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说的是哪位将军?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是什...

作者&投稿:尉迟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是一首匈奴民歌,说的是霍去病将军。

原文: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译文:失去了我们的祁连山,我们的牲畜怎能繁衍。失去了我们的燕支山,使我们的妇女没有了胭脂。

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县境东南大黄山)与匈奴战,斩首八千余级。

扩展资料:

焉支山,现代地理常称”大黄山“。“焉支”源出匈奴语,有多种语意,这里意为”天后”。相对于匈奴以祁连山为”天“山,焉支山为”天后“山。一般认为,其别称”胭脂山“、”燕支山“等都是匈奴语的不同音译。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骑兵1万,出陇西(即临洮),渡临津关(青海循化黄河渡口),越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即民乐县扁都口),入河西走廊,迅速占领匈奴的祁连城(民乐县永固城),与浑邪王战于焉支山。

匈奴败走,霍去病乘胜“过焉支山千余里”,俘浑邪王太子和相国、都尉,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焉支山



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说的是霍去病将军

说的是将军霍去病

匈奴悲歌中所描述的是匈奴人对于失去祁连山和燕支山的悲愤之情,并非涉及某位具体的将军。这是一首古代民歌,反映了匈奴人面对失去重要领土所带来的痛苦和困境。祁连山和燕支山在匈奴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与牧业、生活和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失去这两座山对匈奴人来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痛苦。
匈奴悲歌中提到的是汉朝将军霍去病(Huo Qubing)。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将领

霍去病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意思~

意思是:失去了我们的祁连山,我们的牲畜怎能繁衍。失去了我们的燕支山,使我们的妇女元胭脂。
这是一首匈奴民歌。
原文: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注释:
(1)祁连山:中国西部名山,位于甘、青两省,平均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上有冰川,灌溉附近的祁连山草原和河西走廊一带,汉以前曾经为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的驻牧地。“祁连”是古匈奴语,意为“天山”。
(2)六畜:通常指六种家畜:马、牛、羊、鸡、狗、猪。
(3)蕃息:滋生;繁衍。
(4)焉支山:即燕支山,又叫焉脂山、删丹山、燕脂山、胭脂山等。汉以前为匈奴所据,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
(5)颜色:容颜、姿色。多指女子的姿色。
(6)嫁妇:媳妇。

扩展资料
匈奴是较早游牧生活于青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因为匈奴人没有创制自己的文字,曾经流行一时的民歌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通过汉译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这是一首真实反映匈奴政治历史状况的时政民歌。
这首诗开头,没用很多的笔墨去描绘焉支山如何物产丰富,在军事上又对匈奴族多么重要。而就“以妇女无颜色”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表现出焉支山的失去,对匈奴族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起到了见微知著的作用。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最珍贵的就是能蕃息牲畜的水草地。燕支、祁连都有水草丰美的山麓,一旦失去,六畜不繁,其困苦可知。
这首歌谣用粗线条勾勒出匈奴人民失去领地的困苦生活。两个“失我”突兀而出,重迭连用,正见其逐层加强的愤怒心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焉脂山

霍去病将军伐匈奴,将其一路赶到西边,匈奴人失去了草盛水美得祁连山,六畜得不到喂养,失去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出嫁的妇人没了胭脂可用。这是匈奴悲歌。

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答:这是一首匈奴民歌,说的是霍去病将军。原文: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译文:失去了我们的祁连山,我们的牲畜怎能繁衍。失去了我们的燕支山,使我们的妇女没有了胭脂。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县境东南大黄山)与匈奴战,斩首八千余级。

有一首匈奴民歌有一句话是:“亡我祁连山,是我六畜不蕃息”。请问哪位...
答:《佚名·匈奴民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是什么意思...
答:霍去病将军伐匈奴,将其一路赶到西边,匈奴人失去了草盛水美得祁连山,六畜得不到喂养,失去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出嫁的妇人没了胭脂可用。这是匈奴悲歌。

匈奴的一首诗道尽霍去病有多厉害
答: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

历史上的霍去病做了啥?匈奴人用24个字感叹他?
答: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是匈奴人在《匈奴民歌》这首诗中感叹。一、霍去病简介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以及名将卫青的外甥,权臣...

帮我找下《匈奴两千年祭》的原文和翻译啊~
答:祁连山下,居延河畔,到处涌动着向塞外迁徙的匈奴,凄凉的胡笳,呜咽的羌笛,伴唱着阵阵悲歌: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女儿无色颜。 夺我金神人,使我不得祭于天。 这年深秋,河西走廊西部的首领混邪王在重重压力下,无力再战,诱杀了不愿投降的休屠王,虏获了他的阏氏及太子——就是那个在...

霍去病的主要成就
答: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元狩四年春,汉武帝命卫青...

祁连山能够被称为“万宝山”,是何缘故?
答:地理里的“万宝山”、“聚宝盆”等称呼都是指当地资源丰富。祁连山的名称出自匈奴语,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就是匈奴心里的天山。在与大汉帝国的博弈中失去祁连山的控制权之后,匈奴人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意为失去祁连山下的优质牧场,匈奴人的牲畜都无法繁育了。这...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谁说的呢?
答: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

霍去病的诗句,全诗是什么?
答: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