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著名宰相冯道为何会被骂不知廉耻?他做了什么

作者&投稿:汤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宰相,这些人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不仅要懂得治国之道,才华也必须要高,中国第1个宰相就是李斯,他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但后来为了个人的权力,和中车府令赵高勾结,扶持秦二世胡亥登基,最后自己也身首异处,历史上出名的宰相有很多,比如汉朝的陈平,曹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唐朝的房玄龄,狄仁杰,宋朝的赵普,明朝的李善长等。
但在历史上有一个宰相非常厉害,他经历了4个朝代,效力过10个皇帝,还5次被封为宰相,位列三公,三师之尊位,他就是5代十国期间的宰相冯道,冯道出生于一个读书人家,从小就非常好学,也能写文章,虽然家里穷但是他靠着自己的才华养活双亲,平日里也只喜欢读书。后来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听说他很有才华,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军师,公元911年,刘守光率领大军攻打定州,冯道劝他不要出兵,刘守光不仅不听,还把他关在监狱里面,后来冯道被人所救。
刘守光兵败后,冯道投奔了晋王李存勖,公元923年,李存勖登基称帝,提拔冯道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后来他的父亲去世,冯道辞官回乡,将所有俸禄全部救济灾民,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公元926年,三年守孝期已过,冯道准备回到朝廷,却没想到宫中发生病变,李嗣源登基称帝,让冯道做了兵部侍郎,第2年又让他做了宰相,公元934年,李从珂在凤翔起兵,自立为帝,冯道虽然被罢免了宰相之位,但也被封为司空。
公元936年,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唐称帝,建立后晋,冯道再次被拜为宰相,公元947年,耶律德光攻占晋朝都城汴梁,灭亡了后晋,同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冯道请求归附,又成为了后汉的太师,公元951年,郭威在邺都起兵造反,第2年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后周,又让冯道做了太师和中书令,公元954年,周太祖去世,柴荣继位,历史上称之为周世宗,冯道依然成为新帝的左膀右臂。
公元954年4月17号,一代名臣冯道终于病逝,享年73岁,而他一生经历了4个朝代,侍候了10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古今罕见,古人讲究忠臣不侍二主,贞女不更二夫,冯道能够在乱世中生存确实不容易,但后世史学家对冯道却非常鄙视,司马光称他为奸臣,就连欧阳修也骂他不知廉耻,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冯道却被称为当世贤人,只能说看法不同了。

~

明明是五代一爱民宰相,为何司马光斥为奸臣之尤,欧阳修说他不知廉耻?
答:明明是五代一爱民宰相,但是司马光却斥责缝到是奸臣而且欧阳修也说他不知廉耻主要是因为他当时投靠了十个皇帝。这两个人骂冯道主要是由于当时忠君的观念。其实历史上的冯道也有非常多的优点,它总共有三个优点值得人们称颂。在当时人们都把忠君观念看得非常的重,人们认为只有为一个皇帝服务才是真正优秀的...

他是辅佐十一位君王的传奇丞相,为何当今史学家却骂他不知廉耻?
答:这个人是冯道,史学家骂他不知廉耻是因为他曾对契丹皇帝说的一句话,他说:“晋与契丹是父子之国,我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因为这句话,于是后世历史学家讽其为“奴才的奴才”。

冯道以孝闻名清廉正直,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却一般呢?
答:这是因为他效忠的对象换了一个又一个,这种做法违背了古人对“忠义”的认知,所以即便他孝顺又廉明却依旧有很多人不认同他。冯道生活的时代背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盘散沙”时期,也就是五代十国。这个时期大大小小的政权非常多,且更替速度非常快。这也是造成冯道频繁更换效忠...

翁冯道为什么会被众多史家臭骂“无廉耻者”呢?
答:欧阳修在他的《新五代史》中则非常直接的骂冯道是“无廉耻者” 并将冯道归入专写“君子之所耻”的杂传里。 范文澜则在《中国通史简编》里称冯道是“奴才的奴才。”前一个奴才指石敬瑭,后一个指冯道。他还说“冯道这条丑恶的生命也完了。”为什么冯道...

广纳良才且忠心耿耿的他,为何却被欧阳修骂“不知廉耻”?
答:为了继续生存,他只好换着主子来服侍。因为古代很看重忠君爱国,所以有不少人对于冯道的作为无法苟同甚至像欧阳修这样的大文豪还出口骂他不知廉耻。但是除开他的特殊经历来看,冯道此人也不失为一个好官。在他任职期间,一直倡导要广纳良才,他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对于那些有才能的读书人,他不会计较他们...

历经五朝,扶持了11位皇帝的冯道,一生清贫,为何被后人称为奸臣?_百度知 ...
答:在五代时期,冯道被誉为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宋朝以后,开始对冯道进行批判,欧阳修评价“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司马光称他为“奸臣之尤”。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作《中国通史》,花了不小的篇幅对...

冯道被称为不倒丞相,百姓爱戴他,为何史学家却称他为大奸臣?
答:冯道被史学家称为奸臣是因为他一生多次易主,历经四朝,先后为数十位皇帝效命。在中国古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以忠君事主为荣,但是冯道多次为不同朝代的皇帝效忠,这在史学家眼里是卖国求荣的行为,有悖于忠臣不事二主的气节。冯道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他能力超群,善于察言观色,...

欧阳修骂冯道究竟是谁对谁错?为什么这么说呢?
答:欧阳修为何痛骂冯道? 欧阳修、司马光等人为何要对冯道恶语相加呢?原因就是,冯道历经十帝,无论谁当皇帝,他都带头拥戴,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一点臣子该有的忠诚! 李存勖征召冯道,冯道到达后,皇帝变成了李嗣源,他立刻接受了李嗣源的宰相任命;唐闵帝逃往,他立刻出迎唐末帝。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冯道又毫不犹豫地成了...

冯道以孝闻名清廉正直,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却不怎么样?
答:因为他效忠的是许多皇帝。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传统的思想觉得:一个臣子是只能效忠于一个朝代的,如果你效忠于多个朝代就说明你对这个朝代不尊敬,你是对这个朝代的背叛,而冯道当时就是效忠了多个朝代的人,所以他们就觉得他不是一个很好的人,他是不忠不义的人。他是一个效忠于许多朝代的臣子。那个人们...

历仕六朝为12位皇帝效力,他一生清廉却为何被司马光等人所不齿?_百度知 ...
答:瀛王,赐谥号文懿。由于冯道一生十分的清廉、经常会接济百姓,在五代时期享有非常高的赞誉。然而,后世史学家却认为他违背了一臣不可侍奉二主的道德原则,这是对君主的不忠,所以冯道为司马光等人所不齿,司马光甚至斥责他“兹乃奸臣之尤”。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们应该如何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