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种类

作者&投稿:苑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西双版纳州居住着44个少数民族,总人口70.4万人,占总人口的70.90%,汉族除外。这44个少数民族是: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白族、回族、佤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蒙古族、佤族、侗族、纳西族、满族、景颇族等。
(按人口数)二。西双版纳土著民族的情况。我们州的土著民族被定义为那些在该州居住了大约100年并有集中定居点的人。据调查,我州有13个土著民族,包括傣族、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回族、佤族、壮族和景颇族。除了汉族,我们州还有12个土著少数民族。
(一)傣族西双版纳傣族总人口296930人,其中景洪市128415人,勐海县114593人,勐腊县53922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的景讷乡、王猛乡、勐养镇、普文镇、嘎洒镇、勐龙镇、韩猛镇;勐海县王猛乡、勐宋乡、勐遮镇、勐海镇、勐混镇、罗达镇;勐腊县勐腊镇、尚勇镇、勐仑镇、蒙曼镇、勐班镇、孟鹏镇。其他的分散在景洪市的景哈乡和勐海县的蒙曼镇。西双版纳的傣族以傣灵(汉族称之为水岱)为主,还有傣讷(汉族称之为傣)和戴亚(汉族称之为花腰傣)两个支系。
傣族起源于古代的百越民族。据傣族书籍记载,公元前8世纪左右,部分海外傣族先民迁入西双版纳,并逐渐与原住民融合,成为傣族的主体部分。
(二)哈尼族西双版纳哈尼族人口186067人,其中景洪市71492人,勐海县61232人,勐腊县53343人。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集中在勐海县格浪河乡和西顶乡;景洪市景哈乡、勐龙镇;勐腊县勐润乡和关累镇。分散在一些乡(镇)和农场。哈尼族自称哈尼、卡多、雅尼、霍尼、百红、比约、布都等。
西双版纳哈尼族分为基维、基佐、大木、阿克、布果(角)支系,其中基维、基佐人口较多。哈尼族起源于古代西北地区的羌族。公元7-8世纪,哈尼族居住在红河中游两岸,公元9世纪中叶南迁,经元江、江城进入西双版纳至澜沧江东岸,后渡过澜沧江,逐渐分布于泉州山区。
(3)西双版纳彝族总人口55772人。其中,景洪市24673人,勐海县7175人,勐腊县23924人。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向明乡、依吾乡、勐板镇和景洪市普文镇。西双版纳的彝族自称拉鲁婆(彝语氏族或民族的意思),他称之为香堂、子、罗罗。彝族起源于古代中国西北的氐羌游牧部落,是北方的羌、戎部落与南方土著长期文化融合、物理杂交的融合体。清代,彝族先民拉鲁族支系迁至新平、景谷地区,后因战乱,景谷经思茅迁至西双版纳定居。
(四)拉祜族西双版纳拉祜族总人口55548人。其中,景洪市11780人,勐海县41924人,勐腊县1844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勐嘎乡、王猛乡、蒙曼镇,部分零星分布在勐海县西顶乡、勐宋乡、格朗河乡、布朗山乡、勐混镇,景洪市勐龙镇、勐腊县尚勇镇。拉祜族人自称拉祜,他们自称洛黑、库富、缅、木舍。解放后命名为拉祜。拉祜族起源于古代羌族。
公元10世纪,他们南迁到西双版纳和思茅,西双版纳的拉祜族大部分是从澜沧县迁入的。(5)西双版纳布朗族总人口36453人,其中景洪5635人,勐海30605人,勐腊213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布朗山乡、西顶乡、蒙曼镇、罗达镇,少数零星分布在景洪市大渡岗乡、勐养镇、勐龙镇、勐腊县关累镇、孟鹏镇等地。
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族,汉族称普满,傣族称满。解放后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起源于古普人,是云南的一个土著民族。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部落分化融合,一些原本居住在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的普人发展成为今天的布朗族。(六)基诺族西双版纳基诺族总人口20199人,其中景洪市19250人,勐海县52人,勐腊县897人。
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基诺山乡和王猛乡的布元村委会,也有零星分布在景洪市勐养镇和勐腊县勐仑镇。基诺人自称基诺,意思是我叔叔的后裔或者我叔叔的民族。基诺族的起源,一方面是从西北迁徙而来的氐羌族的一支;第二,根据基诺族创世史诗的传说和基诺族送魂路线,认为基诺族先民起源于杰卓山(今景洪市基诺族乡洛特老寨)。
据傣语《泐史》年记载,元末明初,西双版纳第九代傣族侃侃与基诺族妇女结婚,说明当时有基诺族人居住在西双版纳。
(七)西双版纳瑶族总人口18679人,其中景洪市2683人,勐腊县15944人,勐海县52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瑶曲乡、勐板镇、依吾乡、关累镇、蒙曼镇、向明乡、尚勇镇、勐腊镇和王猛乡姚佳村委会。
勐海县没有瑶族自然村。瑶族自称有门、勉、吉利门、布努、喇家。他称之为八排瑶、郭珊瑶、盘古瑶、丁半瑶、蓝靛瑶、花瑶等。西双版纳瑶族有蓝靛瑶和顶半瑶两个支系,统称为瑶。瑶族起源于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人或无锡人。明末清初,瑶族先民由湘桂迁至云南,文婧山、屏边、思茅、江城进入西双版纳。
(八)苗族西双版纳苗族总人口11037人,其中景洪市2161人,勐海县351人,勐腊县8525人。景洪市和勐海县没有苗寨,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苗寨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其中有两个苗寨是世界闻名的苗寨,分别是尚勇镇磨憨村委会那龙村和墨龙村委会老陶村,共有110户703人。
那村和老陶寨的苗族自称白苗,女人都穿裤子。据寨中56岁的罗阿生和37岁的村长吴贵才听老人说,他们的祖先200多年前从贵州经云南文山、红河、思茅迁到勐腊,在伊吾、勐班居住一段时间后,又迁到尚勇边境。后来一部分苗族人迁到老挝,一部分逐渐迁到现在的位置。
(九)西双版纳回族总人口3911人,其中景洪市1617人,勐海县1817人,勐腊县477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勐海县勐海镇、勐遮镇,部分散在各乡镇办、厂矿、农场,其中仅勐海县勐海镇有村。是回族的简称。西双版纳的回族分为回族和回族。回、傣语称为帕西;回族傣族,傣语称为帕西傣,即回族中的傣族或傣族中的回族。西双版纳的回族主要来源于明清时期进入西双版纳经商的大理回族商人之间的通婚
(10)佤族西双版纳佤族人口3112人,其中景洪996人,勐海1647人,勐腊469人。景洪市和勐腊县没有佤族寨子,主要是单位人员和流动人员。勐海县有8个佤族寨子,分别是勐遮镇满枣村委会(30里)的佤族寨子,满枣村委会1、2、新寨的佤族寨子,勐混镇的满会寨子,文鼎乡弄道村委会的老、中、新寨,共219户,938人。佤族自称佤。
据勐遮镇曼嫂村委会瓦村44岁的闫恨介绍,他的祖上是从澜沧、西盟迁来的。勐混镇曼嫂村委会曼会村72岁的达翁说,佤族是在勐养班带领下,带着两个兄弟来到勐海的。他们曾在离现在遗址1公里的山上建了永红大寨,人口150户。寨子里因为瘟疫,人们四处分散,然后集中修建寨子。定襄温暖村委会和弄道三个寨子里有不同的佤族来源。据寨中66岁的老人魏成忠介绍,他的祖上来自泰国,祖父那一辈也来了,当时有三个。65岁的陈老二说,他爷爷那一辈人来过,已经从澜沧出逃了。
两位老人都说,老一辈来这里的时候,这里有茂密的森林和野生动物,所以曼阳弄的巴雅派佤族的祖先来这里守山。建村的地方有一个长满滑溜溜的青苔的池塘,傣族人称佤族村寨为厚岛。魏承忠也明确表示,佤族在这里已经288年了,经书上有记载。(11)壮族西双版纳人口2130人,其中景洪市752人,勐海县437人,勐腊县941人。
景洪市和勐海县没有壮族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勐腊县有三个壮族寨子,分别是勐班镇满延村委会满帮村、勐班村委会李曼村、瑶曲乡沙仁村委会沙仁村。共有162户802人。勐腊县三寨壮族自称阳或傣阳,他称他们为沙人。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是阿呆人。第三次人口普查后,我属于壮族。据满里寨60岁的波扬嘎和满邦村70岁的波玉祥老人说,200多年前壮族人从广西文婧、红河、元阳等地下降江城,一个进入老挝乌德县,一个迁居勐养。战争结束后,老挝部分壮族人迁居勐腊建立满里寨,随后在勐养的壮族人也迁居满里寨。三年后,满邦寨从满邦寨分裂出来,满邦寨有了两届雅化后,西双版纳解放了。现在满帮斋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
满寨分离后约60年,萨仁村与满寨分离。12.西双版纳景颇族140人,其中景洪44人,勐海90人,勐腊6人。景洪市和勐腊县没有景颇寨子,主要由单位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勐海县勐海镇只有一个景颇寨子,即勐翁村委会景颇寨子。景颇村是一个多民族的寨子,58户268人,其中村两边景颇族9户,一边景颇族16户。
还有汉族26户,拉祜族5户,哈尼族2户,景颇族约90户。景颇人自称在娃。据景颇村66岁的何三妹介绍,景颇人在上世纪初从德宏龙川迁入勐海。当时听说这里土地肥沃,就来了。现在可能会持续近百年。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女人保留自己的衣服,房子是中国的平房或楼房。景颇族信仰原始宗教。以前寨子里、家里有什么事,都要杀鸡祭祀。他们让莫巴念经,现在不做这些仪式了。景颇族现在庆祝春节、火把节、清明节等等。三。跨b的情况
我们州有八个少数民族,包括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瑶族、苗族和壮族,他们跨境居住。其中,傣族和哈尼族与老挝和缅甸接壤,彝族、瑶族、苗族和壮族与老挝接壤,拉祜族和布朗族与缅甸接壤。


~

云南西双版纳简介
答: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截至2017年,西双版纳辖1个县级市、2个县,2017年,西双版纳常住总人口118.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7.87万人,傣族是主体民族,世居着13种民族。2017年,西双版纳生产总值393.843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3元。

云南西双版纳人文景观
答:西双版纳的人文景观:(1)西双版纳还是 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 、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 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 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 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2)泼水节是 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 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

地理西双版纳 知识点 详细
答: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 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捧、版纳易武。西双版纳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

西双版纳有什么名胜特产小吃?
答:\x0d\x0a\x0d\x0a西双版纳美食\x0d\x0a西双版纳的居民以傣族为主,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x0d\x0a\x0d\x0a“南秘”、布朗族菜、哈尼族菜、烤肉、青苔、酸笋煮鱼(鸡)、香茅草烤鱼、香竹饭。西双版纳美食尽在夜市,各少数民族...

云南大理有几个少数民族
答:一、白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二、彝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

西双版纳名字的由来?
答:西双版纳,古代叫做勐泐,意思是傣泐居住的地方。傣泐,是傣族的一个支系,汉语称为水傣,主要聚居地是如今的西双版纳。据傣文历史资料《泐西双邦》一书记载,勐泐地方古代分布着邦荒、邦帕、邦罕、邦洛、邦绍、邦黑、邦兰、邦莫、邦盖、邦陇、邦赖等十二个傣泐部落。这十二个傣泐部落,为与其它民族...

傣族分布在哪个国家?
答: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景谷、新平、金平、元江、双江等地,现有人口1075128人。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先民汉晋时期被称为“滇越”、“掸”、“擅”、“僚”、“鸠僚”,同时其分布地区亦被称之为“乘象国”;唐宋时期被称为“...

云南共有几个少数民族
答:哈尼族 :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地带的哀牢山区。哈尼族历史悠久,与彝族、拉祜族同源于古代羌族居住的山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主要从事农业,以善制梯田著称。傣族 :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四双版纳、德宏一带。建国前,傣族正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

中国少数民族最多是那个省?
答:云南25个少数民族简介 1、傣族 傣族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普洱市,主要的语言是傣族语,傣族也拥有自己的历法,和文字。 他们信仰的是小乘佛教,贝叶文化,佛教文化,水文化。他们的房子大多依山依水而建,泼水节是他们最盛大的节日。 2、布朗族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这个民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