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面三皈依的内容是什么? 佛法中的三皈依是什麽?

作者&投稿:花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 一皈依佛, 二皈依法, 三皈依僧。也可说为 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 皈依正,正而不邪。三 皈依净,净而不染。

第一皈依佛,释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觉者,为修行者的导师,皈依释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诸佛。

第二皈依法,佛为了度众生得解脱,设种种的次第法门,等於学校的学制一样,所谓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波罗蜜。众生修习这些正法,做为人生的方向,便能离苦得乐,自在解脱。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圣贤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们应当皈依一位善知识,接受他的教导,这样才不会走错路。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扩展资料:

误区:

许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许多人只皈依,却不敢受戒,说是怕受戒后做不到......

其实,皈依佛法僧三宝,不要求断肉食,只是建议不要食用大蒜、葱、韭菜等荤菜(恶香)之品。依佛教戒律,受五戒后也不要求断肉食,乃至求受比丘、比丘尼戒后,尚可食用五净肉,如南传的泰国缅甸、藏传的西藏、蒙古等地。

或许是因为汉地授比丘、比丘尼戒时,同时授予菩萨戒,才有人们特别在意食肉问题以及相关误会。

佛教文化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第一,佛教即便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不会造成像西方宗教那样的严密组织,也不会装扮成一个救世主,它的最高境界是“自净其意”,是自己对自己心灵的改造,所以不会出现那种宗教的野心家。即便出现了,其本身已经违背了佛教固有的道理,很快就会被识破。

第二,佛教主张非暴力、和平、众生平等,特别是主张“业报自作自受”。许多理论把每个人自己的遭遇归结到外在的因素,比如说社会制度不公等等,缺乏对自身的拷问。但是,佛教理论很重要一点是,把一切的境遇归结为自身的因素,“因果自负”,这有利于心态平和、社会稳定、世界和谐。

第三,佛教文化对于提高国民基本素养,杜绝“杀、盗、淫、妄、酒”,消减“贪、嗔、痴、慢、疑”,改善社会风气,调节人际关系,增进民族团结,扩大国际交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第四,佛教文化在中国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许多优良传统的现实载体,浸润佛教文化是传承中国文化自身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五,佛教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各地区佛教的祖庭都在中国,他们的教徒终究要心向中国,对于增强中国的凝聚力、向心力、软实力都具有固本培元的基础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皈依



三皈依从本质上讲是皈依觉、正、净自性三宝,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皈依从佛教形式上讲指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宝。

一、皈依佛: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皈依觉,觉而不迷。没有接受佛陀教导时是“迷而不觉”。从迷惑处回头,依靠觉,这叫“皈依佛”。

二、皈依法: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法是对宇宙、人生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一切众生有无量的苦恼,苦恼从什么地方来?对于自己、对于生活环境,不能够明了,于是产生错误的想法、看法,带来许许多多的苦难。佛法教导我们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方法。

三、皈依僧:皈依僧,僧是“清净、一尘不染、和合”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自性净。妄想是污染、分别是污染、执着是污染,贪瞋痴是最严重的污染,叫三毒!明了事实真相,就会统统放下,不再染着,恢复到身心清净,所以,从一切污染处回头,依清净心,这叫“皈依僧”。

扩展资料:

功德利益:

一、常遇佛法,趋入内道。

二、昔作恶业,皆悉清净。

三、不堕恶趣。

四、获无量善神庇佑,不为人与非人等障碍所损。

五、一切所作,皆得成办。

六、常具广大福德之因。

七、能作法师,为众所依。

八、速证菩提。

皈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船来。即便趣向。是皈投义。上船安坐。是依托义。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皈依。即登彼岸。 

参考资料:三皈依 (佛教中的含义)-百度百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六祖坛经》: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三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

佛教中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意思为皈向或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日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但唯有受到三宝的加持。


什么是三皈依佛、法、僧?
答:三皈依读[sān guī yī],指的是: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也可说为:一皈依佛,觉而不迷。二皈依法,正而不邪。三皈依僧,净而不染。所谓佛法僧,可以视之为佛教组成的基本三要素,佛教以“三宝”敬称之,所以三皈依又指皈依三宝,粗浅的理解就是:“我愿意加入佛教这个大家庭,追随...

什么是皈依三宝
答:问题二: 什么是皈依?如何皈依? 8、网友:什么是皈依? 学诚法师:皈依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出家法师传授皈依,代表三宝来举行仪式,叫做传授三皈依。皈依就是皈投、依靠,好比遭受不幸的人「投亲靠友」,寻求他人在物质方面的救济和精神上的安慰。皈依三宝就是投靠佛、法、僧,寻求心灵上的指引和帮助,解决...

什么是皈依三宝
答:三皈依就是我们的根本,你抓住了三皈依就抓住你的生命,抓住你不生不死的那个命,将来你就能成佛。要没有这条,你别想成佛。所以三皈依对我们来讲,比生命还重要,我们应该尽未来际三皈依的。这是一个。2. 第二个,五戒。学佛首先从五戒开始,它既是做人的基础,又是成佛的基础。这个五戒包括什...

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指什么?
答: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佛宝指圆成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佛教法如实修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后以指佛教。佛教皈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教皈依三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

“皈依三宝”是正信佛教的第一课 那三宝指什么
答:戒体是什么?是自性。三宝,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好,佛宝是自性觉,法宝是自性正,僧宝是自性净,我们受持三皈的时候,有没有得到自性的觉、正、净,如果你在受持三皈的时候得到了,那你是真的三皈,经上讲皈依是讲这个,不是讲形式。皈是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过去迷、邪、染回头。依什么?依自性觉、...

佛教的“三皈依”有哪些含义
答:三皈依,又名三归,皈依是归向、投靠、救度之义。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又叫皈依三宝。佛是真理的发现者;法是宇宙真理;僧是奉行真理的人,此三者都是世出世间最尊贵和最难得的。皈依佛是依靠佛的指示而得入正道;皈依法是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皈依僧是依靠僧伽的引导而获得正信。三...

请问下三皈依五戒的含义?
答:密乘无上瑜伽部法还有其不共的三皈密义。按宁玛派解释,不共皈依有三层涵义:一内皈依,皈依上师、本尊、空行,为身、语、意皈依,皈依自身五种气为皈依佛宝,皈依自身明点为皈依法宝,皈依自身三脉四轮等诸脉为皈依僧宝;三密密皈依,为皈依自性明体,是三皈依的最极密义,与禅宗的皈依自性三宝义...

佛教术语 三皈依 是什么含义?
答:那叫皈依三宝,一般理解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 佛宝,指彻悟诸法实相,而能教导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诸佛。平日所见的佛象,因象征佛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不可以为佛像就是佛宝。 法宝,指诸佛为教导众生,使其脱离苦海而宣说的教法。平日所见的经书,因象征法宝住持于世,而应受...

三皈依的正确念法
答: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圣贤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们应当皈依一位善知识,接受他的教导,这样才不会走错路。皈依的本质 皈依,作为佛教中一项重要的仪式和精神实践,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根本性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精神认知和修行的...

请教第一:佛教三皈后的自皈依佛法僧的三条;第二:父母十恩含诗文;第三...
答: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 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领 大众,一切无碍。1)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2)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旁生。畜生。二、十恩以及偈颂:第一. 怀胎守护恩;第二. 临产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