为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下,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施教方案,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深入的提高的; 最怕的是老师泛泛的讲,学生傻傻的听,填鸭式教学,应付式完成教学任务,那一定有许多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句话的出处?
答:没有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只有不想上大学的学生。 没有亏损的企业,只有亏损的领导。 没有不会作的题,只有不会出题的命题人 没有打不赢的战争,只有不会指挥的指战员 没有不会游泳的人,只有淹死人的水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随地吐痰的低素质的人,只有抓不住吐痰人的老太太 没有随地吐痰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过的
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陈鹤琴说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此语一出,满堂喝彩。这句名言出自近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这句话,最初只是陈鹤琴先生用以自勉的一句话,本义是希望老师们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珍视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对不对?正不正确?
答:曾几何时,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响遍大江南北,传为名言佳句。顺之,我们来推理。1, 教不好是老师不会教。2, 只要老师有能力,肯动脑,会教,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教的好。3, 只要老师力量足够强,方法对上路,学生都可以达成老师的目标。4, 只要老师手段高强,学生可以被改造成任意既定模式。5 ...

你赞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吗
答:赞成。这句话源于陈鹤鸣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我认为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多年以后的会引起如此多的讨论。这句话说的不太绝对,造成不合格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每位...

经常听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这句话是要正确理解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个体的可塑性,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讲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教师教育方法,教育艺术的激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从中受到某种鞭策,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针对自己所教学...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出自哪里?谁说的
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说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这应该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教...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此你怎么看?
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与韩愈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从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肩负起教育的责任: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导学生,以和善的态度感召学生。这样,学生才能逐步成为人格健全、学业优秀、身体康健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

怎么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答:作为教育工作者,陈鹤琴先生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写出来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是用来勉励自己,鞭策自己的,是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句话用于自勉,是完全正确的。它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在我们看来近乎苛刻的目标,反映出老先生高尚的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