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的主要特色?

作者&投稿:牛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京冬奥会科技创新贯穿场馆建设、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转播技术等方方面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风洞实验室让运动员备战更加高效。通过技术攻关,北京冬奥会的竞赛场馆“科技范儿”十足。

首钢滑雪大跳台研发了正四面体的模块及正四面体连接节点,实现不同比赛的赛道剖面转化。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长度大、落差大、弯道多,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赛道精度和温差控制难题……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的应用让比赛更具观赏性,也更加公平。

“这是一场科技促进体育发展的盛会。”哥伦比亚哥中友好协会主席普亚纳表示,中国将可再生能源运用到场馆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科技和体育相得益彰。科技元素在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为参赛运动员带来更多便捷,有助于比赛中更好发挥水平。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场馆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大批氢能汽车投入使用……国际人士认为,北京冬奥会通过科技手段降低碳排放,对推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冬奥会的“科技范儿”,不仅体现在场馆硬件设施,也体现在服务质量的提升上。

例如,5g信号覆盖到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为丰富媒体传播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撑;具有自由视角、云端互联等特性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为观众观看赛事提供了更多选择。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引人注目。依托云技术,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在屏幕上实现沉浸式互动。不久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通过该技术同中心内记者“面对面”交流。巴赫表示,中国的数字科技在奥运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云技术等使奥运会技术标准达到新高。“本届冬奥会的数字化水平前所未有,让更多人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1.2022年的冬奥会与以往的奥运会都不相同,因为这次的奥运会,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还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美感和舒适。

2.第一个就是智慧型的场馆,我们国家一般都是在鸟巢里进行开展奥运会,但这次的鸟巢与以往不同,原因是本次开幕式融合了智慧服务,这个“数字化的鸟巢”正是智能场馆的一个探索,通过把国家体育场数字模型化,动态采集设备的运行情况、环境变化、人流聚集疏散情况,从而形成基于人工智能的最优解决方案。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安全与舒适。只有鸟巢进行了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结合,在鸟巢内安装了许多数量的传感器,能实时的感受,管内所有物品的情况能够对已经发生的事故最快的,最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能够对未知的或者是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一切,情况进行不断的推演,从而发出指令进行风险的预防措施。

3.采用直冷制冰技术和储雪技术,打造完美的冰面、雪面,利用这种技术,冬奥会上的冰水可以快速转换,而且他能够是碳排放量为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这项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是奥运会首次。就是我们这次看了一场非常盛大的开幕式,这是因为开幕式出现在地面上的那块显示屏,这块屏幕是由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构成,面积为10393㎡,包含超过4万块LED模块。为了保证在如此大的画面上达到完美融合并产生绚烂的色彩和画面,采用了多个8K+级分辨率的画面融合技术。所以他能够看到3d的画面,但是又不会过于冲击人们的视觉。

4.另外,我们身处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局势下,冬奥会又是人群很多的地方,所以这次冬奥会借助了科技的力量来进行防疫,冬奥会上出现的防疫智能机器人,就是能够进行快速的核查,人们的健康码和行程码等,这是因为“智能防疫员”自带感知设备,相关人员只需刷相关有效身份证件,机器人便可迅速识别人员身份,快速判断其健康状态,显示屏上会呈现证件照片、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等信息,并给出“未见异常”等状态提示。这一系列动作只需一秒便可完成,也可保证人体温度检测精准度在0.2℃以内。智能机器人的准确工作为加快观众们进场提高了效率,也能够将人员进行分批进入,从而间接地达到了防疫的效果。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此次北京举办冬奥会,可以说是首个“双奥之城”,备受瞩目。这无疑是一个展现国家实力的大平台,为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有相当大的作用。那么,雄厚实力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水平,“科技冬奥”便是一个重要表现。冬奥会中能够展现我国科技力量的可以说是体现在各个方面。

冬奥会

  1. 超速4k摄像系统“猎豹”

    体育竞技中离不开“公平”二字,而在此届冬奥会所采用的“猎豹”摄像机是利用4k画质,并且速度可达90km/h。在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最好的运动员达到70km/h的速度,“猎豹”的出现更加能够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为裁判团队提供帮助。该摄像机系统还可以实时捕捉到运动员的动作及画面,让某些违规行为暴露出来。更有网友调侃称:以为用上了磁悬浮,可以见其速度之快。这是“科技冬奥”的一大亮点,既能突出其科技特色,又进一步确保体育的公平公正原则。

    “猎豹”

  2. 智慧餐厅

    在《新闻联播》中亮相的为奥运会服务的智慧餐厅,可以说是想象中的场景进入了现实世界,由机器操控整个餐厅,可以称得上没有服务员的餐厅。独立制作汉堡的机器,从烘烤到制作;智能炒菜锅,加料翻炒,并且中西餐样样精通;智能调酒设备,翩翩起舞,让人直呼新奇……而且利用扫码点餐,便能看到“空中投餐”的表演,播放的短片中也可以看出外国友人纷纷拍照的场景。这不仅为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更是一场科技展示的盛宴。

    智慧餐厅

  3. 奥运火炬的设计

    “圣火”的传递,我们或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户外如此低温却能“经久不息”,这背后无疑是科技的力量。虽然主火炬“飞扬”个头小,但其身着的科技力量可不容小觑。燃料采用的是氢燃料,既能耐住低温,又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它的“身体”是利用3D打印的技术,不仅生产周期短,而且做工精致,更是如同丝带般飞舞。还有其燃烧系统、燃料储存等等都是科学技术的体现。

    火炬

……

北京2022冬奥会注定会成为奥运历史上的又一个传奇,这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冬奥”是本届冬奥会主要特色,不仅仅是科技的体现,绿色环保、团结进步这些奥运精神也是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的。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主题口号“共迎未来”正式发布。很多人认为这体现了对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追求,但往往忽视了在绿色、科技、智能领域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对科技的追求和重视。从场馆建设到训练和比赛准备,再到综合服务保障,科技都体现在冬奥会筹备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在场馆建设方面,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被22面水晶丝带形状的弧形玻璃幕墙所包围,是独一无二的。与传统刚性屋盖结构体系相比,柔性索网屋盖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结构中的用钢量。如此精致的空间设计为节能环保提供了保障。屋面结构为大跨度、大面积、大空间的超跨索网结构。建设和运维的背后,有赖于科技力量的支持。

北京冬季奥运会的12个比赛场馆突出了科技创新的元素。速度滑冰馆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鞍形屋顶,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采用了竞技人工分段跑道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关键技术,首钢集团废弃的炼钢厂改造为跳台滑雪平台。7个新建或改建的冰场和9个冰面采用了环保制冷系统和制冷剂。5个冰面采用二氧化碳(R744)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4个冰面采用R449A制冷剂。“冰丝带”被媒体称赞为创造了“最快的冰”。

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是:使用相同数量的传统制冷剂产生的碳排放量是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3985倍。国家速度滑冰大厅使用二氧化碳来制造冰,这将提高30%的能源效率,每年节省约200万千瓦时的电力。

为了使用风洞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体育“风洞”专门为冬季奥运会可以最大风速为42米/秒,相当于一个强大的类别14台风,基本上涵盖了风速范围内参与所有冰雪运动。

冬奥会对精确的天气监测、准确的预报和精细的服务要求非常高。不断变化的风速和风向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还会影响运动员能否安全完成要求的动作。

网站环境因素影响评估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定量的风,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实时训练场地风数据直接转换风指数,传送到移动电话,垫,如智能终端,从“感知风”到“看侧风”,教练员必须配合并提供决策辅助,以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此外,还有为冬奥会场馆进行清洁和消毒的人工智能消毒机器人、冬奥会赛事的人工智能手语主播、烹制各种美味佳肴的“机器人厨师”等。可以帮助越野滑雪者高速训练曲线牵引六旋翼无人机动力加速系统…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高科技冬奥会”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特色。



这次的北京冬奥会可以说是中国在学习冰雪强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在科学办赛、智慧观赛、安全保障、绿色智慧综合示范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了。科技力量的加入,让这场冬奥会尽显科技感。

1、场馆: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这应该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来回切换的奥运场馆,采用了智能化技术建造,在比赛大厅中部搭建冰转换结构和可拆装的制冰系统进行冰水转换,形成具有四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简单的来说就是建造时的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

2、冬奥村:进入冬奥村,与其他场所出示“健康码”不同,这里有“智能防疫员”,相关人员只需要刷相关有效身份证件甚至都不需要摘口罩一秒内,就能实现身份识别、智能测温等8个检验环节,提高信息核验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通行速度

3、服装:“战服”为运动员们而生,在设计之前,设计师给运动员们全身涂满黑点,可以追踪运动员们的动作,细化研究运动员的皮肤伸展规律,进行精细化设计比赛服的结构,每件制服都防风拒水、透湿透气,并具有柔韧质感,能满足冬奥会特殊的气候条件需求,除了衣服材质的特点,鞋子在设计上也有巧妙的地方,使用了一键旋钮闭合,单手操作即可,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冬奥会比赛的“姿势”也能尽显科技范儿,冬奥会场馆5G信号全覆盖,8K比赛画面实时传输,可以说是沉浸观赛了。

总而言之,这场冬奥会,科技创新立下了汗马功劳。



~

2022年冬奥会运用的高新技术
答: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次高科技的盛会,将涵盖许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内的高新技术应用。首先,大型智能体育场馆是本次冬奥会的亮点之一。运动员的表现将通过高清晰度摄像机和传感器实时监控,并与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这些数据将帮助裁判员进行更加公正的判决,提高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其次...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那些高科技
答:2022年冬奥会运用的高新技术有:全息影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转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气象预报技术。1、全息影像技术 在CloudME阿里云聚全息舱里,身处北京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跨越了1300公里的距离,通过全息影像技术,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云端相见。2、人工智能技术 冬冬是...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那些高科技
答: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这将是历史上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让这届冬奥会更加精彩、高科技,中国在赛事筹备和策划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力。以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一些高科技:1. 人工智能技术 在本届冬奥会上,人工智能将被广泛应用,如利用人工智能帮助裁判员判断选手参赛过程...

2022冬奥会科技元素是什么?
答:开幕式上综合运用了人工智能、5G、8K等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科技和创意的完美融合,打造出了一个恢宏壮美又空灵浪漫的一个视听盛宴,可以说“科技感十足”。北京冬奥会还针对开幕式、花滑、短道速滑、速滑和颁奖等赛事和仪式制作了8K节目,总台央视等都开通了8K频道,公众可以观看超高清视频。科技元素同样...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哪些高科技?
答: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高科技有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技术。这届北京冬奥会处处体现着科技的成分,科技是北京冬奥会不可缺少的基石,如云上直播,智能化,3D投影技术, AI机器人,多方面展示着我们中国强大的科技水平和实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数字化科技手段和技术,都全部充分地展现...

2022年冬奥会运用的高新技术
答:2022年冬奥会运用的高新技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高科技有:“冰丝带”、云转播技术、5G+8K转播车、数字人手语播报系统、冬奥气象条件预测保障系统等。1、“冰丝带”“冰丝带”的建设者创新性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使“冰丝带”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使用该项技术的速滑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

2022冬奥会运用了哪些高科技?
答:2022冬奥会的高科技有:1、鸟巢中央的超大8K地面屏幕。屏幕面积10552平米,由4万多块LED模块组成,其上方还竖立着一块1200平米的8K LED屏幕,两块屏幕构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超高清LED三维舞台。屏幕集成了智能播控系统,将超高分辨率的视频素材分秒不差地呈现在所有模块上,不仅完美展现了各种影像效果,还...

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是一届体现中国科技的冬奥会中有关金融方面的知识吗...
答:是一届体现中国科技金融方面的知识。聚集全球目光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无疑也是一场具有标志意义的经济盛会。2022年冬奥会上,数字人民币完成了在国际盛会上的首次公开亮相,并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作为冬奥会合作银行,中国银行负责了北京冬奥会闭环内的本外币...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哪些高科技?
答: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高科技:1、冰立方 开幕式上的最大亮点,无疑是那个破冰而出的冰立方了,它的总重量约400吨,升降重量达180吨,放在一个84m×42m×10m的坑内,升降载荷超过了一般大剧场大型升降台的8倍。2、防疫神器体温贴 外表很像创可贴,其实是内置芯片的袖珍无线电子测温计。通过手机APP...

2022冬奥会黑科技体现了什么?
答:2022冬奥会黑科技体现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细节满满。本次火炬的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力图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相融合。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作为燃料。除了环保属性外,还考虑到冬奥会火炬接力需要在低温的环境中运行,氢燃料的特性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火炬的研制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