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悯农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作者&投稿:祖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是唐代诗人。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扩展资料:

"悯农"指《悯农二首》是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上文中的为第一首,第二首如下:

原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诗中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悯农



悯农 ____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

悯农2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生于唐代大历七年(772),祖籍安徽毫州。

注释:

粟:泛指谷物。 四海:指全国各地。 闲田:荒芜了的田地。

诗景:

春天里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一万颗种果实。全国都没有闲置的田地,可是农民还会被饿死。

简析:

作者用“一粒粟”和“万棵种”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果实丰收,接下来陈述全国到处长满庄稼,农民劳动的事实。随后点出农民没有因为辛勤劳动和丰收而富足,相反的事情是“农夫尤饿死”的悲惨景况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 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 ,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 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 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 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 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 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 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 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 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 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 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 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 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 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 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 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 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 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 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 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最佳答案-网友投票选出
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悯农》的作者是李绅
李绅字公垂,祖籍安徽毫州,
父李晤,
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
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
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千
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
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
传后世,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
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
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
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
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
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
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
(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
期间,李绅写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
宝历元年(825
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
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
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
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
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
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
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
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作
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
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唐朝诗人李绅作的

锄禾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悯农二首》的第二首,全诗原文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话文释义: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悯农的作者是唐朝李绅,毫州人。
这首诗是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路经亳州,二人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时,李绅有感于农民的辛劳,当场作出的。

锄禾日当午是谁写的
答:悯农【作者】李绅【朝代】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赏析【注释】:禾:禾苗。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餐:饭。皆:都是。【简析】:这首悯农诗...

唐诗悯农的作者是谁
答:唐诗《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 李绅 〔唐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首 李绅 〔唐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是谁写的?
答:李逢吉想的是个人命运前途。李绅想的却不一样。他看到田野里农夫正在冒着炎炎烈日,辛苦地劳作,吟诗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还不过瘾,立即又吟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诗,让李绅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美誉。

《悯农》的作者是谁?
答:《悯农》的作者是李绅。李绅是唐朝诗人,生于772年,祖籍亳州谯县,出生于湖州乌程县。李绅在年轻时,节约简朴,做了大官后,耳濡目染之下,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成了“朱门酒肉臭”的贵人。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

《悯农》作者是谁?
答: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悯农》赏析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

悯农的作者李绅是哪个朝代的?
答:李绅(772—846)汉族,唐朝亳州谯县(今亳州人),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

《悯农》的诗人朝代
答:《悯农》诗共两首,作者李绅(772—846)汉族,唐朝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

闵农全诗的作者是什么朝代
答:悯农 (唐)李绅 其一 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其二 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悯农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答: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原文】: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

写悯农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答:唐代李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