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风云人物有哪些? 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作者&投稿:边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尤溪县第一个进士——林积 林积(?~1091年),字公济,尤溪县常平乡进溪里白泉村(今新阳镇中心村)人。宋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是尤溪县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进士。
林积上京赴考时,途经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在旅店床上发现一个锦囊,里面有明珠数百颗。他通过店家得悉失主是浔阳商人周仲津。次日临行,林积在住房门上留言:“某月某日剑浦林积住此”。周仲津得讯后赶去,林积将明珠如数奉还。林积初升循州判官时,承审一海盗案。上司提刑要从重惩办,暗示办好可以得到保举升迁。林积经过反复侦讯,认为证据不足,便秉公执法,宣告58名受冤者无罪释放。他在安徽六合任知县时,重视发展农桑、兴建水利,倡导开凿36口陂塘,用于防涝防旱,深得百姓欢迎。他担任提举广南矿治、市舶时,深入矿山,精心规划,改进技术,增加产量,疏通运销,官民获益。管理市舶港口时,善于调处,安抚商人,贸易兴盛。任河南转运使时,清理漕运善管物价,通调运输,政绩突出。深受宰相王安石器重。在泗州任内政绩显著入觐朝廷,神宗皇帝褒扬他“廉能”。 宋元祐六年(1091)六月,林积卒于河南任所,归葬尤溪县管前乡大罗岐山。后人在县城西门兜建昼锦坊纪念。
南宋最著名的理学家——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作仲晦,号晦翁,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饶市辖),其父朱松曾任尤溪县尉。南宋建炎四年(1130)九月,朱熹诞生于尤溪县,绍兴十八年(1148)春中进士。
绍兴二十一年,朱熹20岁出任同安县主簿兼县学。他常向学子生员讲圣贤做人处事道理,又倡建经史阁收藏书籍;公事余暇,钻研儒学经典,探索佛、道及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3年任满,回崇安武夷山建中山堂讲学著述,曾三次步行到其父同窗李侗家(今南平)请教。绍兴三十年冬,朱熹拜李侗为师,承袭“洛学”正统,奠定理学基础。淳熙五年(1178)朱熹49岁,孝宗皇帝下旨授朱熹为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次年3月朱熹到任,适逢大旱,灾害严重,他立即组织兴修水利,救灾抗荒,解困于民,10月他还督促重建白鹿洞书院,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培养理学生员。淳熙十六年(1189)十一月诏命朱熹,从主管西京嵩山嵩福宫提升为知漳州郡,次年四月,朱熹61岁到任。任内刻印“五经”、“四书”,广为流传,还废除淫祠秽庵,裁撤秦桧祠,为被秦桧迫害的高登平反昭雪,并奏请朝廷免去漳州各县无名赋税700万缗,减除郡内总制钱400万缗,减轻百姓负担,深得民心,次年4月离职。庆元六年(1195),66岁的朱熹被举为侍讲(宁宗皇帝的老师),由于不满宰相韩侘胄弄权,指斥其窃权害政被罢职,任侍讲仅46天。
朱熹一生清政廉明,为民请命,抨政不阿,屡遭排挤与迫害,他为官9年,上朝仅46天,40余年都在讲学传道,著书立说。先后创建云谷、寒泉、武夷、考亭等书院;著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西铭解》、《太极图说解》、《诗集传》、《楚辞集注》等60部400多卷。元、明、清三代列其著述为儒家正宗,开科取士考试,一律以他的注释为准,“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 庆元六年(1200)农历3月9日,朱熹病逝,享年71岁,葬于建阳黄坑。
明朝靖边将领——詹荣 詹荣(1500~1551年),字仁甫,号角山,尤溪县四十九都高士村石龟厝(现新阳镇高士村)人。自少聪颖,博通经史,擅长书法,尤精篆书。
明嘉靖四年(1525),詹荣中举人。翌年进士及第,任户部主事,后升员外郎。在任期间,奉命总理山西大同储粮,时遇当地驻兵叛乱,总兵李谨被杀害,总督刘源清率兵围攻叛兵100余天,无法取胜。詹荣设计策动叛兵反正,智擒主犯,平息了一场叛乱。因此,詹荣以功勋奇著,升迁为光禄寺少卿,继任尚宝卿转南太常,受令山东巡抚。半年后又改任大同巡抚。明嘉靖二十五年擢升兵部左侍郎。当时,鞑靼酋长俺答经常举兵侵犯边境掠夺扰民,詹荣协同总督翁万达、总兵周尚文御敌。明嘉靖二十七年,为保边境长治久安,詹荣向朝廷陈奏,提出划出大同一年车马费充作军需及开山口、筑堡台、开辟军运交通等8项建议,为朝廷全部采纳。他亲自督修大同东段边防长城,阳和至宣府西路的西阳和、张家口沿线边防城墙141公里,筑堡台169座,确保了边境安全。同年冬,詹荣回京主持兵部工作。
明嘉靖三十年(1551),詹荣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北京,时年51岁。明隆庆二年(1568),朝廷追赠詹荣为工部尚书,并以“皇恩特宠”匾额赐予詹荣。
国民党起义人员——罗骏 罗骏(1896~1985年),字钰光,尤溪县城关镇建设东街人。清光绪廿二年九月初十日出生。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尤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3年(1914)毕业于福建省立福州中学。民国4年,考入福建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民国5年,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并参加中华革命党。
民国8年春,罗骏回国任福建华侨中学教员,兼福建省禁烟问审员。民国14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罗骏因参加福州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罢课活动,被北洋军阀福建省督军周荫人逮捕入狱一年多。民国16年7月,福建省政府改组后,罗骏任福建省第一监狱署典狱长,兼省农工厅第二科主任。民国17年解职,在福州洋头口创办福州劳工子弟学校。民国20年春,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任罗骏为尤溪县党务指导员。同年,罗骏在尤溪水南开山书院创办尤溪平民小学,招收学生200多人,实行半工半读学制。民国22年,罗骏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五十二师驻南昌办事处主任。四年后,调到武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团高级组受培训。培训后,任第四、第五补充兵训练团上校秘书,随后又任国民党二十一军、八十五军、二十五军特别党部上校秘书、代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罗骏任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上校参谋。民国34年12月于杭州退役后,在福州开渔行。
1949年5月,罗骏在卢兴荣的引荐下接受了福建省政府主席朱绍良的任命,为尤溪县长。与卢一同回尤溪就职。罗骏赞同卢兴荣的起义计划,做了许多迎接和平解放的工作。
尤溪和平解放后,罗骏即被召回南平军分区学习一个月,而后到福州做渔业生意。1951年12月,罗骏以历史反革命罪被“判刑”七年,期满留队就业七年。1965年12月回到尤溪。“文化大革命”中,罗骏受到冲击。1980年7月,在落实党的政策中,罗骏被确认为国民党起义人员,恢复名誉。
1980年11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尤溪县委员会成立,罗骏被邀为委员并选为副主席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当选政协三明市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11月,在政协尤溪县第二届第一次全委会上再次当选副主席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 1985年10月24日,罗骏在家病逝,终年90岁。
革命烈士——林松青 林松青(1920~1948年),原名林新荐,号松甫,本县云源乡上云(今联合乡连云村)人。其父林立煌,以种田为业,兼做木匠。他8岁上学,勤读苦学,17岁于尤溪县立初级中学毕业。随后,他先后受本县惠政、丁地小学聘为教员。丁地小学停办后他便回家办私塾,招收10多名学生进行教读。
上云村邻近的南平县上场、下场、菖蒲洋村,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地下活动的地方。林松青常去那里赶圩、访友,听到许多革命道理和消息,受到了教育,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想在家乡广为传播。民国34年(1945),他与林正品、林立水等人秘密商议,确定他秘密与地下党联系。民国36年冬,中共党员蒋荣德来到上云村,住在他家,在林立水家召开了串联户会,宣传革命道理和革命形势,研究确定林立水、林松青等人负责在上云、下云开展革命活动。此后,蒋荣德常到上云指导工作,都与林松青接头,并住在他家。民国37年7月20日,蒋荣德带领游击队到上云,林松青、林立水等人通知串联户108人到上云水尾庵开会,成立了上云贫农团和贫农团总指挥部,林松青被选为委员,负责文书工作。消息很快传到县城。县保安队中队长陈玉麟带了30多个队兵,进驻云源乡公所所在地塔兜,一次又一次地到上云、下云查捕贫农团骨干。8月15日,县保安队诱捕了林松青,在云源乡公所进行酷刑审讯。敌人将林松青的衣服剥光,用香线火烧烫其全身,又以辣椒水灌鼻,副他招供贫农团的组织名间。林松青坚贞不屈,闭口不言。陈玉麟于8月21日,派队兵将林松青押回上云,枪杀在金鸡山下。林松青临死不惧,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他牺牲时,年仅28岁。
革命烈士——林正恩 林正恩(1921~1948年),今联合乡连云村人。幼年丧父,全靠母亲替人做针线活来维修全家生活。7岁时就为别人放养鸭群,得些微薄收入帮补家用。稍长,向村里的财主租田耕种,每年收成的粮食,六成以上交纳地租。他虽然起早摸黑地劳动,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村里的财主林红妹,保长包围成占有大片土地,借势欺压和剥削老百姓,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因此,他对地主、保长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民国37年(1948)春,林正恩经同村人林瑞章的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云自然村的秘密革命活动。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到各家各户宣传鼓动,他用通俗语言,揭露地主阶级的罪恶;介绍沙县、南平等地的革命斗争形势;要穷人团结起来打倒地主恶霸。民国37年7月20日,中共党员蒋荣德在上云水尾庵召开贫农团员大会(参加的有108人),正式成立贫农团,林正恩被推选为负责人。贫农团正式成立的消息传到县城,县政府和县戡乱委员会急忙派县保安队中队长陈玉麟带30多个队兵,进剿上云、下云村。民国37年8月15日林正恩不幸被捕。陈玉麟一伙,在5天中对林正恩绑捆吊打,用香线火烫烧、灌辣椒水、上夹棍、坐老虎凳等肉刑30多次,十分残酷。林正恩多次昏迷,醒来后仍坚决不吐实情。陈玉麟无计可施,于8月28日把他及其他贫农团员押解县城,路经犬吠洋时,将林正恩枪杀。他牺牲时年仅27岁。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罗春俤 罗春俤(1925~1990年),女,尤溪县梅仙镇谢坑村人。罗春俤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先后任乡妇代会主任、互助组副组长,谢坑生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妇代会主任,当选为县人民代表等等。1963年春,罗春俤任谢坑妇女耕山队队长,带领9名妇女冲破重重阻力,到荒山野岭安营扎寨,开荒造林。次年,耕山队发展到25人,最多时达到105人。先后开垦了鬼洞山、虎头山等5座荒山,种植水稻、大豆、杂粮及油桐、果树,饲养猪、牛、羊、鸡、鸭、鱼等家禽家畜。1963~1979年,耕山队共造林3400多亩(其中油茶434亩、茶叶60亩、果树40亩、毛竹417亩),育林2万多亩,生产木材1万多立方米,还生产一批松脂、山苍籽油等林副产品。谢坑妇女耕山队多次受到县、地、省的表彰。期间,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先后3次到谢坑,赞扬她们是“林海娘子军”。在罗春俤的带动下,尤溪县有社办、队办妇女耕山队274个,耕山队队员达7700人。
由于罗春俤为尤溪县林业生产作出突出贡献。1969年4月,她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73年8月,出席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她还先后当选为中共尤溪县委委员、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革命委员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担任福建省妇联主任等职。
1983年3月,罗春俤退休,但她仍然关心与支持林业部门和妇联工作。1990年1月15日,她在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尤溪县林业股东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中,因突发脑溢血于1月24日7时55分逝世,享年65岁。
全国绿化劳动模范——阮传成 阮传成(1933~2003年),1933年8月27日出生于泉州市鲤中区,汉族,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福建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分配尤溪县林业系统,一直从事林业科研和林场生产工作,先后在县国有林园溪经营所、林场总场、城关林场、经营林场担任技术员、技术主任、副场长。1981年6月获森林经营工程师职称。同年8月任经营林场场长。1988年7月晋升营林高级工程师职称,同年9月调任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主任。1996年3月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1998年12月退休,2003年1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70岁。
1957年8月,阮传成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从繁华的泉州来到贫穷落后的尤溪山区,随他一起分配尤溪的还有他的同班同学,新婚不久的妻子林如兰。阮传成分配在园溪国有林经营所,林如兰分配在湆头国有林经营所,新婚的分居,没能动摇他对大山的挚爱。他到经营所的头一件事,就是设计尤溪县城四周山头的绿化方案,他耳闻目睹一起起森林火灾的祸害,当时就萌生一种决心,就是从根本上研究森林防火的措施。否则,森林造得再多,再好都有可能因一场大火而毁于一旦。为找出最佳的防火树种,他把营造防火林带作为造林必不可少的要求,在山脊线上分别种上油茶、木荷、火力楠等防火林带,进行对比试验,其中城南后山9.1公里的山脊线全部营造木荷树。
文革期间,为研究人工营造楠木林,他不顾动乱干扰,不管人家嘲笑,也不怕扣上“白专”帽子,他依然抱着专业书籍和科技资料,悄悄地躲进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林坑山沟里,选择一片161亩的杉木次生林,进行杉木次生林冠下营造楠木试验,种下2.4万株,成活率达85%。不仅成功地总结了人工营造楠木林的经验,而且提高林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这片楠木林长势良好,平均高达12米多,胸径17厘米,这项科研成果,后来荣获省林业厅“发展珍贵混交林”二等奖。
培育林木良种,是林业科研中又一项艰巨工作,为突破这一研究项目,他从1977年起,在华口溪工区建立多树种林木良种基地。基地面积1967亩,共培育杉木、建柏、秃杉、楠木、黄榉、红豆杉、火力楠、短叶松和厚朴等9个树种,还优中选优,新建了杉木一代生产性种子园和杉木二代试验性种子园。到1994年他完成《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高产无性系选择的研究》,经专家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到了九十年代,临近退休年龄的阮传成也到了他人生的金秋时节,他一生中最辉煌成果是获过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木荷防火林带防火效能试验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杉、阔次生林培育改造试验研究》获省政府三等奖;1993年《细柄阿丁枫人工栽培技术与利用研究》获省政府三等奖;1995年《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高产无性系选择的研究》获省政府三等奖;《木荷生物工程防火机理及应用研究》获省政府三等奖;1997年《杉木世行贷款造林环境监测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阮传成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林业科技事业,贡献给祖国的绿化事业。本来在1993年他就年满60岁,完全可以功成身退。然而,作为三明市首批拔尖人才,他听从组织的安排,继续担任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继续忘我地从事树木育人的百年大业。他先后42次获得县以上先进工作者奖励,其中国家级2次,省部级8次;有19项次科技成果在省部级、市厅级以及县级获奖,其中省部级获三等奖6项次;有24篇专业论著发表,其中国家级19篇,省级5篇。阮传成在林业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给他在全国林业科技界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1992年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待遇,1998年他获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做出突出贡献”奖称号,同年3月,获“全国造林绿化功臣碑”功臣称号。1999年8月,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
尤溪山区开发第一人——李记中 李记中(1933~1996年),1933年11月10日出生于尤溪中仙华仙村农民家庭,大专文化。历任中仙农技站农技员,尤溪县农科所、良种场技术副场长、县农建站、农业科技干事、县农技站副站长、站长、县农业局副局长、县科委秘书、县科协副主席、科委副主任,县山区综合开发办主任。
李记中长期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工作。系中国银杏研究会会员、福建食用菌协会会员、三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
至20世纪90年代,正如他在自己业务自传中写的那样“老牛明知夕阳近,不用扬鞭自奋蹄”。他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竭力工作,献身事业。1990年3月被晋升为高级农艺师,1991的被县政府授予首批拔尖人才称号,1993年10月,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1994年3月光荣退休。
在这段时间里,他重点抓灵芝高产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抓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草栽食用菌综合技术开发的组织实施;抓尤溪名优特果树——银杏速生早果丰产的研究与开发;抓农业科技兴农,制定尤溪县第八个五年计划科技规划。1990和1991两年《草栽食用菌综合开发》均获三明市科技兴农成果一等奖,被市评为先进工作者。1992年县食用菌总产值达11780.817万元,其中草栽食用菌产值占3350万元,受到国家科委称赞。在灵芝高产栽培新技术研究中,他采用边试验、边推广的办法,促进灵芝生产迅速发展,三年推广5031.5立方米,创产值382.1万元,纯收入219.73万元。《灵芝高产栽培新技术研究》成果于1992年经省科委组织鉴定,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论文获省级微生物学会食用菌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开展银杏速生早果丰产研究与开发,也初见成效,改变了人们对银杏结果迟的看法,出现了发展银杏生产的好势头……
李记中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直走到他生命辉煌的顶点。正当李记中准备以有生之年为尤溪的科技事业承前启后发挥余热多作贡献的时候,1996年11月10日,因高血压突发逝世,享年63周岁。
李记中主要论著有《尤溪食用菌产业深入开发途径探讨》、《灵芝短段木熟料高产栽培新技术》、《怎样尽快获得山区技术开发效益》、《怎样使食用菌产业更加兴旺》、《技术+资源=财富》、《开发银杏资源,建立创汇基地》等9篇。此外还参与编写《金柑》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获1991年全国金柑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一等奖。李记中的业绩传略载入《当代八闽科技人才名典》、《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

尤溪是福建省中部的一个山区大县,素有“闽中明珠”之称。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公元741年),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全县总面积3463平方公里,辖8镇7乡,250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全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食用菌生产十强县和全省水电装机容量最大县,是“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是一块充满商机与孕育希望的投资热土。到过尤溪的人们,都知道尤溪有两个风云人物,一是朱熹,二是卢兴邦;一儒一武,一雅一蛮。在这里重点介绍尤溪可以说是家户喻晓的风云人物卢兴邦,他是传奇的近代人物。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的意义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教育是每个时代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播手段,没有教育的国家,缺乏教育的国家就是过家家。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教育就是家庭幸福,稳定安康的前提,没有教育,就好比石缝中的枯草,缺乏养分,难以遍地开花。

可见人跟教育之间的关系,好比鱼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土壤,万物离不开阳光。
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
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
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
扩展资料:
1、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如果用外部功利目的来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这会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于是教育的目标就变成了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荒谬错误观念由来已久,而且流传极广。
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愚蠢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是儿童期。儿童阶段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而实际上,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中,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就会以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只要把孩子当成动物一样训练就好了。

教育是什么?——一种让人们变得更好的过程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始终以来一直存在的一项重要事业。它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素质的手段,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教育的定义、目的、方式、环境等多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系统性、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感染力地影响个人行为和发展的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人们以某种方式去改变他人的认识、态度、思想和行为。教育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如书本学习、教师讲授、实践、实验和社交互动等方式来传递知识。二、教育的目的教育旨在提升个人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道德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人们变得更好,成为独立自主、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三、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方式包括通过组织的课程、活动和体验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通过比如家庭、社区、职场等环境中的自发学习和社交互动来获得经验和智慧。四、教育的环境教育发生的环境是多样的,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工作场所和网络等。在不同的环境下,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也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和场所,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效。结论:总的来说,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能力,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挑战。通过多种方式、不同环境下的教育,我们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元朝有哪些著名人物和事迹?
答:元朝国祚很短,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大国,也诞生了不少的风云人物。成吉思汗作为元朝建立的奠基人,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活动在扩张疆土的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虽然成吉思汗挑起了很多战事,使得百姓颠沛流离,土地变的贫瘠,而且战争带来的伤亡也是很严重,但是也起到推动历史进程和中华文明进步的作用...

湖北历史的风云人物
答: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于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万历二十一年)。毕升(?-1051),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人。北宋著名发明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

五代十国著名人物 风云人物有谁
答:五代十国不到一百年,五代十国分为五代和十国,五代都有梁,唐,晋,汉,周,十国都有前后两蜀,南吴,南唐,吴越,楚,南汉,南平,还有北汉。五代十国的著名人物有杜重威、拓跋恒、李煜、林仁肇、袁恕己。五代十国有哪些名人 李克用 王建 朱温 敬翔 毋乙 马殷 钱镠 王衍 徐温 郑邀 ...

历史上西安出现过哪些名人?
答:李虎臣(1889-1954)原名秉信,字实生,后改名云龙,字虎臣。阎良区武屯乡房村人。辛亥革命后期陕西将领,辛亥革命后陕西军界的风云人物之一,刀客出身。武艺高强,仗义疏财,刚强勇敢,身先示卒,曾与杨虎城一起创造了“二虎守长安”的军事传奇。徐九龄(1907—1928)女阎良区康桥乡康桥村人。陕西妇女界...

江苏地区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
答:悠久的文化底蕴、宜人的气候、辽阔的平原优势使得江苏一度成为我国古代经济富庶之地,更是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江苏的 历史 上豪杰辈出,刘邦、项羽、韩信、祖冲之皆是出自于此,近现代史上也涌现出不少的风云人物、开国名将。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周总理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作为我国无处阶级先驱者,...

...堪称交际场上的风云人物的星座,你知道有哪些吗?
答:1.双子座双子座是一个很好说话的星座,他们天生就有这样的才能,而且他们的口才也特别好。会察言观色的双子,会知道对方要说的话,会在什么时候说,不能说。双子很会说话,会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技巧。双子座擅长交际,善于交际,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工作上,他们都会用...

急求关于风云人物的一些事情...
答:拿破仑,这位一度叱咤风云、有功也有过的盖世英雄,便长眠在这些绿叶鲜花之下。 19年后,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浦派军舰到圣赫勒拿岛接回了拿破仑的遗骨。 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满腔热情地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数不尽的人群冒着严寒、迎着风雪,护送着灵柩前往塞纳河畔的荣军院。从此,拿破仑的遗愿得到了实现,...

请你从政治,军事,文学,科学,艺术,体育等风云人物中选择一位你最敬佩...
答:请你从政治,军事,文学,科学,艺术,体育等风云人物中选择一位你最敬佩的,介绍他的事迹并说明原因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匿名用户 2015-05-02 展开全部 首先在政 治上我国是第一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比西方国家早了近1000年, 而且也是第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发明了...

江西历史上的名人?
答:郭诩、何震、廖均卿、龚廷贤、徐贞明、周颠、张宇初、邵元节、伍守阳、邓茂七、娄妃清朝:朱耷、魏禧、李绂、江永、蒋士铨、黄爵滋、陈宝箴、陈三立、文廷式、喻昌、王猷定、周亮工、吴宏、罗牧、牛石慧、闵贞、揭暄、雷发达、彭士望、谢文洊、朱轼、曹秀先、裘曰修、彭元瑞、蔡上翔、王谟、王聘珍、罗有高、...

从古至今,江西省出过哪些名人?
答:革命先驱。汪东兴、李井泉、余秋里、邹家华、许德珩、康克清、萧华、王恩茂等人也是祖籍江西或是江西人。位于南昌市的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内珍藏著24万为新中国牺牲的江西籍革命烈士。1955年至1965年被授军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籍将帅人物共325位,占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总数的20%。王安石(1021-108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