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宰相到底为几品官吏? 唐朝时期的丞相是几品官啊?是从的还是正的?

作者&投稿:宣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的宰相最高是三品。

唐朝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门下侍郎是宰相。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

唐高宗后,尚书仆射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参议朝政的百官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衔的也是宰相。

据《新唐书》编者欧阳修所述,唐朝沿袭前朝隋朝体系。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将政府分为五个部门: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后被隋炀帝改名殿内省。

隋文帝年间,尚书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让最受尊敬的官员如高颎、杨素、苏威在不同的时期任尚书省长官,尚书省总有两个长官即尚书仆射,通常被视为宰相。欧阳修还称,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也被认为是宰相。

扩展资料

在唐太宗命令下,多宰相的制度被正式化,以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改名自内史省)长官被认为宰相。因门下、中书两省经常有不止一个长官,宰相并不必是四个。唐太宗末期,他开始授特定的并非一省长官的高官参豫朝政等官名,指为宰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他修订官名,将其正式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和门下省长官侍中都是三品。这些宰相被柏杨称为“实质宰相”。

终唐一朝,门下省、中书省被数次改名,同中书门下三品也相应被数次改名(如唐玄宗年间,中书省、门下省分别短期改称紫微省、黄门省,实质宰相就被称作同紫微黄门三品)。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又设立了一个次等但权力与前者相同的官名,最初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柏杨称为“第二级宰相”。

安史之乱后,实质宰相衔虽未被官方废止,却也不再使用,最后一个得此衔的是至德二年(757年)—乾元元年(758年)间的李麟;而二级宰相衔却变得很普遍,在唐朝的余年里都得到使用。神龙元年(705年),尚书仆射不再被视为宰相,除非被授实质宰相衔。

从初唐直到唐睿宗景龙四年(710年),参豫朝政一职的变体继续出现,如参知机务、参掌机密、参知政事、参谋政事,柏杨称之为“第三级宰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宰相



唐制:亲王一品 郡王二品 尚书令(宰相的头)二品 国公三品 中书省的头三品 门下省的头三品(都是宰相) 因为唐太宗做过尚书令,所以以后就再没人做这个官了,唐的宰相最高就三品,所以狄仁杰官至三品在唐朝来说已经是位及人臣了,相当于清朝和砷的地位了.
就是正三品,狄仁杰虽然是宰相,但的官职就是正三品.隋代以后丞相就演变成了宰相内阁制.宰相不一定是是非常高的官,更不可能是正一品.
七品小吏也可以担任宰相,当然从官服来讲要佩戴金鱼带.表明自己是
宰相.唐代的官服一品到从三品,叫上三品.官服的颜色是紫色的.正四品上到从五品下,穿红袍.正六品上到从七品下.穿绿袍,正八品到从九品下,穿青(发黑色)袍.
唐初的正一品官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这些是正一品的官职,但这些官职都是空衔没有实权.实权的官职一般是从,正二品开始.狄仁杰所担任的官制是确实是正三品.<神探狄仁杰>这方面演的很准.
而李元芳担千牛卫大将军,也是正三品.唐代禁军共称十六卫.每卫最高的军事长官是正三品.李元芳和狄仁杰虽然都是正三品.从品级上来讲是平级的.但从官秩上来讲,是不同的,狄仁杰的官秩要比李元芳的官秩要高的多.

宰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的合称,所以无法有固定的官职.

宰相是从一品

唐朝最高权力机关为三书省,
好像没宰相这位

宰相一般是几品官呀?~

宰相不一定是一品。一品在唐更多的是荣誉,不对应职位,明清基本不设宰相一职,开始进行分权,集中皇权,故一品、二品的品衔才对应其职位。
隋唐一般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一般称宰相,尚书令正二品,一般不置,分左右仆射,为从二品;中书令正二品,门下侍中正二品。
唐朝期间品衔与职位不是对应关系,经常有低品高职的出现,基本上三品以上就可以做宰相了,一品官是很难的,更多是个虚荣,做到一品基本上也就老了。
还有就是加号“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也是宰相,这些有可能是出将入相的将军,也有可能是六部的官员,品级就相对较低了。所以宰相出了以王或者国公出任宰相的,没有正一品。
宋朝宰相都是枢密使、各阁大学士,品级更低,就不说了。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还有王也是正一品,皆是荣誉头衔。

扩展资料: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区别:与丞相(官职名)并非一个概念。
参考资料:宰相-百度百科

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如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都是正三品,以后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也是正三品。
而只有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才是一品,是最高职位,首席宰相。李世民曾任尚书令,太尉,天策上将等职,使的后世很少让臣子任尚书令,太尉,上将军。
只有国舅长孙无忌任太尉,为首席宰相。代宗朝郭子仪功勋卓著才被任为尚书令。而十六卫军的上将军,则不再任,以大将军为十六卫军最高官位。

扩展资料:
在唐代,宰相的职责由三省承担,三省长官即为宰相,各自履行法定的权力。"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在唐代,一项政策或命令发布与实施,都严格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
首先由中书省决策,起草诏书,经皇帝批阅画敕后,送交门下省审议;经门下省复核同意,诏书方可生效;门下省若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驳还,提交中书省重新拟定。
这项制度,在唐代坚持得很好。虽然也有君主绕过程序发号施令,但那只是特例,而不是惯例。唐中宗曾不经中书门下二省而封拜官职,自己感到心虚,不敢照常规格式封发,而改用斜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省六部制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又会是什么官?
答:唐朝的一品官员一般是太师、太傅、亲王、公主等,二品的官员一般是特进、辅国大将军等,其实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跟皇帝有着一定的关系的,但是他们又没有 什么参与政权的权利。我们在看一些历史电视剧的时候,在唐朝时期,以为当时的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位,其实并不是,在唐朝以及在武则天时期,...

宰相一般是几品官呀?
答:而尚书令是正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是从二品 中书令和门下侍中都是正三品 所以说唐朝的宰相基本上都不会是一品官 一品官都是勋贵们的赠衔 一般也都要死后才追赠的 但是古代的官一般分为职官 勋官 散官 还有爵位 上面说的都是职官 唐朝的勋位最高也只有正二品 上柱国 文散官最高是从一品开府...

唐代宰相是三品官,一品官、二品官分别是什么?
答:在唐朝时期一开始时候,只有尚书令是皇帝手下最大官员,就是宰相一位。而这个宰相是到武则天做皇帝后才有,一开始全部都是尚书令这个官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当时官员制度来看,宰相其实最开始是正二品官,不是正三品。而尚书令在唐朝也经历很多改制,从尚书省最高长官,到都台,都省,中台,尚书令,这...

唐朝各个官职名,比如刺史、县令什么的,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
答:唐朝中央宰相名称: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参知政事(二品)等都是宰相,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常委、委员.尚书(三品)、侍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郎中(五品)、员外郎(六品),相当于中央部委的厅局级、副厅局级公务员.御史大夫(三品)、御史中丞(四品),相当于纪委书记、...

唐朝宰相的权力有多大,为什么唐朝有那么多的宰相呢?
答: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长官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左、右仆射,从二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李世民继位前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长官为尚书,正三品,副长官侍郎,正四品上。理论上,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同为宰相。但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前曾担任尚书令一职,他...

狄仁杰做宰相时是个几品官?
答:二品 分别说下,一品、和正一品的区别 在唐朝宰相只是三品而已,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也是三品,所以狄仁杰说他和李元芳是“同品不同秩”所谓的一 分别说下,一品、和正一品的区别 在唐朝宰相只是三品而已,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也是三品,所以狄仁杰说他和李元芳是“同品不同秩”所谓的一 ...

《长安十二时辰》中大唐宰相才官居三品,那当时的一品大员是什么档次_百 ...
答:他是什么官,官居几品呢?我们会发现,姚汝能这个剧中的搞笑担当,谁都能使唤一下的家伙,居然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太子东宫卫率,这官阶不可不谓不高了,要知道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正四品红袍官员啊,距离传统意义上的“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也不过就隔了一级啊。为什么姚在电视剧里面的表现...

狄仁杰内史是什么官,狄仁杰的最大官职,是几品
答:狄仁杰的最大官职,是几品 狄仁杰的最大官职是身为宰相时的官衔为正三品。 狄仁杰是唐朝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他公正严明、断案如神,同时也是清廉不阿、整肃朝纲的一朝宰相。宰相的职位相当于现代的总理,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可身为宰相的狄仁杰官衔却只是正三品。 唐代正一品大官是三师与三公,即太师、太傅、...

唐朝时期的宰相也分几品吗?
答:肃宗以后,“中书门下”又简称“中书”与中书省不同。政事堂是朝廷的决策机关,凡全国军政机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都在这里议决。唐朝宰相一般有数人担任,多时曾达十余人,其中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安史之乱后,改为宰相们轮流担任首席,十天一更换;德宗时又改为每日一...

唐朝官员是怎么分等级的?狄仁杰身为宰相怎么是正三品?
答:唐代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其他两省是门下省与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是中书令(武后时改为凤台,长官为内史),门下省长官为侍中(武后时改为鸾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侍从皇帝,因此两省长官与尚书左右仆射在唐初就形成了中央的决策机关,自然成了宰相。后来,由于皇权的进一步发展,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