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怎么概括? 党史概括是怎么样的?

作者&投稿:微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达等,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后各地党组织如星星之火,发展起来。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49年,10月1日,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自此,中国共产党与他们同全国人民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开始了新的篇章。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名称由来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中国共产党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达等,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后各地党组织如星星之火,发展起来。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49年,10月1日,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自此,中国共产党与他们同全国人民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开始了新的篇章。

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史是我党历史的简称。
党史是专史,是研究我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
党史是我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
主要包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党史的简单概括~


【摘要】
党史的简单概括【提问】






然后一直代表大会下去到现在【回答】
企业干部学党史怎么学?【提问】
秉承对党忠诚赤子心学党史【回答】
秉承担当有为责任心学党史【回答】
秉承自我革新进取心学党史【回答】

中共建党多年来共经历了如下十个主要阶段:
1、大革命阶段
2、土地革命阶段
3、抗战阶段
4、民主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7、文化大革命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1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扩展资料:
历史条件
一、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 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用世界史概括《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小作文怎么写?
答:首先,回到古代,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明的诞生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例如,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发明对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创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是科技创新的热潮,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创新思维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其次,进入...

5个历史小故事的概括30字
答:1、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2、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概括怎么写?
答: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因匡超人的三叔要强占他父亲的宅子,一病不起,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匡超人回到家后,尽心尽力服侍父亲,安慰三叔。并拿马纯上给的银子做个小买卖,以补家用。村里失了火,匡超人一家被迫搬到了租屋。一次知县路过,见到匡超人辛勤读书,很是赏识,自助银两命其...

《儒林外史》第一回概括怎么写?
答:京官危素喜爱王冕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会王冕,他装病不见,时知县亲自上门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来访,王冕要他以仁义服人。朱元璋统一天下,立八股取士之法,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于会稽山中。文学赏析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以十多...

为什么将颐和园的历史概括为“三建”“两毁”的历史
答: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又对颐和园进行了一次大修。重新集结陈设,现在我们看到的颐和园便是经过1902〜1903年大修以后的面貌。“三建”指1750年、1888年、1902年的三次大修建,“两毁”指1860年、1900年两次帝国主义的破坏。颐和园的历史,是中幽近代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供参考。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概括怎么写?
答:此回汤奉汤奏老兄弟相聚为略。汤镇台回到家后,见到侄子汤老六不成气候的样子,十分生气,狠狠斥责!又看到两个儿子的学识太差,就想请教书先生。于是就由萧柏泉引出了余有达。但余有达拒绝应聘。余有达的父亲已过世多年,他与弟弟余有重因找不到好地,一直未葬。这个可见他们多么贫穷,但讲究礼制。

概括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中国古代史学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史学的求真、经世的传统也影响着儒家经学。中国古代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隋志》著录文化成果,四部分书,确定经、史、子、集的顺序,由此直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总目》,史书一直位居第...

历史功用 概括
答:时下史学界讨论热烈的整体世界史观或全球史观,则是试图揭示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横向发展规律,为当代的全球化趋势做出历史规律性阐释,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更快地与世界接轨,更和谐地融入国际社会提供理论支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人类历史发展共同规律做出了最科学的概括和最精辟的总结,指明了人类前进的新方向...

《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概括怎么写?
答:最后一个也是难以养活,与鲍文卿商议后,两厢情愿,过继给鲍文卿,更名鲍廷玺。由此,鲍文卿带着儿子四处开班演戏。一日在街上遇到原来的向知县,已到本地升任知府,经知府介绍,将府上看门人王老爹的女儿许配给了鲍廷玺。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读后感 1、通过鲍文卿一位在别人看来身份低下的戏子反讽了那些看似...

儒林外史概括
答:《儒林外史》概括: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