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变帅的转折点,当时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为什么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作者&投稿:矣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人,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与唐朝军将发生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吐蕃趁机长安缺乏防御之时入寇、攻入长安;唐代宗启用郭子仪,郭子仪调集军队。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

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安史之乱—百度百科    郭子仪—百度百科



平定安史之乱的共两个人,一个是李光弼,另一个是郭子仪。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公元755年12月16日时任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兵反叛大唐一直到公元763年才被镇压。安史之乱是大唐从盛到衰的转折点,也由此造就了此后一百多年的潘镇割据。

由李光弼和郭子仪平定。因为安史之乱反叛者主要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因此才以两人的姓氏来命名为“安史之乱”。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中期最重要的判断,导致唐朝走向了衰败,安史之乱是由名将郭子仪平定的

安史之乱的平定依赖于三个人:李光弼、郭子仪与仆固怀恩。这三人在军事战场上的努力使得安史之乱彻底平定,至于朝堂上以及其他方面的人物就不知凡几了。

李光弼和郭子仪
安史之乱之初,李光弼在河东地区阻挡了安禄山的“突飞猛进”,打了很多大仗硬仗,最大的一点在于李光弼在正面战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在前期保住了潼关天险和长安的安全
安史之乱之初,郭子仪深入敌后,灵活作战,打了很多胜仗,后期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两人功劳都很大,就安史之乱而言,李光弼居首功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为何安史之乱用时八年才得以平息?~

在早期其实凭借唐朝的优秀的实力其实可以很早的就平定了安史之乱,当时安禄山深的唐肃宗的信任,在加上安禄山自身实力强劲,所以唐肃宗对付他是真的不容易,而且那时候的唐肃宗优柔寡断,就这样来来回回用了八年才平定了安史之乱。

通过古书我们知道“安史之乱”过后再无唐朝盛世。其中“安史之乱”中,长安洛阳的丢失无疑的最为致命和危险的,这也是为什么唐玄宗逃亡蜀地,让自己的儿子唐肃宗立刻继位的原因。虽然两座心脏京城被攻陷,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结束,而是出现了新的转机,就是因为安禄山觉得已经攻破了两个主城了,自己的野心也就完成了的时候,唐肃宗的部队直接发动的奇袭,一举攻破了安禄山的一部分防线,这个时候的安禄山等首领开始忙着登基当皇帝,既无意也无力再挥军西指,只能停止登基大典,开始追击唐肃宗。

起初安禄山讨伐唐朝的口号的讨伐唐朝的宰相,因为他让百姓民不聊生,这也是让安禄山有了一个借口开始讨伐唐朝的开始。当时安禄山的实力可谓是非常的强劲,因为他光是骑兵就有十五万人了。其中包括了靺鞨、奚、突厥、契丹等辖区内外的民族部队。

有些直接就是退伍的士兵,这些士兵多是骑兵而且还有非常多的战争经验,正好让自己部队中多数没有受到严格军事教育的,形成互补。其中精锐者为契丹、同罗、奚族等胡人降兵8000人,安禄山在以前的字典里,也是壮汉的意思。

因为这个事件之后,君王权威一落千丈
安史之乱是整个大唐史上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也是盛唐从鼎盛的巅峰开始转向衰落的节点,所以对于整个唐朝来说,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过程。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因为杨贵妃,结束也是杨贵妃的生命作为结束,很多人说,如果不是杨贵妃的出现,安史之乱根本不会出现,但是没有杨贵妃还有李贵妃、张贵妃,总是会有一个女人成为这个鼎盛乱世的牺牲品,因为这个和当时的皇帝性格有关的,要是他不专宠,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因为这是唐朝自开国以来,君王权威的第一次被挑战,并且还是以君王失败为最后结果,当初在马嵬坡,杨贵妃本不需要死去,如果君威还在的话,但是君威已经没有了,将军们逼迫,君王杀死杨贵妃,才会出兵抗击安禄山。

作为一个君主集权专治的国度,君王没有权利抗争和指挥自己的士兵,意味着中央对这个国家的掌控已经逐渐消失,底下的臣子开始分化中央集权,夺取权利了,所以才会显示着从鼎盛的时候转向衰落,并且事实也是如此,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开始逐步失去自己的统治力,后续的皇帝也是因为争取权利,导致对国民生态的不顾。
总的来说,在古代社会,权利代表着一切,如果一个君王失去了自己的权威,并且权利开始被分化,也就是说明国力正在逐渐被瓦解了,所以安史之乱其实最后被消灭,但是也是引起了君臣权利的争端的开始。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经过什么就由盛转衰了
答: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故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故选D....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变帅的转折点,当时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答:郭子仪在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人,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答: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

唐朝的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答:历时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

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答:C.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答: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因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于发起叛乱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又因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发,至公元...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答: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其相关知识如下:1、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至763年,是唐朝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叛乱。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安史之乱的爆发源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藩镇节度使的反叛。他们起兵...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起点,它是怎么发生的?
答: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

为什么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答: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经过这场战争,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非常大的打击,加上后来的藩镇割据,国势日衰,最后灭亡。对于中国历史而言,这场战争也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开始走向下坡路,那种非凡的气度一去而不返,从五代到宋,几百年中,没有出现一个全国性的...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什么
答: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755年12月至763年2月),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次叛乱持续近八年之久,给唐朝的经济和人口带来重大损失,国力由此滑坡。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