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学生谈心 如何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

作者&投稿:掌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以朋友的身份交流,而不是老师
2.语气不要太重,不要以质疑的语气来询问,若学生不想睡 不要强迫

用平等的身份去沟通。

我国明代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把教育比作“时雨春风”,滋润花木。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花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与学生交往,做思想工作亦如此。只有与学生交心,相互理解,和风细雨,你的形象才能树立起来,只有当学生信任你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而谈心、谈话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形式。
谈心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样就使谈心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通过谈心让学生往好的一面发展呢?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谈话的谈心效果。要想提高谈心效果,必须讲究艺术。其艺术性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与学生谈话时要有善意。因为有了善意,才会产生信任,师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对事情的解决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一开始谈话就摆开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式,大声训斥、斥责,可想而知这次谈话将以一场争吵而告终。越是紧张的场合,就越是容易造成不信任的气氛,而人与人之间一旦产生不信任感,彼此之间就会对对方说的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什么事都有所怀疑,从而对对方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所以,要避免与学生的争端,处理好学生的思想问题,就必须从缓和气氛开始做起,当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诚对待他,他就会对这位老师产生信任感,这样他也就有了接受教育的前提。
有一次上习题课,我认认真真地在黑板上抄习题,有个学生却挑衅似的老是在下面抱怨习题太多了,抄得很辛苦,做了也没用。开始我并不理会,觉得他一会儿没趣了自然就不吵了。可是,他越说越来劲,我叫他住口,他却白了我一眼,嘴里嘟嘟哝哝的,惹得另外一些学生也哄起来,这下可惹火我了,走到他跟前说:“不想做可以出去!”接着把手一指门外,情急之中不小心把他的书碰掉在地上。这时那个学生“嗖”地站起来,冲着我大叫:“把我的书捡起来!”我心想:就你这态度我也不能捡。于是我把习题交给科代表,转身就离开了教室。说实话,这个学生平时并不很烦人,看到老师也总主动打招呼。可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总是该有自己的尊严的,尤其是在全体学生面前。不一会儿,几名班干部陪着那个学生来道歉,但那学生仍有一丝不情愿的口气,于是我让其他学生先离开,然后诚恳地对他说:“中午有空到我这儿来聊聊。”他好像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那次谈话是愉快的,我们像朋友一样平等地交谈着,他跟我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以及一些学生一般不愿对老师讲的事儿。最后,他红着脸说:“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有意和你顶撞的,我当时心情很不好,火气就大了。”我笑着说:“好了,没事儿了,当时怕影响大家上课,我也急了点儿。以后要是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儿,只要你愿意,课间来找老师说说,老师很欢迎。”这件事以后,我发现上我的课,那个学生总是很精神,下了课也常来问问题。从我的感受来讲,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真正体会到育人的快乐。
第二,要讲情理。如果你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也就会平等对待你,就会把你当做可倾吐的对象。如果你放不下为师的师道尊严,大谈老师绝对正确的“真理”,势必会造成学生敬而远之,有话不敢说,一见老师就有压抑的感觉。而那些稍微有点“主见”的同学自然更是不会吃这一套,他们常常就会产生一些你说东来我偏往西的逆反心理。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有感情的人,并不是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其次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有理的,并不是强词夺理的理,而是有事实依据的真理,比如,能够承认老师也会犯错误就是一种可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的情和理。这样一来,学生觉得老师是讲情理的,他就会去思考自己对老师是否也该讲些情理,如此,学生才能够理智地对待自己,理性地对待老师。
小毅是我班上的一位中等生,智力水平较好,但对自身要求不严格,平时吊儿郎当的,上课时小动作多,特别爱讲闲话,科任老师对他的评价也不怎么好,但在课后对老师却是挺有礼貌的。
有一天,已经上课五分钟了,班上的气氛却还没有从体育课的兴奋状态恢复过来,嘈杂声特别多;我无法忍受他们这种肆无忌惮的态度,决定借此整顿一下班风。我发现当我板书时右边后半部声音特别大,我急忙转身眼角一扫,小毅便映入眼帘,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叫道:“小毅,给我站起来!”他听了缩缩脖子,气呼呼地说:“我又没讲话,干嘛要我站起来。”好哇,居然向我叫起板来。“我明明看见你讲话,还在抵赖,给我站起来!”“我没讲闲话,我就不站。”我说:“让你站你就站,还在那罗嗦什么!”“我偏不站。”此时的我更是气急败坏:“你,你……”当然这节课就这样浪费了。课后,我进行一番自我反省,并找小毅周边的同学进行调查,证实他上课没有讲闲话,而是问旁边同学关于学习上的问题,是我错怪他了。我想,学生认错很自然,但老师怎么能向学生认错呢?我陷入了沉思……
下午放学时,我到文印室取东西,恰好小毅向我迎面走来,他一见我准备绕道走,我连忙叫住:“小毅,请等一下,我想与你谈谈。”见无法躲了,他一声不吭地跟我进了办公室。我拉了一张凳子让他坐下,他先是一愣,接着便沉默地坐下。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地沉默了几分钟。我率先打破这种状况,开始说话:“小毅,那天是老师不对,一是错怪你了,二是态度不好,我向你道歉。”小毅抬起头,很诧异的望了望我,摇摇头说:“不,老师,是我不对,我应该课后向您说清楚,不该在课堂上顶撞您的。是我错了……”师生之间的嫌隙就这样在平等的对话中烟消云散了。
从与小毅的事件中,我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不应该永远是一副面孔。对待学生也应该意识到退一步海阔天空,正所谓“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只要跟学生讲情理,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打心眼地尊重你,跟你心与心地交流。
第三,与学生谈话交流要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关键是要做到“恰到好处”四个字。如果言教过频,事不分巨细,时不分缓急,“想出口时就出口”,则必事与愿违。如果言教过长和过于呆板,任你口若悬河,循循善诱,学生只会昏昏入睡,岿然而不为所动也。学生最不爱听的是千言一语,万语一调,老师的言教应张扬美的魅力,重复数十次百次的内容必须常说常新,一言一语,如送春风,让学生如沐春雨,这样,学生才会启悟,才会折服。有时甚至要做到“无声胜有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蕴藏着关怀与爱,让学生体会到你的情感,往往比说一千句,一万句话还有用,须知言教艺术还有“有所不为方有所为”的境界。
我班的一位学生辉,生性好动,做事冲动且不顾后果。一次,在上课时因违反课堂纪律而遭到老师的批评,顿时脾气就上来了,搞到老师上不了课。为此,老师将他交给我处理。他见到我,仍一副漠然的神态站在那里,似乎对此已司空见惯了,无非是一通臭骂。然而我并没有骂他,而是问他当时课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却说上课老师刚才对他怎样怎样,丝毫没有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作为班主任,我非常清楚这位学生的为人:总爱将责任归结他人。恰巧当时课间与我谈话的学生回教室,在楼梯口遇见我们,他们相视一笑,我立即问笑什么,而他却回答没有笑,这明显就是睁大眼说瞎话嘛。我马上以此为契机,笑着说:“你看,你看,刚才肯定有讲假话”。我看到他的情绪也有所缓和,立即用手挠他胳肢窝,让他笑出来,边笑边指出他的错误,结果他的态度立马转了个弯,这时我再问他刚才在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换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整件事情。他说:“我上课找书,把书放在桌面上,老师却过来把书一推,一本书还打在了我的眼角上。”我接过他的话:“你把书放桌上是怎样放的?一本一本用力的甩在桌上?”他脸上有点不自然,显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同时我也知道我猜对了,然后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从他的一言一行进行分析,使他从思想上进行反省,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最后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向科任老师检讨。当他作检讨的时候,他回头望了望我,我回予他赞许的眼神。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下去了。
人之所以是最高级的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讲道理。做学生工作,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想要学生能听从你的正确引导,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诚恳地和他们交朋友,与他们沟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让他自己体会到错误的矛盾所在,这样他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改正错误。有艺术的跟学生谈心,和颜细语的说服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而且也有助于维护老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尊严。总之,教育学生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谈心的作用,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谈心艺术,让谈心成为沟通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心灵火花的重要途径。

如何和学生谈心~

我认为首先要平等待生,不要“居高临下”。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我们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我们学校的寄宿生大部分是远离父母,得不到家长的疼爱,只能把爱寄托给老师,所以我们要多与学生谈心,和学生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们。然后教师还要有耐心,不能“计较报怨”。一定要有耐心,即使谈心不顺利,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碰到钉子,也不要灰心,或听之任之、撒手不问,更不能计较和报怨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个转变的过程,学生的认识亦是如此,所以我们更要耐心的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善于倾听,不能“先入为主”。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总想找个信赖的人指点迷津,哪怕是静静地听完诉说,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多了。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又不听学生诉说,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那么一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后要以德感生,不能“以势压生”。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平时一定要高风亮节,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在与学生谈心时,学生才会听得进去。如果平时师者形象不正,谈心时还使用高压手段,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使谈心一无所获,还会适得其反。在课堂和课外我们都应与孩子有心与心的沟通,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的接受每一节课。

班主任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时,最常用的方式是谈心,这似乎人人皆会,其实不然,其中关键的是抓住问题的症结,有的放矢,提高谈话的质量,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十多年的教育工作的点滴体会,提出来与同行们商讨。
一、 观察了解学生,注意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观察、了解、摸清每位学生的脾性,时刻把他们的疾苦放在心上。只有这样,谈话才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思维、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例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采取“拉家常”的办法,由远及近,先轻后重,循循善诱;对性格独特、不合群体的学生要善于摸清对方的内心情绪和要求,回避“卡壳”和令人烦恼的问题,从侧面诱导,采用“迂回曲折”的办法,逐步引入“正轨”;对性情耿直爽快、性格外向的,可直截了当地把问题点透,开门见山,不兜圈子。总之,班主任在运用各种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避免简单浮躁,急于求成。忌讳千人一面,只治标不治本,不探清学生思想脉搏,说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上纲上线吓唬人的话,点不到学生思想深处的病症,就会开错药方,不解决任何问题,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和抵触情绪,达不到教育和转化学生的目的。
二、 热爱学生,注意心理沟通
班主任还应有宽大的胸怀,慈母般的爱心。时时处处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惑,爱学生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一股巨大的教育感化力量。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就能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学生只有热爱教师,崇拜教师,才会“信其道”,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谈话时要多进行“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也就是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状况和生活经验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用学生的思想去评判,在心理上、思想上完全扮演成学生角色,慢慢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认识。正是有了这种“心理换位”与“理解”,才能消除“代沟”的隔膜,学生自然就会与你心连心。你就会打开学生的心扉,赢得学生的拥戴,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注意用真情感化学生
找学生谈话,开始时对方往往并不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对他的态度和感情,如果班主任不搭起感情的“桥梁”,而表现出厌恶与愤怒,学生心中就会筑起一道无形的“围墙”,畏而远之。关闭了心灵的窗户,再好的道理也听不进去。如果班主任运用分寸恰当的言语,友善和蔼的态度,和风细雨式的语言语调,制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就会消除学生的恐惧和紧张,向你袒露真实的思想。切勿居高临下,讽刺挖苦学生,出言尖酸刻薄,动辄面壁思过。其结果,学生会慑于教师的威严口头上暂时认错,而内心里会因你的简单粗暴而怨恨,不仅没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反而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引起学生与教师的对立情绪。算“陈年老账”,数落学生的短处,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一塌糊涂,更是教育工作之大忌。对学生评价要一分为二,既要充分肯定他的成绩优点,又要指出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要帮忙找出他认识上的偏差,使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心悦诚服。若一味揭短,得理不饶人,使学生希望求得班主任谅解宽容的心理冷落,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对立和抵触,对你的话就会充耳不闻,学生的信心和希望之火就会熄灭,就不可能改正错误。
四、以理服人,注意教育的力度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要充分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运用所掌握的正面的、反面的、生动具体的事例,把道理讲透,以理服人。错误的思想要用正确的思想去战胜,心灵中的黑暗应用光明的火把去照亮。正理要说服歪理,大道理要管小道理,要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他们学会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人。说理时,不要空谈、神侃大道理,搞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要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不落俗套、便于接受。可以联系当前国内外实际,举一些英雄模范人物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作学生学习的榜样,以启迪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也可联系身边的人和事,使学生明白是与非、善与恶;还可以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陶冶学生的情操,鞭策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点燃理想和希望的火种,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理”的熏陶。同时让学生自己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自警、自戒、自悟的习惯,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自教”的自律习惯,不断地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