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毗邻地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与研究现状 新疆阿勒泰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可利用性研究项目

作者&投稿:苦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俄罗斯,无论是阿穆尔州还是后贝加尔地区,其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总体上高于我国,地质矿产工作已有200余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料,如俄罗斯远东矿物原料研究所编辑的《远东锡矿床》、《远东金矿床》等矿产专著。区域地质调查(1:5万、1:20万、1:100万)、区域化探扫面(1:20万)、区域重力(1:20万)、航磁(1:5万、1:20万)等基础地质工作则完成较早。俄罗斯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各种比例尺和不同内容的地质填图工作;二是区域性地质调查。

前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是世界上比较系统和持续开展陆上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国家之一,开展了从小比例尺到中比例尺再到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工作。据1996年报道,俄罗斯国土面积的92.5%已经做过1:100万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此外俄罗斯还开展了小比例尺航天摄影地质填图(1998年以前完成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06%)和深部地质填图工作(完成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6%)。到1995年,1:20万~1:10万比例尺地质填图面积占全俄国土面积的83.4%。如果考虑到中比例尺航天摄影地质填图情况,1:20万比例尺地质填图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99%。

俄罗斯在区域地质成矿找矿等方面,还格外注重与内生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研究,如中新生代火山-深成岩带划分、滨太平洋活动带成矿区划与找矿。进入21世纪以来,赤塔州和阿穆尔州均开展了矿产总结和相关编图工作。如俄罗斯远东矿物原料研究所编辑的《远东金矿床》、《远东经济区矿物原料开采和研究的主要问题》等,阿穆尔州自然资源委员会编辑的《世纪之交的阿穆尔州矿物原料基地》等,赤塔州政府组织编辑的《赤塔州及阿金斯克布列亚特自治区自然资源》等一系列专著。在地质矿产图件方面也进行了更新,如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阿穆尔地质企业和阿穆尔州国立大学资源利用实验室于2005年编制完成的《俄罗斯阿穆尔州1:125万地质矿产图》等有关地质矿产及成矿规律图件。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一、以往基础地质工作程度
大兴安岭地区由于植被覆盖严重,人烟稀少,交通欠发达,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尤其是大兴安岭中北部地区地质工作程度更显不足。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少数中、外地质工作者沿交通线做过少量路线地质调查,曾有俄国人、日本人在铁路沿线和免渡河一带进行过地质矿产概查,并发现了铅锌矿和煤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对大兴安岭地区地质工作非常重视,使得该区地质工作得到飞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专门成立了大兴安岭区测队,首先完成了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填补了本区地质工作的空白,对本区进行了第一次区域性的地质总结。1951~1953年刘国昌、姜春潮等在大兴安岭进行了1∶50万地质调查。1980年内蒙古地质局116队完成了呼伦贝尔盟1∶50万地质图、矿产图、构造体系图、成矿远景区划图及相应的文字报告和说明书。
20世纪80年代前,在国家的统一布置下(计划经济时期),相继开展了全区1∶50万航磁测量、1∶100万区域重力测量和大面积的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相当一部分地区还进行了1∶20万重力及1∶10万和1∶5万航磁测量,少数地区1∶5万区域地质和1∶2.5万航磁测量工作也开始起步,取得了极为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并发现了一大批有地表露头的大中型矿床。1∶50万地质编图和区域地层表的编制及有关专家学者的专题研究等,使本区的地质工作步入系统化阶段,认识也逐步深入。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本区先后开展了以矿产地质调查为主的1∶20万区域地质测量。研究区共涉及其中68幅图,其中14幅尚属空白。少数地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1-2)。其中1990~1993年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开展了M-51-10(六十林场幅)和M-51-16(阿里河幅)区域地质调查,1994年7月通过验收。合理地建立了区内地层层序,对测区侵入岩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吉峰-环宇韧性推覆构造,并对区内矿床(点)、异常进行了详细调查、登记,在初步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重砂、化探资料,圈定了6个成矿远景区。20世纪80~90年代,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地矿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有关研究所、高等院校和内蒙古自治区及相关省的地矿局等单位完成了“中国北方板块构造及成矿规律的研究”、“我国北方前寒武纪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远景预测”、“华北地块北缘矿化集中区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以及“紧缺矿产的勘查与评价研究”等项目,对包括大兴安岭在内的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地质、构造和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了一系列专著。

图1-2大兴安岭中北段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1995~1997年地质矿产部第一物探大队陆续完成了大兴安岭北段阿南林场、喀喇林场、克一河镇、兴安里、阿里河、六十林场等图幅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发现了一些有找矿价值的异常。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全面实施,大兴安岭地区又一次迎来了地质工作的春天。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全面展开,1∶25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填补了1∶20万区调的空白,至2005年1∶20万化探可扫面积全部完成(图1-3)。重要成矿带还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和化探扫面工作,新发现了一大批物化探异常和矿产地。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牵头,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综合研究:20世纪80~90年代,在本区开展了各类综合研究,先后有许多单位和学者对大兴安岭中北段及邻区地质构造、火山岩和矿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区域地质志”、“地层单元清理”、“大兴安岭中南部中生代地层火山岩及成矿规律”等综合研究。“七五”、“八五”期间该区又作为科技攻关重点研究区,先后提交了“内蒙古兴安盟地区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预测”、“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产的勘查与评价研究”等科研报告,对大兴安岭地区板块构造运动的特点、多旋回和叠覆造山作用的总体特征、成矿规律等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通过对大量地质矿产资料的整理,对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有色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论述了本区大地构造演化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通过研究重点矿床,阐明了该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划分了成矿带、圈定了找矿靶区;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有关专家带着队伍和先进设备,对主要成矿带和重要矿床(点)进行了详细工作,对该区成矿条件和赋矿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确立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对成矿的重要作用,而且认识到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对区域矿产形成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成矿类型也是多元化的---不但矽卡岩型和热液型矿床不断被发现,而且与潜火山作用和海底火山-喷流作用有关的矿床类型也正在被人们认识;通过新理论、新观点的引进,发现了多处新类型矿床(点),通过新方法和技术的使用,使多数矿床扩大了远景。这些工作使大兴安岭中北段地区显示出巨大的资源潜力,为后续基础地质研究和隐伏金属矿床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信息。

图1-3大兴安岭中北段区域物化探工作程度

2001~2003年东北地区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和吉林大学承担了地质大调查科研项目“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综合研究”,对金、铜、铅锌矿床控矿构造、矿产分布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矿床具有北东成带、北西成行的分布特征,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燕山晚期,与燕山晚期火山岩、次火山岩具有内在的成因联系;划分出2种成矿类型、3个成矿带,并建立了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二、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状况
大兴安岭中北段正规的矿产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来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及面积性物化探工作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地质普查和矿床勘探工作,对发现的重要矿点(矿产地)和物化探异常进行了普查和勘探工作。大兴安岭中北段已发现金属矿产地332处(含砂矿),其中经过不同层次地质勘查工作的大、中、小型矿床27处,合计每万平方千米(中、北段面积按20.2×104km2计)平均有1.34个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25处/万平方千米)的1/18.6,是全国(200处/万平方千米)的1/149。大兴安岭中北段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程度见图1-4。
1966~1970年原黑龙江省地质五队、地质八队、物探队在环宇地区进行普查找矿和物化探工作,完成磁法、自然电场法、化探测量22.8km2,发现花岗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的多金属矿化。1973年编写了环宇矿点普查报告。
1970~1971年原黑龙江省地质五队对嘎仙多金属、镍钴矿点进行了普查。1972年对吉峰十一支线多金属矿点进行了普查,同时对吉峰九支线多金属矿点和超基性岩进行了普查。
1987~198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黑龙江地质勘查局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金属矿业事业团合作,在吉源林场、吉峰林场、三十六林场和西陵梯林场西部地区开展了1∶5万地球化学普查、异常查证和矿产普查工作,完成1∶5万化探5000km2,1∶5万地质调查605km2,1990年2月提交了《黑龙江西北部基础地质调查报告书(日文)》。1988~1989年黑龙江有色地质勘查局703队对西陵梯林场Au、As异常区、三十六林场Cu、Pb、Zn异常区进行了检查。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的不断取得,特别是1∶20万化探扫面和重要成矿带上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的开展,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现了大量成矿元素综合异常,为进一步普查找矿和扩大远景指明了靶区。在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该区矿产勘查工作又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在大兴安岭西坡陆续又发现和评价了一批矿床(点)和具一定前景的矿产地,矿种主要有铜、铅、锌、银、金等。拜仁达坝富铅锌、银矿已评价为大型,并有望成为特大型。同时,与大兴安岭相邻的蒙古、俄罗斯的边境地区也相继取得找矿重大突破。
总的来看,无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还是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现状,大兴安岭中北段地区由于植被覆盖严重,工作条件较差,且受以往传统勘查技术的限制,许多成矿有利地区未开展系统的地质找矿工作。从图1-2和图1-3可以看出,大兴安岭中北段地区只是围绕一些勘查程度相对较高的矿区周围做过一些零星小面积的大、中比例尺的矿产勘查工作,大部分地区工作程度比较低,至今在本工作区仅发现2处大型矿床(六一硫铁矿、嘎罗索钛铁砂矿)、4处中型矿(谢尔塔拉铁锌矿、红旗沟铁锌矿、梨子山铁钼矿、苏呼河三号沟铁锌矿)、32处小型矿床(其中含7处砂矿)。

图1-4大兴安岭中北段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程度

2001~2005年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在鄂伦春自治旗八岔沟铅锌矿、吉峰林场、西陵梯、嘎仙、牙克石市扎敦河、扎兰屯市碰头岭等地区开展了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工作,完成1∶5万化探483km2,1∶2万土壤测量53km2,1∶1万地质测量40km2,地质、物探、化探剖面37km。通过上述工作认为八岔沟铅锌矿、吉峰林场AS-5Pb-Zn-Ag异常、西陵梯AS-8
Cu-Mo-Ag异常、嘎仙镍钴铅锌矿点、扎兰屯碰头岭金银矿化异常区具有较大找矿前景。综上所述,大兴安岭中北段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和地质科研工作程度均比较低。区域地质仅限于小比例尺航空磁测、1∶20万区域地质测量、1∶20万区域化探,1∶5万地质测量开展尚少。矿产地质勘查投入工作量较少,主要是20世纪60~70年代对个别矿点的检查和普查,工作没有取得重大进展。此后的较长时间内投入的有效找矿工作较少,致使该地区至今已发现的大中型矿产地甚少。
在勘查技术方面对特殊景观地区(森林沼泽区、戈壁沙漠区等)找矿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技术,使大兴安岭地区基础地质工作更加系统,找矿方法、技术日臻成熟,思路更加明确。2001~2005年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承担了国土资源调查技术方法类研究项目“得尔布干成矿带北段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研究”(2001~2002年)和“森林沼泽景观异常查证方法研究”(2003~2005年),对森林沼泽区元素迁移集散规律、异常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制定了该类景观地区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和异常查证评价技术,并在示范测量中取得很好的地质效果。
在地球物理勘查方面,应用航空物探发现了一批电、磁异常,1999年在海拉尔、满洲里地区又进行了1∶5万航空物探(电/磁)综合测量,为研究本地区构造格架、地层及岩体分布、普查找矿等提供了高质量的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其成果经三级异常查证,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找矿效果。
高分辨率电磁测深、大深度的脉冲瞬变电磁测深、大功率激电、高精度磁法等新技术、新方法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为寻找隐伏、半隐伏矿床及解决大兴安岭中北段找矿中的一些技术难点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
近年来遥感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多平台、多光谱分辨率和多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技术为找矿勘查提供了基础数据。在森林沼泽特殊景观区,如何有效地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区域地质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工作,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三、邻国邻区矿产资源发展状况及可借鉴经验
大兴安岭与近邻的俄罗斯、蒙古国的相邻地域均处于同一构造单元,是铜、金、钼、锌、稀土、铀等金属矿床集中分布区(图1-5)。据统计,在俄罗斯、蒙古国境内已发现规模不同的矿床500多个,其中超大型、大型矿床43处,有色及贵金属占80%以上,已探明的储量中,铅锌大于700×104t,银大于14000t,金在2000t以上,铀大于20×104t,另有萤石矿2000×104t以上。在距我国仅10km的额尔古纳河以西,俄罗斯境内别列佐夫已发现4.47×108t的大型富铁矿,矿石品位达50.33%;同样距我国仅20km处有鲁戈卡因大型铜金矿床,铜储量达169.8×104t,金储量167t;另有诺依昂-塔洛格铅锌矿,金属储量达300×104t以上;斯特列措夫超大型铀钼矿,其中铀储量大于20×104t;已生产150年之久的巴列依金矿,已采金在1500t以上;达腊松金矿采砂金已有150年的历史,1927年进行原生矿勘探后变成一超大型金矿;舍尔洛夫戈尔大型锡钨钼矿床距满洲里仅120km。同样,在与我国毗邻的蒙古国境内的东方省已知有吉尔万布拉克超大型铀矿,乌兰、查布、巴彦乌拉等大型铅锌矿,肯特省阿伦努尔大型钨矿,爱尔得尼-托洛加大型铜矿,莫苏盖胡都格特大型稀土矿等。这些矿床距我国内蒙古地区一般均在200km以内。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呼伦贝尔地区也相继发现了斑岩型乌奴格吐山大型铜钼矿、额仁陶勒盖大型银多金属矿、查干布拉根及甲乌拉等银铅锌多金属矿。在内蒙古东部的黑龙江境内先后发现了斑岩型多宝山、铜山、三矿沟、小多宝山等大中型铜钼金矿;在紧邻工作区北部的黑龙江境内也发现了小伊诺尔盖、沙宝斯、东安等大、中型金矿及一批大、中型砂金矿,如乌玛、韩家院子、兴隆沟等。在大兴安岭南部地区也先后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如白音诺尔超大型铅锌银矿、科尔沁右翼前旗的超大型巴尔哲稀土矿、巴林左旗浩布高大型矽卡岩型铅锌铜多金属矿、克什克腾旗黄岗大型矽卡岩型铁锡钨多金属矿等。这些矿床的发现说明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有寻找和发现有色、贵金属等矿产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中北部地区,占地面积与已发现的矿床规模和数量远不如邻国及邻区。选择俄罗斯、蒙古国与毗邻地区的代表性矿床进行比较,见表1-1,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宝贵经验。

图1-5大兴安岭及邻区矿产分布示意(据赵一鸣等,1997,有修改)

表1-1 大兴安岭及周围地区大型以上代表性矿床主要特征及控矿因素


续表


1)研究表明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在空间的分布,首先受控于大型成矿域的有利位置,近年来在新疆东天山发现的土屋斑岩型铜矿,蒙古国境内发现的奥玉陶勒盖斑岩型铜矿、查干苏布尔加斑岩型铜钼矿、纳林呼都克铜矿、洪古特-黑德铜矿等与大兴安岭西部的乌奴格吐山和东部的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带,均处于东西向古生代古亚洲成矿域,它们受西伯利亚古板块南缘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系的控制,因此在大兴安岭寻找与斑岩型有关的铜钼金多金属矿重点应考虑与古生代基底岩层有关的东西向构造中分布的浅成斑岩体及与之有关的矿化和蚀变。
2)大兴安岭的邻区已发现的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主要与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3个断裂系统组成的区域构造的复杂网格状断裂有关,它们决定了中生代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空间范围(阎鸿铨等,2000)。尤其是近东西向构造向北东向构造转弯处(在俄罗斯境内北部地区及蒙古国的南部由于受西伯利亚古板块牵制,构造表现为从东西向向北东东向转弯)是成矿密集区。区内成矿带的分布和若干矿田的成矿位置,主要受控于北东—北北东向与北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如诺依昂-塔洛格铅锌矿、舍尔洛夫戈尔锡钨矿、乌兰铅锌矿、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多宝山铜钼矿等均受北东向深断裂和北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交汇构造控制。
3)巨型火山-深成岩浆隆起带内次级相对隆起区或向沉降区过渡地带是大型成矿区带最重要的构造环境。分布在岩浆隆起区不同级别的次一级构造,如破火山洼地(斯特列措夫铀钼矿)、断陷火山盆地边缘(诺依昂-塔洛格铅锌矿)、次火山-侵入穹窿(乌奴格吐山铜钼矿)、近岩浆穹窿核部(达腊松金矿)等,往往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田的重要构造条件。这是在大兴安岭地区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4)从俄罗斯、蒙古国和大兴安岭地区已知的矿产组合可以看出,其成矿元素及组合十分相似。大致可分为3类:铁及多金属组合(如铁-锌、铁-锰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组合、稀土-放射性元素组合。如蒙古国有大型图木尔廷敖包铁锌矿,大兴安岭地区有谢尔塔拉中型铁锌矿;俄罗斯有超大型鲁戈卡因铜金矿,大兴安岭地区嫩江有三矿沟铜金矿;俄罗斯有超大型贝斯特里铜钼矿,大兴安岭地区有乌奴格吐山、多宝山铜钼矿等,说明大兴安岭地区与俄罗斯、蒙古国有相同的成矿基底,并有相似的成矿机理,只是在工作区目前只发现矿化显示或小型矿床,如扎兰屯市敖尼尔河仅发现钨锡矿化点,而在俄罗斯已发现大型舍尔洛夫戈尔锡钨矿;蒙古国肯特省阿伦努尔已发现大型钨钼矿,而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卫江东山、博克图镇川岭等地仅有矿化显示。研究境外大型-超大型矿产的组合,对我们在大兴安岭中北段类似成矿条件下寻找相关的矿产组合会有一定的启示。

一、项目简介
“新疆阿勒泰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可利用性研究”项目,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我国短缺资源的全球分布研究”工作项目。
项目编码:1212010811067
任务书编号:中地调研合同[2010]第151号
工作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2年3月
课题负责人:张照志
报告主编:张照志
报告编写人:张照志 张莹莹 南雪玲 仲玉银 张连芝 陈祺 王雯婧
刘永团 王守国 张玲 王军 夏广芬 邹继鸿 李彩霞
单位负责人:仲玉银
总工程师:
提交单位: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政策研究室
提交时间:2012年3月1日
工作项目名称:我国短缺资源的全球分布研究
二、项目研究情况
根据项目协作合同书要求,本课题研究工作自2010年1月始,先后完成了工作方案制订、项目协作合同签署、阿勒泰地区调研、哈萨克斯坦东哈州考察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综合研究、征求专家意见、初审与评审等阶段,共有包括阿勒泰地区、北京等地的15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
表1 课题主要实物工作量


本课题于2011年完成征求意见稿,主要征求了阿勒泰地区有关领导与专家的意见,按要求进行了修改完善。在北京,主要征求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王安建教授,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等单位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课题组均按照专家意见建议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2012年2月16日,经中共新疆阿勒泰地委政策研究室同意,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初审,专家组认为:该课题已按任务书的要求圆满完成了预订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交了预期成果。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初审。
2012年2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专家对本课题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为,该课题提交的成果齐全,符合合同书的要求,同意通过评审。
2012年2月26日~3月2日,课题组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建议,对课题成果报告等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于3月7日正式提交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三、评审验收
2012年2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提交的《新疆阿勒泰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可利用性研究成果报告》(属于“我国短缺资源的全球分布研究”2010年度工作项目,合同号:中地调研合同[2010]第151号)进行了评审。评审委员听取了课(专)题的汇报,审阅了报告,经质询、讨论形成意见如下:
1.课题研究基础扎实,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技术路线正确,方法得当。以国家和阿勒泰地区短缺矿产资源为依据,对阿勒泰地区周边3个国家(俄、哈、蒙)5个州、边疆区和省(5方)的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开发、政治体制、外交政策、矿业投资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对于促进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2.课题研究了阿勒泰地区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资源过程中,存在政府和矿业企业认识不统一,部分口岸等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现状与问题分析透彻,提出的建议具体可行。课题中间成果被阿勒泰地区陆续应用,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课题对阿勒泰地区利用哈萨克斯坦油气深加工等5大矿产资源典型项目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4.从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的资源基础及潜力、矿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文等10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阿勒泰地区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可利用性评价指标,从利用空间布局、时序和矿种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5.提出了地方政府继续支持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项目,不因地方政府换届或领导人事变动而影响项目的进展等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6.课题从地方层面对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实证研究,这在国内鲜见,该成果对我国其他边境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评审委员一致认为:该课(专)题提交的成果齐全,符合合同书的要求,同意通过评审。
四、成果报告摘要
1.我国暨阿勒泰地区,油气、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磷矿等资源需求旺盛。根据国家和阿勒泰地区资源需求状况,本研究将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国家暨阿勒泰地区战略性紧缺矿产,包括石油、天然气、铁、铜、铅、锌等,国家战略紧缺型矿产也是阿勒泰地区紧缺矿产,磷矿为地区紧缺矿产;第二类为阿勒泰地区经济可利用性矿产,包括煤炭、金、银等,利用这类矿产并非得到矿产资源,而更多的是让阿勒泰地区矿业企业获得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地区矿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地区油气需求缺口分别为500万吨和8000万立方米,煤炭缺口500万吨以上;铁矿石缺口大于1000万吨;铜精矿缺口20万吨以上;磷矿缺口大约200万吨等。
2.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均处于世界级的阿尔泰成矿带上。阿尔泰山脉横跨中国、俄、哈、蒙4国,绵延2000多公里,是世界5大著名成矿带之一,新疆阿尔泰山为中段南坡,长500多公里,阿勒泰地区与毗邻国家处于同一成矿带,资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趋同性,是我国矿产资源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3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且勘查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为我国暨阿勒泰地区引进短缺和经济可利用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实条件。
3.俄、哈、蒙3国与阿勒泰毗邻地区的经济也实现了较快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发挥阿勒泰地区等各方面组织协调及研究优势,开展对周边3国、特别是毗邻5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现状、市场消费等情况的研究,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加快开拓周边矿产品市场,拓宽本地区优势资源转换实施空间,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互利共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俄、哈、蒙及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与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趋同性好。特别是阿尔泰区域(3国5方)资源丰富,具有阿勒泰地区利用其短缺和经济可利用矿产的优势和条件。目前,在口岸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
5.新疆广汇集团引进哈萨克斯坦油气加工等5大项目实施,将为阿勒泰地区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仅蒙古(香港)能源公司引进煤炭、铁矿相关项目实施后,阿勒泰地区增加产值101亿元,税收12.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至少7200人。“十二五”末阿勒泰地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所创造的税收将占全地区税收总额的30%以上,将成为推动阿勒泰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6.利用布局、时序和矿种规划建议。国家层面:哈(萨克斯坦)蒙(古)并重,兼顾俄(罗斯)。地方层面:5方优先,适度拓展。利用顺序:东哈州-科布多-巴彦乌列盖-阿尔泰边疆区-阿尔泰共和国,拓展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资源。利用矿种:优先国家和地区短缺能源及金属矿产,兼顾其他经济可利用性矿种。具体为油气、煤炭、铁、铜、铅锌、铬铁矿、磷、金、银等。如东哈萨克斯坦州的油气、铁铅锌、铜矿等,科布多省的煤炭、铁矿、金矿等,巴彦乌列盖省的煤炭等矿种,阿尔泰边疆区的油气等资源,阿尔泰共和国的金矿、铜矿等资源,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的磷矿等,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铜、金等矿种。
7.相关政策建议。地方政府继续支持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项目,不因地方政府换届或领导人事变动而影响。时刻关注中亚油气等矿产资源利用动向,加快利用东哈州、蒙古资源项目推进力度。争取中央政府的更大支持,并将相关边疆优惠政策用足用活,不打折扣,切实造福阿勒泰地区各族人民。
五、成果转化应用
1.本项目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部分中间成果已及时转化为阿勒泰地区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矿产资源的实践。课题提出的利用周边国家毗邻地区时序、相关建议等已经或正在变为现实,如蒙古能源集团利用蒙古煤炭等资源,广汇集团利用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中俄西部天然气管道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部分研究成果被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采纳,被《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专题研究及文本所应用,被阿勒泰地区外经贸局、地区国土资源局等单位使用。
2.2009年6月22~27日,中国新疆阿勒泰党政代表团对蒙古科布多、巴彦乌列盖省两省进行了友好访问,与蒙古巴彦乌列盖、科布多两省签订了5份合作协议书,完成了《促进阿勒泰地区与蒙古科布多、巴彦乌列盖两省经贸旅游矿业合作新发展》考察报告,提出加强对阿勒泰地区周边国家资源可利用性研究工作等5点建议,其中特别提出加强与蒙古巴彦乌列盖、科布多两省矿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要继续加强党政代表团互访力度、拓展范围、加大深度。2012年5月7~16日,新疆阿勒泰党政代表团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俄罗斯联邦阿尔泰边疆区,阿尔泰共和国,蒙古巴彦乌列盖省、科布多省政府;落实了2009年度协议有关内容,阿勒泰地区与巴彦乌列盖省签署了《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与蒙古巴彦乌列盖省经贸、科技、卫生、旅游交流合作备忘录》;进一步确认了2011年在中国阿勒泰地区签署的《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与蒙古巴彦乌列盖省合作意向书》,对意向书提出的各领域的合作应积极落实,深入推进。

中国区域地质特征概述
答:70年代曾编制和公开出版了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有了极大进展,全国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基本完成,1∶20万综合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也完成了陆地面积的70%。1981年起在地质矿产部统一部署下,各省区市都陆续总结和编写了《区域地质志》及与其相应的系列地质图件[3~30],...

甘肃省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是否有效
答:(四)煤炭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必须达到详查(含详查)以上,方可出让采矿权; (五)除上述四种情况外,其余矿种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达到普查,方可出让采矿权。 第二十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依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采矿登记管理权限,制定本地区采矿权出让年度计划。下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也可逐级向有批准权限的管理机关提出...

吉林省太古宙地体中硫化铜镍矿床的成矿规律概论
答:岩石化学、矿物学等方面的规律性特点和控制成矿的内在、外在因素等,以供成矿预测或普查找矿工作参考...一般基性-超基性岩体群分布区,在1∶20万航磁图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岩群展布方向,岩体与围岩...而赤柏松1号岩体含矿岩相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测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为19.60亿~22.40亿年,显然是早...

吴县东山煤田()
答:1987年11月,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队提交了《江苏省吴县东山煤田渡村井田勘探(详终)补充地质报告》,1990年8月,经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工作程度为详查,批准可供利用的煤矿储量5931万吨。东山煤矿通过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队及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队的普查勘探,累计探明可供利用的煤矿储量...

新疆金属矿产的找矿策略
答:第一点:要遵循地质找矿的一般程序,即圈定或划分成矿区带、优选成矿区带、在优选的区带中找靶区(即找矿有远景的地区)及在靶区中详细找矿,逐步快速地缩小找矿远景区的面积,减少找矿的风险性。第二点:要学习与新疆毗邻地区的工作经验,了解邻区开展工作的背景,成功的条件等,以便结合自己的...

皖赣地区成矿作用与找矿远景
答:(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 摘要:皖赣地区主要存在4大成矿系统,即中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成矿系统、新元古代海底热水沉积成矿系统、晚古生代热水沉积(后期叠加)成矿系统、中(新)生代火山-侵入岩浆成矿系统。近年工作,取得了一批找矿最新成果,拓展了9个重要的成矿带。地物化遥矿综合信息显示,10个找矿远景区可以...

中文图书和资料目录
答:地质矿产部情报所编.苏联物探方法技术及其综合找矿实例[M].北京:地矿部情报所,1982. 地质矿产部情报所编译.1985.岩石化学测量与普查方法[M].北京:地质矿产部情报所,1987. 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编.苏联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的遥感地质工作[M].北京: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1988. 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编.苏联矿产预测...

和县金—龙铁矿()
答:经选矿试验,回收以铁为主,综合回收硫、钴,回收指标均较理想,选矿效果比较好。矿床属全隐伏型矿床,适于井下开采。因全区为第四系覆盖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长期以来是矿产普查的空白区。对该区较系统的地质普查工作始于1975年。70年代中期,省地质局三二二队总工程师孙化东、队物探技术负责人...

蓝田玉的历史
答: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载: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 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玉质从外观上看,...

寻找石油[~,,,]
答:为了寻找中国西部石油,在 1982 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孟继生、李廷栋院长主持下,召开了座谈会。高庆华发表了题为《在祁连山、柴达木及其毗邻地区寻找石油的意见》,受到大家一致赞同,并决定成立地质矿产部五六二综合大队石油考察队。1982 年 5 月编写了任务设计书,6 月即开赴柴达木盆地开展了调研工作。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