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哪个年龄段的时候算少年,青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 青年人年龄段,中年人年龄段,少年呢? 壮年段

作者&投稿:枕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少年:6~14岁;青少年:14~18岁;青年:18~35岁;中年:35~45岁;壮年:45~55岁;老年:55~生命结束。

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年龄段如何划分?~

中国的年龄分段:
1.幼儿
0岁—2.5岁
(1)婴儿期0-3周月;
(2)小儿期4周月—2.5岁;
2.童年。
2.5岁—6岁

幼儿期2.5岁后—6岁;
3.少年。
7岁—17岁。
(1)启蒙期7岁—10岁;
(2)逆反期11岁—14岁;
(3)成长期15岁—17岁。
4.青年。
18岁—40岁。
(1)青春期18—28岁;
(2)成熟期29—40岁;
5.壮年
41—48岁
壮实期41—48岁;
6.中年。
48—65岁。

(1)稳健期49—55岁;
(2)调整期56-65岁;
7.老年。
66岁以后。
(1)初老期67—72岁;
(2)中老期73—84岁;
(3)年老期85岁以后。

扩展资料:
在20世纪的末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
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1、童年(10 岁)
不计较家里给的零花钱多少,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穿名牌服装,少不更事,和人家比吃穿,还情有可原,年纪到了整数就该懂事了。
2、少年(10-20 岁)
不计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计较父母的职业,十几岁时,如果还和别的孩子比较家庭出身,比爹娘官大官小,恨不得都投生帝王之家,将相之门,尚无自立之志,出身贫贱的还为家庭自卑,老觉得抬不起头来。出身富豪的还处处依靠父母,在家庭荫护下养尊处优,那就会一辈子都没出息。
3、而立之年(30 岁)
三十岁时,已成家立业,为父为母。有了几年家庭生活的经验。大丈夫该不再计较妻子的容貌,深知贤惠比美貌更重要。会过日子媳妇比会打扮的媳妇更让人待见。
4、不惑之年(40 岁)
不再计较别人的议论,谁爱说啥就说啥,自己想咋过就咋过。不会再轻易被别人议论左右,这点本事应该有的,否则也对不起‘不惑’这两字啊。
5、知天命之年(50 岁)
半百之年,曾经沧海,阅人无数,见惯秋月春风,不再大惊小怪,历尽是非成败,不再愤愤不平。看新贵飞扬跋扈,可不动声色。看大款挥金如土,也气定神闲,耐住性子。
6、耳顺之年(60 岁)
如果从政,该不再计较官大官小,退了休,官大官小一个样,都是退休干部;如果经商,该不再计较利大利小,钱是挣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心态平和对自己身体有好处;如果舞文弄墨,当不再计较文名大小,文坛座次。
7、古来稀(70 岁)
人到古稀,该不再计较的东西更多,看淡事情更广。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是不是说明都可以不再计较了,这个岁数的老人,要有三样特别积极: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良好的名声。

15岁以下为少年、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扩展资料:
古代划分
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说来相当有趣。
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大意是说:男子十岁称幼,开始入学读书。二十岁称弱,举冠礼后,就是成年了。三十岁称壮,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四十岁称强,即可踏入社会工作了。五十岁称艾,能入仕做官。六十岁称耆,可发号施令,指挥别人。七十岁称老,此时年岁已高,应把经验传给世人,将家业交付子孙管理了。八十岁、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有人侍奉,颐养天年了。古人之所以如此划分,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尽管这些观点,某些地方有点主观、片面,但总的来说,是符合人生规律的。
古人提倡十岁入学,今天我们规定七岁入学,尽管相差三年,但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应该是符合现实要求的。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这和今天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民间流传的“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五十正当年(即壮年),六十七十满街转,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谣,这和“四十称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
传统划分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一39岁),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
胎儿.婴儿0-0.6,幼儿0.6-2、儿童3-6、少年7-14、青年15-35、中年36-60、老年61-,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
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50岁以后。
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以人口总数为基数计算少年人口系数,壮年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还以壮年人口数为基础计算抚养系数,即抚养系数=(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壮年人口,国际上还把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青年人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年龄分段

儿童,少年,青年的年龄段区分
答:0-1岁——幼儿 2-12岁——儿童 13-18岁——少年 19-21岁——青少年 22-39岁——青年 40-69岁——中年 70-99岁——老年 100岁以上——人瑞 以上资料是在图书馆里找到,大致上应该是没错的了。

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分别指多少岁?
答:幼儿:1周岁-6周岁。儿童:7周岁-14周岁。少年:13周岁-19周岁。儿童:18周岁以下。青年:20周岁-39周岁。中年:40周岁-59周岁。老年:60周岁以上。

幼年,少年,青年,中年,中青年,老年,分别是指哪个年龄阶段?
答:一、幼年是指年龄在3岁到10岁左右的人。二、少年是指十岁左右至十五六岁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当于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三、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化。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节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而又...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怎么划分
答:1.44岁以下为青年人,2.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3.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4.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5.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中国的年龄分段:1.童年:0岁-6岁(周岁,下同) (1)婴儿期0-3周月;(2)小儿期4周月-2.5岁; (3)幼儿期2.5岁后-6岁;2.少年:7岁-17岁。(1)启蒙期7岁-10...

少年和青少年是怎么区别的
答:青年,年龄在18至50周岁之间的人称为青年。不同年龄段的区分:1、0周岁为婴儿。2、1周岁~6周岁为幼儿。3、7周岁-12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4、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5、66周岁~79周岁为中年。6、8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少年和青少年是的年龄段分别是多少?
答:14岁以下是少年。15-18是青少年。。

儿童、少年、青少年、青年年龄分界线
答:儿童、少年、青少年和青年是描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术语,它们在年龄分界线上有所不同。1.儿童:儿童是指从出生到12岁的人群。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关爱,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2.少年:...

儿童、少年、青少年、青年年龄分界线
答:儿童是指3至6岁年龄段的人;少年涵盖了大约11岁至17、18岁的年龄段;青少年指的是13岁至17岁的群体;而青年则是指18岁至45岁的年龄段。0至6岁被定义为婴幼儿期;7至12岁为少儿期;13至17岁属于青少年期;18至45岁则是青年期;46至69岁称作中年期;超过69岁则被划分为老年期。这种年龄段划分...

青少年年龄段划分标准
答:青年人:18岁至65岁;中年人:66岁至79岁;老年人:80岁至99岁以上。1、通常按年龄大致分成:婴儿(出生~1岁)、幼儿(1~4岁)、儿童(5~11)、少年(12~18)、青年(19~35)、中年(36~59)、老年(60~)。2、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段划分标准作出...

青少年和青年分别是什么年龄的阶段
答:幼年,少年,青年,中年,中青年,老年,分别是指哪个年龄阶段? 一、幼年是指年龄在3岁到10岁左右的人。 二、少年是指十岁左右至十五六岁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当于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 三、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