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改革

作者&投稿:底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2012-03-10 02:06:00 来源: 郑州日报(郑州)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0)

深化改革:

改什么,怎么改?

政府工作报告出现近70次“改革”,代表委员竞相提出“改革”的议案提案……两会期间,走过“而立之年”的改革,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改革为何广受关注?深化改革难在哪?推进改革路径何在?两会内外,代表委员和专家纷纷各抒己见。

深化改革难在何处?

走过30多年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有了改革共识,但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代表委员认为,当前改革面临几重难题:协调利益分配难、推动政策落实难,很多问题久拖不决且矛盾重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30多年的改革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了,利益博弈格局也初步形成,并且有进一步固化的趋势。“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地方利益的形成已经具有普遍性。垄断行业为什么难改?就是因为行业利益太突出了。”

新医改3年,成绩斐然,但在公立医院改革、医药流通领域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整合等方面的深入推进还比较艰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说:“阻力在于利益协调难度加大。”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改革开放初期,发动一项改革往往能找到普遍受益点,现在这个点很难找,怎样对待既得利益是改革的难题。

有“农民工司令”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连续多年呼吁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福利保障问题。他说,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举措,但农民工入籍难、社保转移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解决进展缓慢。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政策出台已有几年,但许多相关部门的实施细则仍未出台。电信、金融、电力等行业依然很难看到民企的身影。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春江集团董事长裴春亮说:“政策落实难,改革步伐慢,越拖矛盾越多。”

“面对重重矛盾,改革不能退,当前要有更大的决心推动改革,要坚定地、自觉地、长期地把改革作为中国发展的动力。”迟福林说。

推进改革路径何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并且提出了今年改革的6大重点任务。

下一步,改什么,怎么改?

代表委员认为,“九五”计划以来,纵跨四个五年计划或规划,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今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本症结,在于体制机制制约。

“长远来看,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迟福林说,“在经济领域范畴,应当是市场主导下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有限地发挥市场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之一,就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怎么转变?“政府转变职能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服务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马元祝说。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和“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六项改革重点任务,马元祝建议国家加快改革金融信贷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坦诚地承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

代表委员认为,这些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应是当前改革的重点。“贫富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改善民生,成为社会改革面临的重大任务。”迟福林说。

这些“重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给出了举措,如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降低食品价格中间成本、教育支出要占到GDP4%等。

路径,在热议中清晰代表委员认为,站在改革新的关口,就是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加大医药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改革力度,解决好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

(本文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滁州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何措施?
答:滁州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举行的措施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建设实践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等。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滁州学院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理念。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

社会主义改造对“全面深化”有何意义
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大举措、路线图与时间表,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对于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1、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于中国就业创业发展有何期待
答:全面深化改革将推动就业结构更加优化 记者:就业结构性问题在我国一直非常突出,三中全会的 《决定》对于解决结构性失业有突破吗?赖德胜:就业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农业...

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何期待?您觉得哪些方面亟待改进?
答:比如,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虽然近年来呼声很高,但不可忽视的是, “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情况屡屡发生,使高校办学自主权陷入“放放收收”的怪圈。如何走出这种误区,关键在于坚持放权与监管同步,确保放而不乱。在加大放权力度的同时,政府应当创新管理方式,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拨款、信息...

同春秋时期政治改革相比,战国时期的变法有何发展深化?
答:战国变法削弱或基本取消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和分土封侯的制度,建立以职官任选制度为特点的中央集权制,强化了君主集权的地位。经过变法列国确立了两个新的社会阶级,地主和农民,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阶段。

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
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

谈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集体林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还相当突出,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

教育部:完善举措,进一步巩固深化高考改革,对教育事业有何助益?
答:采取多种人才选拔的方式,畅通选拔渠道,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途径。许多特殊型人才,因为没有施展平台而被埋没,这一改革是有特殊技能人才的福音。通过科学选拔人才的方法,能够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总之,这次深化高考改革,既能促进教育发展,又能促进教育公平。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三权分离”有何经济意义
答:其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允许搞私有化,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这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底线和基本原则。二是在明确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基础上,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三是赋予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民集体经济...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新时代下全面深化改革有何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答:吸取经验教训,学到知识,有利于准确分析情况制定好的方案,同时学习精神去战胜改革中的各种困难,将民族的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