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哪一年被烧毁 圆明园是那一年被烧毁的?烧了多久?

作者&投稿:广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860年。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空手而进,满载而归。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大规模的焚烧共两次,第一次是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10月13日,英法侵略军攻占了安定门,控制了北京城。10月18日和19日,这伙强盗抢劫了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等几处属园中所藏的珍贵文物,并进行第二次大焚烧,烧毁了几处属园的殿阁建筑。

扩展资料

结果

当时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下谕“只可委曲将就,以期保全大局”。大臣秉承此旨意,全盘接受英、法提出的条件。

10月24日和25日分别与额尔金和葛罗在礼部大堂交换了《天津条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1月14日又同俄国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也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为深重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860年10月7日 英法侵略军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在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

1860年10月18日,约翰·米启尔将军率领英军第一师第60来复枪团和第15旁遮普团,连同骑兵旅共约3500人,向圆明园进发。米启尔把指挥所设在正大光明殿,并一一指定了应予捣毁的建筑物,包括圆明园(含长春园和绮春园)中所有的皇家宫殿、花园,以及颐和园万寿山上的宫殿和花园,甚至更远处玉泉山、香山上的佛塔。

约翰·米启尔爵士允许士兵们把所有能搬得动的东西全部搬走,据为己有。在遭焚毁之前,圆明园又经历了一次新的更大规模的洗劫。英国人下手了,军官们有组织地掠取大而笨重的物件。后勤军需的搬运车全部被征用了,还向北京及附近的居民租用了很多大车。

随后的几天里,北京通往通州的大路上,到处可见装载得满满当当的大车,浩浩荡荡,络绎不绝。成群结队的士兵们,分成小组,手持火把奔向圆明园各处纵火,圆明园内的建筑大多以雪松建成,极易点燃。

英军劫掠并焚毁圆明园,不但给中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物质与精神损失,而且开了野蛮报复的先例。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保护整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整个圆明园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圆明园园史展览馆,自1979年11月举办,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参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火烧圆明园



所谓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实是分几步完成的。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合议分派园内珍物。

10月8日,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情势失控。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械斗。

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

一场劫掠,为何会分几步来完成呢?既然已经洗劫一空,为何又要在十天后火烧圆明园呢?

这一切还得从一场外交说起。1860年8月21日,英军突袭大沽炮台。英国外交家巴夏礼交涉劝降。

8月24日,巴夏礼到达天津后调度了联军部队,与钦差大臣进行谈话。巴夏礼发现,所谓的钦差大臣并不能全权代表清政府来拿主意,所以盟军继续向通州行进。

巴夏礼到通州后,两次利用通州政府,获准将军队前进至距城市5英里处。

面对当下局势,清政府对于开放口岸,巨额赔款等条件都表示接受。但是按照中国礼制,见皇帝必须行跪拜之礼。

巴夏礼等人以自己不是中国的臣民为由拒绝跪拜。为此双方争辩许久,相持不下。

清政府接到谈判通报后指示:"必须按中国礼节,跪拜如仪,方予许可。"巴夏礼拒不接受,扬长而去。

9月18日,巴夏礼一行人离开通州,清政府则指示僧格林沁将巴夏礼一行39人以叛国罪截拿扣押,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押往北京作为人质。

英国的外交官被清廷扣押,这让英法联军有了出师的名头。英法联军借此为由,带兵一路攻入圆明园,咸丰皇帝和众嫔妃仓皇出逃。

三日后,皇帝的弟弟奕忻在武力的逼迫下向英法联军交还了人质,但39名人质,生还的仅有18人,其余归还的全是尸骸。

被激怒的英国公使额尔金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并在北京城张贴告示,表示十八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之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

圆明园就这样被英国军队有条不紊的付之一炬,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在大清天下一统的观念里,不磕头就是不承认满清政府的统治。向来以大国自居的清王朝,将西方列国都当作是自己的藩属国,即便是人家打到了家门口,依然把对方当作自己的臣属。

而正是满清统治者这种愚昧无知的自大,促使圆明园被英国军队二次洗劫,且放火焚烧。

天下一统和各国平等,这两种绝不相容的文明,在双方看来都是极其可笑的。因为磕头的问题,竟然酿成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这不仅是满清朝的悲剧,更是耻辱。

圆明园被烧毁后,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欣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

1、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

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

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

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

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 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保护整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

2002年12月13日,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修缮工程正式招标。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1860年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命令米切尔中将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圆明园 什么时候被烧毁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火烧圆明园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竟借口其被俘人员遭到虐待,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据有关材料记载,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  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就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这样,帝国主义 列强霸占了中国的九龙半岛 和北部的大片领土,勒索去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军费赔款。

圆明园的毁灭的资料
答: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译自英文) 拘禁、...

圆明园被烧的时间 圆明园发生了什么事
答:2、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3、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4、...

英法联军是哪一年入侵北京,火烧园明园的?
答:火烧圆明园时间: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答: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

火烧圆明园的资料
答: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

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
答:圆明园是著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它的毁灭堪称中国历史文化瑰宝的巨大损失,那么它的毁灭到底经历了哪些过程呢?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首先是“火劫”,众所周知圆明园的首次大规模的破坏是1860年,为英法联军所烧。但焚烧以后,许多建筑还算完整。1870年有一位德国人拍下了西洋楼景区12幅照片显示“虽惨遭...

圆明园哪一年被毁
答:圆明园在1860年被毁。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圆明园是哪一年建立的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原本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一年?
答: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

圆明园被烧毁的具体时间是多会?
答:”就这样,这座凝结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一代名园—圆明园以及附近的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都被英国侵略者烧毁了。正当圆明园之火熊熊燃烧的时候,清政府接受了英法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条件,10月24、25日,分别与英国公使额尔金、法国公使葛罗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1900年,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