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干旱历史 ? 历史上比较大规模的旱灾都发生在什么时候(中国)?持续了多久,...

作者&投稿:郯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春,平阳旱,二麦枯死。(《元史·五行志》)

元大德元年(1297年)六月,汴梁、南阳大旱,民鬻子女。(《元史·五行志》)

元大德十年(1306年)五月,京畿旱。安西春夏大旱,二麦枯死。(《元史·五行志》)

元泰定元年(1324年)六月,景、清、沧、莫等州,临汾、泾川、灵台、寿春、六合等县旱。(《元史·五行志》)

元泰定三年(1326年)夏,燕南,河南州县十有四亢阳不雨。(《元史·五行志》)

元天历元年(1328年)八月,陕西大旱,人相食。(《元史·五行志》)

元天历二年(1329年)夏,真定、河间、大名、广平等四州四十一县旱。(《元史·五行志》)

元至顺元年(1330年)七月,肇州、兴州、东胜州及榆次、淦阳等十三县旱。(《元史·五行志》)

元元统元年(1333年)夏,绍兴旱,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淮东、淮西皆旱。(《元史·五行志》)

元元统二年(1334年)三月,湖广旱,自是月不雨至于八月。四月,河南旱,自是月不雨至于八月。(《元史·五行志》)

元至元二年(1336年)蕲州、黄州、浙东衢州、婺州、绍兴、江东信州、江西瑞州等路及陕西皆旱。(《元史·五行志》)

元至元六年(1340年)夏,广东南雄路旱,自二月不雨至于五月,种不入土。(《元史·五行志》)

元至正二年(1342年)彰德、大同二郡及冀宁平晋、榆次、徐沟县、汾州孝义县,忻州皆大旱,自春至秋不雨,人有相食者。(《元史·五行志》)

元至正四年(1344年),福州大旱,自三月不雨至于八月。兴化、邵武、镇江及湖南之桂阳皆旱。(《元史·五行志》)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蕲州、黄州大旱,人相食。浙东绍兴旱。台州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元史·五行志》)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蕲州、黄州及浙东庆元、衢州、婺州、江东饶州,江西龙兴、瑞州、建昌、吉安,广东南雄,湖南永州、桂阳皆大旱。(《元史·五行志》)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怀庆河内县、孟州,汴梁祥符县,福建泉州,湖南永州、宝庆,广西梧州皆大旱,祥符旱魃再见,泉州种不入土,人相食。(《元史·五行志》)�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春,蓟州旱。莒州、滨州、般阳淄川县、霍州、〖FJF〗讃〖FJJ〗州、凤翔岐山县春夏皆大旱。莒州家人自相食,岐山人相食。(《元史·五行志》)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通州旱。汾州介休县自四月至秋不雨。广西宾州大旱,自闰五月不雨至于八月。(《元史·五行志》)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河南洛阳、孟津、偃师三县大旱,人相食。(《元史·五行志》)

1644年(清顺治元年)八月,苍梧旱。(《清史稿·灾异志》)

1646年(清顺治三年),平乐、永安州大旱,二月至八月始雨;台州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绍兴府自四月至八月不雨;金华府属旱;东阳自四月至九月不雨;浦江旱;南昌各府自五月至十月不雨,大旱。秋,萍乡、万载大旱。(《清史稿·灾异志》)

1647年(清顺治四年)夏,通州旱。秋,开化、江山旱。(《清史稿·灾异志》)

1648年(清顺治五年)夏,饶平旱。(《清史稿·灾异志》)

1649年(清顺治六年),吉州自春徂夏旱。(《清史稿·灾异志》)

1650年(清顺治七年)夏,万泉旱。(《清史稿·灾异志》)

1651年(清顺治八年),甘泉、延长、安定自四月至九月不雨,崖州不雨,逾年三月乃雨。(《清史稿·灾异志》)

1652年(清顺治九年)春,铜陵、无为、庐江、芜湖、当涂旱。五月,上海亢旱。九月,武强旱。(《清史稿·灾异志》)

1653年(清顺治十年)夏,乐亭旱。秋,海宁、高邮旱。(《清史稿·灾异志》)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四月,天台大旱。七月,襄垣、沁州旱。十一月,武强旱。(《清史稿·灾异志》)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正月,顺德大旱。四月,金华属五州旱。五月,邹平旱,遂安自夏徂秋不雨。八月,昌乐、曲江、湖州、衢州、龙门、开化、江山大旱,禾尽枯。十月,揭阳、全椒旱。(《清史稿·灾异志》)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春,章丘、潞城、沁水旱。九月,揭阳大旱,深潭俱竭。(《清史稿·灾异志》)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五月,箫县、太湖旱,湖井尽枯。八月,泾阳、商南旱。(《清史稿·灾异志》)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八月,昌乐大旱。十一月,龙州旱,逾年四月乃雨。(《清史稿·灾异志》)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五月,惠来、思州、玉屏、安南旱。(《清史稿·灾异志》)

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三水春旱不雨,至小满乃雨。秋,镇海、惠州、天台旱。(《清史稿·灾异志》)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宁波、东阳自春徂秋不雨,南笼府、海盐、寿昌、江阴、东阿、蒲州旱。八月,余姚、临安、严州、桐乡旱。(《清史稿·灾异志》)

1662年(清康熙元年)九月,昌黎旱。(《清史稿·灾异志》)

1663年(清康熙二年)二月,东莞、郓城旱,六月始雨。四月,江阴旱。五月,万载、黄州旱。六月,怀来旱。八月,保安、罗田、箫县旱。(《清史稿·灾异志》)

1664年(清康熙三年)春,交河、邢台、内丘、揭阳旱。夏,长山、平原、禹城、临道、武定、阜阳、邹县、费县、定陶、莘县、华阳、宁海旱。(《清史稿·灾异志》)

1665年(清康熙四年)春,朝城、城武、恩县、堂邑、夏津、莱州、东明、灵丘、武邑大旱;高密自三月至次年四月不雨,大旱。夏,登州府属大旱。七月,文水、平定、寿阳、孟县、代州、蒲县旱。八月,兖州府、济宁州旱。(《清史稿·灾异志》)

1666年(清康熙五年)二月,揭阳旱。三月,三水旱。五月,钟祥、大冶旱。六月,宁海、衡州旱。秋,宣平、松阳大旱,至次年四月始雨。(《清史稿·灾异志》)

1667年(清康熙六年)春,广州、惠州、海丰、惠来旱。四月,黄州府属旱。五月,应山、黄安、蕲水、罗田大旱,万载自夏徂秋不雨。(《清史稿·灾异志》)

1668年(清康熙七年)六月,黄安、罗田、怀安、西宁、龙门旱。七月,静海旱。(《清史稿·灾异志》)

1669年(清康熙八年)七月,静海旱。(《清史稿·灾异志》)

1670年(清康熙九年)春,开州、东明、蠡县、广平、任县、武清、大城、景州、庆云、灵丘、沙河、磁州、元城大旱无麦。夏,东阳、罗田旱。冬,枣阳、安陆、德安大旱。(《清史稿·灾异志》)

1671年(清康熙十年)春,霸州、公安、石首旱。四月,龙山、广济大旱;金华府属六县,自五月不雨至于九月;湖州大旱,自五月至九月不雨,溪水尽枯;桐城大旱,地赤千里。六月,嵊县、象山、宁海、天台、仙居、乌程、兰溪旱。七月,齐河、东明、邢台、广平、江浦、苏州、镇洋、任县、成安旱。八月,太湖、新城、唐山、西宁、怀安旱。九月,绍兴属八县大旱。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春,芮城、解州旱。四月,福山旱。五月,

1671年(清康熙十年),直隶霸州、安肃等二十五州县,河南安阳、陕州等十二州县,江南凤阳等府属三十九州县,浙江杭州等九府属州县卫所,湖广荆州、江夏等十七州县,又偏沅、平江等十三县卫旱灾。(《清史稿·灾异志》)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直隶南皮等十县,山东青城、泰安五十二州县,江南凤阳府、滁州所属十五州县旱灾。(《清史稿·灾异志》)

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山东邹平、淄川等二十三州县,河南封丘等十五州县,江南寿州等八十二州县,庐州等十三卫,江西南昌、宁州等五十六州县,南昌等十卫所,湖广江夏、安化等七十三州县,武昌等十卫旱灾。(《清史稿·灾异志》)

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陕西西安、凤翔等属旱。江南震泽等五县、浙江杭州等四县大旱,河水涸,禾尽槁。(《清史稿·灾异志》)

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直隶开州、永年等二十二州县旱灾。怀柔自春不雨至五月,二麦无收。山东东平、历城、章丘等四十六州县及临清等三卫旱灾。庆远府大旱,自正月至七月大旱,田禾尽槁。桐庐自五月至七月不雨,禾尽枯。浙江杭州等四县大旱,河水涸,禾尽槁。(《清史稿·灾异志》)

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甘肃皋兰、和州等十五州县旱,被灾地十六万二千七百多亩。(《清史稿·灾异志》)

1856年(清咸丰六年)宜城、安陆自夏徂秋不雨,树木多枯死。五月,咸宁、桐乡、黄陂、钟祥、潜江大旱,河水涸。(《清史稿·灾异志》)

1865年(清同治四年)春,蕲水大旱荒,民有鬻子女者。(《清史稿·灾异志》)

1877年(光绪三年)山、陕大旱,人相食。(《清史稿·灾异志》)

北魏明元帝神瑞元年(414年)京师比岁霜旱,五谷不登,诏人就食山东,以粟帛赈乏。(《魏书·天象志》)

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关中大旱,昆明枯涸。(《魏书·天象志》)

北魏文成帝和平二年(461年),时三吴亦仍岁凶旱,死者十二三。(《魏书·天象志》)

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九月,州镇十一旱饥。(《魏书·天象志》)

北魏皇兴二年(468年)夏,旱,河决,州镇二十七皆饥,寻又天下大疫。(《魏书·天象志》)

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九月,州镇十一水旱,诏免其田租,开仓赈乏。(《魏书·天象志》)

北魏延兴四年(474年),州镇十三饥;又比岁蝗旱。(《魏书·天象志》)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冬,州镇十五水旱,人饥。(《魏书·天象志》)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京师及州镇十三水旱,伤稼。(《魏书·天象志》)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两雍及豫州旱饥。(《魏书·天象志》)

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六月,诏以旱,彻乐减膳。(《魏书·天象志》)

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冀定旱饥。(《魏书·天象志》)

北魏延昌二年(513年)二月己巳,占日“旱”。六月乙酉,青州民饥,诏开仓赈恤。(《魏书·天象志》)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幽州大饥,死者数千人,自正月不雨至六月。(《魏书·天象志》)

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年)六月,帝以炎旱,减膳撤悬。(《魏书·天象志》)

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544年)三月,齐献武王历冀定二州,固入朝,以今春亢旱,请蠲悬租赈穷乏,死罪已下一皆原宥。(《魏书·天象志》)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夏,旱。(《宋书·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秋,旱且蝗。(《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秋,京都旱。(《宋书·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五月,扬州诸郡旱。(《宋书·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夏六月乙丑,大赦,旱故。(《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年)、二十年(443年),南兖、豫州、旱。(《宋书·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自去岁至是,诸州郡水旱伤稼。人大饥。(《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八月,不雨,至二十八年(451年)三月。(《宋书·五行志》)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八年(464年),东诸郡大旱,民饥死者十六七。(《宋书·五行志》)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去岁及是岁,东诸郡大旱,甚者米一斗数百,都下亦至百余,饿死者十六七。(《南史》卷2)

南朝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年)八月,京都旱。(《宋书·五行志》)

南齐建元三年(481年),大旱。(《南齐书·五行志》)

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大旱。�(《南齐书·五行志》)

南齐永明十年(492年)五月戊辰,以旱故,都下二县,朱方、姑孰权断洒。〖BF〗(《南史》卷4) 南齐建武二年(495年),大旱。(《南齐书·五行志》)

梁天监元年(502年)大旱,米斗五千,人多饿死。(《梁书》卷2)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秋七月戊申,诏曰:“亢旱历时,嘉苗�〖HT5,6”〗歹〖KG-*3]参〖HT〗悴。……”(《周书》卷5)

北周保定二年(562年)夏四月甲辰,禁屠宰,旱故也。(《周书》卷5)

北周保定三年(563年)五月甲子朔,避正寝不受朝,旱故也。(《周书》卷5)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五月壬戌,帝以大旱,集百官于庭,诏之曰:“盛农之节,亢阳不雨,气序衍度,盖不徒然。……”(《周书》卷5)

北周建德二年(573年)秋七月己巳,祠太宙。自春末不雨,至于是月。壬申,集百寮于大德殿,帝责躬罪己,问以治政得失。(《周书》卷5)

北周建德五年(576年)秋七月乙未,京师旱。(《周书》卷6)

隋开皇四年(584年)已后,京师频旱。(《隋书·五行志》)

隋大业四年(608年),燕、代缘边诸郡旱。(《隋书·五行志》)

隋大业八年(612年),天下旱,百姓流亡。(《隋书·五行志》)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天下大旱。(《隋书·五行志》)

唐武德三年(620年)夏,旱,至于八月乃雨。(《新唐书·五行志》)

唐武德四年(621年),自春不雨,至于七月。(《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观元年(627年)夏,山东大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观九年(635年)秋,剑南、关东州二十四,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吴、楚、巴、蜀州二十六,旱;冬,不雨,至于明年五月。(《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秋,陕、绛、蒲、夔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秋,开、万等州旱;冬,不雨,至于明年三月。(《新唐书·五行志》)

唐永徽元年(650年),京畿雍、同、绛等州十,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永徽四年(653年)夏、秋,旱,光、婺、滁、颍等州尤甚。(《新唐书·五行志》)

唐显庆五年(660年)春,河北州二十二,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总章元年(668年),京师及山东、江淮大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总章二年(669年)七月,剑南州十九,旱;冬,无雪。(《新唐书·五行志》)

唐仪凤二年(677年)夏,河南、河北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永隆二年(680年),关中旱,霜,大饥。(《新唐书·五行志》)

唐永淳元年(682年),关中大旱,饥。(《新唐书·五行志》)

唐永淳二年(683年)夏,河南、河北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神功元年(697年),黄、随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久视元年(700年)夏,关内、河东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神龙二年(705年)冬,不雨,至于明年五月,京师、山东、河北、河南旱,饥。(《新唐书·五行志》)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七月,河东、河北旱。九月,蒲、同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秋,诸道州十五,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诸道州十七,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开元十六年(728年),东都、河南、宋亳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永嘉二年(765年)关内大旱,自三月不雨,至于六月。(《新唐书·五行志》)

唐大历元年(771年)春,旱,至于八月。(《新唐书·五行志》)

唐建中三年(782年),自五月不雨,至于七月。(《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元元年(785年)春,旱,无麦苗,至于八月,旱甚,灞产〖HT〗将竭,井皆无水。(《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元六年(790年)春,关辅大旱,无麦苗;夏,淮南、浙西、福建等道大旱,井泉竭,人喝且疫,死者甚乏。(《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元七年(791年),扬、楚、滁、寿、澧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元十八年(802年)夏,申、光、蔡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正月,不雨,至于七月甲戌乃雨。(《新唐书·五行志》)

唐永贞元年(805年)秋,江浙、淮南、荆南、湖南,鄂岳陈许等州二十六,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元和三年(808年),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广南、山南东西皆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元和四年(809年)春,夏,大旱;秋,淮南、浙西、江西、江东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元和七年(812年)夏,扬、润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元和八年(813年)夏,同、华二州大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宝历元年(825年)秋,荆南、淮南、浙西、江西、湖南及宣、襄、鄂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大和元年(827年)夏,京畿,河中,同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大和六年(832年),河东、河南、关辅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大和八年(834年)夏,江淮及陕、华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大和九年(835年)秋,京兆、河南、河中、陕、华、同等州旱。(《新唐书·五行志》)

唐开成四年(839年)夏,旱,浙东尤甚。(《新唐书·五行志》)

唐咸通二年(860年)秋,淮南、河南不雨,至于明年六月。(《新唐书·五行志》)

唐中和四年(884年),江南大旱,饥,人相食。(《新唐书·五行志》)

南唐升元三年(939年),自五月不雨至于闰七月。(《十国春秋·南唐纪》)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夏六月至秋七月,不雨,井泉竭涸,淮流可涉,旱蝗,民饥,流入北境者相继。(《十国春秋·南唐纪》)

南唐保大十二年(954年)自十一年六月不雨,至于今年三月,大饥疫。(《十国春秋·南唐纪》)

中国干旱历史概述:中国干旱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出现过严重的干旱灾害,如唐朝、宋朝、明朝等。其中,唐朝时期的“天兴大旱”、明朝时期的“崇祯大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干旱灾害之一。20世纪以来,中国的干旱灾害也时有发生。1941至1942年,中国北方发生大旱,估计有200万人死亡。1951年至1953年,中国的南方和西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干旱。1972年至1973年,中国北方又发生了一次大旱,影响面积达到了65万平方公里。1997年至1998年,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罕见的特大干旱,这次干旱灾害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干旱灾害也更加频繁和严重。例如,2016年,中国南方遭受了史上最长的干旱灾害,全国有1.7亿人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干旱地区的防灾减灾和水资源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了干旱灾害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干旱的历史记录。古代文献《尚书》、《左传》、《史记》等都有关于干旱的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干旱事件是明朝中期的永乐大饥荒,这次饥荒是由长达数年的干旱引起的,导致数百万人口死亡。此外,还有清朝的雍正大旱、1918年的黄河大旱、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等干旱事件。近年来,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越来越大,干旱问题仍然是中国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从后去碰撞对方球员。 具wx
打开 X H 7 5 .c c

历史上的旱灾~

光绪朝代是慈禧太后专权的时代。也是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年代。清末各种天灾频繁不断。周而复始,历史的规律不可抗拒。
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

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这场大旱灾是光绪元年(1875年)拉开序幕的。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区先后呈现出乾旱的迹象,京师和直隶地区在仲春时节便显示了灾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与此同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都在这年秋后相继出现严重旱情。

光绪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以直隶、山东、河南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

京师及直隶地区,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减半。旱灾引发蝗灾,从天津以北至?南各地,蝗虫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残存庄稼吞食精光。到夏秋之间,又因阴雨连绵,大清河、滹沱河、潴龙河、南运河、漳河、卫河同时泛滥,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灾的土地又被水淹。这一年,直隶省遭受水、旱、风、雹的地区达63个州县。

河南省的灾情和直隶相近。从春到夏,旱情日重。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彰德、怀庆、卫辉三府,早倩更为严峻。入夏以后,旱情稍有缓解,但彰德、卫辉和光州等地又遭水灾,田地被淹。不过,就全省情况而言.仍以旱为主。全省农业歉收,减产一半左右。因此,“乏食贫民,所在多有”,仅开封一地,靠赈灾粥厂就食的灾民即达7万余人。

这一年,山东省全年皆旱。除章丘等小部地区有一段时间略遭水灾外,绝大部分地区均遭旱灾,全省收成不到三分。《山东通志》称该年全省“大旱.民饥”。据《申报》载,、由于旱灾,山东各地灾民纷纷逃荒、闹荒或祈雨。但祈雨无济于事.各处“饥黎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状”(1876年12月11日 《申报》)。

旱魃向南为虐,祸及苏北和皖北。苏北各地这一年开春到年底,一直末下透雨,海州(今连云港)、棉田等地大片大片的农田减产或绝牧。旱灾引发了蝗灾,禾苗被吞噬一空。旱蝗交迫之下,灾民“逃亡饿死者不计其数”。一些灾民甚至“饥则掠人食”,致使‘旅行者往往失踪,相戒裹足”。苏北的社会秧序,因严酷的旱灾而变得动荡不安。为了活命.饥民纷纷渡江南下,由苏南的地方官员和土绅在苏、松、太以及江阴、镇江、扬州等地收容的流民达九万余人。

皖北的旱情与苏北相似。入夏之后,持续乾旱;许多地方连禾苗也末能栽插:后虽下过一些雨,但“又复连日烈日。”,连补种的庄核也大多枯死;当年全省收成减半。有的地方颗粒无收。于是,成群结队的饥民.汇成了四出逃荒的人流。

这一年,北方的陕西、山西、辽宁等省.也遭受到旱灾的威胁。陕西全年乾旱,夏秋歉收,冬春多数地方种不下去。山西因旱灾严重,秋禾收成歉薄.介休、平遥等县几乎颗粒无收。奉天的义州(今辽宁义县),因大旱无雨,饥户多达十万,广大农民在饥饿中痛苦地挣扎著。

经过近两年的大旱之后,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灾情在丁丑年(1877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尤其是山西省.旱荒空前;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奇灾,古所未见”(《曾忠襄公奏议》卷8)。毁灭性的旱灾,使山西农村长时间大面积的减产与绝收。连续两年的饥荒,使农户蓄藏一空将愈来愈多的灾民推向死亡的边缘。饥饿难当的灾民为了“苟廷一息之残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面为食”或“掘现音白泥以充饥”,结果“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摧,同归于尽。。(1877年6月30日《申报》)。

随著旱情的发展,可食之物的罄尽,“人食人”的惨剧发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灾区山西,到处都有人食人现象。吃人肉、卖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还有将老人或孩子活杀吃的……无情旱魔,把灾区变成了人间地狱!

河南的灾情,与山西相似。经过连续两年的大早,富饶的中州平原,已化为千里赤地。当年的《申报》刊登消息,说河南全省“歉收者50余州县,全荒者28州县”。但是,奉旨帮办河南赈务的刑部左侍郎袁保恒抵豫则宣布:全省报灾者八十七个州县,饥民五六百万。

旱灾的阴影,同时还笼罩著陕西全省。同州府员的大荔、朝邑、邰阳(今合田)、澄城、韩城、白水及附近各县,灾情。极重极惨”。走投无路的饥民铤而走险,聚众枪粮,有的甚至“拦路纠抢,私立大纛,上书‘王法难犯,饥饿难当’八字”(1877年10月3日《申报》)。

甘肃东部、四川北部,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南江县志》对川北的旱灾有翔实的记载:“丁丑岁,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县尤甚……赤地数百里,禾苗焚稿,颗粒乏登,米价腾涌,日甚一日,而贫民遂有乏食之惨矣:蔬糠既竭,继以草木,面麻根、蕨根、棕梧、批把诸树皮掘剥殆尽……登高四望,比户萧条,炊烟断缕,鸡犬绝声。服鸠投环、堕岩赴涧轻视其身者日闻于野。父弃其于,兄弃其弟,夫弃其妻,号哭于路途…。是冬及次年春,或举家悄毙.成人相残食,馑(死部)殍不下数万。”

这一年,包括京师在内的直隶和鲁西北地区以及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依然有较严重的旱灾。以直隶县为例,仅河间一府就有二百余万灾民。灾荒之年,社会动荡,许多灾民为死里求生而铤而走险。在武强县,有灾民组成的“砍刀会”;霸州、通州等地方也多有灾民组织武装.进行抢粮斗争。

到1878年初,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持续乾旱。山西省自春至夏,旱情未得缓解;到6月间有过短暂的雨水期,之后又连续亢旱,一直延续到次年七月。不过从整个灾区来看,旱情开始减轻,陕西、山东、河南、直隶等省.旱情都趋于缓解。但是,经过连续三年的特大旱灾,老百姓对于天灾的承受能力已近乎极限,因旱灾带来的各种人间惨剧,并未因旱情的缓解而相应地减少,反而更多更严重了。在山西.越来越多的村庄和家庭毁灭于天灾之中。在河南,侥幸活下来的饥民大多奄奄一息,“既无可食之肉,又无割人之力”,一些气息犹存的灾民,倒地之后即为饿犬残食。在直隶河间府,一些壮年饥民“竟在领受赈济的动作中倒死在地上。”这一年的春夏之交,一场大面积瘟疫向灾区袭来。河南省几乎十人九病,陕西省“灾后继以疫疠,道馑(死 部)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达十之二三。

进入光绪五年(1879年),尽管山西省仍然大旱如故,但在东起直鲁、西迄陕甘的广阔土地上,毕竟已降下甘霖,乾涸的河床里重新荡漾起清波,龟裂的土地开始滋润,并重新泛起了绿意。旱灾.已进入尾声,苦难的岁月就要结束。可是,正当死里逃生的人们准备重建家园之时,一场新的灾难骤然而至,这就是7月1日发生在甘肃武都的震级达8级、烈度为11度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受到破坏或受到影响的地区,大部分在旱灾区域之内。

瘟疫和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惨绝人寰的境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876年到1878年,仅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陕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灾的州县分别为222、402和331个.共955个。而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荒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一干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二千万人(参见李文梅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

清代末年这场特大旱灾,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当年清朝官员提起这场旱灾,称其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末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说这是。古所仅见的“大□奇灾”。今天回顾这场天灾,仍不免使人毛骨悚然。然而,我们并不满足于这场天灾的记叙,除了哀叹,更需要深思

商朝
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间),曾有连续七年的大旱,《管子·轻重篇》曰:“汤七年旱,民有无子者。”管仲还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周朝
《诗经》有“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以及“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4]的描述。《诗经•大雅•云汉》二章:“后稷不克,上帝不临。”《集传》:“言后稷欲救此旱灾而不能胜也。”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连续六年大旱。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史载“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泾河、渭河、洛河。伯阳父认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汉朝
《盐铁论·水旱》:“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
《史记·孝景本纪》载后元二年“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
《前汉书·武帝本纪》载,(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发生大旱灾。
东汉安帝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
南北朝
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挽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
南朝宋大明年间有旱灾。沈约在《史臣曰》说,“大明之末,积旱成灾,虽敝同往困,而救非昔主,所以病未半古,死已倍之。并命比室,口减过半”。
隋朝

大业八年(612年)大旱,“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
大业十三年(617年)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
唐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冬旱,至是(六月)雨 ”。
《旧唐书·德宗本纪》载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元和三年(808年),元稹曾任监察御史,负责赈灾,他写有《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宋朝

《文献通考》卷301记载,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平江主簿王梦雷在湖南大旱饥荒,写下一首《勘灾诗》,“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下官虽有忧民泪,一担难肩万姓忧
元朝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诸路旱蝗,告饥者令就食他所。”
明朝

洪武十二年(1379年)诏曰:“广平所属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艰于树艺,衣食不给。……今年夏秋税粮悉行蠲免,以苏民力。”
《明英宗实录》载:天顺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铜鼓、五开等府卫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陕西连年大旱。
《烈皇小识》:“先是天启丁卯,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耀采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阴纠数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涂面。王二高喝曰:‘谁敢杀张知县?’众齐声应曰:‘我敢杀!’如是者三,遂闯入城。守门者不敢御,直入县杀耀采。众遂团聚山中。”
《鹿樵纪闻》说:“崇祯改元之岁,秦中大饥,赤地千里。白水王二者,鸠众墨其面,闯入澄城,杀知县。”
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河南内黄县苏王尉村发现的《荒年志》碑记崇祯十三年时“斗麦价钱六百文,斗米价七百文,斗豆价四百文”。
有专家统计明朝旱灾次数一共有174次。
清朝
《济南府志》记载康熙四年“春饥,免顺治十八年以前民欠赋粮并发帑分赈。六月大旱,飞虫蔽天,坠地如蜣螂”。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十三个省受旱,“草根树皮,搜拾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
清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又山西境内“无处不旱”,“河东两熟之地,灾者八十余区,饥口入册者不下四五百万”。是年8月1日,山西巡抚曾国荃奏折曰:晋省报灾州已有57处,饥民200余万,后来“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据12月10日奏报统计,全省被旱10分(颗粒无收)者16个州县;被旱9分者13个县;被旱8分者30个县;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还有9个县。
中华民国

1929年,陕西大旱,80%的县受灾,估计死亡加逃亡人数达300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至今中国依旧是旱灾频仍,几乎是无年不荒,缺水成为中国全国境内最迫切的问题。2006年内蒙古苏尼特草原持续旱灾,受灾草场面积23186.7平方公里。2006年5月中旬以来,重庆市遭遇大旱灾。2009春,干旱波及中国12个省份,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一度达到特旱。2010年初,云南、贵州为中心的五个省份已达到特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