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发心的那一刻功德有多大,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

作者&投稿:晏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佛菩萨以大悲心,令一切众生速消业障,速入佛智,速成佛道。

菩萨作为中国本土佛教信仰为大众熟悉。观世音、地藏王、文殊、普贤这几位都是大菩萨,依据华严经,菩萨分为五十二个阶位,因此,菩萨未必都是像上述这几位修行时间很长,境界殊胜。每一种阶位的菩萨的证悟都有所不同。无论哪个阶位的菩萨在起初都是需要经历发心这一步。

那何为初发心呢?初发心是初发求菩提之心的意思。菩萨即使是刚刚发心,功德都是无比广大并且难以测度。初发心这功德十分深远,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都难以理解,但即便这功德这么殊胜,法慧菩萨还是依靠佛陀神力为帝释天解说。

菩提心很重要,我们应该用何种方法使自己生起菩提心呢?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有讲道:在前世善根成熟时,有些人便可以产生菩提心,而且人的功德只有佛能知道,其他人根本没办法去测量。前世善根是什么?它成熟时是怎样的情形呢?

前世善根也叫做佛种。佛的种子有两种:一个是智慧的种子,另外一个是方便的种子,亦即慈悲心的种子。

所谓的佛心也就是大乘菩萨的两个佛种。佛陀曾经讲过,想成佛的人不要学太多,只需要学一个法,这个法就是大悲心。如果有大悲心,就有了菩提心的根机,那么,无论你目前的能力有多大,无论你目前的境界有多深,你的一切所做所为都会为其它众生打算。凡人,从无始以来始终只为自己打算,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可是至今仍然一无所得,依然在轮回中受苦;佛陀,虽然没有希求自己的解脱,没有希求自己的幸福,只是一心一意地投入了度众生的事业,但是他早已成就,圆满了一切功德。



我们对佛法的信仰是完整的、系统的、究竟、彻底的一种信仰,这种终极的信仰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来获得的,也就是必须要有经验来作指导、作引导。本期推出“感悟人生”系列之五《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探讨如何对我们所信仰的对象——终极目标,能够生起信心、巩固信心,让自己的信心不会减弱、不会减退。

佛言祖语:以是方便,皆使发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妙法莲华经》卷五

佛言祖语:因为到菩萨的发心,他非常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是自他不二的。什么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呢。

文章:菩萨的心是什么样的?

无限生命的意思是说,无限的生命存在是无限的,我们的生命能够无限存在。生命能够无限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存在之后好不好?

如果是痛苦,那么无限存在,你有无限的痛苦;如果你是快乐,那么你也无限的快乐,也就是说你如果是快乐的话,无限存在,也就无限快乐,就非常好。你是痛苦的话,你的生命是无限的痛苦,那就是非常不好,是不是?

我们要来解决无限生命存在当中,这种无限的痛苦和无限的快乐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无限的痛苦需要靠无限的发心,你才能够去解决无限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发心也必须是无限的,就是从最初的发心要一直往下发。

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去发心,一直到成佛,不断去修行,一直到成佛,自己的福德、智慧、慈悲的资粮才能够不断得到累积,才能够从有限变成无限,达到无限。不然的话,我们无限生命在相续、在等流,但是我们的发心、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非常小、非常小、微不足道的。

虽然我们在无限生命当中能够种因,但是,我们在种正因的时候,我们也种了很多的相似因,种了很多的恶因。反过来说,我们得不偿失。

既然得不偿失,在无限生命当中,我们的痛苦只能减少一点,但是在根本上不能解决,只能解决一部分,无限生命过程当中的某一个段落里的某一部分痛苦,你能够减少,而不能彻底把它去掉。

彻底去掉无限生命当中的这些痛苦,只是成佛的正因才有办法,如果不是成佛的正因,你要来去除,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一生当中,本身时间也很有限,几十年,就是我们天天在努力,我们也种不了多少的正因。

更何况,我们常常自己内心把握不住,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一种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就容易发心;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不想发心;情绪好的时候,就好好学;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不想学。

更多情况下,都是自己、他人彼此之间的一种情绪在起作用,真正谈到菩萨发心,还非常非常地远。因为到菩萨的发心,他非常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是自他不二的。什么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在菩萨发心的那一刻,功德是非常大的,因为菩萨每天诵经佛经,长期以往的积累,所以他的功德非常的大。

菩萨有多位,是信仰佛教之人最为熟悉的词了。当菩萨在发心的时候那一刻是功德无量的,是没有目的和要求的,是单纯的想要给他人更多的好处。

这个功德是无法测量的,就像你救人的善心也是无法测量的,菩萨发伤心救助世人,是出于初心。

什么是菩萨发心什么是佛心?~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很多时候很多事求之不得,不如放下。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唯有放下,才能得自由快乐,才能真正得解脱。
佛心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宽容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君子之风,是睿智人持有的一种忍耐。佛说: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佛心是智慧
佛说:智慧犹如一盏灯,它轻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烦恼的暗室。佛心中的智慧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是大彻大悟---洞彻过去、现在和未来。
佛心是无欲
人是应该有欲望的,佛也是如此。佛说无欲,并不是让我们摒弃一切欲望,而是指要摒弃那些让我们迷失自己的欲望,比如贪欲。莫要放纵自己的欲望,因为纵欲是一种罪。无欲则刚,无欲才能快乐,无欲才能得大解脱。
佛心是平常心
佛说: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平常心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之心。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平常心。世事无常,在各种磨难面前,在各种诱惑和欲望面前,我们若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就能成佛得道。
佛心是慈悲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广积善德,便是慈悲。佛与魔的区别不在于法力高低,而在于是否有一颗慈悲的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世上善恶有报,在世上行恶必遭恶报,心怀慈悲行善必有善报。常怀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
佛心是力量
佛除了教我们向善外,还教我们怎样获取成动------怎样成佛得道,怎样改变命运。佛说:凡事需坚持,凡事需忍耐,凡事需付出,凡事需尽力------佛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还是力量的化身。佛心有一种巨大的积极的感召力,指引着我们一路向前。
佛心是随缘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牵手是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擦肩是一种缘,生命是一种缘,亲情是一种缘,假如还有来生,来生也是一种缘------组成人生的、就是那无数个缘,让你去结,去解------惜缘、随缘,才能以佛心看缘起缘落。
佛心是什么
佛说: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念佛诵经,未必心里无佛;吃斋拜佛之人,不尽有佛根。真正的修行不在于日日的诵经素食,只有把佛的理念种在心里、才能真正得佛心。每个人的心,都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佛心,教你看什么都顺其自然;魔心,教你看什么都不顺眼。善成佛心,恶造魔心,而魔心造地狱,佛心造极乐。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其实,只要心中有佛,佛就在身边。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世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事,你就是佛。"千古善恶由一心,心若无时罪亦空。

1,菩提心的定义: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2,发菩提心:居于深层潜意识的菩提心,在潜意识中创造的是求知欲,是一种欲望,其指向性变的模糊,不能专注于探求生命的真谛,容易被各种假相,假理,假自证所迷惑。求知欲进一步在显意识中创造的是好奇心。好奇心有了主动的分别,因而更加的模糊,变得迷茫;
但是当主动的方向找准了,又能剥开求知欲的模糊性,发现深层潜意识中的真实愿望,从而下决心探求生命真谛。这种情况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主动性,但从根本上讲是发现。发现本来就有的愿望。

扩展资料
1,菩提心的由来: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才会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
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2,菩提心的分类:
(1)世俗菩提心:寻求无上菩提的发心,它是凡夫相续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菩提心有两种,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如《华严经》中云:“任何众生为无上菩提而发愿亦稀罕,与之相比,为无上菩提而行持更为稀罕。”
如同想去往某地一样为了他利而想获得菩提的意乐即是愿菩提心,如同正式启程前往该地一般真实踏上能获得佛果的正道并想修持此道是行菩提心。想要成办自他二利的智者通过了知这两种比喻的差别而依次会明白愿行两种菩提心意义的不同。
(2)胜义菩提心:证悟自心远离戏论的法界义,也就是指无分别智慧,这在登入圣地菩萨的相续中才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心(佛教用语)

...为什么是其他供养佛像、布施等功德所无法比的。
答: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净功德宝。亦复如是。住生死中照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悉于中现。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处。一切财宝衣服等物。所有价直悉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自在王宝。亦复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处。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无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善男子。海中有宝名曰...

佛经中“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的是什么?
答:摩诃萨乃摩诃萨陀或摩诃萨埵的简称, 梵语maha^sattva,巴利语maha^satta。maha^,音译为摩诃,意译作大;sattva,音译为萨陀,意译作乃有情、众生之义。一、乃菩萨或大士之通称。谓此大众生系愿大、行大、度众生大,于世间诸众生中为最上,不退其大心,故称摩诃萨陀。(参见大智度论卷五、法华义...

学佛的第一步是什么拜托了各位 谢谢
答: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有五事。一者性。二者行。三者境界。四者功德。五者增长。菩萨若能发菩提心。则得名为菩萨摩诃萨。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大乘行。是故初发菩提心。即能摄取一切善法。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修行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发心终不能得。是故发心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教允许食用的三净肉是什么?
答:第一、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为了给自己吃肉而杀死动物或看到杀死动物的惨相。第二、耳不闻杀,即没有亲耳听到动物被杀死的声音或从可信处听闻是为了自己而杀的。第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举例来说,如果到市场正好看到摊贩在杀鸡、杀鱼,或者贩卖的人告诉你这是现宰的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