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李白简要分析对比手法 李白塞上曲对比手法简要分析

作者&投稿:廖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原诗:
塞上曲
作者:唐·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2、这首诗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是”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和”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3、具体分析:
这首诗以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为背景,描写了一场汉军击溃匈奴侵略的战争。
其中”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意思是:燕支山落于汉家兵将之手,匈奴妇女再无华丽的笑容。通过汉与匈奴的对比,表现了汉将西征,横行阴山,夺取燕支,使匈奴人叫苦连天的场景,表达出了征讨匈奴,维护边疆的功业。《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则描写了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百姓安乐的场面,”转战“与”休兵“对比,”乐事多“则与残酷的战争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一句诗两组对比,强烈表达了对和平、对安居乐业的渴望和享受,也从侧面表达出了对战争的反对。

李白塞上曲巧妙的运用对比的手法,分析?~

  《塞上曲》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4卷第10首。诗人以汉喻唐,歌颂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借古鉴今,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侧重讲述非战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塞上曲》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注释】
  1、匈奴:此借指突厥。渭桥:指西渭桥,亦名便桥,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水上。《新唐书·突厥传》载:武德九年(626)七月,突厥领利可汗至渭水便桥北,太宗与其隔河而语,责以负约。颉利请和,引兵而退。
  2、五原: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
  3、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
  4、瀚海:泛指西北大沙漠。

  【翻译】
  大汉采取进攻敌后的下策,匈奴侵犯渭桥。
  五原地区秋草正绿,胡马何其骄横。
  汉武帝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两侧。
  燕支山落于汉家兵将之手,匈奴妇女再无华丽的笑容。
  转战渡过黄河,休兵后快乐事多。
  万里江山萧条清静,海内安然,没有风波。

  【作品赏析】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平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汉人民处处平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平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描绘出一幅平息匈奴侵犯、百姓安乐如瀚海无波的景致,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犯渭桥”、”“征西极”、“乐事多”,是全诗的脉络。
  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又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匈奴离叛的祝颂之意,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平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汉人民处处平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平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描绘出一幅平息匈奴侵犯、百姓安乐如瀚海无波的景致,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犯渭桥”、”“征西极”、“乐事多”,是全诗的脉络。
  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又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匈奴离叛的祝颂之意,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对比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异同?
答: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 1、诗歌思想 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2、诗歌风格 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3、诗歌体裁 李白擅长古...

关于李白诗的答题技巧
答: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
答: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李白诗歌的写作手法:广泛采用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又借助幻想或神仙传说构成浪漫主义雄奇的艺术境界。

对比手法在李白诗中的运用及作用(列举几首并赏析)
答: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 强 烈, 都城中到处是锦衣士卒, 宫殿上站满了如花美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但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 。

李白墓赏析诗中对比的艺术手法
答:如今黄泉下的寒骨,与曾经的不凡,才华横溢相比较,感叹时事变迁。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步骤?
答:四、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

试将这首诗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三 紧扣加点词语,分析下面诗句的含义。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四Δ试将这首诗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

李白《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运用了对比手法吗
答:李白《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运用了对比手法。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对比手法写名人的作文
答:脚踏长安,在天子脚下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酒人愁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化作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好一个桀骜不训的李白!“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你无奈地书写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唐宫廷艳曲.终于有一天,火山喷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又甩袖而去...

浅谈古诗词中的虚写艺术
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十分丰富;一疏显得宏。 7.古诗词鉴赏凉州词张籍对比和虚实艺术手法的简要分析 第一首诗描写边城的荒凉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