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为什么是埃及的母亲河呢 ? 尼罗河为什么成为埃及的母亲河?

作者&投稿:卫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干流自卡盖拉(Kagara)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km,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约287万km2,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以上。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m3。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拉丁语“尼罗”(nil)意思是“不可能”。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二是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国王)尼罗斯(nilus)的名字演化来的。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後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而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埃及就在这里创造出辉煌的埃及文化。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

苏丹的尼穆莱(Nimule)以上为上游河段,长1730km,自上而下分别称为卡盖拉河、维多利亚尼罗(Victoria Nile)河和艾伯特尼罗(Albert Nile)河。从尼穆莱至喀土穆(Khartoum)为尼罗河中游,长1930km,称为白尼罗(White Nile)河,其中马拉卡勒(Malakal)以上又称杰贝勒(Bahr El Jebel)河,最大的支流青尼罗(B1uc Nile)河在喀土穆下游汇入。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后称为尼罗(Nile)河,属下游河段,长约3000km。尼罗河穿过撒哈拉沙漠,在开罗以北进入河口三角洲,在三角洲上分成东、西两支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和古埃及文化

为了可以全年进行灌溉,人们于19世纪在尼罗河上修建了几座拦河坝。1970年阿斯旺水坝建成,1959年至1970年,耗时11年,耗资10亿美元,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阿斯旺高坝。阿斯旺高坝控制了尼罗河每年的洪水,保护了居民和农作物,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电力。阿斯旺高坝位于埃及阿斯旺市附近。是一种填石坝。坝高111米,顶长3830米,体积4430万立方米,所形成的水库(纳赛尔水库)容量为1689亿立方米。水库建成后增加灌溉面积32万多公顷,并把28万公顷的洪泛区改造成常年灌溉区。埃及和苏丹协议将尼罗河水(年总量约740亿立方米)由两国分亨,其中555亿归埃及。为建水库,迁移了阿布辛拜勒古庙,人口迁移达14万。形成了新农业区。高坝给埃及带来了巨大利益。历史上首次由人控制住了尼罗河水每年的洪水,使千万亩农田得到灌溉,改善了上下游通航能力,发电量高达21兆瓦,水库水深90米,平均宽22公里,库区养渔业的发展可以补偿大坝对地中海沿岸捕鱼区造成的不利影响。然而大坝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主要是尼罗河两岸农田肥力逐渐降低所造成的农作物减产,这是因为肥沃的淤泥都留在了水库中。现在埃及每年使用100万吨化肥,仍不足以代替原先每年由河水带来的4000万吨河泥。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地区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突出的代表就是古埃及。

提到古埃及的文化遗产,人们首先会想到尼罗河畔耸立的金字塔、尼罗河盛产的纸草、行驶在尼罗河上的古船和神秘莫测的木乃伊。它们标志着古埃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同时记载并发扬着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

纸草是种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茎呈三角形,高约五米,近根部直径六至八厘米。使用时先将纸草茎的外皮剥去,用小刀顺生长方向切割成长条,并横竖互放,用木槌击打,使草汁渗出,干燥后,这些长条就永久地粘在一起,最后用浮石擦亮,即可使用,成为当时最先进的书写载体—纸莎草纸,比我国蔡伦的纸还早一千多年,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文献 。但由于纸草不适宜折叠,不能做成书本,因此须将许多纸草片粘成长条,并于写字后卷成一卷,就成了卷轴。

埃及出土的一艘约公元前4700年的古船,船长近50米,设备完好,可见当初航海技术与规模。而较轻型的船则用芦苇捆绑而成。别小看这种芦苇船,现代人复制的芦苇船已经证明,这种船可以横渡大西洋。这些无疑为古埃及的社会繁荣与文明走向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尼罗河还使当地人们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力。坐落在东非干旱大地上那气势恢宏的神庙是多么粗犷,与旁边蜿蜒流淌的尼罗河形成强烈对比。古埃及很多艺术品都既具阳刚之气又不乏阴柔之美。

相传,女神伊兹斯与丈夫相亲相爱,一日,丈夫遇难身亡,伊兹斯悲痛欲绝,泪如泉涌,泪水落入尼罗河水中,致使河水猛涨,造成泛滥。每年到了6月17日或18日,埃及人都为此举行盛大欢庆活动,称为“落泪夜”。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尼罗河深深的感情。

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其基本区域是沿尼罗河两岸的一个狭长地带,地理范围大约和今日的埃及国家相当。从希腊时代起,西方人就知道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人更视尼罗河为母亲河,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建立古文明后,就分成上埃及(南部)、下埃及(北部)两部分,以孟斐斯古城(今开罗附近)为界。

尼罗河给埃及的土地水源河肥料。

对的 就像为什么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样的

尼罗河为什么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

尼罗河是埃及最主要的一条大河,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河流。给埃及带来珍贵的水资源,并为尼罗河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土,从而孕育了世界文明古国埃及。所以称为埃及的母亲河。

埃及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但是全国90%以上的土地是沙漠,只有尼罗河流经的地域水源富足,形成一条宽约3~20千米的绿色长廊。尼罗河哺育着沿河的居民,古代埃及人在这里创造出高度的文明,所以古埃及人把自己的国家叫做“尼罗河的礼品”。
尼罗河在阿拉伯语中是“大河”的意思。它发源于东非高原布隆迪高地,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七国,全长6600多千米,是全世界最长的河流。在地图上,它的干支流好像一棵倒生的古树,根部在地中海,树干在撒哈拉沙漠,树枝部分在赤道多雨地区。

瑰丽的尼罗河
尼罗河喜怒无常,一年要变好几回颜色。每年的2~5月为枯水期,河水清澈透明。从6月开始,白尼罗河从上游带来许多腐烂的苇草等有机物,使水色逐渐变绿,并散发出一股特别的气味来,这是泛滥前的“绿水”。7月,泛滥期来了,青尼罗河水剧增,浊流奔腾,泥沙滚滚,河水变成了红褐色,称为“红水”。9月份的河水最红。11月后,水位逐渐下降,红褐色逐渐消退。到新年后,河水又恢复清澈透明了。所以当地农民只要一看到河水变色,便知何时该迁往高处避水,何时可搬回去耕耘。
尼罗河沿岸风光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在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尼罗河两岸一片苍翠,河面上缕缕雾气,阵阵微风和着茉莉花香拂面而来,沁人心脾。在开罗市区,尼罗河两岸大厦林立,树木葱郁,各种各样的花卉散发出浓郁的花香。尼罗河上七座大桥犹如七道彩虹飞架两岸,把古城的交通连接了起来。在开罗以南约13千米的尼罗河西岸,矗立着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在埃及南部的尼罗河畔,有著名的风景区阿斯尤特,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考古城市卢克索,世界闻名的绿城阿斯旺。卢克索附近古迹到处可见,有许多气势雄伟、扑朔迷离的神庙,埃及有将近1/6的文物是在该地区出土的。阿斯旺城距阿斯旺大坝10千米。著名的阿斯旺大坝,像空中花园似地悬架在尼罗河上,坝高111米,长3830米,底宽980米,顶部宽40米,历时10年半,耗资约10亿美元,动用土石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大坝气势磅礴,犹如横跨尼罗河上的巨大彩虹,被人们称为“堪与法老时代的金字塔并列的埃及世纪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