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教”是指藏传佛教的哪个教派 藏传佛教中又分青教 黄教 红教等分别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寸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宁玛派 牋现在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教派:宁玛派(红教)、萨加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所谓红教花教这样称谓都是俗称,用这个称谓去代表这些教派不是很恰当的,不过在这里为了方便叙述就继续使用吧

藏传佛教中红教,白教,花教,黄教有什么区别~

藏传佛教红教、白教、黄教、红教分别是指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四种教派区别如下:
1、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 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

2、噶举派(白教)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后人学者又俗称“白教”,

3、格鲁派(黄教)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宗喀巴曾师从14世纪西藏各大教派如萨迦、噶举等,他针对藏传佛教中当时僧纪废弛、寺院生活腐化,而倡导宗教改革,提出僧人严格持戒、 不事农作、独身不娶,并加强僧院制度管理。关于修持,他主张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强调教理和因明等都有助于解脱。

4、萨迦派(花教),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 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宝王,1034—1102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三怙主”的红、白、蓝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红教
百度百科黄教
百度百科花教
百度百科白教

青教并非是藏传佛教,而是藏传佛教对于汉传佛教的称呼。当是由于汉地僧人穿青衣而得名。
黄教(格鲁派):藏语“格鲁”意为“好规矩”。由宗喀巴在阿底峡的噶当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故而被称为新噶当派。是藏传佛教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由于该派僧人带黄帽,俗称“黄教”。
宗派缘起
宗喀巴曾师从14世纪西藏各大教派如萨迦、噶举等,他针对藏传佛教中当时僧纪废弛、寺院生活腐化,而倡导宗教改革,提出僧人严格持戒、 不事农作、独身不娶,并加强僧院制度管理。关于修持,他主张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强调教理和因明等都有助于解脱。
其《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与阿底峡《菩提道灯论》在旨趣上一脉相承。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支持下,在拉萨发起大祈愿法会,显示其权威地位。
同年建甘丹寺为驻寺,故该派亦称甘丹派。以后该派又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诸大寺,势力日渐扩张。1542年,该派以索南嘉措为二世达赖的转世,活佛转世制度在格鲁派中自此确立。16世纪索南嘉措受明廷册封。
红教(宁玛派):藏语“宁玛”意为“古”。由莲花生创立,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派别。该派僧人穿红衣红帽,故俗称“红教”。
教派介绍
藏传佛教流派之一,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在各派中历史最久,形成于公元11世纪。"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宁玛派与西藏本土所固有的雍仲苯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8-9世纪,佛教中的密宗从印度传入西藏,并保持父子相传的形式。而雍仲本教在西藏民间的影响很大,恰好密宗的神秘性与它非常相似,结果二者逐渐结合起来。
这一派别没有寺院,组织涣散,也没有系统的教义,更没有完整的僧伽制度。宁玛派(红教)、格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各派,复各依自续派中观见,虽不敢否定如来藏,却都以第六意识心,错会为第八识阿赖耶识空性心;而意识为蕴处界生灭之法,是虚妄性之空相,实不可倚,同样落入常见与断见中,焉得为真实如如之「空性心」。
他们以印派佛教为师,运用该派的经典,建立寺院,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最终形成一个教派。这一教派开始时是没有名字的,直到后来其它一些教派产生,才由于它的特征而被称为宁玛派。

扩展资料
宗教文化

天葬
说到藏传佛教不得不说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天葬。从传统的角度看,天葬风俗与佛教十分吻合,是与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种藏俗。

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舍。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信徒未来能否成佛得道的关键,而“布施”之中的最高境界是“施舍”。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以后,灵魂便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而肉体只像一件衣服一样再无用处。
但死后将尸体喂鹰,又算是人身的最后一次善事,作为“布施”施舍给其他生物也算是发挥了其最后的价值。天葬就是一种最彻底的施舍,天葬并不是死者要借鹰的翅膀把灵魂带上天界。
在藏族的丧葬文化中,灵魂和躯体是两个各自独立存在的概念,无论是藏族原始宗教(本教) 对死亡的认识或者藏传佛教信徒中对死亡的解释,都是把灵魂和躯体截然分开的。
天葬这种丧葬方式把尸体喂鹰,只不过是这个死者的最后一次施舍,灵魂已经离开了躯壳,让它喂鹰,就是发最后的一次慈悲。将自己的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的秃鹫和那些无形的生灵,从而在此生的最后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藏族的丧葬习俗是与藏族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天葬有佛的慈悲、爱心、利众、施舍的观念在里面,应该肯定的是它们都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共性很多,人们对死的观念也几乎是一致的,正因为佛教的慈悲之心在天葬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这就是绝大多数的藏族人选择这一葬仪的原因。

法器
藏传佛教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袈裟、项珠、哈达等属于礼敬类;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等属于称赞类;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等属于供养类。
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等属于持验类;护身佛、秘密符印等属于护魔类;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属于劝导类。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

僧职称谓
藏传佛教的僧职,在教内已形成一整套既严格又分门别类的选拔制度,它是维系藏传佛教寺院及僧团秩序、开展各类宗教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其称谓众多,概括来说,大体上可分为封号性僧职称谓、学位性僧职称谓、戒律性僧职称谓和寺院组织中之僧职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鲁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玛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中红教的派别
答:藏传佛教中红教的派别 藏传佛教中红教,也被称为宁玛派(藏语发音:意为“古”或“旧”),是藏传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主要强调实修、内在经验和深度信仰,与其他派别在许多方面有显著的不同。红教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印度佛教时期,后经由藏区本土文化逐渐演变,形成今日...

藏传佛教分为几个教派
答:一、宁玛派(俗称红教)以分散发展为主。教徒一般是在家僧人,安家立业,娶妻生子,并不都集中在寺院。红教僧人盘发,辫子分多股,象征无数尊怒神。周围蓬松的头发,象征无数空行母。红教僧人身佩手镯、戒指、耳环、牛角之类,这些都作为避邪之用。出外时手执锡杖。锡杖顶端有三股叉,分别代表本性、自性和慈悲;叉下有三...

藏传佛教红教是什么教?
答:藏传佛教红教、白教、黄教、红教分别是指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四种教派区别如下:1、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 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

藏传佛教中又分青教 黄教 红教等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宁玛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公元11世纪,该派僧人运用印度佛教和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教义教规,开展集体活动,形成了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派。萨迦派。公元1073年,西藏昆氏家族的昆·贡却杰布在波布日山脚兴建了萨迦寺,向以昆氏家族为主的信徒传授以道果...

藏传红帽龙派佛教是什么?
答:是 宁-玛-派,也即红教 。藏传佛教分为红-教,花-教,白-教,黄-教。 宁-玛-派---红教,形成于公元11世纪,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由于该教派吸收和保留了大量本教色彩,并认为自己弘扬的佛教,是公元8世纪吐蕃时代传下来的,因而古旧,所以称宁-玛(宁-玛,藏语意为...

色达是藏传佛教的哪一派
答:属于宁玛派(rnying-ma-ba)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派别,也被称为红教。

藏传佛教中又分青教 黄教 红教等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一个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分,譬如说五台山,山上汉传寺庙被称为青庙,藏传寺庙(喇嘛庙)被称为黄庙,第二个是藏传佛教的区分,藏密主要有四大流派,格鲁派,因为该派僧人常戴黄色僧帽,所以俗称黄教;噶举派,僧人常穿白色僧裙,所以俗称白教;宁玛派,僧人常戴红色僧帽,所以俗称红教;...

西藏宗教苯教和宁玛派(红教)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两个宗教的具体行事风格...
答:宁玛派宁玛派 (Karmapa)又称红教藏传佛教各派中历史最久的一派,形成于公元11世纪。"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明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宁玛派与西藏本土所固有的宗教——本教有着密切的...

在藏传佛教里,为什么要称红教,黄教,花教,白教
答:萨迦派,俗称花教,是因为其祖寺萨迦寺的墙壁用白、红、蓝三色涂刷。格鲁派,俗称黄教,因宗喀巴大师倡导佛教改革,主要是戒律方面,主动改为戴黄色桃形帽(古印度和藏地也有戴的,但比较少,象征戒律精严),所以后世称黄教。但是这些称呼只是俗称,并不准确。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教派没有这类称呼,如...

藏传佛教中红教,白教,花教,黄教有什么区别
答:问:在藏传佛教里,为什么要称红教、黄教、花教、白教呢?答:这种说法,藏地没有。藏地各教派的命名,有些是用时间,比如宁玛派是旧派,格鲁派是新派;有些是用地名,比如萨迦派,“萨迦”意为灰白色的土;而有些是用意义,比如噶当派,“噶当”的意思,就是将释迦牟尼佛的一切教言都当作修行的教授。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