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历史 秦朝末年,西汉初年的历史

作者&投稿:镇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汉元帝刘奭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汉元帝,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

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汉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燕啄皇孙”。

由于“酒色侵骨”,汉成帝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汉成帝不理朝政,为外戚王氏集团的兴起提供了条件,皇太后王政君权力急剧膨胀。

汉成帝死后,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汉哀帝有断袖之癖,终日与宠男董贤厮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权力进一步膨胀。

国家已经呈现一片末世之象,民间“再受命”说法四起。公元前1年8月15日,汉哀帝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贤成为大司马,并迎接刘衎。

10月17日,刘衎即位,是为汉平帝。但是,汉平帝已经沦为王莽的傀儡。公元6年2月3日,年仅14岁的汉平帝病死,王莽立仅两岁的刘婴为太子,自任“摄皇帝”。

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废除孺子婴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新莽在赤眉、绿林民变下覆灭。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玄汉,改元更始,刘玄即更始帝。

公元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沿袭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建世,刘盆子即建世帝,随后击败绿林军。

原本服从更始帝的汉室宗亲刘秀在鄗县之南称帝,诛杀刘玄,登基称帝,为汉光武帝,沿用汉朝国号,称建武元年,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史称东汉。

光武帝定关中,降铜马,灭赤眉,复两京,后又消灭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实现了全国统一。

光武帝废王莽弊政,大兴儒学,使得东汉成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朝代。时年社会安定,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戚严加限制,史称“光武中兴”。

扩展资料:

西汉末到东汉初的历史大事:

1、王莽篡汉

王莽篡汉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的历史事件。

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

后来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一概收用,让他们做官。

为了收买人心,他把从自己封邑里收来的钱和粮,都拿出来赠送给宾客,而自己家里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赞王莽。

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汉平帝,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做皇后,渐渐在朝中大权独揽。

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汉平帝死后,王莽指使同党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书,要求让他代天子临朝。王政君无奈,只好顺从这一要求,由王莽摄政,称为“摄皇帝”。

公元6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三月,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以效仿周公摄政旧事,为代汉做准备。此后数年间,关于王莽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

公元8年(居摄三年),梓潼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

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庙接受铜匮,然后戴上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

2、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

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3、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

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

经济上解放生产力,曾颁布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

组织军队屯垦。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

文化上还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

由于以上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林赤眉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篡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武中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



王莽纂权称帝后!名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推翻王莽政权后,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当时出现了3个皇帝。一。刘氏后裔“刘玄”大败王莽后被庸立皇帝,他执政时昏庸无能,在三足鼎立局势下惨败,后刘秀夺天下后封其为淮阳王.死后没有谥号,因称帝时事第一个皇帝,故后人称之为“更始帝” 二。刘盆 ,他可以说是3个皇帝中最可怜的一个了。当年混战时刘玄下台后赤眉军声势日益壮大,苦无天之之名去征讨天下,于是乎便立刘盆子为傀儡皇帝,刘盆子也是汉室后裔正好符合了赤眉军的要求。 三。刘秀.群雄割据的时候他是一个机制智慧的.善于用人善于把握时机。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200多年的西汉王朝。后人称之为“光武帝”

西汉(前202年-9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称帝,建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雒阳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王莽纂权称帝后!名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推翻王莽政权后,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当时出现了3个皇帝。一。刘氏后裔“刘玄”大败王莽后被庸立皇帝,他执政时昏庸无能,在三足鼎立局势下惨败,后刘秀夺天下后封其为淮阳王.死后没有谥号,因称帝时事第一个皇帝,故后人称之为“更始帝” 二。刘盆
,他可以说是3个皇帝中最可怜的一个了。当年混战时刘玄下台后赤眉军声势日益壮大,苦无天之之名去征讨天下,于是乎便立刘盆子为傀儡皇帝,刘盆子也是汉室后裔正好符合了赤眉军的要求。
三。刘秀.群雄割据的时候他是一个机制智慧的.善于用人善于把握时机。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200多年的西汉王朝。后人称之为“光武帝”

外戚王莽纂权建立“新”,一共存在了15年,被绿林和赤眉起义军所推翻,西汉皇族出身的刘秀平定了全国,建立了东汉。

西汉末年新朝时期年代大事表~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仅存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王朝。开国皇帝王莽,西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西汉后期,王莽逐渐把持朝政。
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国号“新”,年号为“始建国”,
公元14年改元“天凤”,
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新朝末期,社会混乱,爆发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
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O(∩_∩)O谢谢

秦末: 秦朝建立后,统治残暴,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秦朝的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 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各地农民纷纷杀掉官吏, 攻占郡县,响应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继起领导秦末农民战争的是项羽 和刘邦。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攻占咸阳。 号称强大的秦朝,终于被革命的农民推翻了。 秦朝灭亡后,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 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 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汉末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是什么
答:212年 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刘备驻扎霞萌关。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 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 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

东汉末年的历史概况
答:东汉末年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生凋敝,但同时也是各种思想和文化碰撞交融,英雄豪杰并起的时代。东汉末年,随着皇权的衰落,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朝廷纲纪废弛,官员贪污腐化。这种政治环境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使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这个时期,战争频...

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
答: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朝纲废弛,天下大乱,起义四起,其中以黄巾军实力最大,朝廷费大力平叛,自己气数将尽,时外戚何进专权,欲自立皇帝,不决,招诸侯进京。未成,自己反被宦官诛,董卓进京,废何进所立帝,另立新帝,是为汉献帝,董卓为人残暴,人皆不满,遂举兵反,司徒王允用貂蝉以连环计离间...

东汉末年历史时间
答:甲子”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二十年后结束。参考资料:《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汉末历史有没有公开卖官事件
答:这是东汉末年,三国时代之前,灵帝之后就是少帝、献帝,东汉灭亡 导致东汉灭亡的直接原因,黄巾之乱(公元184年)就发生在灵帝时期 卖官买官公开化的朝代:汉朝汉灵帝 官职者,国家之名器也。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买官卖官的现象。但即便是很腐败的朝廷,在卖官时也是遮遮掩掩,巧立名目...

概述下东汉末年到两晋初期的历史
答:东汉末年,连续几十年的内战, 黄淮流域杀戮惨烈,人民逃亡,经济 破败,成为苦难世界。 曹操集团以拥护汉朝皇帝为名, 击败吕布、袁绍、刘表、韩遂、马超 集团,据有黄淮。公元220年,曹操之 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公元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并重张汉朝名号 ,史称蜀;公元229年, 吴王孙权称 帝...

有关东汉末年到三国的历史
答:1.东汉末年,拥有军政大权的地方官纷纷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封建国家走向分裂,封建军事集团割据一方,连年混战。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2.曹操统一北方后,大举南下,企图消灭刘备、孙权而一统天下,208年,在赤壁之战中惨败,...

东汉末年至晋代的历史背景
答:东汉末年,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时太平道教于张角领导下经营多年,掀起起义,时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但是由于军纪涣散,战力良莠不齐,加上皇帝颁发诏令“各地可自行组建义军”,被镇压,但乱象已起。后灵帝去世,大将军何进伪诏书立侄子刘辩为皇帝,为诛宦官,采纳袁绍意见,招...

历史上,有著名的“王莽乱政”是什么时期
答:初始元年(8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在朝野广泛的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改制 由于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

汉末三大战役分别是哪三个,结果都如何
答:1、汉末三大战役分别是哪三个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2、三大战役结果如何 1、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发生的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