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外北经》讲了什么内容

作者&投稿:蓍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海经·海外北经》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出自《山海经》作者不详。

原文

海外自东北陬至西北陬者。

无䏿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䏿。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䏿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厀,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

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跂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

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鸱久、视肉。

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青鸟、视肉、杨柳、甘柤、甘华,百果所生。有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兽焉,其名曰驳,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我曰罗罗。

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译文

海外从西北角到东北角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分别如下。

无启国在长股国的东面,那里的人不生育子孙后代。

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他睁开眼睛便是白昼,闭上眼睛便是黑夜,一吹气便是寒冬,一呼气便是炎夏,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一呼吸就生成风,身子有一千里长。这位烛阴神在无启国的东面。他的形貌是人一样的面孔,蛇一样的身子,全身赤红色,住在钟山脚下。

一目国在钟山的东面,那里的人是在脸的中间长着一只眼睛。另一种说法认为像普通的人有手有脚。

柔利国在一目国的东面,那里的人是一只手一只脚,膝盖反长着,脚弯曲朝上。另一种说法认为柔利国叫做留利国,人的脚是反折着的。

天神共工的臣子叫相柳氏,有九个头,九个头分别在九座山上吃食物。相柳氏所触动之处,便掘成沼泽和溪流。大禹杀死了相柳氏,血流过的地方发出腥臭味,不能种植五谷。大禹挖填这地方,多次填满而多次蹋陷下去,于是大禹便把挖掘出来的泥土为众帝修造了帝台。这帝台在昆仑山的北面,柔利国的东面。这个相柳氏,长着九个脑袋和人的面孔,蛇的身子而是青色。射箭的人不敢向北方射,因为敬畏共工威灵所在的共工台。共工台在相柳的东面,台是四方形的,每个角上有一条蛇,身上的斑纹与老虎相似,头向着南方。

深目国在相柳氏所在地的东面,那里的人总是举起一只手。另一种说法认为深目国在共工台的东面。

无肠国在深目国的东面,那里的人身体高大而肚子里却没有肠子。

聂耳国在无肠国的东面,那里的人使唤着两只花斑大虎,并且在行走时用手托着自己的大耳朵。聂耳国在海水环绕的孤岛上,所以能看到出入海水的各种怪物。有两只老虎在它的东面。

夸父国在聂耳国的东面,那里的人身体高大,右手握着青色蛇,左手握着黄色蛇。邓林在它的东面,其实由两棵非常大的树木形成了树林。另一种说法认为夸父国叫博父国。

禹所积石山在博父国的东面,是黄河流入的地方。

拘瘿国在禹所积石山的东面,那里的人常用一只手托着脖颈上的大肉瘤。另一种说法认为拘瘿国叫做利瘿国。

有种叫做寻木的树有一千里长,在拘瘿国的南面,生长在黄河岸上的西北方。

跂踵国在拘瘿国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身材高大,两只脚也非常大。另一种说法认为跂踵国叫反踵国。

欧丝野在反踵国的东面,有一女子跪倚着桑树在吐丝。

三棵没有枝干的桑树,在欧丝野的东面,这种树虽高达一百仞,却不生长树枝。

范林方圆三百里,在三棵桑树的东面,它的下面被沙洲环绕着。

务隅山,帝颛顼埋葬在它的南面,九嫔埋葬在它的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里有熊、罴、花斑虎、离朱鸟、鹞鹰、视肉怪兽。

平丘在三棵桑树的东面。这里有遗玉、青马、视肉怪兽、杨柳树、甘柤树、甘华树,是各种果树生长的地方。在两座山相夹的一道山谷上,有两个大丘处于其间,叫做平丘。

北海内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马,名称是騊駼。又有一种野兽,名称是驳,形状像白色的马,长着锯齿般的牙,能吃老虎和豹子。又有一种白色的野兽,形状像马,名称是蛩蛩。还有一种青色的野兽,形状像老虎,名称是罗罗。

北方的禺疆神,长着人的面孔而鸟的身子,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青蛇,脚底下践踏着两条青蛇。



~

《山海经.北山经》是什么书?
答:诸方国地望考证参考价值 对民俗 对历史 对科学 对文学的影响作者介绍 相关文学作品 《读山海经》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展开编辑本段基本属性内容 山海经《山海经》全书 18 篇,约 3100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钟山之神属于什么神话
答:也叫烛九阴。《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2).蒋子文,《搜神记》卷五:“蒋子文者,(东汉)广陵人也。嗜酒,好色。”汉末任秣陵(今江苏南京)尉,...

山海经中写了什么?
答: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山海经海外北经是一部什么著作
答: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空隙少的话填古代就好了

山海经里面讲的是什么?
答:《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山海经》的性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东汉班固则列入术数类,而刘秀歆则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晋郭璞很推崇《山海经》,认为它是一...

《山海经》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山海经》(《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成书于战国时期,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随着世界各学者的研究,《山海经》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1、...

《夸父逐日》一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r“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与《山海经·大荒北经》.《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载:夸父与太阳竞跑,想摘下太阳,放到人的心里,人如太阳永远光明向上,温暖不息.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

山海经主要讲什么
答:文学家鲁迅视为古代的“巫书”,其中记载上古巫师祭神厌鬼的方术仪典,神话学学者将其当作远古的神话,寄托了华夏先民奇幻瑰丽的想像。一般认为该书涉及了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及民族各个方面的内容。《山海经》记载许多民间传说的妖怪,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

《山海经》讲的什么,稍微具体点
答:整部《山海经》大约可分如下几部份:一.《五藏山经》,共五篇 ,约占全书二分之三以上;内容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间中叙写到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二.《海外经》,共四篇;内容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也有些古老神话零片记叙,如夸父追日、刑天断首。三.《海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