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会有哪类题型?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题型有哪些?

作者&投稿:汝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数量关系题型介绍: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答案:D。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2018国考最有可能出的数量常规题型和创新题型。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都应该复习哪些题型?~

数量关系题目难,知识点多,冲刺阶段很重要的学习步骤就是总结梳理,查漏补缺,使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体系。就像一颗大树一样,首先确定躯干,考试的几大题型就是大树的躯干,其次就是确定枝叶和果实,所学的知识点,技巧、方法就是枝叶和果实,梳理的过程就是添枝加叶的过程,最后才能形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样形成体系之后,考试中遇到具体的题目很快就会联想起自己所学知识点,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能够快速的予以解答。华图教育专家就跟大家聊一聊2018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的冲刺要点?数字推理以解题思路为主线,从题干中数字的变化幅度、题干数字的多少寻找规律,华图教育专家针对四种不同的题干特征总结其解题优先法则,供考生参考:1.数字变化幅度较小:优先考虑等差数列、和数列及其变式等,相应地有作差法、作和法;数字变化幅度大:优先考虑二级等比数列、积数列、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并据此相应地采用作商法、作积法等。2.题干中出现多个特征数字:优先从特征数字入手。3.题干数字较多:有6项以上,优先考虑运用隔项、分组等。4.相对独立的分式数列:考虑将整数项转化为分数,再考虑分子、分母单独形成数列,或者在前后项的分子、分母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此外,考生还应对常见的数字和、数字积、数字排序、拆分数列等规律简单回顾一遍。数学运算对于数学运算题型,考生应对数学运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知识、常用方法、常见题型再梳理一遍:1.基础知识:常见小数字的整除特性、完全平方数、奇偶性、质合性、1~9的n次方的尾数变化情况、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求法、计算公式、数列中项以及求和公式、不定方程的解法、常见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日期星期数的变化。2.常用方法:特值法、代入排除法、方程法、图解法、比例法、分类讨论、十字交叉法等常用方法的使用技巧。3.常见题型:对于有固定解题步骤及公式的利润问题、几何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容斥原理问题、抽屉原理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牛吃草问题、盈亏问题、和定极值问题等,主要对其常用公式重点强化、记忆。对于考查相对独立统计类问题,将特殊优先、捆绑法、插空法、反面考虑法等排列组合常用的方法重点回顾,并掌握普通概率、条件概率、二项分布概率(多次试验概率)的公式。对于对策分析类问题、综合分析类等综合类问题,则需要考生在考试时灵活应对。

《行政能力测验》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部分。1.常识判断考查20道题,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概括啊归纳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时事热点。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时事热点也就是对考试当年的整体国情、社情有一定的了解,尤其要关注重大的热点事件,如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新出台的政策或法规、重大事件的发生等。其中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有5道题不相同。2.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有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排序,其中考查的重点是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语句排序题量较少,一般在2~3道左右。逻辑填空侧重于对词语的理解,有一词填空、两词填空和三词填空;片段阅读情况较为复杂,重视对文段材料的整体把握,重点考查类型有中心主旨概括类、意图推断类、细节理解类、下文推断类、语句衔接类等。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在此部分试题完全相同。3.数量关系部分,省级(副省级)试卷考查15道试题,地市级为10道,除了省级(副省级)多出的5道,其余10道两类试卷均相同。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但数字推理近几年都未考查,大家可重点复习数学运算部分,包括基础运算问题、计数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时间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等。4.推理判断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每类题型各10题。其中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的辨别、归类,对段落文字的理解以及对所呈现处的关系的比较、推理等。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在此部分试题完全相同。5.资料分析考查4篇资料分析,共20道试题。资料分析会考查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综合型四类,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在此部分一般会有1篇资料不相同,也就是有5道试题有所差异。

国家公务员考试都考哪些科目?
答:公务员考试科目有两科: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申论。部分岗位有专业科目,比如外交部、银监会、证监会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等职位会有专业科目考试。行测主要考察五类题型,即: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那这些题型都考察哪些知识点呢?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有哪几类题型分别如何分布?
答:国考的数量关系均以数学运算的形式出现。数学运算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数量关系需要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以及公式,并且题型众多。因此,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题型,大部分考生把数量关系当做“拦路虎”...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做题顺序
答:第一种顺序:言语理解、逻辑判断、资料分析、常识、数量关系;第二种顺序:常识、言语理解、逻辑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大家可以看到一般都是会把数量关系版块放到最后去做,这是因为数量关系的计算量比较大,很多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板块是放弃的,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吧。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

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题型题量分布是怎样的?
答: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各部分题型与题量基本处于稳定,整体题型题量分布表如下:一、常识判断:常识判断得分分布:考察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常识。总共20道题,每道题的得分约为1.3分,常识判断总分为26分。二、言语理解:口语理解在直线测试中的得分分布:选择词20题,片段...

公务员考试行测怎么算分啊
答: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共135题,满分为100分。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部分,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不同题型的题量与分值也各有不同。行测题型分值:1、语言理解与表达 共40题,0.8分每题,总分32分。2、数量关系 共15题,0.8分每题,总分12分。3...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和申论是什么?
答:根据省级以上综合管理岗位、市级以下综合管理岗位和行政执法岗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进行申请考试。省级以上综合管理岗位主要考核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国家机关和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根据规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论证。申论是一种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

国考和省考的区别是什么?
答:其次,国考和省考的题型虽然相同,但是难度却不一样,省考相对简单一些,国考竞争很大,并且难度也较高。两类考试行测题型及分值分布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1.常识判断: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2.数量关系: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3.言语理解与表达:总共40个题目...

公务员考试行测包括什么?一一共几部分
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