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制作方法 如何制造玻璃

作者&投稿:镇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玻璃制成的方法如下:
1、准备硅砂。
2、将碳酸钠和氧化钙添加到硅砂里。
3、根据玻璃预计的用途添加其它化学品。
4、添加化学品使玻璃达到想要的颜色。
5、把玻璃混合物放入耐热坩埚或支架里。
6、将混合物熔成液态。
7、使玻璃熔液均匀并去除气泡。
8、将玻璃熔液塑造成型。
9、通过热处理增强玻璃。

1、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扩展资料:

玻璃主要成份是石英砂, 其制造过程是石英砂配合其他化学原料在高温(摄氏1300度)烧制后冷却而成的结晶体,具有质硬、抗磨损,高透光率及抗腐特性,其用途广泛、历史悠久. 

现时制造玻璃之技术一日千里,其用途日益增加,由钟表、器皿、门窗、灯饰以及高科技如电子部件及太空科技等,都不可缺少玻璃. 我们日常接触较多的莫如平板玻璃,厚的用于门窗,薄的用于钟表及医学化验用途上,其制造方法是将溶炉中的玻璃溶浆用水平或牵引方法(又称浮法)及用垂直式牵引方法制成.溶浆经牵引出溶炉后亦同时作有系统的冷却,冷却完成后便成平板玻璃。

参考资料:玻璃生产工艺技术 百度百科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 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2。

3. 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 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 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

4. 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玻璃主要成份是石英砂, 其制造过程是石英砂配合其他化学原料在高温(摄氏1300度)烧制后冷却而成的结晶体,具有质硬、抗磨损,高透光率及抗腐特性,其广泛用途已有悠久历史。

现时制造玻璃之技术一日千里,其用途日益增加,由钟表、器皿、门窗、灯饰以及高科技如电子部件及太空科技等,都不可缺少玻璃。 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莫如「平板玻璃」,厚的用于门窗,薄的用于钟表及医学化验用途上,其制造方法是将溶炉中的玻璃溶浆用水平或牵引方法(又称浮法)及用垂直式牵引方法制成。

溶浆经牵引出溶炉后亦同时作有系统的冷却,冷却完成后便成「平板玻璃」,平板玻璃的厚度主要决定于牵引时的速度,牵引速度越快,可制造出的厚度越薄。 普通的平板玻璃虽然从正面看似光亮通透,但从侧面近边缘之处看是略带青色,因玻璃颜色深浅取决于制造玻璃之主要原料-石英砂的纯净度及含铁量之多寡。

通常钟表业所选用的薄玻璃较优质,但价值较贵,其主要分别在于所用石英砂原料较优,含铁量甚低(一般在万分之三以下)。

拓展资料:

玻璃是在给瓷器烧釉时被偶然发现的。现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长石和石灰石经过高温制成的。制造玻璃前,工人们先要把原料放在炉子里熔化成浆状物体,然后用机器加工成各种玻璃模具。玻璃工匠还能把浆状体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皿,添加不同的材料,还可以制成不同质地的玻璃制品。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具体方法如下:

1.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 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

3. 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

4. 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会降低玻璃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导致玻璃破裂,为了消除这种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

拓展资料: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的制作工艺流程~

1.玻璃的原材料,纯碱、石灰石、石英放入里面后经过高温烧熔就会形成液态的玻璃。
2.接着,工人们就会用特制的金属勺将烧熔的玻璃转移到一个塑形的机器上,由于烧熔的玻璃温度非常高而且较重,所以需要多个人一起转移。

3.之后,机器将液体玻璃送入一个巨大的卷筒中,然后压制成厚度一样的玻璃块。
4.最后,经过冷却和切割,一块完整的玻璃板就完成了。

扩展资料:
玻璃工艺品,也称玻璃手工艺品,是通过手工将玻璃原料或玻璃半成品加工而成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产品。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如今,人们的品味高了,玻璃工艺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它为普通人家里的装饰提升了品位与艺术感。
威尼斯是玻璃工艺品的著名产地,虽然玻璃艺术品是少数人有钱人的奢侈品,但近几年,到威尼斯旅游采购玻璃艺术品的中国人剧增,中国人购买潜力巨大,我国的消费市场有巨大潜力尚需挖掘。
再者,白酒塑化剂风波之后,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使用玻璃制品是健康消费,使用玻璃制品是一种享受,玻璃工艺品不像机制产品那般完美,所以同款产品之间可能会存在细小的差别,但这也正是它们的动人之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玻璃工艺品

玻璃制成的方法如下:1、准备硅砂。2、将碳酸钠和氧化钙添加到硅砂里。3、根据玻璃预计的用途添加其它化学品。4、添加化学品使玻璃达到想要的颜色。5、把玻璃混合物放入耐热坩埚或支架里。6、将混合物熔成液态。7、使玻璃熔液均匀并去除气泡。8、将玻璃熔液塑造成型。9、通过热处理增强玻璃。

琉璃是什么意思
答:琉璃,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

玻璃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答:按厚度分为;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形方法的限制,单位产品的能耗低;成品利用率高; 易于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全线机械化 、自动化、气泡之类。结构紧密、重,手感平滑,这是它的一大优点。 其次是浮法玻璃选用的矿石石英砂,原料好。生产出来的玻璃纯净、透明度好。没有玻璃疔,玻璃浮在锡液的表面上出来...

琉璃是怎么做出来的?
答:琉璃是以人造水晶为原料,采用脱蜡铸造法烧制而成。其主要过程是将人造水晶加热到近1000℃的高温使其具有流动性,流入预先制好的石膏模壳内成型。由于石膏模壳是经由加热脱除蜡模而制作,故称脱腊铸造。其主要流程如下:1、创作设计 2、雕塑原型 3、胶模制作 4、翻树脂模 5、树脂模打磨抛光 6、翻制...

琉璃是什么意思(解析琉璃的文化内涵)
答:在古代,琉璃被视为皇家贵族的象征,只有皇帝和贵族才能使用。其次,琉璃代表着美丽和神秘。琉璃的透明度和颜色变化让人们感到神秘和美丽。最后,琉璃还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国古代,琉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品制作等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琉璃的制作方法 琉璃...

古代是怎样用吹制法制作玻璃的?
答:萨珊玻璃器皿大多造型浑朴,用连续的圆形作为装饰。萨珊的工匠们,还发明了后世一直都在使用的玻璃制作方法“吹制法”,就是借助特制工具将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这样制作出的玻璃制品,形态更多样、更精巧。吹制法俗称“吹大泡”,它需要吹筒、剪刀两种必备工具。昀早的吹筒是用玻璃制作的。吹...

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
答: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

琉璃的制作全流程
答:【琉璃的制作过程】(一)造型设计 将设计创作理念绘成平面设计图稿,再雕塑立体原型。为了有完美的比例与美感,每一笔一刀都必须极其精准细腻。(二)制硅胶模 在原型的表面涂上硅胶并以石膏固定外型,再制成硅胶阴模。(三)灌制蜡模 灌入热融的蜡,待其自然冷却成型为阳模,其中镂空与倒角的细节...

山西琉璃是用什么烧制的?
答:琉璃技艺 山西琉璃的制作大体要经过选料、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几个阶段。琉璃的原料大都是就地取材或就近取材,以往因缺少有效的原料检测技术和设备,制陶匠人在原料选择上总结出了一套简便实用、行之有效的土办法,有经验的匠师通过"看"、"捏"、"舔"、"划"、"咬"等方式判断泥料的成分和性能...

琉璃是如何制作的?
答:1、创意设计:将创作理念,绘制成平面设计图稿。2、原型制作:根据图稿雕塑成立体原型。为掌握完美的比例、优美的线条与细致的纹饰,每一刀一笔都必须极其精准细腻。3、制硅胶模:在原型的表面,一层一层均匀地涂上硅胶,待2—4小时(大件作品甚至需要10~24小时)硅胶凝固即成硅胶模,并以石膏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