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回答问题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桂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固体燃料时代”、“液体燃料时代”和“燃气时代”
2、氢气为能源有哪些优缺点?
(1)优点:1)热值高 2)无污染 3)来源广
(2)缺点:1)取之不易 2)难于储存
3、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多起来。
4、不能要与前文的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相对应衔接。

附原文: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江河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烧完了石油和煤,接下来我们应该烧什么?这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在19 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人类进入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多起来。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而且已经为时不远了。所以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
  21世纪前半期,人类将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占主流的能源还是煤和石油,然而它们的燃烧带给世界的是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恶果。为了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稳定能源供给,世界各国已开始开发天然气,希望以此代替煤和石油。天然气是最干净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说到底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
  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规模较大的国际汽车集团为了在产品的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是利用氢和氧(或空气)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由于汽车须解决环保问题的迫切性,将很可能使得氢燃料时代提前到来。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阅读短文《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回答问题~

1.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3 分)
固体燃料时代,液体燃料时代,燃气时代。

2.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 3 分)
发热量高,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

3.划线句①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 3分)
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大。

4.划线句② “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3分)
不能删。“唯一”突出了氢气燃烧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充分体现了用词的准确。

希望能帮助你

1.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3 分)
固体燃料时代,液体燃料时代,燃气时代。

2.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 3 分)
发热量高,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

3.划线句①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 3分)
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大。

4.划线句② “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3分)
不能删。“唯一”突出了氢气燃烧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充分体现了用词的准确。

5.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
分类别。例:固本燃料时代、液体燃料时代、燃气时代的划分,使说明条理清楚。
作比较。例:把天然气与煤、石油在发热量、污染环境程度等方面作比较,突
出了天然气作为燃气时代的能源的优点。
列数据。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 %的氢”,准确说明了氢作为新能源将逐步被利用的具体情况。

《信》阅读短文答案“小松鼠收到信后是怎样做的”
答:答案:小松鼠给兔子回了信,第二天一早,小松鼠再也不贪玩了,他在森林里采蘑菇和松果。他要储存过冬的粮食。本题为《信》阅读理解题,小松鼠收到信后,给兔子回了信,回完信想到去年四处借粮的样子,第二天不在贪玩,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小松鼠收到信后给兔子回了信,这句话需要自己总结,第...

《凿壁偷光》这篇短文中的“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是什么意思?_百度...
答:《凿壁偷光》这篇短文中的“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意思是:匡衡自愿到他家去做帮工,但不求报酬。【原文出处】: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快捷英语·名校特训活页卷:高考短文改错》如何做到高度仿真与语料丰富...
答:教材的语料库丰富多样,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内容的广泛性、真实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特别是在短文改错、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以及书面表达部分,选材紧密贴合现实生活,反映了时代特色和科技进步,让考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科技发展以及风土人情,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N时代来临:现代汽车高性能N系列在上海车展璀璨亮相
答:4月18日,以“迎接汽车产业新时代”为主题的第20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现代汽车带着旗下高性能、氢能、电动化、帕里斯帝等全球领先技术及热门产品精彩亮相。本次车展中,现代汽车宣布高性能N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并首次全球亮相将引进中国的首款N品牌车型...

《再见,太阳》阅读短文中的太阳和小姑娘有什么优秀品德
答:《再见,太阳》中的太阳和小姑娘都很有礼貌。在这篇短文中,对话双方都使用了礼貌用语,小姑娘说:"早上好”,太阳说:“看到你,我好高兴“,由此可以看出它们很有礼貌,有很好的品质。主要讲了作者从乡下来到城市,住进机关的四合院。春天到了,别的地方树绿了,小草青了,而这里却是单调的砖瓦色...

《春雨》阅读短文答案描写春雨有哪些特点
答:3. 春雨飘渺:春雨飘渺,如同一层轻纱,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它洗净了尘埃,走过的地方都变得清新。4. 春雨朦胧:春雨朦胧,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在春雨中,人们可以看到模糊的景象,感受到深深的思念。5. 春雨带来了春的气息:春雨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到来。它带来了新的希望,让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epub下载在线阅读...
答:《智能革命》(李彦宏 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VcDPQL-IApTVxxsg7i58w 提取码:np8z 书名:智能革命 作者:李彦宏 等 豆瓣评分:6.6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7-5-1 内容简介:人类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人类感知和认知...

阅读短文《三颗心》,回答问题。
答:1、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答案:一共有四个自然段。2、文中的三颗心,指的是谁的心?答案:从短文中可以看出这三颗心分指的是:爸爸,妈妈,宁宁的心。3、“宁宁也像爸爸妈妈一样”,指的是宁宁也?答案:宁宁也轻轻地起床,轻轻的走路,轻轻的说话。4、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

求阅读短文《厚道》 答案!
答: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厚德而后载物,做人达到这样的境界,已然得道。2.请结合“厚道”说说你对画线句“品格可以发光,方法只是工具”的理解 厚道是种高尚的品格,厚道是超越了方法的处世之道。3.第5段和第6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第5段:如果美德分为显性与隐性,厚道具有隐性特征。讲...

读了《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感想?
答:为祖国尽力的爱国精神。如果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像华罗庚那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的祖国会更强大。我要向华罗庚学习,从现在开始,克服困难,努力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参考资料 读了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感想:http://wenwen.sogou.com/z/q65633487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