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认识有什么区别? 认知和认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作者&投稿:宰父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认知和认识在定义、主观客观性、使用范围这三个方面有区别。

1、定义不同

认识,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主观和客观性不同

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

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

认识客观性比较强,认知主观性比较强。

3、使用范围不同

认知术语科学术语,更多的是应用在学术论文中,比较严谨。而认识就比较口语化,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认知的使用频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认知  

百度百科-认识



1、概念不同: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认识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从广义上讲,认识包含人的所有认知活动,即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的统称。

2、过程不同: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认识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分为刺激的接收、编码、存储、提取和利用等一系列阶段。从狭义上讲,认识有时等同于记忆或思维。

3、程度不同:

所谓的认知就是超越了认识的基础上,知道了它的基本的知道。而认识只是在表面上,却对它实质并不了解。区别就是在认知几乎对它的里外都清楚了,而认识只是在表面的东西。

扩展资料: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具体来说,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柔的毛衣等。

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之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叫记忆。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识



在我国心理学领域,“认知”和“认识”概念都用于表征人类个体反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及结果。由于“认知”和“认识”术语所反映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特殊主观现象,而且这两个术语在涵义上比较相近,所以在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方面造成了许多模糊、混乱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和关系进行分析。

一、我国心理学界对“认知”和“认识”概念的看法

在我国心理学界,针对“认知”和“认识”两个术语的运用问题,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种截然不同的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心理学家在心理学术语的运用方面应该注重历史继承性,不应喜新厌旧,随意更改多年使用已得到公认的术语系统,由于“认识”以及由此派生的认识过程、认识活动和认识系统等术语概念是老一辈心理学家在长期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过程中形成和设立的规范概念和术语系统,所以不宜更改或替换。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反对在心理学领域使用“认知”及由此派生的认知活动、认知过程和认知系统等术语概念。第二种观点认为哲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概念及由此派生的相关术语系统,与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概念及与此相关的术语系统已经发生了意义混淆,为了更加明确地区分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对于“认识”概念的认识差别,所以主张在心理学领域完全使用“认知”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相关术语系统,以替代“认识”概念以及由此派生的相关术语。第三种观点认为“认识”与“认知”术语由于渊源相同,所以意义相容,没有必要严格区别这两个概念术语的差别,主张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甚至在非心理学研究领域通用这两个概念,根本不必对这两个概念的差别进行区分。

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和陈立教授主编的《心理学百科全书》都倾向于持第三种观点。两书对“认知”和“认识”的解释如出一辙,都认为“认知”和“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角度的“认知”和“认识”概念是相同涵义的心理术语,都表示“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个概念可以通用。狭义角度的“认识”概念涵义未被诠释。狭义角度的“认知”概念涵义诠释歧义较多。在我国心理学发展史上,心理学工作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和意图,对“认知”术语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认知心理学在我国广泛传播以前,“认知”被看作是记忆过程的一个特殊环节,仅仅等同于记忆过程中的再认环节。伴随着认知心理学在我国的兴起和传播,“认知”概念涵义诠释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有人把“认知”看作信息加工过程;有人把“认知”看作问题解决或思维过程;有人把“认知”看作个体以已有知识结构接纳吸收新知识,使旧知识得到改造和发展的过程。这些诠释都具有一定合理内核,各种诠释间又存在明显本质区别,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认知”概念认识上的丰富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要区分“认知”和“认识”概念的本质并非易事,更加明确地界定和确认“认知”和“认识”概念的确切涵义具有必要性。

二、从语义学角度看“认知”和“认识”概念的关系

“认知”和“认识”概念同出一源,来源于英文"Cognition"。在我国心理学界,“认识”概念及其派生的相关术语应用历史较为久远,运用范围也更为广泛,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认可。这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观对心理科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息息相关。“认知”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历史虽然也有五十多年了,但这一概念早年仅仅表征记忆过程的再认环节,所以运用范围极为狭窄。“认知”术语的广泛运用与西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引进密切相关。特别是1986年荆其诚和张厚粲两位教授翻译出版了美国信息加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司马贺的《人类认知:思维信息加工理论》一书,在此书中完全运用认知及与此相关的术语系统,表征与"Cognition"相关的一切术语。此后,“认知”及与此相关的术语在心理学界,甚至在非心理学领域迅速传播,并且呈现取代“认识”概念及相关术语的趋势。

以我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用一字之差的“认知”和“认识”两个概念术语表示同一英文单词的心理涵义,肯定有其特别道理。所以,我们尝试从一个特殊的视角,也就是语义学角度探讨这两个术语的关系。在本文中,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探讨“认知”和“认识”概念的意义演变,我们仅仅讨论这两个概念术语的字面涵义,以及我们对这两个概念术语的字面涵义的理解。查阅《汉语大词典》,我们可以看到“认”包含“认识;辨别”、“认为;看作”等涵义,根据我们对这些解释的分析和理解,我们认为个体的“辨别”、“看作”、“认为”都属于动词形式,表明了个体的特殊反映活动过程,而且这些反映活动必须以个体特写感官的感知为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理解“认”包含的涵义是:个体在感知基础上的“辨别”、“看作”和“认为”等反映活动过程。“认知”和“认识”都包含“认”所具有的这些涵义。“知”表示“知觉”、“辨别”、“晓得;了解”和“见解;知识”等涵义。当我们把“知”理解为“知觉”、“辨别”等涵义时,“认”与“知”涵义基本相似,这种情况下,“认知”概念属于动词。当“知”表示“晓得;了解”时,“知”的涵义比“认”的涵义深入了一层,这时,“认知”概念也用作动词。当“知”表示“见解;知识”时,反映的是“认”的反映活动的结果,这种情况下,“认知”概念就用作名词。根据我们对“认”和“知”所具有的这些涵义的理解,所以,综合起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认知”概念包含的总体涵义大致有三层:第一,“认知”是个体对主客观事物的知觉辨别过程;第二,“认知”表示个体对主客观事物属性或主客观事物间关系的晓得或了解过程;第三,“认知”表示个体对主客观事物的知觉辨别和了解过程基础上获得和内化的相应知识经验。根据我们的理解,综合起来看,“认知”概念表征的涵义是个体对于主客观事物的感性反映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这种活动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性知识。

“识”主要表示“知觉”、“识别”、“知道;了解”、“知识;见解”和“思想意识”等涵义。所以,“知”与“识”涵义不尽相同。当“识”表示“知觉”、“识别”、“知道;了解”和“知识;见解”等涵义时,“识”与“知”的涵义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认知”与“认识”可以作基本相同的解释。我们看到“识”还可以表示“思想意识”的涵义,当“识”作“思想意识”解释的时候,“认识”作为一个名词概念使用,这时“认识”所包含的涵义是个体经由“认”的反映活动所达到的“识”的结果,在这里“认识”概念反映的涵义就较“认知”概念深入了一层,它表示的是个体的理性认识,这是“认知”不具备的涵义,而这正是我们努力探寻的“认知”和“认识”的最主要的区别所在。所以,根据“认”和“识”所具有的这些涵义,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认识”概念大致包含四层涵义。第一,“认识”表示个体以知觉形式对主客观事物的辩认识别过程;第二,“认识”表示个体通过对主客观事物的辨认识别,了解或知道了主客观事物的基本特点;第三,“认识”表示个体对主客观事物辩认识别后获得和内化的相应知识;第四,“认识”表示个体在获得和内化的知识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产生的特殊个体化见识或见解,以及由此构成的某种有组织的思想、观念或意识等。综合起来看,“认识”概念表征的涵义不仅包含个体对于主客观事物的感性反映活动和感性反映活动结果,而且也包含个体对于主客观事物的理性反映活动和理性反映活动结果。这种理性反映活动结果也就是个体的理性知识。个体的理性反映活动以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观念为基础,理性知识的获得和内化能够促进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深化、广化和结构化,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个体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水平。“认识”所具有的这层涵义恰恰是“认知”所不具备的。所以,从语义学角度来说,“认知”和“认识”概念所具有的相似性是显著的,因而也难怪在这两个概念的运用方面出现了相互替代的倾向。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也是客观存在的。在有些情况下,两者不能混用。

我们根据从语义学角度的这一分析可以发现,在心理学领域运用“认知”和“认识”概念时,必须考虑到“认知”和“认识”同为心理反映形式具有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共同性表现在“认知”和“认识”都可以用于表征个体的心理反映活动过程和心理反映活动结果,原则上都适于表征个体的感性反映活动和感性反映活动结果。它们的区别表现在“认识”概念包含的范围较“认知”概念为广泛。“认知”概念反映的范围仅仅包含个体的感性反映成分,而“认识”概念反映的范围同时包含感性反映成份和理性反映成份。“认知”概念反映的范围相当于哲学中的感性认识和感性知识,“认识”概念反映的范围既包含感性认识和感性知识,也包含理性认识和理性知识。由于“认知”和“认识”概念反映的范围存在区别,因此,两者的具体适用范围不尽相同。《辞海》把“认知”看作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把“认识”概括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我们认为这种概括具有合理性,这种概括既揭示了“认知”和“认识”概念所具有的共同性,也反映了这两个概念存在的差异性。

三、“认知”和“认识”概念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语义学角度而言,“认知”和“认识”概念在反映的范围和适用的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认知”和“认识”概念在有些场合可以通用,在有些场合则不宜通用。

第一,当我们需要表征机械反映活动形式或动物的简单反映活动形式时,用“认知”概念远较“认识”概念贴切和明确。托尔曼根据白鼠迷津实验提出认知地图概念反映动物在知觉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有关特定空间环境的意象,这里用“认知”概念较合适,用“认识”概念就显得小题大作。伴随信息论、控制论和计算机科学兴起而产生的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反映活动过程类比于电脑识别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用“认知”概念表征人的心理反映活动形式比较贴切。由于电脑识别必须以人类预设的特定程序为前提,电脑不可能产生与人类一样的思想观念。所以,电脑识别与人的心理反映活动有本质区别,用“认知”概念表征电脑识别模式更加合适。

第二,人为主体的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心理反映活动一般来说用“认知”和“认识”概念表征都可以。学习和掌握"Cognition"单词,了解其涵义是“认知”和“认识”,加工水平可能仅仅停留于单词表面感性形象的反映,是对这一单词外部特性及联系的反映。也可能这一单词得到了个体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并与个体头脑中相关知识取得了广泛联系,最终成为个体的结构化知识。这种情况下用“认知”或“认识”概念表征都合适。在文艺理论研究中,用“认知”概念及相关术语表征个体的艺术反映活动,包括艺术创作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这种指称是贴切和恰当的,有助于更加确切地体现艺术反映活动的感性特点。这比传统用“认识”及派生术语表征更加妥当。但是对于文艺理论研究本身来说,由于研究过程有赖于个体的分析、推测和逻辑演绎,所以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所以,这里运用“认识”及相关术语系统加以表征更加贴切。

第三,深层次或高水平的心理反映活动用“认识”概念表征更合适。哥白尼认识到托勒密“地球不动”的地心说存在明显谬误,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信条。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思考,想象苹果与地球间存在某种引力关系,最终揭示了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定律。弗洛伊德研究认为人类心理和行为不仅受理性意识影响或支配,更主要的是同时还受非理性的潜意识本能、冲动和欲望的影响、支配。其它,如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等,这些反映活动极其复杂,不仅包含科学家对于自然现象和人类心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包含着科学家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特征的大胆设想和合理推理,科学家的这些发现颇有见地,构成了独特的观念系统,影响了人们的主观认识世界。所以对于这些反映活动用“认识”概念表征更合适,而不宜用“认知”概念加以表征。

总之,我们认为,“认知”概念更适宜于表征机械反映活动形式、动物的简单反映活动形式和人类感性反映活动过程及结果,而“认识”概念虽然也可用于表征“认知”概念表征的基本涵义,但是更适宜于表征人类高级心理反映活动过程及结果,特别是创造性的高级心理反映活动过程及结果。
参考资料: http://www.psychcn.com/enpsy/200109/14493723.shtml

认知只是理性上的赞同认识则是理性与情感的赞同,这需要经历就像你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认识,打个比方:你知道乱扔垃圾是不对的,但你还是会扔,这是认知;当你有一天扔东西把人砸到了,之后你意识到这是不对的,以后就不再乱扔垃圾了,这是认识

人如果通过简单的交流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我想一定非同凡响。
而大多数的人的认知都是以单方面的,这种认识的局限是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导致的,
单方面的认知好比:从一个陌生人交流就能马上判断这个人的好坏,而感觉起到的重要的部分。感觉是认知的前提,我不知道那个人怎么样,我先自我感觉判断。
单方面认知=感觉认知。
我想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认知,你会从她/他人口中听到某某人的一些不好的华语,从而也会在你内心种下了“那个人不是很好”而产生了反感的印象,
也有类似从商业当中你去应聘的公司老板有点猥琐,你就会从“感觉认知”判断这个老板不是个好老板,
也有类似这样的情况,在相亲过程当中,占据最多的就是“感觉认识”从简单的交流,我们会从对方的行为举止,谈话方式,甚至会期待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志同道合的另一半,首先感觉判断“对方来不来电”我想有车有房才是其次吧。
多方面认知=思考
有类似这样的情况,你有个朋友有一天不小心杀人放火了,作为朋友的你,你会去思考他明明不是一个坏人,是什么促使他这么干,而大多数人不认识你这位朋友就能单方面的认为他就是一个坏人。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陌生的一些事,或一些人,最先做出的答案是感觉...如果假设旁边有个人(特别是好朋友)帮你做了一些参谋,我们就会更容易做出判断。
因为我们很少会去思考。是时间养成了我们这样的习惯,甚至会产生了思考会烦的情绪。
但我相信,会花更多时间思考的人,还是少数。我们做到不要单方面去判断一个人,多去思考为什么,或许我们内心会宽阔一些。

认识和认知有什么区别?~



认识、知识、真知、体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智的区别?_百度...
答:知识--①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②有关学术...

哲学上认识、意识、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意识是唯物论范畴里的。包括三种形式:知识,情感,意志。所以意识包括了知识。认识是认识论范畴的。总结来说的话,意识包括了知识。而认识和它们是不同范围的概念。如果一定要讲讲意识和知识的联系,那么我认为,意识和认识的概念有一定的交集。区别来讲,认识是主动自觉的过程所获得的,而意识既可以是...

知识和认知的区别是什么
答:2、主观和客观性不同 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 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 认识客观性比较强,认知主观性比较强。

认知和认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认知是一个过程,认识表示一种结果。认知是个体的具体的,而认识是普遍的抽象的。认识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是对认知的进一步概括提升。不知道你是不是要求从语言学角度来回答问题。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知”和“识”,“知”就是知道,认知就是认识并知道,而认识还有识别的意思。从这点上来说,认识的...

知识和认知的区别是什么
答:认识是表层的,而认知是一个将认识再深化的过程,一般比较理性,深层次。 资讯和知识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1)资讯,指音讯、讯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物件,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资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2)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

知和识有什么区别
答:意思不同。知的古字形从口从矢,表示人说出的话在于准,引申为知道、了解,其本义为动词,如《说文》:“知,词也”,识是形声字,从言,古人认为心主“识”,所以“识”从言;本义为识别、认识。

什么是“知”,什么是“识”,知识的外延与内涵是什么?
答:知和识是同一概念,都是什么意思呢?两者其实并无区别,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有不同的使用方式而已。 将知识概括的简单的定义就是“一个人或组织掌握或积累的集合”。通过学习,它涉及到我们所掌握的信息、观念、思想、原则、方法和技能等等。知识的外延 知识的外延即指知识的包含范围。知识的范围是...

认知和认识是不是同一概念,两者有区别吗?
答:在我国心理学领域,“认知”和“认识”概念都用于表征人类个体反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及结果.由于“认知”和“认识”术语所反映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特殊主观现象,而且这两个术语在涵义上比较相近,所以在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方面造成了许多模糊、混乱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这两个...

...中的“知道、了解、初步理解、理解、认识”是什么意思”理解?_百度...
答:知道 是了解程度比较浅,你知道有这个历史事件即可 了解:一、是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二、要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三、能够依据多种类型的历史材料,感知历史,再认、再现历史 理解:一、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理解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说明史实之间的联系 二、能...

认知和认识的区别
答:3、使用范围不同认知术语科学术语,更多的是应用在学术论文中,比较严谨。而认识就比较口语化,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认知的使用频率。认识是对一项知识或者事物进行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是信息加工后形成的结果与应用。比如,一只羊。通过文字、语言描述,图片、视频观看等途径,你能够识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