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作者&投稿:曾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规范化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案与侦查阶段
在立案与侦查阶段,规定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立案,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立案范围。同时,对侦查活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侦查措施的合法性、取证程序的规范性等,以确保侦查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审查起诉与审判阶段
在审查起诉与审判阶段,规定要求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等机关必须严格审查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确保起诉和审判活动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对于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规定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以防止证据不足或证据瑕疵导致的误判或错判。
三、执行阶段
在执行阶段,规定要求执行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刑事判决书或裁定书的内容执行刑罚或强制措施,确保刑罚或措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于被执行人的权益保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保障被执行人的申诉权、辩护权等。
四、监督与救济机制
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与救济机制。当事人对于刑事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可以依法提出申诉或控告,相关机关应当及时受理并依法处理。此外,对于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还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
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规范化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它涵盖了立案与侦查、审查起诉与审判、执行以及监督与救济等各个环节,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各相关机关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这一规定,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八条规定: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条规定: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⒈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⒋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⒈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⒉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
⒊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
⒋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
⒌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
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⒎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⒏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

六部委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定还有效吗
答:上述提问所涉及的文件名称不规范,不知道提问涉及的是哪一个文件。相关文件有两个:1998年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已废止。2012年12月最高院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现行有效。2012年12月最高院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文件...

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答: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 证据 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准确惩罚犯罪,切实保障人权,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 》及有关司法解释等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制定如下规定。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对一切...

...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
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经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原解释的第二百三十七条相应修改为新解释的第三百零三条。原解释为:第二百三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

新刑诉法实施以后,1999年的《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还有效...
答:新刑诉法实施以后,1998年的《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就无效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1月19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刑事侦查中发现有职务犯罪怎么处理
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

警察没收的东西会交到哪
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时,对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的各种财物,会进行查封扣押,在刑事审判中作为证据使用,在人民法院做出生效判决后,对应返还的财产返还,应上缴的财产上缴国库。法律依据:《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36.对于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的违法所得...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6条的内...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分别作出裁判:1,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2,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

取保候审可以同时使用保证人和保证金
答:这样也会给执法机关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带来困难。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经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 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1条中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

刑事案件中,一个律师能不能同时为两家不同的受害者做代理
答:《律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2款规定:“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

最高院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答: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伪证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⒈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