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作者&投稿:郟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还原反应就是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近的反应。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中,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一般是同时存在的,不可能仅有一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还原反应
  • 外文名 :Reduction Reaction
  • 概念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近的反应
  • 领域 :化学
  • 特征 :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同时存在
  • 举例 :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介绍,国中教材中,氧化还原,介绍,概念,例子,电化学,介绍,名称来源,二者关系,有机反应,

介绍

化学上把物质氧化数降低(得电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国中教材中

在中国各版本的国中教科书中的还原反应主要指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单质)反应产生金属单质和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部分版本的教科书(比如浙教版的《科学》)也会给出“还原反应就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的定义,但只作介绍,不作为考点。平时练习和考试的时候所说的还原反应指的是第一种类型的反应。

氧化还原

介绍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反应前后,某种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本质上是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但不局限于不同种元素之间。 大多数无机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这些复分解反应中的离子互相交换,不存在电子的转移,各元素的氧化数没有变化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另外要注意,有单质参加反应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生成臭氧(仅中学阶段可以如此认为,实际上由于电子偏移仍然算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反应的本质是氧化数有变化,即电子有转移。氧化数升高,即失电子的半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得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氧化数升高的物质还原对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还原剂,其产物叫氧化产物;氧化数降低的物质氧化对方,自身被还原,因此叫氧化剂,其产物叫还原产物。即: 还原反应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一般来说,同一反应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比还原剂弱,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剂弱,这就是所谓“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例子

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其总反应式如下: H2 + Cl2 → 2HCl 我们可以把它写成两个半反应的形式: 氧化反应: H2 → 2H+ + 2e- 还原反应: Cl2 + 2e- → 2Cl- 单质总为0价。第1个半反应中,氢元素从0价被氧化到+1价;同时,在第2个半反应中,氯元素从0价被还原到−1价. (本段中,“价”指氧化数) 两个半反应加合,电子数削掉: H2 → 2H+ + 2e- + 2e- + Cl2 → 2Cl- --------------------- H2 + Cl2 → 2H+ + 2Cl- 最后,离子结合,形成氯化氢: 2H+ + 2Cl- → 2HCl

电化学

介绍

每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做成一个原电池。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即外电路的负极;还原反应的一极为阴极,即外电路的正极。两个电极之间有电势差(电化学上通常叫电动势),因此反应可以进行,同时可以用来做功。

名称来源

氧化反应最早是指金属或非金属与氧结合形成氧化物的反应,这类反应中另一种元素的氧化数总是升高。还原反应最早是指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被提炼出来的反应,这类反应中金属的氧化数总是降低。 再如工业炼铁的反应: Fe2O3+3CO=高温=2Fe+3CO2 这个反应中,三氧化二铁是氧化剂,而一氧化碳是大家熟悉的还原剂.三氧化二铁中的氧元素给了一氧化碳,使后者氧元素含量增加变为二氧化碳.铁由3价变为单质0价(降低,为氧化剂),而碳由2价变为4价(升高,为还原剂) 另外,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例如: Na2CO3+CaCl2=2NaCl+CaCO3(沉淀) 其中钠元素保持1价,碳酸根保持-2价,氯元素保持-1价,而钙元素保持2价.

二者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的逆过程,即是得到电子的过程,因为有一方失去电子,就会有另一方得到电子。因此,还原反应经常和氧化反应合在一起,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如:炼铁矿时,冶炼金属时 Fe2O3+3CO=高温=3CO2+2Fe 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H2+CuO=加热=Cu+H2O 能夺取含氧化合物里的氧,使它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叫还原剂,例如一氧化碳,氢气,碳

有机反应

还原反应(Reduction Reaction)还原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中,使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总的氧化态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如: 还原反应 分类(还原剂及操作方法): ⒈催化氢化反应(催化剂) ⒉化学还原反应(化学物质) ⒊生物还原反应(微生物发酵或活性酶) 不饱和烃类的还原 炔、烯和芳香烃均可被还原为饱和烃。对炔、烯的还原广泛采用催化氢化法。而对芳香烃的还原,除在较剧烈的条件下催化氢化外,通常采用化学还原法。 炔、烯的还原 1.多相催化氢化 在催化剂存在下,有机化合物(底物)与氢或其它供氢体发生的还原反应称为催化氢化(Catalytic Hydroenation)。 分类(催化剂与底物所处的相态): 非均相催化氢化(多相催化氢化和转移催化氢化) 均相催化氢化 多相催化氢化在医药工业的研究和生产中套用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还原范围广,反应活性高,速度快 ②选择性好 ③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 ④经济适用 ⑤后处理方便,干净无污染。 ⑴常用催化剂 ①镍催化剂(Raney Ni、载体镍、还原镍和硼化镍) ②钯催化剂(氧化钯、钯黑和载体钯) ③铂催化剂(氧化铂、铂黑和载体铂)。 ⑵影响氢化反应速度和选择性的因素 ①作用物的结构。 ②作用物的纯度。 ③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 ④溶剂和介质的酸碱度。 ⑤温度。 ⑥压力。 ⑦接触时间。 ⑧搅拌。 ⑶炔烃的氢化 反应分两个阶段:首先氢与炔进行顺式加成,生成烯烃;然后进一步氢化,生成烷烃。 ⑷烯烃的氢化 烯烃易被氢化成烷烃,催化剂通常为钯、铂或镍。 烯键氢化是催化氢化的主要套用,用其它方法很少能完成这类反应。 2.均相催化氢化 均相催化氢化主要用于选择性还原碳-碳双键。 3.硼氢化反应 硼烷与碳-碳不饱和键加成而形成烃基硼烷的反应称为硼氢化反应。所形成的烃基硼烷加酸水解使碳-硼键断裂而得饱和烃,从而使不饱和键还原。 芳烃的还原 1.催化氢化法 在乙酸中用铂作催化剂时,取代基的活性为ArOH>ArNH2>ArH>ArCOOH>ArCH3。不同的催化剂有不同的活性次序,用铂、钌催化剂可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氢化,而钯则需较高的温度和压力。 2.化学还原法—Birch反应 芳香族化合物在液氨中用钠(锂或钾)还原,生成非共轭二烯的反应称Birch反应。Birch反应历程为电子转移类型。 醛、酮的还原 一、还原成醇 醛、酮可由多种方法还原成醇,目前套用最广泛的是金属复氢化物还原和催化氢化还原,另外醇铝还原剂、活泼金属还原剂、以及其他新试剂也得到较广泛的套用。 1.金属复氢化物为还原剂(首选试剂) 特点: 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 烃基取代的金属化合物有高度选择性和较好的立体选择性 常用的金属氢化物: 氢化铝锂(LiAlH4)、 硼氢化钾(钠)[K(Na)BH4] 硫代硼氢化钠(NaBH2S3) 三仲丁基硼氢化锂[(CH3CH2CH(CH3))3BHLi] ⑴反应机理金属复氢化物具有四氢铝离子(AlH4-)或四氢硼离子(BH4-)的复盐结构,具有亲核性,可向羰基中带正电的碳原子进攻,继而发生氢负离子转移而进行还原。 ⑵试剂的主要性质及反应条件 活性顺序:氢化铝锂>;硼氢化锂>;硼氢化钠(钾) 溶剂选择: 氢化铝锂常用无水乙醚或无水四氢呋喃作溶剂,硼氢化钾(钠)常选用醇类作为溶剂。 注: A. 反应时分子中存在的硝基、氰基、亚氨基、双键、卤素等可不受影响 B. 对α,β-不饱和醛酮的还原,可使用氰基硼氢化钠或氢化二异丁基铝, 如:9-硼双环(3.3.1)-壬烷(9BBN)。 2.醇铝为还原剂 异丙醇铝还原羰基化合物时,首先是异丙醇铝的铝原子与羰基的氧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六元过渡态,然后生成新的醇-铝衍生物和丙酮,蒸出丙酮有利于反应完全。 ⑴影响因素本反应为可逆反应。 ⑵套用对分子中含有的烯键、炔键、硝基、缩醛、腈基及卤素等可还原基团无影响。 3.催化氢化还原(了解) 二、还原成烃类 常用的方法有:在强酸性条件下用锌汞齐直接还原为烃(Clemmensen反应);在强碱性条件下,首先与肼反应成腙,然后分解为烃(Wolff-黄鸣龙反应);催化氢化还原和金属氢化物还原。 1.Clemmensen还原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用锌汞齐或锌粉还原醛基、酮基为甲基或亚甲基的反应称Clemmensen反应。常用于芳香脂肪酮的还原,反应易于进行且收率较高。 特点: ⑴底物分子中有羧酸、酯、酰胺等羰基存在时,可不受影响 ⑵α-酮酸及其酯类只能将酮基还原成羟基,而对β-或γ-酮酸及其酯类则可将酮基还原为亚甲基 ⑶还原不饱和酮时,分子中的孤立双键可不受影响;与羰基共轭的双键被还原;而与酯羰基共轭的双键,则仅仅双键被还原 2.Wolff-黄鸣龙反应 醛、酮在强碱性条件下,与水合肼缩合成腙,进而放氮分解转变为甲基或亚甲基的反应称Wolff-黄鸣龙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适3.催化氢化和金属复氢化物还原(了解) 三、还原胺化反应 在还原剂存在下,羰基化合物与氨、伯胺或仲胺反应,分别生成伯胺、仲胺或叔胺的反应称为还原胺化反应。 ⒈ 羰基的还原胺化反应 通过Schiff碱中间体进行的,首先羰基与胺加成得羟胺,继之脱水成亚胺,最后还原为胺类化合物。 ⒉Leuckart反应——在甲酸及其衍生物存在下,羰基化合物与氨、胺的还原胺化反应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一、酰卤的还原——醛 酰卤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用催化氢化或金属氢化物选择性还原为醛,此反应称Rosenmund反应 催化剂: 钯催化剂或硫酸钡为载体的钯催化剂 金属氢化物,如:三(叔丁氧基)氢化铝锂(LiAl-H[OC(CH3)]3) 二、酯及酰胺的还原 1.还原成醇 ⑴金属氢化物为还原剂(LiAlH4) 羧酸酯还原,可得伯醇 ⑵Bouveault-Blance反应 同样,二元羧酸酯也可用此法还原成二元伯醇。 2.还原成醛 由于酰胺很难用其它方法还原成醛,因而本法更具有合成价值。 如氯化二异丁基铝AlH(i-C4H9)2可使酯以较好的产率还原成醛,对分子中其它基团无影响。 3.酯的双分子还原偶联反应 羧酸酯在惰性溶剂如醚、甲苯、二甲苯中与金属钠发生偶联反应,生成α-羟酮。 利用二元羧酸酯进行分子内的还原偶联反应,可以有效地合成五元以上的环状化合物。 4.酰胺的还原 三、腈的还原——胺 ⒈ 催化氢化法 催化氢化还原可在常温常压下用钯或铂为催化剂,或在加压下用活性镍作催化剂,通常其还原产物除伯胺外,还得到大量的仲胺 ⒉ 金属氢化物为还原剂 氢化铝锂(过量)可还原腈成伯胺 乙硼烷(硝基、卤素等可不受影响) 硼氢化钠(加入活性镍、氯化钯等催化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还原硝基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泼金属还原法、硫化物还原法、催化氢化法、复氢化物还原法以及CO选择性还原。 1.活泼金属为还原剂 机理——电子转移过程。 电子从金属表面转移到被还原基团形成负离子,继而与反应介质水、醇或酸提供的质子结合,从而使不饱和键得到还原。 ⑴金属铁为还原剂 ——含水溶性基团的芳胺 通常将硝基化合物和铁屑在乙酸中或在少量盐酸的水中,硝基化合物可顺利地还原成胺。在还原过程中-CN、-X、-C=C-的存在可不受影响。 ⑵其它金属为还原剂——Sn和SnCl2、 Zn、铝、钛、镍 2.含硫化合物为还原剂 ⑴硫化物为还原剂(硫化钠、硫氢化物和多硫化物) ⑵含氧硫化物为还原剂(如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 3.金属氢化物为还原剂 硝基化合物能被多种金属氢化物还原成相应的胺。氢化铝锂与三氯化铝的混合物均能有效地还原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4.催化氢化还原(活性镍、钯、二氧化铂、钯-碳) 5.一氧化碳选择性还原 二、亚甲胺的还原(亚胺——胺) ⒈ 催化氢化(镍、钯) ⒉ 金属氢化物(氢化铝锂、硼氢化钠) ⒊ 活泼金属(铁、钠) 三、其他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⒈ 偶氮化合物的还原——伯胺(催化氢化法,活泼金属法及连二亚硫酸钠法) ⒉ 叠氮化合物的还原(催化氢化、金属氢化物) 氢解反应 氢解反应——在还原反应中碳-杂键断裂,由氢取代离去的杂原子或基团而生成烃的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一、碳-卤键的氢解 ⒈ 脂肪族卤化物中的氯和溴(连在叔碳上的除外)对铂、钯催化剂是稳定的,碘容易被氢解下来。 2.如果卤素受到邻位不饱和键或基团的活化,或卤素与芳环、杂环相连,就容易被氢解脱卤。 3.烃基相同时,碳-碘键>;碳-溴键>;碳-氯键; 4.卤素相同时,酰卤>;苄位卤原子>;烯丙位卤原子; 5.芳环上电子云密度较小位置的卤原子也易氢解。 二、碳-氧键的氢解——苄位、烯丙位的羟基及其衍生物 三、碳-氮键的氢解——氢解活性低,苄胺衍生物在钯催化下氢解脱苄 四、碳-硫键的氢解(兰尼镍)——一切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

乙醛脱氢酶详细资料大全
答:乙醛脱氢酶,缩写ALDH,醛脱氢酶的一种,负责催化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反应,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乙醛脱氢酶 英文名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CAS登录号 :9028-91-5 性质:含锌酶类 反应:...

烷基化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答:基本介绍 中文名 :烷基化反应 外文名 :Alkylation reaction 套用 :化学合成 简介,套用与作用,烷化剂,相关资料,C-烷基化,O-烷基化, 简介 套用与作用 有机物分子碳、氮、氧等原子上引入烷基,合成有机化学品的过程称为烷基化。被烷基化物主要有烷烃及其衍生物、芳香烃及其衍生物。

光化学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答:光化学反应又称光化作用,是指物质由于光的作用而引起的化学反应。即物质在可见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染料在空气中的褪色,胶片的感光作用等。范围很广,可能是化合、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主要有光合作用和光解作用两种。基本介绍 中文名 :光化学...

KDF详细资料大全
答:KDF55处理介质为高纯铜/锌合金,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电子转移)反应有效地减少或除去水中的氯和重金属,并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KDF55处理介质满足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联邦药物管理局(FDA)、水质协会(WQA)和国家卫生基金会(NSF)关于饮用水中最高锌和铜含量的标准的要求,如KDF处理介质能去除水中浓度为10ppm的...

还原型杀菌剂详细资料大全
答:在食品贮藏中,常用的还原型杀菌剂主要是亚硫酸及其盐类,它们包括在食品添加剂的漂白剂之中。其杀菌机理是利用亚硫酸的还原性消耗食品中的氧,使好气性微生物缺氧致死。同时,还能阻碍微生物生理活动中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亚硫酸对细菌杀灭作用强,对酵母杀灭作用弱。目前,在国内外食品...

催化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催化反应。化学反应中,反应分子原有的某些化学键,必须解离并形成新的化学键,这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在某些难以发生化学反应的体系中,加入有助于反应分子化学键重排的第三种物质(催化剂)其作用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因而能加速化学反应和控制产物的选择性及立体规整性。基...

美拉德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答:美拉德反应一种普遍的非酶褐变现象,将它套用于食品香精生产套用之中,国外研究比较多,国内研究套用很少,该技术在肉类香精及菸草香精中有非常好的套用。所形成的香精具天然肉类香精的逼真效果,具有调配技术无法比拟的作用。美拉德反应技术在香精领域中的套用打破了传统的香精调配和生产工艺的范畴,是一全新的香精香料生产...

锕(一种放射性金属)详细资料大全
答: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符号Ac,原子序数89,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27.0278,属锕系元素。已发现锕有质量数从209到233的25种同位素。除227Ac和228Ac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外,其余都是通过人工核反应合成的。227Ac是最重要的锕同位素。基本介绍 中文名 :锕(a一声) 外文名 :Actinium 熔点 :1050℃...

置换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答: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它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矽元素详细资料大全
答: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半导体性质。 单质矽 矽在常温下不活泼,与空气、水和酸等没有明显作用;在加热下,能与卤素反应生成四卤化矽;650°C,时矽开始与氧完全反应;矽单质在高温下还能与碳、氮、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矽可间接生成一系列矽的氢化物;矽还能与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