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你认为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情况呢?

作者&投稿:厍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明碰撞与冲突是西方文化思维角度提出的观点,而从人类文明构成关键要素分析: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除了其中的信仰、宗教观念等个别要素可能存在不同文明间不相容问题外,其它要素在不同文明形态间是不存在矛盾冲突的。

夸大文明间个别不相容问题,进而作出文明冲突和碰撞的结论是非常片面错误的。实际上,人类所有文明在本质上是使人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行为总合,决定了文明在发展方向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互容互通性的构成要素远多于矛盾冲突要素,互容互通是所有文明之间共有的属性,相同物种的人类为了脱离野蛮状态的共同目标所形成的文明本质特征决定了共性大于分歧。

上古时期的人类社会因为地域阻隔,文明要素在起源时间和地域上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由此出现了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各种文明,迄今为止发展衍生了: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等四大各具鲜明特征的代表性文明。

虽然外在形态各具特色,但是文明间互容互通的本质是没有变化的。由此,多个文明交汇融合形成了:俄罗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些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次生性文明。

在科学启蒙前的文明时期,文明中的信仰、宗教观念等要素具有压倒性的社会影响力,由其产生不平衡影响,导致欧亚大陆西方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间旷日持久的,以宗教战争形式为主的文明对抗冲突。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不断向全球各领域深度渗透,宗教信仰的社会影响力日渐衰弱,因此宗教战争导致的文明冲突逐渐成为历史。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获得了全球性的影响力,人类逐渐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时代。新的世界文明可能会是以科学理性思想为主导。现存的所有文明将会以适应科技发展并与之兼容,引发系统性的巨大变迁。科技发展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可能会催生出一些新生态的文明元素,由于或多或少包含科学理性思想的共性,所以不同新生态文明之间会交流多于隔离,互融互通多于对立斗争。

科技文明时代,中华文明将会得到空前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全球化科技文明发展时代,中华文明由其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兼容并蓄的特性对科学理性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会积极吸纳科技理性思想元素,从而快速进步转型发展。以科技思想交流为桥梁,通过不断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将越来越绚丽多彩。

西方文明将会由其本质以神学理论为基础,容受科学理性思想可能会比中华文明复杂。历史上,科学重大发现如:日心说、进化论、遗传定律等的出现,都相继动摇西方文明根基的情况,证明西方文明的科学容受问题确实存在。如果不能有效转变宗教思想依赖性,西方文明变革将会比较艰难曲折。主要问题出自其文明的宗教信仰要素权重过大,突飞猛进的全球科技发展浪潮不断对其产生冲击。西方文明由此引发一系列内在的矛盾对立,是其存在的要素结构性问题,并非是中华文明或者其他任何文明对其产生的外部碰撞。

总之,未来世界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在全球科技发展浪潮影响下,过去由于宗教信仰差异导致的文明冲突对立的情况会逐渐消失。包括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文明间互相尊重,交流互鉴的人类文明大同繁荣景象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



最后的结局应该是取精华去糟粕。没有哪一种文明是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都有可取之处,所以最后留下来的就是最适合和精华。

中西方文明可能会融合。每个文明都有它独特的优质之处,两种不同的文明在一起,最终可能会把优质之处结合在一起。

~

如何理解冯友兰先生的“中西之交,古今之异”
答:因此,中国始终在“古代”中难以自拔。近代化的萌芽在中国这片大地上难以寻见。但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是历史的必然。于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踏进了这片他们未曾涉足的土地,身处“古代”的中国国民忽然发现,在中国文明之外,还有另一个强大的文明,并有旺盛的生命力。已然垂暮的中华文明在对比之下...

为什么说世界各种文明形态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
答:在世纪更替、千年交接的新时代,世界正逐步走向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而与此同时,各种文明之间的局部冲突和动荡此起彼伏,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摩擦以及以两种不同的文明模式、文化传统、民族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及冲突更为明显地凸现出来。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以一个有分量、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的...

关于对立关系的高中生800字作文
答: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这纯粹是一种意淫,愚昧可笑。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新中华文化。还要虚心学习。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
答: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后必然的一个现象,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在许多地方有着极大的...

就全球化时代,世界文明冲突的根源和实质谈谈你的认识?
答:应该说,这种作用和影响既取决于外来文化的性质,同时也取决于当今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就前者而言,如果我们将文化全球化理解为是西方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征服,用西方文化的价值尺度去评判其他文化从而作出取舍,那么毫无疑问,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对峙、冲突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而...

试论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之异同
答: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强和国际各领域合作的深化,正确对待我国古老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由于民族历史问题而产生崇拜或排斥等诸多心态,本文认为对待中外文明应秉持承认、尊重、学习、理解、互补、共荣的基本态度,才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论文关键词:...

围城主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

面对外来文化入侵,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答:全盘西化:一方面把现代化等与西方化,另一方面把现代化和中国固有文化对立起来,因而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画文化的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 闭关自守:绝对的排斥外来文化,特别是对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不思变革,抱残守缺。 以上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是...

比较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时空差异性
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是两种各自独立发展而有着较大差异的文明。这种差异,究竟是根本性质上的带有民族性的差异、还是人类文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这是五四时期乃至近代中国人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也是在中西文化比较中长期困扰中国人的重大问题。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明的碰撞与冲突的加剧,中国人自觉或不...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一)
答:书末附有潘中岐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导读”和李慎之的“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评亨廷顿第三篇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文章”。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第一章:世界政治的新时代;第二章: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第三章:普世文明?现代化与西方化)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