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作者&投稿:频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二年级# 导语】《骑白马的苍耳》是一篇知识童话,以刺猬先生的调查为线索,向我们介绍了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非常适合小朋友们阅读。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原文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他每天夹着个小本子,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子像个小炸弹,太阳一晒,果皮裂开,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地上,樱桃树苗就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悄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带刺的小苍耳籽。

  小刺猬感到很奇怪:“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的?”

  小苍耳们看着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有只小白兔跑过这里。小刺猬发现,有三颗小苍耳籽,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兔的毛上了。小刺猬为自己的发现快乐得唱起歌来:

  小苍耳,骑“白马”,

  没腿也能走天下。

  告别妈妈和故乡,

  快到远处去安家……

  小刺猬把苍耳的来历记在了本子上。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增强语文能力。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补充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看一看:教师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请学生欣赏。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勾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扫出生字障碍。

  2、轻声读课文,给同学介绍课文中说了哪几种植物?

  三、再读课文

  1、分小组读课文。可以一组一起读;可以每个同学读一部分;还可以两个同学一起读。

  2、全班汇报读。

  3、大声读喜欢的段落,告诉我们你知道了些什么?

  4、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组,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你如果是其中的一种植物,你一定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不妨试一试。

  2、你会对风等说什么呢?

  3、推荐阅读《植物妈妈有办法》,想想自己又知道民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向别人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骑白马的苍耳》教学反思

  《骑白马的苍耳》是一篇知识童话,以刺猬先生的调查为线索,向我们介绍了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非常适合小朋友们阅读。本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会14个生字和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时,我遵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体说来,我觉得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说的地方;

  1、开课有吸引力。我故意不写题目中的引号,请学生读题目,观察老师的题目写对了吗?孩子通过观察发现我少写了引号,然后我引导孩子,“白马”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这可是苍耳的秘密。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开课很有吸引力,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2、以学生为主体,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本课识字教学任务重,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将生字出示在黑板上,请孩子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生字。孩子们说出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讲笑话,数笔画等好多方法。接着,我又以“苍”字为例,借助儿歌引导孩子用形声字的`组成规律识字。孩子学得很有兴趣,很快掌握并找到了本课中的形声字。

  3、注重交给孩子学习方法。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查字典。教学本课生字词“警察、调查”时,我注意引导孩子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有难度的字词,并告诉孩子,字典才是我们一生都离不开的老师,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学“钩”字时,我又引导学生为它找双胞胎“钓”,交给孩子用比较形近字的办法记住生字。

  4、注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针对课文结构特点,在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完苍耳的传播方式之后,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归纳蒲公英、凤仙花、樱桃的传播方法。在孩子汇报时,我利用直观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理解内容,促进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获得知识,受到情感熏陶。

  5、本节课,我认为的遗憾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得不够充足,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用一个词简练总结出各种植物的传播方法。本课教学环节设计有点多,所以处理得不够细致。



~

骑白马的苍耳藏有的科学知识
答: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种子传播的方式:1、风力传播:蒲公英、柳树的种子可以借助风力随风飘荡,在别处生根发芽。2、水力传播:睡莲在开花结果后,果实落入水中,等腐烂后露出种子,便开始在水里生根发芽。3、动物传播:苍耳草、地桃花、鬼针草、倒扣草等植物外表长...

小学二年级语文《长歌行》优秀教案
答:《长歌行》诗中诗人抒写了平生的理想和抱负,以及理想无由实现的悲愤。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二年级语文 《长歌行》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长歌行》优秀教案一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背诵诗歌。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味语...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苍耳带刺铠甲指什么
答:指的是:苍耳刺状的外壳。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是: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这里实际上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苍耳外壳上的尖刺比作铠甲。尖刺与铠甲具有相似的特点,即坚硬、可以抵挡敌害。苍耳外面有疏生的具钩状的刺,刺极细而直。喙坚硬,...

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
答:苍耳妈妈铠甲 豌豆妈妈蹦着跳着 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学反思 《语文课题标准》指出:阅读活动是从朗读开始的。朗读是默读的基础。因此,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对于起步的低年级来说,朗读更是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末。朗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苍耳带刺铠甲指什么?
答:指的是苍耳的外壳,苍耳的外壳很硬,有针尖状的刺。

植物妈妈有办法中苍耳的带刺铠甲指什么?
答:近代佚名作者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中苍耳带刺铠甲指的是苍耳外面带刺的种壳,或者苍耳的种皮。原文: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中苍耳的带刺铠甲指什么?
答:近代佚名作者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中苍耳带刺铠甲指的是苍耳外面带刺的种壳,或者苍耳的种皮。原文: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学反思
答:【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该如何教?
答: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蒲公英妈妈靠风力吹,苍耳妈妈靠动物带,豌豆妈妈靠太阳晒来传播种子。主要内容:《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孩子们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