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乡愁,叫七月十四?

作者&投稿:答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一种乡愁,叫七月十四。

阴历七月十四,鬼节。假如有人特意打电话来提醒你这一点,未免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可在华南的很多地方,鬼节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甚至比清明节更为盛大。

每年的七月十四,港产鬼片中所谓的鬼门关大开之时,家家准备好祭品,还神,祭鬼,让死去的人吃顿好,让活着的人也蹭一顿好酒好菜。在贫乏的农耕时代,只有为数不多的节庆才能改善一下伙食。远在乡下的父母也不忘打电话给游子,提醒他们该过节了,晚饭的时候加点菜。也许还会交代一句,晚上没事别出门。

一般来说,南方人过的是七月十四,北方人过的是七月十五,依佛教习俗就叫“盂兰节”,依道教习俗则叫“中元节”,但民间一律称为“鬼节”。虽然节日与鬼有关,但这却是一个与亲人一起怀念先人的日子。人在异乡,也就没有鬼节可过,只有乡愁了。

鬼节:失落的节日

“在北京,没人知道明天是鬼节,没人注意到后天是中元节。在老家,这天市场上从早到晚都能听到鸭子的惨叫声。我虽然很小,但很享受这些惨叫。”五年前的七月十三,来自广西南宁的作家陆源北漂在京城,有此感慨。

在广西,每年七月十四,家家户户都要宰鸭子来吃。鬼节前后,农贸市场附近的街道上便摆满了嗷嗷待宰的鸭子,成千上万,密密麻麻,叫声震天。至于为何要吃鸭,有人说是鸭子是送外卖的,死后可以驮着冥币、房子、车子、童仆、iPad等祭品游过奈何桥,送到阴间的先人手上,也有人说七月中正是鸭子们最肥美的时候,不吃你吃谁?无论如何,鬼节的习俗和食物,已经成了一种远去的童年记忆,在城市里只得怀念,在乡下亦越来越少。

在100多年前,满族人富察敦崇生活的北京,中元节仍然是民间的盛事。据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中元节那天北京“各寺院制造法船,至晚焚之,有长至数丈者”,运河边则有盂兰会,道士们“燃灯唪经,以度幽冥之沉沦者”。

清初,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的中元节更为盛大,“街巷搭苫高台、鬼王棚座,看演经文,施放焰口,以济孤魂。锦纸扎糊法船,长至七八十尺者,临池焚化。点燃河灯,谓以慈航普度”。

汉代以来,每到七月十四,社会各阶层的人都会这样相聚于水滨,嬉戏豪饮,娱人,娱神,也娱鬼。半个多世纪以前,这样的热闹场面也遍布全国各地。如今,只有在华南和港台地区还能看到了。

二战以后,随着潮州人不断涌入香港,盂兰节成为香港的民间习俗。在盂兰节的正日七月十四,人们带上元宝蜡烛、金银纸衣以及豆腐、生果、白饭、白酒等简单祭品,到路边“烧街衣”祭祀亡魂,好让那些无依无靠的孤魂饿鬼有一口饭吃,有一件冬衣穿。

所以,鬼节也叫“饿鬼节”(Hungry Ghost Festival),民间的祭祀活动有慈善的性质。鬼节盛行的地方,宗族和民间社会往往也较为发达,很多慈善机构借此机会,给孤寡老人派发“平安米”。佛教与道教结合的鬼节,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和善恶观。

这天晚上满街飘着烧纸钱的飞灰,看似阴森可怖,其实不也是人间烟火吗?一年中的大部分节日都是欢庆生活的,唯有在清明和鬼节时,旧坟望人来打扫,人们会缅怀死亡。

鬼节也是一个儿童节

小时候没有过过鬼节的人,对鬼节的印象也许只有“宜祭祖,忌夜行”,尤其是不要单独去水边与河边,免得被水里的孤魂野鬼拖下河去,当了替死鬼。为了超度这些亡魂,人们会在这一天夜里往河里放河灯,据说那水里的鬼便会托着这盏灯,靠着它指明,泅渡过生死之间最黑暗的一道河流,到达转世投胎的彼岸。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花了不少篇幅描写东北的盂兰节,放河灯的场面既美丽又忧伤:“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也还没有什么,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

大人们低声地问:“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小孩则不,他们看着闪烁不停的河灯,拍着手,跳着脚,欢呼个不停。对孩子们来说,鬼节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儿童节。

在广东西部的一些客粤杂居的地方,大规模的集体祭祀活动虽然已经罕见,可祭祀中用以驱鬼的乐器,却成了小孩的玩具。他们会在这一天削竹为笛,在笛子的末端卷上露兜簕的条状叶子,作为笛子的扩音器,便可以嘟嘟嘟地吹上一天。在外怎么欢闹都行,回了家,家门口摆上一桌祭品,对着朗朗乾坤,还得认认真真地鞠个躬。

民国初年,英国作家裴丽珠曾在北京遇见过一家人过鬼节,人们在焚烧纸钱时,家里的孩童看见跳跃的火光,不由得欢呼叫好,身边的母亲低声呵斥,让小孩保持庄重,因为“今天所有死者离开坟墓回到我们这儿,空中簇拥着看不见的队伍”。小孩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要回来?那位母亲说:“因为他们爱我们,希望我们也爱并祭祀他们。”听罢,小孩立刻安静了,当下磕了个头。

所以,美国汉学家太史文(Stephen F.Teiser)说:“鬼节促进了对传统边缘角色的接受(将社会各个阶级聚于一处),也肯定了中国主流生活中孜孜以求的理想——孝顺。”1979年的农历七月,太史文在台湾第一次过鬼节,被街上的炮仗声搅得无法入眠。他对中国的鬼节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才理解鬼节对中国人而言,既是一场生死教育,也是一种生存状态。

对于不能在家孝顺父母的人来说,鬼节成了一种同时抵达家人与先人的乡愁,就像那节日里的炮仗声、竹笛声和欢呼声,在每个七月十四的夜晚,总会一齐涌上心头。



~

乡愁,是什么?
答:前者是彼此分离后的联系,通过邮票与母亲说说话,通过船票与新娘见面;后者则是彼此之间的阻隔,坟墓是生与死的阻隔,海峡是大陆与台湾的阻隔。情感也是逐渐升级,越来越浓烈,从亲情、爱情到对祖国的爱,这也是从对个人到对国家的牵挂。这种乡愁是漂泊者的乡愁,还有一种乡愁是流亡者的乡愁。这就是法国...

乡愁是一种怎样的思念
答:乡愁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xiāngchóu,解释为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1],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首先提出这个病名的是瑞士医生让·雅各·哈德(Jean-JacquesHarder,1656-1711),他在1678年以希腊文词根(ν_στο_=nostos=one'shomeland=家乡,_λγ...

写作文乡愁1000字
答: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这是我做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时脑海中一遍遍闪过的句子。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1月1日...

有一种情感叫乡愁
答:情感语录不管你是浪迹天涯一事无成的漂泊异乡还是身居高位事业有成的高级官员,总有一种忧愁会使你一直在暗夜里辗转难眠地不了回首,那类觉得好亲好亲,在心中一言不发感喟不己。情感文章由于,那抹叫着乡思的情结从始至终就没有从彼此心里抹来过,那份叫着落叶归根的情怀从始至终羁绊着彼此为了更...

另一种乡愁——沭阳民歌歌词艺术赏析
答:七月里想吃大红枣, 八月里想吃老菱角。 九月里想吃黄瓜扭, 十月里想吃冰萝卜。 十一月想吃冰冻块, 十二月想吃雪蛋糕。 一年十二个月想过去, 还想那扬州的干哥哥。 沭阳民歌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在叙述一个过程时,为了表现强烈程度,通常都是以一年的十二个月来表示,想一个人从来不间断,例如《十二月调情》...

阳历7月7出生的人生日花和花语是什么?
答:七月十日金鱼草(Snapdragon)伪装(Mimicry) 七月十一日白蔓荷包牡丹(WhiteRampingFumitory)嘲讽般的笑容(Cynical) 七月十二日金鱼草(Snapdragon)具利用价值(useful) 七月十叁日羽扇豆(Narrow-leavedLupin)苦涩(BitterTaste) 七月十四日白色羽扇豆(WhiteLupin)多才多艺(HighlyAccomplished) 七月十五日金盏花(Marigold)一...

佘光中的《乡愁》原文是什么?
答: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

乡愁的意思。(全诗)
答:诗人将诗意赋予这种最普通也是最深切的思念。诗中写故乡的声音是清远的笛音,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是故乡明。在古诗月夜思乡的意象中增添了牵魂摄魄的清丽悠远的笛音。与清远的乡音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乡的容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出处:出自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的现代诗歌《乡愁》。

有一种情怀叫乡愁
答:有一个忘不了的地方叫家乡 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怀叫乡愁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纵然繁华都市灯红酒绿 可乡味怎么都无法忘记 心中的故乡如天堂般美好 那儿可能野草青青花儿香 那儿可能小桥流水青山翠 那儿可能幸福安康宁静和谐 可残酷的现实 令我们不得不渐渐远离家乡远离至亲 为了追寻那心中的梦想 或许...

乡愁的出处是哪里?
答: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